第23章 ·
隋嬷嬷到底只是一個下人,皇後娘娘這麽說了,她也不好再勸,只能在心底悄悄嘆氣。
傍晚的時候,昭慶帝來了,曹皇後趕緊迎了出去。
因為之前禁足的事,兩人剛見面時,她心中還有些別扭和委屈,等說着話,她想起了太子說的那些話,突然就心平氣和了。
這一心平氣和,再看昭慶帝,曹皇後心中就有些微妙了。
昭慶帝剛剛四十不惑,按說正是一個男人最好的時候,可不知是這些日子操勞國事太累,還是得寵的兩個美人太纏人,皇帝整個人看着蒼老了許多,眼角都有細紋了,眼圈重的遮不住,臉上的疲憊之色也是掩都掩不住,連坐姿都沒以往那麽挺拔了,哪裏還有她記憶中風神俊朗的模樣。
這就是她天天撕心裂肺不顧皇後之尊和人争搶的男人?
昭慶帝這次過來,主要就是問問太子的情況,問過了竟也沒有要走的意思。
曹皇後心中有些詫異,其實她回宮的時候,已經派人去給昭慶帝回過話,禀過太子的情況了,她的人去的時候,陳院正也才剛走。
所以,皇上這次是特意過來向她表示他對太子的重視的?
“陛下,時辰不早了,讓人傳膳吧?”
昭慶帝剛點了頭,就有小太監來報,說是貴妃娘娘身子不适,想請昭慶帝過去看看。
昭慶帝起身走到了門口,又停住了腳步:“朕過去看看,一會兒就回來陪皇後用膳。”
曹皇後心中越發詫異,面上卻是一臉關懷的道:“陛下看着臉色不大好,一會兒也讓太醫給您診個平安脈吧。您也勞累了一天,若是貴妃那邊無大礙,就早些安歇吧。”
言下之意,那邊離鳳寧宮挺遠的,別來回折騰了。
曹皇後迎着男人那詫異的目光,一臉坦然。
她可沒說假話,也是真的一番好意。
Advertisement
當初皇上為了方便和他的愛妃長相厮守,把離他寝宮最近的宮殿給了盛貴妃住,那裏可比她的鳳寧宮要方便多了,明早上朝還能少走些路,多睡一會。
曹皇後看着龍辇走的不見了蹤影,回身進了內殿,換了一身舒适的衣裳,一邊用膳,一邊回想從前她自己不顧身份天天像一個小姑娘似的各種争寵鬧騰,滿口情啊愛啊的,臉都紅了。
這些年自己是怎麽了,豬油蒙了心似的,鬧出了這麽多的笑話,現在想想就覺得臊得慌。
這一日,曹皇後沒有像往常那樣盯着昭慶帝宿在了哪裏,身邊都帶了哪些人伺候,也沒有去想下次要尋一個什麽理由才能把他請來,一夜的好眠,醒來之後,神清氣爽。
同樣的夜晚,昭慶帝一個人宿在了他的龍辰宮,想着今日皇後懂事得體的表現,他心裏竟有些愧疚。他這些年也不知怎麽了,明明心裏知道不應該,事到臨頭,卻又是不由自主的會縱着這些嫔妃,讓皇後受了不少的委屈,日後一定要好好補償她。
太子府中,燕棠閉目躺在床上,手指輕輕敲擊着錦被,暗自盤算着明日還要做些什麽,既能讓自己痛快,又能迷糊暗處那不知名的敵人。
他雖然不記得那敵人的來歷了,卻沒有忘記,“它”一心逼他昏庸暴戾之事,其實成全成全“它”,也挺容易的,只要他願意摘下素日裏為了太子這個身份不得不戴上的面具就行了。
這樣想想,這個游戲,還真是有趣呢。
映荷莊上。
那日高夫子被帶走後就沒了信兒,相府那邊也半點後續沒有。
安嬷嬷提着一顆心,看着不是在菜地裏澆水就是侍弄那叢草的姐弟倆,滿腹的愁緒說不出口。
就在她忍不住想要進京一趟的時候,小嚴管家總算又登了門,卻帶來了一個壞消息。高夫子已經被相爺處置了,不過相爺發話了,既然大小姐這麽有主意,夫子的事就自己想辦法吧。
唐寶兒毫不意外這樣的結果,她朝着小嚴管家伸出了手:“夫子不管請,銀子總得出吧?好歹是他的親兒子,爹爹也不想讓他的嫡子變成大字不識一個的白丁吧?”
小嚴管家掏出了五十兩銀票:“這是少爺接下來十個月的讀書銀子。”
“我爹他真的說,安兒讀書的事,他不管了?”
小嚴管家不吭聲,唐寶兒就當他默認了。渣爹夫婦不管正好,她索性就放開手腳做想做的事了。
等到小嚴管家走了,唐寶兒立刻讓柱子去把他爹請來,又讓人請了安嬷嬷和白芍過來一起聽一聽。
等人都到齊了,她自己拉着安兒坐到了主位,安嬷嬷白芍和周莊頭依次坐下。
周莊頭很快就趕了過來:“奴才這幾日托人七裏八鄉的都打聽過了,按照大小姐的要求,合适的人選有兩個。這兩位,一個是鎮上的周舉人,還有一個是住在李七莊的馮秀才。”
他仔細的介紹了這兩人的情況。
周舉人原是在一家學館中教書的,後來因為弟子中出了好幾個秀才,一時聲名大噪,有富商慕名而來,請了他去家中教幾個孩子讀書。年前,那戶富商家中出了事,舉家回了祖籍,周舉人便歇在了家中。
“舉人老爺開價每月五兩銀子,身邊要有一個侍候的,每旬休一日,來回咱們要車接車送。”
馮秀才家中貧寒,好不容易考中了秀才,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又病倒了,為了給母親治病,不但家中銀子花了一個精光,連田地都賣了,便想着找一門差事,賺些銀錢養家。
“奴才去的時候,秀才老爺正在菜園子裏翻土呢,價錢他沒開,只提了一個要求,他想請主家行一個方便,讓他帶着老娘一起來上工。”
唐寶兒很快拍了板:“你去問一問那個馮秀才,就說他的條件我同意了。若是我出銀子,請他來學堂當夫子,讓他教莊子上的孩子們讀書,他可願意?若是願意,你就帶他過來見一見。”
周莊頭騰的一下站了起來,一張臉漲的通紅,激動的說不出話來。
唐寶兒朝着他點了點頭,笑道:“沒錯,就是周伯你想的那樣。這些日子,我帶安兒在莊子裏轉了轉,發現莊子裏小孩子不少,因為大人忙,也沒人管他們,整日裏只知道瘋跑玩耍。我和安兒便想着,盡一份力,給他們提供一個機會,哪怕只是讀上兩年,能多識幾個字,明些事理,将來不管幹什麽,就會比別人多幾分機會。”
安兒也跟着點頭:“一、起、讀、書。”
“不過,這個機會也不是白給的,雖然不用他們出銀子,卻要以工抵束脩。這些孩子們每日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打掃學堂、打掃院子、拾柴。大人們更是如此,每月都要輪流出幾天工,為莊子裏做些事,完成了本小姐安排的活計,他們的孩子才能繼續留在學堂裏讀書。你挨家挨戶的去問一問,願意來的,四歲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報名,不拘男女。”
周莊頭走的時候,深一腳淺一腳的,跟喝醉了酒似的。快要當爺爺的人了,走着走着,突然就跑了起來,驚的莊子裏的人紛紛追了過去,詢問出了什麽事。
唐寶兒拉着安兒的手,笑看着這一幕:“嬷嬷,這個莊子是我娘留下來的,是我們的家。我要把這裏建成一個世外桃源,讓這裏瓜果飄香,糧谷滿倉,到處都是歡笑聲。”
最重要的是,她的弟弟會在這裏出發,融入人群,健康長大。
安嬷嬷原本還想規勸幾句,等到唐寶兒背着衆人和她說了,這個主意其實都是為了給安兒治病,為了讓他能融入人群,勇敢的與人交流,重拾自信,過正常人的生活,立刻就喜笑顏開了。
“大小姐,若是這法子管用,咱這學堂就是一直搭銀子開下去也值了。這邊山地多,地裏的收成不好,家家日子都不好過,若是這些孩子能識些字,去城裏也能尋一條活路。”
唐寶兒一臉的神秘:“那是從前,等将來呀,這些山地才是寶呢。”
據說山地産的紅薯才是上品,甜如蜜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