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

唐寶兒重新給太子寫了一封信,小心翼翼的封好,然後又研了磨,給璎珞也寫了一封信,打發了柱子帶着他家媳婦和雙兒一起去京城送信,順便辦點事。

雙兒是一個愛熱鬧的,聽說能進城一臉的開心,将唐寶兒交待的事一一記下,就一蹦一跳的回屋收拾東西去了。

出門的時候,安嬷嬷眼睛通紅的将她攔了下來,問她收拾包袱幹什麽去。

早上的事雙兒也聽到了一些動靜,這丫頭是一個機靈的,大眼睛一轉,只說是唐寶兒打發她們進城去買零嘴,轉身拉着桂枝就跑走了。

安嬷嬷轉身回了屋,敷了敷眼睛,看着沒那麽顯眼了,這才出來去找唐寶兒領差事,卻得知大小姐已經帶着啞婆和小喜出去了,再問去哪了,就沒人知道了。

她在原地愣了一會兒,又裏裏外外的轉悠了半天,發現大小姐出門前已經把家裏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條,大家都忙碌有序有事做,一時間又是欣慰又是心酸。

最後還是看到隔壁院子裏安兒在課間休息時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想起小少爺最近長高了不少,她這才給自己找到了事情做,去庫房選了一塊布出來,回屋給安兒做起春天的衣裳來。

唐寶兒帶着啞婆和小喜,先去村子裏和湖邊轉悠了一圈,又去半山腰轉了轉,曼陀羅花果然被挖的一株都不剩了,下山的路上,她特意繞去了竹林那邊查探了一番。

那裏原本是一片空地,只有稀稀疏疏的幾株竹子和幾棵樹,唐寶兒見附近有水源,便起了養竹子的心思,上次臨走的時候,便特意拿了銀錢給周莊頭,讓他雇人從山上移栽一些竹子下來。

如今這裏的竹子看起來依然不算多,幾十株的樣子,大概有一畝多地左右。第一年的話,有這些倒也足夠用了。

唐寶兒手撫過那些竹子,發現被移栽過來的竹子狀态都不太好,還有些缺水。她趕緊悄悄的輸送了一些異能過去,回了院子又讓人給周莊頭傳話,讓他帶一個懂竹子的老人過去看看那些移栽的竹子,看看是不是需要補些水或者施點肥。

傍晚的時候周莊頭來回話,正趕上唐寶兒在那裏移菠菜苗呢。

他趕緊幫着忙活起來,唐寶兒真心的攔了他好幾次,這老實人都沒停手,本就沒有多少的活,兩個人一起幹,不一會兒就完事了,把唐寶兒遺憾的呀,她好不容易過一把種地的瘾,結果被這老頭給攪和了,她真是太不容易了。

等到說起正事,唐寶兒這才知道,京城這邊因為氣候的原因,竹子特別不易成活,連山裏也沒多少,這些還是他帶人在山上找了好幾天才勉強湊齊的。

“我請了老馮頭幫忙去看了,他祖上是南邊的,對這些懂一些,去的路上就說這種竹子在咱們這邊本來就不好成活,再加上現在不是最佳的移栽季節,怕是活不了幾株。結果到了地方一看,他還挺吃驚的,說是這些竹子雖然有點缺水,長勢卻挺不錯的,應該能活下來。竹子這東西,換了地方,只要這頭一年活下來了,後面就好伺弄一些了。”

唐寶兒聽到後面就放心了,有她的異能在,這些竹子怎麽也能讓它們活下來了,不過今年那傳說中的竹筍怕是吃不了幾口了,都得留下來栽竹子啦。

Advertisement

“無礙的,既然都不懂,大家就一起琢磨着來吧,你問問那老人家他到底懂多少,若是過一陣子這林子成活了,我把這林子交給他管,他能不能幹得了?若是幹不了,能給我介紹一個會伺弄竹子的人也行。”

周莊頭敬畏的看了唐寶兒和她手邊那本厚厚的書一眼,大小姐可真是厲害,一眨眼就一個主意,看來這讀書人還真是了不得。

“大小姐是要養竹子嗎?要是想把這竹子養起來,光老馮頭一個人怕是弄不明白,我再去找人打聽打聽,看看有沒有合适的人選。”

原本他見唐寶兒來了莊子上一出接着一出的,只當她是好奇,抱着玩耍的心态弄的,心想反正主家銀子多,浪費一些也不怕什麽,便沒有多過嘴。

今日見了她在菜地裏忙活,動作比自己還熟練快速,再看那不知叫什麽的菜苗青翠翠的,比他家菜地裏的養的還好,不由信了幾分,再一想到唐寶兒這些主意,心裏不知道怎麽地,突然就踏實又充滿幹勁起來。

原本幾個孫子他只想放到這學堂中識幾個字就送去城裏打工去,如今卻改了主意,要讓他們再多讀幾年,多學一點,将來就是回家種地也比別人懂的多。

他神色上的變化,唐寶兒自然看在眼裏,她臉上有了笑意,也願意和他多說幾句:“這竹子是好東西,等養成了能出竹筍,能編東西,林子裏還能養雞呢。據說那雞在林子裏跑,自己覓食,什麽青草嫩枝啊,蟲子蚯蚓野果子啊都能吃,可以少喂不少的糧食不說,又因為整日的跑來跑去,肉質鮮美,對身子也好。等長成了,咱們專門賣給那些貴人們去,保證他們吃的嘴角流油。”

據說在末世之前,南方許多人家都在竹林裏養雞,不只竹林,還有果園茶園也是好地方。

“勞煩你去找人給那竹林圍一圈防護網,要密實一些的,免得到時候雞跑出去或者進了什麽野物把雞糟蹋了,再蓋一圈簡易的雞舍。還要在村裏找會孵小雞的人家,給我定一百只小雞崽,種蛋讓他們去找就行,我按市價付銅板,”

周莊頭聽的連連點頭,這麽多的事情要安排,他連杯茶也沒顧得上喝,又風風火火的走了。

過了一會兒,白芍進來,說有幾個小少年想要見她。

唐寶兒放下了手中的書,重新帶上了面紗,去了前院見他們。

這次找上門的三個少年,都是在學堂讀書的大孩子。上次跟着安兒一起上山的,就是他們幾個,一個叫宋小魚,13歲了,一個叫張大山,也是13歲了,還有一個叫宋石頭的,才11歲。

三個少年見了唐寶兒,最先開口的竟然是最小的石頭:“我們上晌聽到大牛叔他們在門外說話,一時好奇,就找大牛叔他們打聽了一番,知道了試種紅薯的事。大小姐,我家和大山哥家裏都想試種,求大小姐給我們一個機會。我們兩家雖然壯勞力少,卻是一家子心齊,都能吃苦耐勞,我和大山哥放了學能去地裏幫忙,家裏的弟弟妹妹也能幫上忙,肯定會把這紅薯地侍弄好的。”

張大山也幫腔道:“對,大小姐,求您給我們一個機會,我們一定好好幹。”

唐寶兒先問了一句:“這事兒你們家裏大人知道嗎?”

“知道的,知道的,這事兒我們晌午回去吃飯的時候已經和家裏商量好了,爺爺奶奶和娘還有石頭家的叔叔嬸嬸都聽我們的,我們先去找了周爺爺,周爺爺說讓我們直接過來找您。”

唐寶兒爽快的應了下來:“行,這事兒我同意了,不過有一個前提,你們不能耽誤了學堂中的功課。”

兩人齊齊應下,謝了又謝,然後一起鼓勵的看向那個一直沒說話的宋小魚。

宋小魚太緊張了,自從進了屋子腿就一直發抖,這會兒見唐寶兒看向他,臉脹的通紅,更是一句話說不出來了。

唐寶兒伸手,示意他們先坐下:“別着急,坐下喝碗水,想好了,慢慢說。”

三個孩子有些忐忑的坐了下來,拿起桌上的水小小的喝了一口,然後齊齊愣住了,這碗裏的竟然是蜂蜜水。

唐寶兒被他們傻愣愣的樣子逗笑了,一邊笑一邊開口道:“時候不早了,現在喝茶,晚上容易睡不着,你們明天還要上課呢,我就讓白芍姐姐給你們沖了點蜂蜜水。”

其他兩個人還有點不好意思,一直害怕的不行的宋小魚卻是拿起碗,咕咚咕咚的将那蜂蜜水喝的精光,然後猛的起身,一閉眼,朝着唐寶兒喊了一嗓子:“大小姐,求你把湖裏的魚交給我管吧,到了年底,我肯定能交給你比往年多的魚。”

張大山吓了一跳,起身扯了他一把:“你小點聲,別吓到了大小姐。”

唐寶兒又被逗笑了,三個少年這才放下了忐忑,宋小魚睜開眼,有些激動的看着唐寶兒:“我聽說周爺爺在安溪村那邊定了魚苗,就猜大小姐是想将那些魚苗放到湖裏養,所以,所以就過來向您讨差事了。”

唐寶兒點點頭,示意他繼續往下說,宋小魚眼睛越來越亮,聲音又大了起來:“大小姐,從前咱們莊子這些魚啊蝦啊都是天生天養的,我覺得這樣不好,那雞和鴨還要喂呢,喂的多吃的多才能長的好,到年底起魚的時候,那魚起碼能長大不少。”

這個宋小魚家裏條件不好,小時候經常餓肚子,餓的沒法子,就滿世界的轉悠找吃的,恨不得天天下河摸魚,摸到了魚也不會舍得一頓吃掉,總要養上幾天,多打幾頓牙祭,因此特別愛琢磨這些。用他自己的話說,這周圍哪條河魚多哪條溪蝦多,哪種魚愛吃什麽,它們平時都愛在哪裏活動,他都知道。

唐寶兒買那些魚苗,原本只是想改善一下大家的生活的,如今聽了這個少年的話,卻有了新的想法。不過具體怎麽實施,她還要想一想。

她沒有馬上應下這件事,只說想一想,又讓宋小魚回去将他自己的想法好好理一理,明日晌午再來找她詳細說一說若是交給了他,他都準備怎麽做。

三個少年歡天喜地的走了,石頭和張大山還沒出門,就已經迫不及待的幫着宋小魚一起出謀劃策起來。

唐寶兒也很高興,等這些少年成長起來,她手裏就有了第一批屬于自己的人手了。

第二日一大早,唐寶兒正打算再去湖邊轉一轉,石頭氣喘籲籲的跑過來報信,說是有京城裏來的貴人上門來了,已經進了莊子了。

唐寶兒好奇的迎出了門,等到她看清那一行人的模樣,驚的張大了小嘴,竟是太子殿下騎着馬,護着一輛華貴的馬車朝這邊來了。

沒一會兒功夫,那輛馬車就停在了她家院子外,璎珞打着哈欠下了馬車,嘟着嘴道:“寶兒,你這莊子路也太破了,颠的我都暈了。”

唐寶兒趕緊上前給兩人見禮,燕棠下了馬,虛扶了唐寶兒一把:“寶兒姑娘不必多禮,這次來的突然,是我們叨擾了,璎珞這丫頭鬧着要來找你玩,姑姑不放心她一個人出門,孤只好送她過來了。”

璎珞瞪着太子殿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小夥伴們的留言,草莓都看到了,特別開心,因為很多留言涉及到了劇情,為了避免劇透,就不一一回複了,在這裏統一祝願大家天天開心,麽麽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