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左晞一嗓子喊完,便忙忙穿鞋下炕,一邊整理身上衣裙一邊掀了簾子鑽出去。“媽,我這正好有事要問周姐姐,宮花叫莺兒去送吧。”

薛姨媽不疑有他,就連坐在一旁的王夫人也沒多想,随意的擺擺手,姐倆個繼續說話。捧着裝了宮花盒子的周瑞家的更是在左晞話音落下時就往左晞這邊來了。

左晞朝周瑞家的笑笑,反身回了暖閣。

“文杏再去拿幾個小些的盒子過來。周姐姐先坐會兒,我吩咐莺兒幾句。”

左晞從裝宮花的大盒子裏挑了一支丁香色和一支艾綠色的宮花單獨放在文杏拿出來的小盒子裏。對莺兒說道:“林姑娘還未出孝,這兩支素雅些的單給林姑娘。這支玫瑰花的,給三姑娘……”

其實,一打開盒子看到裏面做工精致的宮花後,左晞就想給自己留兩支了。可惜原主不喜歡這些,薛姨媽又将這話放出去了。于是面對這一盒子以假亂真的宮花,左晞也只能幹看着了。

扒拉了一回宮花,先将給黛玉的拿出來後,剩下的宮花就根據三春和鳳姐兒的喜好分別挑了裝在小盒子裏,完事還讓莺兒回房間将她前些日子新得的書簽拿幾個過來。

書簽是外面鋪子裏送過來的,做得很精致。其上有繪了竹子的,畫了花卉的,也有描了展翅鳳凰的,左晞挑了挑,每個小盒子裏塞了一張。“将上個月打的那一荷包小銀鈴铛找出來,用紅線穿上,一并給大姐兒送去。”鳳姐兒與賈琏的女兒還沒起名字,平時都是大姐兒,大姐兒的喚着。那小丫頭太小,鳳姐兒又鮮少叫人抱出來,到是時常會忽略掉她。

莺兒一邊聽左晞安排,一邊擔心自己記混了的用指甲在盒子不起眼的地方做記號。

二姑娘的就用指甲在盒子上劃兩下,三姑娘的就劃三下。至于林姑娘和琏二奶奶的,一個花樣素雅的,一個是裝了四支宮花的,不需要做記號……

等莺兒離開了,周瑞家的還誇了一通左晞心思巧,左晞對周瑞家的笑笑沒接這個話。

呸的心思巧,還不是因為你送一回宮花,送得千古皆知,才叫她一直記到現在的。

其實薛家送宮花這事,後世一直争議不斷。

有說周瑞家的故意怠慢黛玉的,也有說黛玉不應該挑這個理的,更有說黛玉是借着宮花這事故意拿話敲打周瑞家的,總之衆說紛纭,一直沒個定論。

其實要左晞說,如果送宮花的是薛家下人,就算仍舊一如周瑞家的那般以順路的方式最後才給黛玉送,黛玉也不會挑這個理。

畢竟薛家與黛玉都是客居榮國府,薛家送東西,于情于理都應該先主人再客人。當然了,如果史湘雲也在榮國府,那兩個客居姑娘先送誰後送誰就真的需要上心了。

Advertisement

這事最大的錯就錯在薛姨媽不應該叫周瑞家的去送這個花。縱使是幫着薛家送花,可周瑞家的是管家娘子,代表的是王夫人的态度。

先送黛玉,那是敬客。後送黛玉,那是怠客。以黛玉敏感的性子,她怎麽可能不惱。

再一個,別管是先送誰後送誰了,薛家就不應該一骨腦的将所有宮花都放在一個大盒子裏,讓人先來後到的扒拉挑揀。別說黛玉了,就是換成旁人,多少都要惱一回的。

在現代的時候,左晞就想過如果是她,這宮花如何如何送。只是沒想到穿越大神這麽偏疼她。

如此深情厚愛,忒特麽讓人感動啦。

╮(╯▽╰)╭

自覺将這事處理得很完美的左晞,随意找了項事由與周瑞家的閑聊。而莺兒得了差事後,便帶着個小丫頭去送花了。

從梨香院出來走上一段路就是三春住的小抱廈,因宮花都是左晞分好的,這會兒到了抱廈這裏,莺兒就按着長幼順序準備從先二姑娘送起。不想剛走到二姑娘房前,便聽說二姑娘在三姑娘屋裏下棋呢。

從梨香院出來時,莺兒就将黛玉和鳳姐兒的那份交給帶出來的小丫頭了。這會兒叫小丫頭在門外等着,她自己拿着三個盒子進了三姑娘探春的屋子。

“請姑娘們安,我們姑娘叫我給姑娘們送花來了。”莺兒進了屋子,朝坐在窗邊下棋的堂姐妹行了一禮,不等人問便笑意瑩瑩的将來意說了。

“什麽花?”探春聞言,笑着擡頭叫莺兒過來說話。

“是前兒新得的紗堆宮花兒,每位姑娘兩支,這是姑娘和二姑娘的。”莺兒一邊回探春,一邊将她和迎春的那份遞過去。

姐妹倆接了盒子,先看了宮花,又看了夾在裏面的書簽。看完了自己的,又看對方的,見宮花精致不重樣,還明顯照顧了她們的喜好,心裏便多了幾分喜愛。誇了一回宮花,又謝過了左晞的心意後,探春才向莺兒問起左晞在家做什麽呢。

“昨兒從東府回來便有些着涼……”

“太醫怎麽說?”

“不曾請。”莺兒笑着回道:“我們姑娘說,原也不打緊,喝些姜湯捂出汗來也就好了,犯不上灌那苦湯子。如今正被我們奶奶拘在屋裏不叫出來呢。”

一問一答間,哪怕莺兒說的跟真事似的,可探春還是猜到了真相。

想到丢人都丢到親戚那裏了,探春的心情就又不那麽美好了。

出了三春住的抱廈,不遠處就是鳳姐兒的院子。

鳳姐兒倒是在家,這會兒正和賈琏逗大姐兒玩呢。莺兒将來意說了,這才恭敬的遞上裝宮花的盒子和裝銀鈴铛的荷包。鳳姐兒笑着接過來,當着賈琏的面将薛家好一頓誇,又叫她的貼身大丫頭,同時也是賈琏的通房丫頭的平兒打賞莺兒。

按理,以鳳姐兒的長袖善舞她是應該問一回薛姨媽和左晞在家做什麽的,但她精明太過,自是不肯在這個節骨眼上問這種話。

昨兒夜裏寶玉請太醫的事和今兒一早老太太大大罵二老爺的事,傳得阖府上下皆知,連她都不去老太太那裏奉承,薛家那母女能不避開嗎?

這會兒問人家在家做什麽,怎麽沒過來溜達。不說得到的答案水份有多大,只說這麽問的人,那腦袋也是沒少進水。

鳳姐兒無意中罵了一回探春,而得了賞賜的莺兒則繼續順着這條南北夾道往榮慶堂走。

一路從榮國府最東邊走到榮國府最西邊,在進入榮慶堂的時候,莺兒心裏浮現了當初左晞也曾想過的問題。

老倆口住的這麽遠,真的沒問題嗎!

“難為她想着了。只這花兒是單給我一個的,還是姐妹都有的?”黛玉看了一眼書簽,非常嫌棄那上面的竹子畫得沒有半點風骨,只拿起一支宮花問莺兒。

“府裏的姑娘每人兩支,這兩支是林姑娘的。”莺兒想說是左晞最先挑出來的,但不好太直白的跟黛玉說守孝,想了想才補充了一句:“這兩支是我們姑娘特意挑出來留給姑娘的。”

“哼,算她有心。”黛玉聞言有些小得意的抿了抿唇。“紫鵑,将我前兒做的扇墜子拿來。”

紫鵑聽了,忙去黛玉的針線笸籮裏找出黛玉說的那個扇墜子。

“我也不白拿她的花兒,勞你将這個給她拿回去吧。”黛玉非常傲嬌的将費了好些心思編出來的扇墜子遞給莺兒。

莺兒一邊接過,一邊打量手裏的扇墜。那扇墜最上面是一顆指頭大的珍珠,珍珠下面用粉色絲線編出一朵半開的荷花。荷花下面又墜着由深淺不一的綠色絲線編出來一片荷葉和一只蹲在荷葉上的小蜻蜓。最後以一段流蘇結尾。

不單手巧,光這份心思就巧的讓人驚嘆不已。

紫鵑看她明明心裏高興,嘴上卻還說這些小酸話,不由有些好笑的搖了搖頭,在莺兒接過扇墜子後,一邊送莺兒出去一邊将黛玉的心意說了。

“打上回寶姑娘說了一嘴,我們姑娘就記在心裏了。做了許久才得這麽一件。寶玉見了愛得什麽似的,要了好幾回,愣是沒給他。”說了扇墜的來歷後,紫鵑又對莺兒說道,“我們姑娘嘴巴不饒人,待人卻是極好的……”

都是給人當丫頭的,莺兒明白紫鵑的意思,笑着表示明白,又說了一通左晞待黛玉也與別個不同。今兒送宮花時,還想着黛玉守孝,先挑了素雅的留給黛玉。

兩個大丫頭互相說了一通自家姑娘的好話,然後才在院門前分開。

且不說莺兒一路回了梨香院跟左晞複命,只說榮慶堂這邊,黛玉一見紫鵑回來就嗔了她一句,“好多嘴的丫頭。”

紫鵑侍候黛玉也有一年了,哪裏不知道她的脾性。沒将這句似嗔似怨的話放在心上,只走到黛玉不遠處繼續給黛玉做針線。

……

王夫人離開沒多久,莺兒也回了梨香院。薛姨媽有些累了,便回屋躺着去了。左晞見莺兒回來,正想問問情況,大管家薛大便來了。

“八爺府上的一位何先生,剛剛派人送了張帖子來。說是咱們老爺的故交。”

八爺,何先生?

真是的,這怎麽又觸及到她的知識盲區了呢。

算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

“煩大管家去回一聲,就說我哥哥說了,多謝他還記得爹爹,既是故交便無需客套。爹爹就供奉在薛家祠堂裏,他想去随時都可以去。”

“姑,姑娘,這位何先生想要見大爺。”不是想要去薛家祠堂拜老爺。

左晞的視線從帖子上移出來,笑眯眯的看向薛大管家,“哥哥去打獵了,晚上回來的時候,你記得跟哥哥說一聲,有個姓何的想要去祠堂祭拜爹爹,我準了。”

薛大管家:“……”

姑娘,你腫麽了,帖子明明不是這樣寫的呀!

※※※※※※※※※※※※※※※※※※※※

左晞:好開心哦,我有個不學無術的好哥哥~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