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旗袍奶奶在九零(完)

迎着室友們豔羨的目光,孫安琪向她們介紹,語氣裏是毫不掩飾的驕傲,“這是我的奶奶,特意來省城看我的。”

“你們好呀。”黎若霜笑眯眯打招呼,她看着可親,性格中又有着老頑童的調皮,“先不用告訴我名字,讓我來猜一猜。”

幾個舍友不由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興奮和新奇,其中李莉莉最外向活潑,聞言主動回了句,“奶奶我是誰?”

黎若霜認真打量她一眼,笑了,“說話爽利,性格開朗,笑起來特別甜,你一定是大家的開心果小太陽李莉莉吧?”

“呀,奶奶我這臉皮一直挺厚的呢,怎麽還被您誇臉紅了呢。”李莉莉難得害羞捂臉。

黎若霜又看向另外兩個有些呆住的女生,“一個水靈靈,一個英氣,你們是吳蕾歆和杜若楠?”

舍友們這會兒也反應過來了,看來孫安琪平時給奶奶打電話肯定沒少提起、甚至是誇她們,不然老太太怎麽會見第一面就這麽精準的根據每一個人的優點對應上各自的名字。

舍友們這樣以為的,也是這樣問的,黎若霜和孫安琪聽到後只是笑,算是默認吧。

實際上,她們都猜錯了,孫安琪一有時間和奶奶說私房話都不夠,怎麽可能主動提別人,不過是黎若霜問起宿舍生活時偶爾帶起幾句,黎若霜自己分析出來的。當然,這件事情她知安琪知就好了,舍友們就讓她們以為着吧,偶爾鬧點美麗的誤會也不錯。

孫安琪等奶奶和舍友們說完話,先問她這次來待多久,什麽時候走,得到“還早着呢”的答案,興沖沖提議道,“正好我下午沒課,帶您四處逛逛吧,東門那邊有一家小吃店味道一絕。”

黎若霜,“好啊,”還不忘叫上舍友們,“大家一起吧,我來請客。”

李莉莉正想答應,剛張了下嘴巴被吳蕾歆截住話頭,“不用了奶奶,我們下午有社團活動,就不打擾您和安琪了。”

杜若楠也朝李莉莉使眼色,“是啊,時間上可能來不及,謝謝您的好意。”

黎若霜假裝沒看到小女生之間的眉眼官司,心下明白她們是體貼,便沒強求,“那行,今天先算了,反正以後機會多的是,不急在一時。”

祖孫倆和舍友們暫別,胳膊挽着胳膊往東門方向走,路上,孫安琪迫不及待問奶奶,“您剛才說的‘以後機會多的是’是什麽意思啊?”舍友們可能會認為奶奶在客套,但她覺得不是。

黎若霜溫柔的拍了拍孫女的手,“就是你想的那樣,我這次來就是帶你看房子的。”

Advertisement

“看房?”這個孫安琪是真沒想到,随即憶起奶奶行事一貫有魄力,似乎又不驚訝了。

“嗯吶,家裏老房子要拆遷,補了筆錢,我也早就有往外闖一闖的念頭,正好你考到了省城,這下好了,連地方都不用選,直接過來。”

“太好了。”特別粘奶奶的孫安琪這下要跳起來。

兩人在東門小吃店解決了午飯,吃完直奔附近的售樓中心,一下午看了六套房子,最後一致定下了最後一套電梯房。一梯兩戶,一百二十平,三室兩廳,黎若霜打算裝兩個卧室,剩下一個當書房或是她的設計室。

這個時候的房價遠沒有後世的暴漲,但也一路走高,小區在省城大學城的範圍內,每平3200,黎若霜是全款付的,寫的她和孫安琪兩人的名字,拆遷補償款+部分開店積蓄,一下掏出去小四十萬,荷包迅速縮水,黎若霜肉疼歸肉疼,但覺得這錢花的值。

省城大學有規定,學生入校前兩年必須住校,學生會和宿管科會不定期抽查,嚴禁外宿。雖然很想抱着奶奶一起睡,但孫安琪是個聽話的學生,猶帶不舍的和黎若霜告別,在對方的注視下走進學校。

隔天孫安琪的課表上十點鐘以後是滿課,知道孫女沒時間,黎若霜沒再來學校,她在賓館又續訂了一晚,出門找店面。

大學城位于新老城區的交界區域,人流量大,市場需求也大,周圍商業步行街、小吃街和網吧一條街縱橫交錯。與之相應的,競争更大,商鋪租戶更新換代快得很。黎若霜這才溜達了三條街,已經看到不下于十間鋪子門前貼有“出租”或者“轉租”廣告。

後來走累了,黎若霜從路邊招來一輛跑活兒的電三輪,雇了開車的小夥子一天,專門慢速拉着她“踩點”,時不時看到位置合适的商鋪,她就停下來聯系業主或中介詢問價格,一一記在随身小本上,最後綜合衡量,又參考了安琪的資料,定下了和省城大學三街之隔的步行街拐角的一家鋪面,簽了一年的合同。

把心頭的兩件大事辦完後,黎若霜安心陪孫女過完周末,吃了省城大學的食堂,體驗了一把省城大學的圖書館,游了圈省城動植物園,看了場最近上映的喜劇電影,這才回到遠山縣。

一進裕英街道,黎若霜就被眼尖的胖嬸喊住,“嘿,總算逮到你了,靜靜媽。”

黎若霜不明所以,“怎麽了?”

胖嬸手掐腰,“你這個老東西還敢問我怎麽了,你是不是一個人跑去省城看安琪了?”

“是啊。”

胖嬸埋怨道,“那你不和我說,我還尋思做點她愛吃的小零食讓你捎過去,在家等信呢,結果你倒好,一聲不坑就溜了,我去你家拍門沒人應才知道。”

黎若霜恍神,忙說軟話,“對不住對不住,我當時走的急,沒想那麽多,考慮不周,考慮不周哈。對了,告訴你件事,我準備搬去省城了。”

“什麽?你要走!”這個晴天霹靂下來,胖嬸再也顧不得問罪,淨沉浸在要和老姐妹分離的悲傷中。

“對啊,我這次去把新房子和新店面都相看好了,等家裏這邊東西打包好,我就準備動身了。”

黎若霜很是費了一番功夫才安慰好胖嬸,又去和隔壁的高大媽說,當得知她以後除了逢年過節要長住省城時,老太太直接哭了,黎若霜手忙腳亂的安慰。

房子這邊,因為拆遷随時可能開始,怕自己到時不在家反應不及時,黎若霜正想着租個小倉庫存放東西時,吳水清主動提出可以放在她家裏。

這些年跟着黎若霜開店學手藝,吳水清也算她的半個徒弟,尤其這次要去省城開店,縣裏這邊的攤子是直接優惠價轉給吳水清的。吳水清正不知道如何感謝黎若霜呢,聽說了她的煩惱,立馬應下來。

黎若霜也沒跟她客氣,不過該給的租金都按市場價給了,吳水清不收她還不樂意,說不搬了,吳水清只好哭笑不得的收下。

一個月的時間,該處理的處理,該交接的交接,臨走之前,黎若霜辦了個踐行宴,請的也沒幾個人,胖嬸一家,高大媽一家還有吳水清母女,都是和自己交心的親朋好友。

完事第二天,黎若霜帶着收拾出來的行李,雇了輛車把她送到汽車站,買票上車,前往省城迎接她的新生活。

“喲,老姐姐,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啦,關門這麽早?”日化店的老板面出來扔個垃圾,看到隔壁旗袍店的老太太在鎖門,擡眼看了下才爬到半高的日頭,頓感驚奇。

黎若霜收好鑰匙,笑呵呵道,“家裏來客呢。”今天是安琪領着孫女婿上門的日子,若不是有位客人臨時有事推遲了兩天才過來取定做的衣服,她今天是完全歇業的。

和鄰鋪說完話,黎若霜騎上小電驢,靈活走位避開一個又一個行人和車輛,回到小區,在樓下停車的時候被鄰居逛悠小孫子的大媽湊過來告知,她家安琪剛剛往家裏領了個精神小夥。

黎若霜聽後加快腳步,到家時安琪和一個瘦高的年輕人正在廚房裏處理她一早準備好的食材,尤其是那位年輕人,切起菜來那叫一個利索,大小都跟用尺子量過似的,聽到玄關處的動靜轉過頭來沖她笑了一下,跟着安琪一起叫她奶奶。

第一印象,黎若霜覺得不錯,之後勸阻未果眼生生看着這位年輕人整治了一桌子拿手菜,盤盤色香味俱全,黎若霜吃得連豎大拇指,最後再一問,竟然和自家是老鄉,都出自遠山縣,頓時好感度噌噌往上漲。

“什麽?你和安琪是一中的校友?還在學校見過我?”想到自己為數不多的去學校的經歷,黎若霜的心情忽然微妙起來。

年輕人,“是啊,有件事您和安琪可能都不知道,她在高中打的唯一那場群架,我是第一個發現的人,跑去叫了保安,後來一起跟去辦公室作證時看到的您。”

“這麽有緣?”黎若霜驚呼。

“是的。”連年輕人自己都沒想到,當年僅有一面之緣的那對戰鬥力爆表的祖孫倆,他會在多年以後重逢,而且以這種方式加入她們的小家庭。

回想起當時的場景,黎若霜和孫安琪先是輕微的尴尬和不自在,然後彼此互看一眼,驀地笑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