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章節

子身。

第二天一早,不見了懷裏美人。隋卞起身尋找,卻有一中年女子入了房門。

“客官可是要結賬?”

“結賬?”隋卞想了想,莫非是昨日的酒錢,想來也是應該的。“多少錢?”

“五十兩。”

“什麽!!”

“哎呀,客官您也是知道的,子淇可是咱們京城三大名人之一。這頭牌自然有頭牌的價不是。您是子淇選的人,我這已經給您半價了。”

“什麽意思?”

“客官您可別裝傻,這可沒白吃不給錢的。”

“我吃你酒給你酒錢就是,跟子淇姑娘什麽關系?你們這是什麽地方?!”

“你這逛了窯子還想裝君子呢?又不是我們把你綁進來的,你不知道我們這什麽地方?”

“這是……妓院?!!”

随後隋卞被幾個壯漢圍堵,所幸輕功還行也就鼻青臉腫、淨身出門。之後成功逃脫。但是這讓隋卞的心中蒙上了一層的豬油……啊陰霾。為何她要欺騙他呢?為什麽如此端莊美麗的女子竟然是個風塵女子?她到底為什麽要把他帶去?隋卞無數次的想回去尋找子淇問個清楚,可是都沒有成功。

從那一次之後他就再也沒有見過她,她從此變成了一個永遠的回憶留在了他的心中,他或許愛她,但她可能已經忘了他,也許他會永遠記得她,但他可能只是她人生中的一個過客,他和他的命運注定不能跟她和她的命運有所交集……

“徒兒啊,這件事還是不要再想了。咱們采花雖然不分貧富貴賤、不分年齡高低,只要看重就可以采。但是這去妓院是消費,而且不需要什麽技術含量,所以以後徒兒你要鍛煉能力還是少去為好。而那個女子就好比女人中的采花,你敗在了她手裏啊……”

“師父……可是我……”

Advertisement

“女人都是很可怕的,而我們采花就是要用最快的時間最簡單的方法降服她們。千萬不要投入感情,一旦投入你會吃不了兜着走的。慢慢磨練吧。”

從此隋卞開始投入了采花的事業,投入了收服女人的戰鬥。他相信總有一天他會再遇到子淇,然後征服她。于是他開始苦練采花功!四處沾花惹草,常識各個年齡各種類型的女子,從少婦到少女,從潑婦到淑女無不經歷。也正是由于這一番苦練使得隋卞在采花界名聲大振,可謂是百花叢中過,各個都壓過。但是無人知道隐藏在他心中的那一絲征服的了全世界也征服不了那個人的寂寞和失落……

後來去了桃花源,隋卞就再也沒有染指過任何一個女子,一來好兔不吃窩邊草,二來他的心一直為一個人所留。

第二十九回 憶往昔

更新時間2013-3-23 20:03:43 字數:3410

這是很長很好的一生。

秋天是個回憶的季節,敖老爹捧着自家釀制的水酒勉強腦補成佳釀在自家的茅草房子外頭舉頭望明月,低頭說曾經。敖墨被強拉着聽敖老爹說他當年的光榮事跡,聽得幾乎要睡着。

敖老爹自然不叫敖老爹,人家大名敖年林,乃是當今聖上的伴讀,很受看重。敖家雖然不是大族,至少也算是個詩書禮儀之家,敖老爹的爹,敖墨他們的爺爺是當世大儒,很受當今皇帝和前一任皇帝他們的爹老皇帝的喜愛。

說起來,敖年林當皇子侍讀還有段緣故。

話說老皇帝當年很喜歡當今皇帝當初的三皇子,一心想立這個兒子為太子,無奈底下一堆老臣以死相谏,天天說什麽立長不立幼、祖宗之法不可廢的,死活不肯老皇帝把太子之位給三皇子。

老皇帝魄力不足,震懾不住下頭那些天天要死要活的老臣,只好繼續讓大兒子繼續當太子。但是心裏頭畢竟還是覺得對不住這個三兒子,于是一心想着要補償這個兒子,怎麽補償呢?老皇帝思考了很久,最終決定給老三找兩個伴讀。老皇帝還安慰老三說咱們當不了太子了,待遇就略微提高一點,別的皇子只有一個伴讀,我給你找兩個,多看重你啊。

三皇子內心翻着白眼接受了不靠譜的父皇的提議。本來老皇帝已經給他找好了一個伴讀了,也就是周老爺周頌。既然再找一個,老皇帝一尋思,比較受他喜歡又性子好還小有才名的小一輩裏頭也就只有敖年林了。當初選伴讀的時候,敖老爹懶得進宮應付龍子龍孫們,裝了好幾個月的病,伴讀名單下來沒多久他就自動原地複活了,沒想到老皇帝突然腦子一抽又想着再找一個伴讀,一看他老人家身體好了,很開心的就下了旨,于是敖老爹就這麽莫名其妙的成了三皇子的伴讀。

所以說這就是命啊。敖老爹對月感慨。

敖老爹對于成為皇子伴讀是充滿着抵觸情緒的,也因此他基本都處于消極怠工的狀态,就是三皇子讓他往東他偏往西,當然這個問題我們也可以歸結為中二病,不過歸根結底他就是不肯順着皇子來。敖年林小朋友的如意算盤打得很好,他覺得大概這樣皇子就會把他給辭了。

這麽傻呼呼的做法敖老爹他爹是很嗤之以鼻的,但是敖爺爺覺得小孩子跟他說道理沒有用,非得他自己從失敗中總結經驗。

因此,就這麽反抗了一個月,向來沒人能琢磨透的三皇子反而覺得這個伴讀很好玩,至少比那個天天滿腦子仁義道德詩書禮法的周頌要好得多。敖年林一直沒被辭退,反而天天被三皇子指揮來指揮去,沒過多久他自己也發現這麽做是有問題的,再加上慢慢也習慣了當伴讀,于是行為漸漸就正常了。

三皇子少了點樂子,但是很快就發現這個小伴讀跟自己很合得來,至少不像周頌那麽死板,平時太傅考校功課都得靠自己,周頌從來不幫忙,自從跟敖年林混熟了,兩個人狼狽為奸,成績提高了好幾個檔次。

與此同時,敖年林也發現雖然這位殿下表面看起來好像對太子挺尊重,但心裏頭早就有了不滿,尤其是朝夕相處的人,很容易就會發現這位殿下的不滿。當然,周頌那種只喜歡念書的人自然是發現不了的。

好巧不巧,敖年林也是個愛湊熱鬧的人,他覺得這位三皇子想來是要反的,自己既然是他的伴讀,政治上來看肯定也就被看成是三皇子這一派的人了,反正也逃不了了,幹脆幫着皇子反了算了。

存着這麽個唯恐天下不亂的心思,敖年林暗示了幾次,三皇子也就明白了這個伴讀的心思。兩個人因此更是打得火熱,恨不得天天黏在一起商量要怎麽積蓄力量為未來做準備,面子上還得做出個放縱聲色犬馬的樣子。

敖爺爺看着兒子這個樣子,很快就猜出了兒子的想法,為了避免給兒子造成什麽不便,也為了不影響自己家其他人的生活,一向放養兒子的敖爺爺默默辭了官,領着一家老小離開京城回了老家。雖說四十來歲辭官有點過分,不過前頭也說了,老皇帝很喜歡敖爺爺,而且敖爺爺的理由還是要回老家隐居做學問,為國家文化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老皇帝想了想也就放了行。

自從告別了老爹,敖年林同志和三皇子殿下越發打得火熱,年輕人總是有燃燒不完的熱情和對未來的想象,尤其是兩個興趣相投的年輕人。兩個人可以就未來要怎麽建設三皇子的封地談一下午,也可以就明天想買點什麽東西吃扯幾個時辰,還可以就到底誰家的女兒比較好看争一天。

也因此,三皇子借口說小敖爹娘管不了他一個人住不方便,幹脆跟老皇帝讨來跟自己一塊住了。敖老爹樂得被包吃包住,迅速收拾好東西送貨上門了。

就這麽朝夕共處了幾年,時間長到足夠兩個人相看兩厭,老死不相往來,可是讓敖老爹回憶到底發生了什麽,他也只能笑着說什麽都不記得了,只記得那些年充滿了少年不切實際的幻想。還有對未來的無盡希望,沒有發生什麽值得記下來的大事情,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情倒是一直放在心裏頭。

後來,三王爺封了王,去了自己的封地,開始努力又小心的招兵買馬,打通各個關節,積蓄力量為未來做準備。

也正是在那段時間,三王爺和敖年林認識了當時還只是個不起眼的小兵的杜元帥。敖老爹還記得那年外敵犯境,三王爺為了塑造良好形象順帶勾搭幾個有前途的将軍為未來做好準備跑去了邊關,當然表面上還是說為了保護國家貢獻力量。兩個人剛到的時候正是戰事最緊張的時候,偏偏三王爺腦子一熱——雖然敖老爹懷疑是因為他反應慢了半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