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二皇子 一更
端王和二皇子出了一趟宮看自己的宅子, 有些事情就好像提上了日程。
比如出宮,比如二皇子成親。
二皇子的母妃是江南秀女選出來的。小門小戶出身,母族并不顯貴, 好在她生的足夠美, 讓皇帝記住了她,後來又生下二皇子, 得了個容妃的位份。
容妃心裏通透,因兒子自小身子并不康健, 所以并不希望二皇子去參與奪嫡之事,只望他将來活的長, 平平安安,這就好了。
只二皇子自己不那麽想。大哥也就比他大兩歲, 已經有了封號, 自來就得了父皇的歡喜,餘貴妃又是世家女,将來說不得還要封為皇貴妃。
可是他跟容妃兩個人, 這麽多年來不争不搶,卻一直被忽視。父皇做事情明顯是随着喜好去, 今日喜歡你一點,便對你好,明日喜歡他一點,便對他好,而這份喜歡, 其實只在太子和端王身上。
有時候二皇子其實希望自己不要夾在這個排行裏面,他寧願做三皇子,做十三皇子,也不願意在端王和太子之間排個老二。
實在是每次端王和太子有什麽他沒有的時候, 就要引起人的一些言論。
二皇子剛開始看的開,後來一年年的長大了,在大哥受封端王之後,他滿懷希望的等了半年,也沒等來他有封號的聖旨。
二皇子也不是非現在要那個王位,但以後總得要吧?只有得了王位,将來才能接母妃出去奉養。
只要想到這個,二皇子心裏就不安,就會輾轉反側。
容妃其實明白他的心思。只他這般,作為母親,她心中也會自責。容妃嘆氣一聲,給二皇子塞了一塊糕點,“你自小就喜歡吃,等你明年出宮,肯定是要帶些太監宮女出去的,便把這做糕點的廚子帶走吧?”
二皇子點頭,“多謝母妃。”
然後小聲的道:“母妃,兒子給你留了一個屋子,裏面還不敢放東西,對外說是兒子的書房,放了幾本書,等您……等您住進去,就按照您的喜歡改。”
容妃就瞪了他一眼,看看四周,這才笑着道:“你別在外處說。”
二皇子點點頭,“兒子哪裏有那般蠢。”
Advertisement
等母妃住進去,父皇肯定是駕崩了的,他才不敢說給別人聽。就是太子問各屋子作用的時候,他也說的是侍妾們的屋子。
二皇子想到這裏,就道:“估摸着,明年出了宮,兒子還是要每日進宮讀書的,只是不常在宮裏,不能常看母妃,兒子會求太子照顧一二。”
他認真的道:“太子雖然脾性不好,愛較真,但比起端王笑裏藏刀,兒子将您托付給他更放心些。”
容妃就摸着他的手,拍了拍,“老二,你長大了。”
二皇子笑了笑,沒多說什麽,等回去的時候,先去的侍妾那裏。
二皇子因為還沒有成婚,現在的侍妾都是通房丫頭,沒個身份,雖然已經自己一個院子的住着,還有小宮女服侍,可外人稱呼她們,還是一句姑娘。
穆蒼院的秦姑娘秦氏是自小伺候二皇子的,順理成章在二皇子初嘗人事之後,成了侍妾。她性子有些驕縱,是二皇子寵出來的,這些日子心腹宮女總勸她要收着一些,“二皇子妃定然是打聽過二皇子殿下身側姑娘的,您是什麽性子,她都會知道。”
哪個正室喜歡驕縱的侍妾?宮女很擔心,“就怕您将來吃虧。”
秦氏啧了一聲,“我就是這般的性子,我是不裝的,裝能裝一時,能裝一輩子?”
小宮女還要再說,卻聽得外面的小太監進來歡喜道:“二皇子殿下待會過來用膳,姑娘,您快些換件衣裳準備吧。”
秦氏就連忙站起來,跟小宮女道:“你別擔心,我這副性子殿下喜歡,殿下喜歡,那便是皇子妃在這裏,我也是不怕的。”
她換了衣裳,又開始忙活着上胭脂水粉,真是看哪裏都不滿意,折騰了半天,才算滿意。
二皇子看見她這般,笑着道:“你又吃了幾斤粉?”
秦氏紅了臉,“殿下,您別取笑妾身。”
二皇子在她臉上摸了摸,然後看看手,打趣道:“嗯,照你這般上粉,怕是粉不夠了。”
秦氏羞紅了臉,頭都擡不起來。
二皇子哈哈大笑,等到第二日去讀書的時候,還跟太子和四皇子道:“所以說,養個妾室,銀子就花的多,這回出去,我還想給她看看胭脂水粉。”
太子倒是贊同。他沒有養妾室,就養了個小丫頭,庫房裏的東西也是一天天少一點,不過這些都不是什麽大事,兄弟三個只閑談的時候說了一句,便不再提。
不過到底太子記住了姑娘家是要用胭脂水粉的,從二皇子那邊受教,但回到東宮之後,便覺得有些奇怪。
東宮裏面的宮女沒有一個往臉上擦粉的,他在其他宮裏見過大宮女常擦胭脂水粉。
但随即又明白是宮女顧及自己的緣故。
他搖搖頭,這一年來,他已經沒那麽厭惡美人了,人麽,大了很多事情就想的開一些,當年的事情在他心裏逐漸沒有那麽大的影響。
他這一年将心思都花在父皇和保住東宮儲位上了,确實很久沒有夢見和想過當年被指指點點的事情。
太子嘆口氣,打開窗戶,對着身後亦步亦趨跟着他的小丫頭道:“又下雪了。”
折筠霧不是很喜歡下雪,去年下雪的時候,好像就總出事情,每次一下雪,東宮裏就靜悄悄的,大家都不敢出聲。
阿彌陀佛,今年可一定要順順利利的。
太子也希望今年能順利些,過個好年,別處什麽幺蛾子。不僅是皇宮裏太平,他還希望百姓也太平。
每年冬日裏,無論有沒有雪災,都是死人的時候。每年報上來的死傷最多。
他披了一件厚厚的披風,坐在火盆前烤火。
“你們村子裏面,冬日裏死的人多麽?”
折筠霧蹲在殿下身邊,在火盆旁邊放了個紅薯。她一邊烤一邊點頭,“多的,冬日裏寒冷,每年村子裏的老人都會死幾個。”
她小時候還以為人就是要死在冬日裏的。
“殿下,其實死在冬日裏還不錯,您想,大家也不用去農忙,都在家裏沒事做,肯定是要來祭拜一下的,若是夏日農忙起來,哪裏有人能專門來拜祭?”
太子殿下倒是贊同這句話,但覺得她小小年紀說這個不好,便斥責道:“以後不準說死。”
折筠霧:“……”
她委屈的看看殿下,臉上滿是疑惑:明明是您先說的啊。
太子就用手在她頭上揉了揉,“吃你的紅薯吧。”
折筠霧就趕緊去看紅薯,果然見烤好了,她高興的去拿湯匙,“殿下,您快嘗嘗,真的好吃。”
太子殿下前些日子吃了她的鍋盔,稱贊了一句好吃,折筠霧便想着法子給他做吃的。
可她吃過的東西不多,便向楊太監讨要了紅薯。這種東西主子可不吃,楊太監今年還沒有開始備着,但既然是給殿下的,怎麽着都要得來,于是折筠霧再次去小廚房的時候,楊太監就已經給她準備好了。
折筠霧覺得楊太監簡直是個神人。
“要什麽他都能給奴婢。”
太子殿下就着她的湯匙吃了一口烤紅薯,然後笑着道:“這是在皇宮,自然什麽都有。”
也不是一個奴才的本事,不過确實該賞,太子心情好,賞了楊太監一匹絲綢。
楊太監捧着那絲綢一晚上都沒睡,第二天精神奕奕起來招呼小廚房裏面的其他太監做膳食,嗓子亮堂的很。
劉太監來找他要膳食,聞言就笑着道:“瞧你這滿面春光,怎麽,你這是回光返照了?”
楊太監呸了一聲,“大早上的,你倒是給我找晦氣。”
然後遞給劉太監一碗胡辣湯,問,“殿下今日想吃什麽?”
劉太監:“還是雲州菜。筠霧昨晚跟殿下說雲州的吃食,說是他們那裏的面是大片大片的,上面撒些蔥花,加些辣子,吃的就痛快。”
這麽簡單?
這可把楊太監難到了。主子叫的膳食簡單,奴才可不敢就這麽簡單的送過去,定然還要做些其他的。
想了想,便做了個松花蛋,這蛋就着面吃,味道很好。
然後還蒸了一個香芋排骨。雖然是早膳,但是太子是個喜歡吃肉的,晨間要吃點肉。
但這些還是不夠的,萬一太子殿下不喜歡怎麽辦?楊太監就在面裏面下功夫,不僅準備了好幾種口味的湯底,還煮了豬蹄和黃豆,整碗面就看起來沒那麽素了。
劉太監聞着就香,他将胡辣湯先喝完了,見日頭還早,還趁着楊太監去裝食盒的時候吃了一塊豬蹄。
這才飽了,提着食盒回去,小盛接過去,劉太監問,“殿下穿好衣裳了嗎?”
小盛點頭,“您回來的正好。”
屋子裏面,折筠霧正在給殿下配腰帶,她左手拿一根寶藍色鑲嵌珠子的,右邊是一根玄色,沒有任何鑲嵌,但是上面用了金線,繡了一朵祥雲,看着很是華貴。
太子讓她在身上比劃了一下,選了玄色的。
折筠霧就給殿下扣腰帶,然後在腰間加了玉佩,這才伺候他用膳。
太子果然很喜歡面上面加了豬蹄,吃的頭上冒了汗,道了一句:“午膳就吃豬蹄吧。”
但午膳到底沒有回東宮,而是去了承明殿。
皇帝叫了七個兒子去考校功課。太子的功課一直都是最好的,但最近老五老六念書也玩命,皇帝覺得他們這般很好。
考校完之後,果然見老五老六的功課好多了,便道:“雖然你們都是皇子皇孫,榮華富貴享之不盡,但将來總是要做官的,為百姓謀一份安樂。若是你們只享着榮華,卻不知道進取,那就枉為皇子了。”
這話就說的很重,幾個皇子心有墜墜,一個勁的保證自己一定會好好讀書,皇帝這才滿意。
然後就說過幾日準備讓群臣進宮吃個宴。
這頓飯主要慶賀英國公的事情結束了。皇帝覺得今年因為雲州貪墨案和英國公案沾染了晦氣,便準備好好慶賀慶賀,去去晦氣。
太子就發覺皇帝對英國公一案真的很在意,而且在意的很奇怪。
回去東宮後,他歪在榻上突然有一個念頭。
父皇對這件事情的在意,好像不是對英國公貪軍饷的憤怒,而是對于一個自己信任的臣子背叛自己的憤怒。
這兩種憤怒看起來一般,但是仔細想起來,卻是有很大的差別。
太子就明白了蜀陵侯為什麽那般堅決的拒絕跟他和端王聯姻了。
然後越想,就越覺得蜀陵侯是個明白人,他想,他或許以後可以看看蜀陵侯對父皇做事的反應,說不定有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