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過年送禮(捉蟲 一更
又是一年除夕。
比起去年一步不敢多走的戰戰兢兢, 今年折筠霧給自己找了無數的活,忙的斷腿。
肯定先要貼對聯。
對聯在京都裏有個風俗,是要除夕當天貼才好。除夕殿下是不用去讀書上值的, 只晚上去領宴就好了, 所以殿下今天還算閑,折筠霧就求殿下早上用完早膳後, 趕忙寫了對聯貼上。
太子寫完字,她由衷的誇:“殿下的字就是好, 殿下寫的對聯也好。”
太子感慨,“也就你覺得孤的字好, 上回戶部尚書誇孤的字好看,其中九分緣由是看在孤的太子身份上。”
折筠霧:“還有一分呢?”
太子:“孤寫的确實好看。”
折筠霧憤憤不平, “就是嘛, 他肯定字寫的不好,所以看不出好壞。”
太子坐下喝茶,“筠霧, 不要随意妄定別人好壞。”
折筠霧就小聲的應了一聲。
太子好笑,“怎麽應這麽小聲?”
折筠霧:“這般也不算奴婢全答應了, 只答應了一半。”
太子哈哈大笑,大早上的心情好的很,劉太監這才進屋,果然讨得了一包銀子做獎賞。
今日東宮裏面發賞銀,劉太監的最多。但是劉太監一看折筠霧的眼睛咕嚕嚕轉, 摸着腰間新懸上的荷包笑的歡快,便知道殿下私底下沒少補貼。
他好笑的很,這主仆兩人,竟也玩起小秘密來。
Advertisement
不過他這就誤會太子殿下來了, 他怎麽會在意這個?只折筠霧覺得不好意思。
殿下給了她一塊暖玉!
這種玉聽聞難得,但是殿下正好有,她正好冷,殿下便給她了。雖然她退卻,但是殿下兩眼一瞪,她就怕了,只好收下。收下之前惶恐,收下之時不好意思,收下之後好高興!
財不外露!她樂滋滋又憂愁的用一塊荷包将暖玉包進去,挂在了腰間。
她覺得這暖玉太過于貴重,殿下雖然不在意,但是她不能說出去,這回她誰也沒說,別人問她得了多少銀子時,她也只說二兩。
今日東宮大宮女都是二兩。
春隐她們倒是也沒有懷疑,殿下給折筠霧的好東西太多,銀子一事上沒想到多給也是常事,殿下那麽忙,即便是喜歡筠霧,也沒時間管這麽小的事情。
于是大家都以為她只得了二兩銀子,獨劉太監眼睛利,瞧出了真假,他也不說破,跟折筠霧道:“挂了對聯,再去找冬隐,将燈籠也取一些新的來挂上。”
往年殿下并不喜歡張燈結彩,所以劉太監只是簡單的布置一番,就算是過年了。可今年殿下明顯由着折筠霧去做,那就多布置布置。
東宮總算要熱鬧起來了。
于是取了燈籠回來,折筠霧跟春隐兩個忙前忙後的挂燈籠,夏隐在下面指揮,左一點右一點,找了半天位置才最終确認燈籠挂在哪裏。
太子正在裏面看書,瞧見她們歡聲笑語,便由着小盛伺候他披了一件狐皮襖子出門,站在游廊下面看她們忙活。
折筠霧還想放爆竹。她之前在家裏的時候,過年阿爹就會帶着兩個哥哥一起放,但肯定不讓阿娘帶着她和妹妹們靠近,只在遠處看着他們放。
如今進了宮,宮裏也是不準放爆竹的,她嘆氣,跟殿下道:“等以後有機會,奴婢還想親自試一試。”
太子雖然想寬慰她,但又覺得這是宮裏的規矩,她既然還能守規矩,那就最好一直守着規矩。
在皇宮裏面,守規矩的人可能死,但是不守規矩的人肯定死。但到底心疼她,突發奇想,“讓楊太監給你做點孛婁,那東西爆的時候,也跟放爆竹一般。”
他小時候在書上看見過,便讓廚子做了吃。只做過一次,因為那根本不合他的口味。不過時隔這麽多年,他倒是有興趣再嘗試嘗試。
于是讓小盛去喚楊太監來西苑裏面做孛婁。孛婁在北地又叫糯米花,米花,這個楊太監知道,他就取了鍋和食材來西苑裏面給太子現場做。
折筠霧不知道孛婁是什麽東西。楊太監知道太子殿下喜好詩文,有意在他面前顯露顯露,便道:“這個啊,其實現在吃正好。北邊在新春來臨之際,也就是這幾天做糯米花,便能蔔知未來一年的兇吉,姑娘家還可以蔔算自己的姻緣。”
折筠霧驚嘆,“真的嗎?”
楊太監點頭,心道這丫頭果然會接話,那就輪到他顯擺了,誰知道話還沒說完,就聽劉太監笑盈盈的先道了一句:“古人有雲,爆糯谷于釜中,名孛婁,亦曰米花。每人自爆,以蔔一年之休咎。”
“還有人曾經作詩說過這麽一句話,叫做紅粉美人占喜事,白頭老叟問生涯。說的就是這米花。”
楊太監心中暗恨,一邊炒米花一邊咒罵劉太監明年進牢房,讓他這般搶功勞。
兩人的心思折筠霧是不知道的,她眼睛一錯不錯的盯着楊太監的鍋,等快炒好的時候,楊太監将鍋蓋一蓋,鍋裏面就傳來噼裏啪啦的爆聲。
太子這時才走過去,“像嗎?”
折筠霧點頭,“像的!”
她昂起腦袋看向殿下,“奴婢給您盛第一碗米花吃。”
都能測兇吉了,定然是好東西,好東西殿下先吃。
太子殿下站在她的身側,突然見她身上落了一片雪花,他擡頭,見開始下雪了。
那就不能在院子裏面,太子恩準他們去廊下,于是搬鍋的搬鍋,搬爐子的搬爐子,誰知搬鍋的是楊太監的小徒弟,第一次來西苑裏緊張的很,不小心滑了一跤,鍋一掉,米花倒的滿廊下都是。
他吓得就要跪下磕頭,折筠霧連忙拉着他去收拾——這時候你磕頭磕的頭破血流,殿下肯定不喜歡!
果然殿下今日心情不錯,并沒有生氣,只讓他們收拾好,自己先進了溪繞東裏面讀書。
只米花肯定吃不成了。楊太監吓得要死,一張臉白的不行,就想拉着這倒黴孩子出去打死。
——這不是害他嗎?
他之前剛剛還特意說了這米花能算吉兇,如今你直接摔倒,撒了一地算什麽意思?
楊太監心裏後悔的要死,讓你顯擺,如今遭罪了吧?
他冷着臉,狠狠的瞪了一眼小太監,吓的小太監又跪了下去。
劉太監便氣起來,怎麽楊太監還讓人在這裏,瞧着吓壞了,這要是磕起頭來,哭嚷兩句,他們今日就都別多除夕了。
于是趕忙讓小盛拉着小太監出了門,這才跟楊太監道:“你平日裏看着一副狐貍樣子,怎麽今日蠢笨成這般樣子——你還愣在這裏做什麽,快些再做一鍋給筠霧端過去,讓她給殿下吃一些,今日這事情就過了。”
楊太監就拍了拍自己的腦袋,也不敢在西苑裏面做米花了,只出去做,做好了給劉太監,劉太監又給折筠霧,“你知道自己該怎麽說吧?”
折筠霧這時候已經回過神來啦。即便是慢半拍,也知道剛剛才說占吉兇,這就翻了鍋,殿下指不定生氣了。
她看着米花,“真的還要送進去嗎?”
劉太監這些事情上比她強,“你送就是了。”
折筠霧只好送過去,她問太子,“殿下,您要不要嘗一嘗?”
都是她多嘴了一句說要放爆竹,這才引出後面諸多事情。
太子其實沒有生氣,這種鬼神之事,他根本不信。若是舉頭三尺真有神明,那才叫人害怕。
他見她一副不高興的模樣,還教導道:“你以後也不準信這些東西,無論是鬼神,還是妖魔,心中無它,自然就無。”
他道:“若是你信了這些東西,做了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孤定然要責罰你的。”
折筠霧就立刻搖頭,“奴婢肯定不信。”
然後又好奇的問,“可是,寺廟和三清觀裏,不也是供奉的是神嗎?聽聞和尚還能坐化升天,成為天神。”
太子就瞪她,“那些都是別人信的,孤不信,你也不準。孤這輩子,最讨厭這些東西。”
折筠霧連連保證,“奴婢不信,不信的。”
太子這才嗯了一聲。看看時辰,也該去慈樂宮和長樂宮裏拜見了,便帶着劉得福出門,折筠霧送到門口,道:“殿下,您得晚間再回來了吧?”
太子點點頭,“是,晚間得去領宴,吃完宴才能走,你今天在家,就松快松快,不要再去讀書寫字了。”
折筠霧也沒打算要讀書寫字,她紅了紅臉,坦誠的很,“本來也沒準備讀的。”
太子就敲敲她的頭,“倒是偷懶了。”
折筠霧:“過了年,奴婢一定努力。”
太子笑笑,倒是沒有直接慈樂宮,而是去了二皇子住的明林閣。皇子們有好幾個住處,但是大一點的皇子們都住在一側。大皇子住的是清輝閣,無論是大小還是布置,都是除了東宮外最好的。
二皇子的明林閣就在旁邊,看起來就比清輝閣少一些,走進去會暗沉一些,因為朝向沒有清輝閣好。
太子進去的時候,四皇子已經在裏面了,皇帝今年讓他們三人跟另外四個一起去給太後問安。
太子也覺得單獨去不好,便順從的很,在二皇子處喝了一杯茶,這才等來太監說端王和老五老六老七在外面等着他們。
于是七個人一起去了太後的慈樂宮,在那裏吃了些糕點。
太後歡喜的很,誰不願意自家孫兒和和氣氣的。剛剛公主們已經來拜見她了,姑娘們私下裏雖然也有口角,但是在人前絕對是和睦的。
她們挽着手來,挽着手走,太後歡喜的很,本以為孫子們會分開來,卻見七個一起上了門,這倒是稀奇,太後心裏想一想,便也知道是怎麽回事。
雖然覺得好笑,但皇帝這份孝心她也領了,跟七個人一一問過去,說些家常便話。
不過明年開春端王和老二就要出宮開府,太後心裏舍不得兩人,“年紀越大,便越是舍不得孩子們離開身邊,你們兩個出宮開府了,也不要忘記了皇祖母在宮裏面挂念着你們,讀完書後,便繞道過來看看。”
端王和二皇子連忙安慰,太後便又順嘴說起兩人的婚事。
端王就嘆氣,“明年再說吧,也不着急。”
二皇子倒是看起來有些不好意思,“楚臨侯家的姑娘很好,孫兒,孫兒元宵還說要去跟她一起看花燈。”
定了婚的人在元宵節一起看看花燈是于禮相符的,太後很是高興,“好,楚臨侯府一向以詩文傳家,他們家的三姑娘是你父皇打聽過的,定然錯不了。”
二皇子嗯了一句,“多謝皇祖母挂念。”
說完了老二,就順着去看太子,太子……太後就心裏就嘆口氣,只提了一句讓太子不要太過于刻苦,免得傷了身子,然後繼續去問小的起居。
結果問了一圈,大大小小的事情太後關心了一番,別的太後沒有什麽覺得不好,只是最後發現,連最小的七皇子今年已經有了一個侍妾,可太子還是個……
清莺沒有侍寝的事情,別人不知道,太後還是知道的。她也知道太子有個寵婢,看的緊,都不讓她出門,于是別的主意都不打,即便太子晚兩年成婚都好,可孩子得先要有吧?
她跟皇後別的事情看法不同,可這事情看法出奇的一致,那就是讓寵婢到了年歲就先生個孩子才是正經。
但她現在也不敢催,只好又說了幾句勉勵衆人的話,讓宮嬷嬷送了他們出去。
七個人出門之後,便要各走各處。太子去了皇後的宮裏,聽她又哀怨了一遍皇帝最近已經不來她的宮裏,定然是胖了的緣故,又說了一遍侍妾的事情。
“清莺你不要,可你書房裏面的丫頭,你總喜歡的吧?不若明年開春就納了,若是一舉得男,過年的時候,本宮就是做祖母的人了。”
這還是皇後第一次如此直白的提起折筠霧做侍妾的事情,太子微微皺眉,“那還是個丫頭。”
皇後聽了這話就知道他不願意,她都要哭了。清莺他不喜歡,他不要,可折筠霧不是他喜歡的嗎?怎麽還不要呢!
太子是真的沒有想過讓折筠霧做侍妾的事情。或者說,他根本沒有想過侍妾的事情。
他明年才十七歲,成婚生子的事情本就不急。若是娶妻娶得早,說不定後面出什麽事情,妻族還要壞事。
至于侍妾……太子并不重欲。他對男女之事是知道一些的,但這并不代表他就要去做。于是皇後說,他就在下面坐着,左耳進右耳出,等皇後念念叨叨說完,終于滿意的喝茶停嘴時,他才又去叮囑皇後。
“您若是見父皇不來,便又要不用膳,兒臣就砍了曉嬷嬷的腦袋。”
皇後心裏既甜又苦惱,“大過年的,你說這些做什麽。”
太子又道:“兒臣的事情,您不要插手,您只顧好自己就好。”
“您要是閑着無事,兒臣就讓人排幾出戲給你看,打發打發時間。”
皇後:“知道了知道了。”
她最近确實覺得時間越來越多,漫漫長夜,丈夫不來,兒子又不貼心,實在是難熬。
她甚至打起了公主的主意,“你說,本宮要不要養你一個妹妹在膝下?”
太子搖頭,“如今的弟弟妹妹們生母都在,您要是喜歡,只常讓她們來見您便是,不必養在膝下。”
皇後也不願意一直養,她只是想要寂寞的時候養養罷了。太子就幹脆讓花鳥房給了皇後一只貓。
“您養着玩吧。”
皇後高興的很,太子見她終于有事情做不知盯着他了,便也高興的很。皇帝聽說之後,笑着道:“那再去給皇後送只貓,只說是朕送她的,讓她好好養。”
這倒是個對付皇後的好辦法。
太子領宴的時候,皇帝還對太子道:“你是個有孝心的,也就你治得住你母後。”,然後讓小太監加了一份羊肉給他。
“上回見你喜歡吃,朕便讓人給你做了。”
太子感激的領了宴回去,但回去之後,他沒有吃那份羊肉。這份羊肉也沒有出溪繞東,它進了折筠霧的肚子裏面。
太子問她,“怎麽樣,跟楊太監做的有何不同?”
折筠霧吃了一口,再吃了一口,搖頭,“沒有什麽不同。”
太子笑起來,“你吃什麽都好吃。”
折筠霧:“也不是,苦瓜就是苦的,奴婢不愛吃。”
太子殿下想想也是,從未見過她吃苦瓜。不過他也不愛吃,東宮裏面便沒有苦瓜送過來,折筠霧就算是喜歡也沒有的吃。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說了一會,太子就問她,“你的扇子準備好了嗎?”
折筠霧點點頭,“準備好了準備好了,殿下,只等除夕過了就好。”
打更的太監今日是最重要的,她時刻聽着呢。
太子歪在一側問她,“真不提前給孤看?”
折筠霧:“按照我們家那裏的習俗,肯定是不能提前看的。”
太子只好等。一邊等一邊跟她說書。
——沒錯,他閑下來就喜歡做先生,回回要跟她說點書中典故。比如今年是除夕,便要說一說除夕之宴發生的典故,詩句,以及民間故事。
折筠霧聽得入神,但還是豎着耳朵聽打更聲,太子又好氣又好笑,“就這般的急切想要給送給孤?”
折筠霧擡頭,呆呆愣愣的問,“可是殿下,是您剛剛很急切的啊?”
太子:“孤哪裏急切了?”
折筠霧:“您剛剛還讓奴婢提前給你看。”
剛剛說過的話,即便是殿下,也不能不認啊。
太子就咳了一聲,“孤只是問問,你不用如此急切。”
折筠霧就把這句話在嘴吧裏面呢喃了幾句,終于感慨道:“殿下,奴婢懂了,您即便問也是不急切,奴婢焦急,這就是急切了。”
太子:“……”
他不說話了,只指使着她倒茶。
等一杯熱茶進了肚,他也就原諒了這個不知好歹的丫頭。外面還在下雪,且下得越來越大,折筠霧調皮的出去抓了兩團雪進屋子坐在火盆邊烤,沒一會兒在手裏化成了雪水,她就高興的笑。
太子只見她出出進進幾次,玩個雪也玩的興致沖沖,便覺得她實在是個容易歡快的人,這般的人放在身邊,看着她歡快,心裏也是高興的。
至于做侍妾——
太子想起了皇後的話,心剛剛一沉思,就見外面歡呼聲起,新的一年到了。
太子坐在榻上,一手撐着案桌,然後看向外面,果然見那個貪于玩雪而忘記了時辰的小丫頭飛一般的往裏面沖。
“殿下——”
“殿下!”
聲音越來越大,可見她多焦急。
太子殿下撐着身子,手指頭在桌子上面敲了敲,“筠霧,停下,不準跑。”
折筠霧便手裏抓着兩團雪,乖乖的停在了原地。
太子殿下見她穩住了,沒有摔跤的可能性,這才道:“走過來。”
折筠霧正好快步走過去,然後她還很有心機的關上了門,從懷裏掏出一把并不似尋常扇子的扇子。
這把扇子其他跟普通扇子一般,但是形狀卻像是一只鳥兒的羽冠。扇子上面畫着一副并不算好看的鶴——嗯,原來的扇子鶴應該畫的很好,只是這丫頭畫技不到家,畫的鶴不好看罷了。
然後一低頭,就見她眼睛亮亮的看向自己,明顯期待着他很喜歡。于是太子殿下只好昧着良心,說了謊話,“嗯,畫的不錯。”
折筠霧便歡喜的想用這把扇子給殿下扇風。可惜是在冬日!
“奴婢應該夏日裏送殿下的。”
太子今日好說話的很,“你只扇三下風,倒是也沒什麽冷的。”
折筠霧堅決不!
“殿下,您不用慣着奴婢,本就是在冬日裏,要是扇風出事情了怎麽辦?”
她上午已經多嘴要吃米花惹出了事情,讓小太監闖了禍,如此要是扇出了病,他們這一屋子的奴才都得遭殃。
太子便看了她一眼,什麽都沒有說,但折筠霧明顯感覺到他不高興了。
沒辦法,她只好小心翼翼的扇了扇,“殿下?”
太子殿下不動聲色,折筠霧連忙扇了兩下,老實巴交的道:“殿下,加起來一共三下。”
太子殿下這才嗯了一句。
他将扇子接了過去,拿在手裏,道:“這把扇子倒是別致。”
他收了扇子,“這冬日裏,孤也不能帶出去,等天氣熱了再說。你是做了扇子,孤卻要取一只盒子來裝它。”
最後,放扇子的盒子上的畫可比扇子上的好看多了。折筠霧嘆氣,“殿下,奴婢好好給您畫扇子,一定會越畫越好的。”
太子殿下當着她的面将盒子放進了多寶閣裏,聞言笑着道:“還望君言而有信。”
除夕便這麽過了。
大年初一起來,便是滿滿的雪。小盛帶着小太監在那裏鏟雪,殿下待會要出門去各宮坐坐,可不能踩着雪走。
他們不能很早就來鏟雪,畢竟殿下還沒醒,吵醒了殿下,這年就別想過了。那就只能在殿下起床,吃了早膳之前鏟除幹淨,這中間太趕,要的太監宮女就多,匆匆忙忙鏟了雪,太子正好吃完早膳。
今日大年初一,太子特地叫了餃子,楊太監昨日闖了禍,今日鉚足勁想要讨得殿下的歡喜。
他提前問折筠霧,“你覺得按照殿下的喜好,放幾個銅錢比較好?”
就怕殿下吃不到包了銅錢的!
折筠霧就道:“這本就是彩頭,不如就全部放吧?殿下說是吃,其實不會吃很多的,他每次這種餃子湯圓只吃幾個。”
楊太監覺得這太于冒險了。
“吃餃子銅錢這事情,得要吃出來有空的,有銅錢才叫驚喜吧?要是全部包上,那怎麽說?”
折筠霧便搖頭,“殿下說過,這種事情他才不信,他就是吃個意思。”
楊太監想了想,便咬咬牙,還是決定折筠霧一回。于是各個餃子裏面都放了銅錢。
太子吃一個就是銅錢,吃一個又是銅錢,也很滿意,“看來今年不錯。”
吃了三個就沒有再吃——他不是很喜歡吃餃子。
楊太監等太子走後,就舒了一口氣,一邊給折筠霧煮吃的,一邊道:“還是你懂殿下。”
折筠霧覺得自己其實還不懂殿下。
殿下是個很矛盾的人。他會告誡她不要信這些寓意的話,信神明,但是他并不介意在大年初一随着大家一起吃包着銅錢的餃子。
吃出了銅錢,他也很高興。
她能懵懵懂懂的感知到殿下的心思,但仔細想想,追根究底,她還是不知道的。
她只能嘆氣,“這話等以後我再應下。”
過了年,宮裏頭一件大事便是端王和二皇子出宮開府。折筠霧聽聞就連皇上也特意出宮去看了,回來之後,還寫了兩首暖宅詩送過去。
開了府,自然要請人暖宅吃飯,皇帝都送了暖宅詩,那就趁熱乎勁辦,先是端王辦筵席,請了不少人,太子去了,回來譏諷道:“今日他倒是對輔國公殷勤備至,明眼人都能瞧得出他是什麽主意。”
太子那日是聽見餘貴妃和皇帝說話的,自然知道皇後說輔國公家的姑娘自小有婚事一事,他啧了一聲,“如今人家有婚事,他也巴上去,可見是有些着急了。”
然後是二皇子辦宴席,太子回來後嘆氣,“二哥家的廚子做的菜實在太淡,下回去,便要自己帶些辣子。”
又過了一月,太子殿下準備給二皇子的成婚賀禮了。
因着婚事的日子是賜婚之時就定下的,雖然端王沒了婚事,但二皇子的婚期也不能拖延,皇帝幹脆讓照常成婚。
他跟太後道:“太子心裏那根刺還不知道什麽時候出來,兒子便想着,不壓着老二成婚了,免得壓着他讓端王,成了個規矩,以後幾個小的便都別想成婚。”
皇帝覺得自己委實是個慈父,為了兒子做到這一步也夠了,他道:“便先讓老二先成婚,其他的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