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大婚(2) 一更
十月的時候, 翁家夫妻到了京都。折筠霧很高興,親自去城門口接的他們,連去了好幾天, 這才在某個下午接到了人。
翁泷看見她很高興, “珺珺,你長高了。”
折筠霧:“确實長高了一些, 都以為沒得長。”
沈筝笑着道:“你才多大,怎麽可能沒有長。”
元月離開的岐州, 十月三人再見,竟然覺得有些恍惚, 像是經年未見一般。
折筠霧跟着兩人先回翁家在京都的宅子,是座老宅, 幾十年前買的, 聽聞當年翁家兄弟窮,還是老鎮國公出的銀子。
後來翁家兄弟離開京都去岐州府,還是窮的不行, 寫信回來給老鎮國公,請他給點銀子, 他們好在岐州買個宅子。
翁泷道:“後來我們在岐州府定了家,便覺得京都宅子無用,請老将軍送與別人,可老将軍說,我們不來京都, 說不定我們的兒孫們會來,便留着吧。”
不過一個空宅放着也是閑置,鎮國公見此,便派了個老仆去給翁家兄弟守京都的宅子, 順便将這宅子租賃給一些短住的人,賺得的銀錢讓人送去岐州。
後來鎮國公去世,翁家兄弟來京都奔喪,就住在這裏,後來就沒有再租賃出去過。
翁泷一邊說一邊感慨,“想不到再回來,已經過了這麽多年了。”
宅子裏有三個奴仆,都是一家人,是當年老仆的兒子兒媳和兒子。
他們将宅子打理的很好,沈筝見了三人,給了賞銀,然後就小聲的跟折筠霧道:“這宅子如今可值不少銀子。”
折筠霧很高興,“若是三十多年前多買幾座宅子就好了。”
三人剛剛回到屋子裏,就有蜀陵侯帶着趙氏一起登門,他們今日都忙着去別處吃筵席,因去的人家不是折筠霧必須去的,就沒帶着去。
兩人回來,便聽說翁家夫妻到了,連忙過來,四人坐在一起說客氣話,翁泷知道折家夫妻是曉得折筠霧去岐州內情的,笑着道:“也不用說謝,真要感謝,便感謝太子殿下就好。”
Advertisement
蜀陵侯:“雖然珺珺去你們那裏只有五個月,可你們卻用這五個月的時間把她教導得很好。”
趙氏哭道:“見了你們,說一句多謝,已經是輕的。”
沈筝笑了笑,“也不是只說了一句多謝,不是還送了禮麽?”
趙氏:“那點子薄禮哪裏趕得上你們的恩情。”
沈筝:“既然如此,那我就住在京都不走了,你家兒子和侄女都有,便将珺珺過繼給我做女兒吧?”
趙氏一愣,蜀陵侯哈哈了一聲,“可見夫人是真喜歡珺珺。”
翁泷點頭,“是啊。”
他竟認真的道:“不若便将珺珺真給我們吧?反正你們家有三個兒子一個侄女,我家卻是一個都沒有,哎,老年孤獨。”
蜀陵侯笑不出聲了。
來真的啊?
這翁家的夫妻,說話做事倒是跟常人不同。
蜀陵侯道:“即便是我不與你們,珺珺的心都在你們身上,你是沒瞧見她算着日子去接你們的模樣。”
四個人你來我往,折筠霧在旁邊裝鹌鹑,等他們說完話只好,她就讓人去尋客樓叫膳食來。
“是我信裏提及的酒樓,曾去吃過一次,便覺得比起宮裏的膳食也不差,便早早的定了一桌。”
趙氏就見着折筠霧忙前忙後,回去之後,心酸不已,“這孩子,可沒這麽替我忙過。”
蜀陵侯安慰她:“哎,也是人之常情,咱們從未告訴她一句肯定的話,如今讓她從心眼裏肯定我們,那也是不可能的。”
趙氏哭道:“這些道理我都懂,就是覺得造化弄人,我心裏恨老天,有時候還想,就算是珺珺恨我,也好過現在永遠不肯親近我的好。”
蜀陵侯心裏也難受,卻還得安慰妻子,“慢慢來吧,她十四年都不在我們身邊,哪裏能用一年不到的時間就暖化了她。”
趙氏雖也明白,但還是忍不住難過,“之前也沒什麽,就算是她跟雲州那一家人親近,我也受得住,畢竟是相處那麽多年,從小養到大,可是翁家夫妻跟她才半年時間,竟也如此親近了。”
她心裏既酸又痛,結果第二天,更讓她酸的事情發生了。
太子下了朝,專門告假去拜訪翁家夫妻。
皇帝聞言氣道:“人家蜀陵侯是親生父母,你怎麽不想着告假去看看。”
太子看了看皇帝,低頭。
皇帝哪有不明白他的,大罵道:“別低着頭翻白眼。”
太子擡頭,脖子一梗,“那要不是兒子自己努力,媳婦能從天上掉下來嗎?他還不準——他有什麽資格不準啊,他都沒養過。”
皇帝被氣的也想翻個大大的白眼,“生恩重于天——蜀陵侯且不論,那照你所說,當初那農人一家,你怎麽不特意去看看?”
太子:“他們都賣了珺珺!”
皇帝一瞪眼,“照你這般說,唯有翁家還值得去拜訪拜訪?”
太子就嘆氣,“別人都只有爹娘兩人,她卻有六個,那前兩個生的養的兒子都不喜歡,第三對父母沒有大錯就算了吧,捏着鼻子也得認,誰讓人這一生,必須要有父母挂念呢。”
皇帝這回倒是真被氣笑了,哈了一聲,“你倒是算盤打的好。”
太子看看時辰,“父皇,你說完了嗎?時辰可不早了。”
皇帝一把折子扔下去,“滾滾滾,還沒成婚呢,就要去做好女婿了。”
太子就麻溜的滾了。等太子一走,皇帝笑道:“這小子,是不是怕我擔心他跟蜀陵侯有染,所以才這麽做?”
問的是周全恭,周全恭後背的冷汗都冒出來了,卻不敢臉上有恐慌,只跟着皇帝笑。
皇帝瞪他一眼,“你笑什麽。”
周全恭:“啊,這,老奴……”
皇帝卻沒饒過他,“朕問你話,你盡管說。”
周全恭就樂呵呵的道:“奴才不懂這些,不過卻知道太子殿下确實不喜歡蜀陵侯。”
他小心翼翼的道:“上回,上回老奴不小心看見他朝着蜀陵侯露出了一個,一個譏諷的眼神。”
皇帝哈哈大笑,“他那脾氣,一旦對誰有了意見,便是什麽都不掩飾。”
然後道:“只一直這般也不好,即便是對大臣們,也要懂得周旋。”
正說着,就聽見外面小太監帶了老八和老九過來。兩人已經四歲了,之前是跟着先生啓蒙,如今大了點,皇帝又得空,便又将兒子帶過來教導寫字。
見着兩個小娃娃好奇的臉,皇帝就笑着道:“怪道民間說寵幺兒,朕剛剛被太子氣成什麽樣子,如今見了小兒就有多歡喜。”
周全恭又開始跟着笑了。
那邊的太子直接出宮,先去看了翁家夫妻,說了些話,說的還是鎮國公家的事情,然後感嘆道:“老鎮國公确實是天生英才。”
翁泷道:“當初老将軍夫人去世之後,多少人勸老将軍另娶,可他堅持不娶,又有人勸即便不娶,好歹要納一個,生下一個兒子繼承家業,老将軍還是不願意,說是子嗣都是緣分,他已經有一個女兒了,有沒有兒子都無所謂。”
他說着說着嘆息道:“再後來,大家都勸他過繼一個兒子,好歹有人給他在墳前摔盆,給他供奉香火,他卻說大笑出聲,說不用,人死如燈滅,不用誰供奉,也不用誰惦記。”
翁泷笑着道:“殿下,說實在話,我能想通不納妾不用子嗣,也是得益于老将軍的點撥。”
“老将軍說,人過好這一生無悔就好了,這至于死後的事情,若是真有地府,那就再拼一份功業嘛,他那般的人物,想來也能掙個官做做。”
太子在翁泷的複述之中,好像看見了一個灑脫的人在哈哈大笑世間的束縛,他對這個從未見過面的外祖父更加感興趣了。
翁泷正跟太子說着,就見外面有聲音傳來,步子小,不輕不重,翁泷:“不是臣的夫人。”
太子笑道:“是孤的夫人。”
折筠霧提着裙子剛邁進一只腳,就聽見了此話,有些不好意思,“還沒成婚呢。”
沈筝在後面一些,笑着道:“快了。”
四個人吃了午膳,太子就要去戶部上值了,折筠霧不舍的送他到了門外,然後才回的蜀陵侯府。
她回去也沒有太多的事情,趙氏已經替她包攬了大婚的所有事情,折筠霧每天只要配合就好了,這點她是由衷感激趙氏的。
等到十一月的時候,婚事更加緊湊,不斷有宮裏的人和禮部的人上門,趙氏就更加緊張了,折筠霧還是不太緊張。
折明珠就好奇的問:“七姐姐,你真的不緊張嗎?我聽說嫁人之前,都會很慌張。”
折筠霧搖頭,“沒有啊。”
她是個善于追究本質的人,想了想,道:“許是我對東宮太熟悉了?”
折明珠一愣,然後笑了,“可能是。”
折筠霧也覺得是。雖然她對東宮不熟悉,但是對溪繞東,卻是絕對熟悉的。
不過殿下說,她以後不住在溪繞東,那是前院,他沒成婚的時候,住在那裏沒關系,等到成婚之後,還是住後院好些。
所以東宮後院正屋已經按照她的喜好布置了。
折筠霧看過殿下給的圖紙,上面的圖是他自己畫的,哪裏有花,哪裏有樹,哪裏是井,都标的清清楚楚。
還有屋子裏面的東西。
“孤讓他們撤了大堂的屏風。”
這般就寬敞多了,他即便在裏間寫字,那她在外間曬太陽的話,他也能一眼看見她。
折筠霧覺得挺好的,她也想擡頭看見殿下。她都已經在殿下的描述中知道了主院的布局和家具陳設。
而且這事情越想越讓人如同吃了蜜一般。因為細細想,殿下能知道的如此清楚,不外乎是他知道親自去布置的。
殿下還在屋子裏放了好幾個花瓶,對她道:“等你回家的時候,就去院子裏面采些花,孤幫你剪和插。”
折筠霧已經很期待回東宮了,她一點兒也不緊張。
但說不緊張,等到要嫁的那幾天,卻又還是緊張的。
臘月十五的時候,趙氏給了她一本書,折筠霧好奇的打開看了看,臉就紅了。
她小聲的嘀咕了一句:“睡覺啊——這個殿下懂。”
殿下沒少占她便宜。
趙氏:“……”
她咳了一聲,“你也得懂。”
折筠霧臉更紅了,“那,那好吧。”
那她也懂一點吧。
她忍着羞澀,白日裏不敢看,晚間等人走了之後,才敢點着燈看。
看一眼就閉眼睛,再看一眼再合好書,然後再翻看下一頁。
大概也能明白個七七八八。
臘月十六,她臉紅着起床的,等到洗漱的時候,還跟小桃道:“今日就不要收拾我的被褥了。”
反正不要動她的床,她枕頭底下藏着書呢。
小桃不明所以,好在聽話,笑着道:“是。”
然後招了個叫疏月的小丫頭過來,“你記得待會跟着姑娘,待會姑娘去采梅花。”
疏月便是那個折明珠送給折筠霧的小丫鬟,她機靈的很,做人也老實,這次進宮,折筠霧帶了三個丫鬟進去,兩個是小桃小雨,另外一個就是疏月。
其他的她沒要。
她跟趙氏道:“若是去別處還好,進宮卻不是一個好去處,進了宮,主子的爹娘還能進宮看看,她們确實不能的。”
她做過奴婢,自然知道這些事情。
“每年有一次見面的機會,不過也是坐在一起說說話,沒幾個時辰就要分開,反而惹了心裏酸。小桃和小雨是沒有家的,跟着我進宮,不要緊,可是母親給我的其他幾個丫鬟都是家生子,沒有必要。”
趙氏本來想說就是要家生子才好。有牽挂在外頭,賣身契在你手裏拿着,有軟肋,那才會聽你的話。
但折筠霧不要,她也不會繼續強求,只是沒過幾天,就見她帶着疏月過來說,要把疏月帶進宮。
疏月磕磕巴巴的表示她很喜歡跟着折筠霧,她也是無家的,沒什麽牽挂,宮裏和府裏對她沒什麽區別。
“奴婢想,先從八姑娘處去了七姑娘處,以後還是要換主子,也不知道換到什麽時候去,還不如進宮,跟着七姑娘,本本分分的過日子就好。”
趙氏就覺得裏面肯定還有原因,折筠霧就點頭,猶豫的道:“她說,她不願意嫁人。”
疏月的爹打人。她被賣之前就看着自己的娘經常被打,這個印象太深刻了,讓她下定決心不成婚。
所以當折筠霧要做太子妃的消息傳來之後,她反而很高興,她聽人說過,宮裏的嬷嬷是一輩子不用嫁人的。
“奴婢也不跟小雨姐姐和小桃姐姐搶,只要姑娘不嫌棄奴婢,奴婢做個端茶送水的嬷嬷就好了。”
折筠霧就發覺自己挺憐惜她的,多帶一個人也沒什麽,給小桃和小雨打下手也好,便跟趙氏說,趙氏還挺高興的。
“你多一個人伺候,自然是好的。”
小丫頭忠誠可靠,又是蜀陵侯府長大的,可以拿捏的地方就多。
總有親朋和好友吧?
她不能去管太子送來的鎮國公家奴婢,但是有個熟悉的丫頭也是好的。萬一将來有個好歹,珺珺和太子鬧了矛盾,那太子送去的奴婢是是聽太子的還是聽珺珺的?
這些,珺珺不想,她卻需要考慮的。于是便對疏月施恩,笑着道:“既然是你情我願的事情,那我也是歡喜的。”
然後道:“那就是三個丫鬟加一個嬷嬷。”
折筠霧點頭,“是。”
趙氏很堅定的給她陪嫁了一個嬷嬷。聽說這個嬷嬷之前就是從宮裏出來的。
“精通婦人身子的調理,還有孕期的事情她也懂,生完孩子之後怎麽養身體,更是在行,這是阿娘給你請來的,雖然是嬷嬷,卻也要以禮待她。”
折筠霧那時候還好奇,“那她願意再回去?”
從宮裏出來了,還願意再回去嗎?
趙氏點頭,嘆氣道:“她是四十歲出宮的,如今五十歲了。出宮的時候,是得了恩典,正好要放一批宮人出去,她就走了,可惜她回去之後,家裏只剩下一個侄兒,那侄兒不是個好的,相處久了,她反而覺得宮裏還不錯。”
折筠霧就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那就帶上吧。”
于是最終就帶了四個人進宮。臘月十七那天,折致遠帶着幾個弟弟開始往宮裏送嫁妝。
一擡擡的嫁妝往宮裏擡,不少人都出來看,有孩子跟着跑,折致遠騎在馬上,還扔了幾把糖下去給孩子們搶。
進了宮,便有內務府的人設筵席款待三兄弟,三人不小心喝多了點,回去便被蜀陵侯和趙氏揍了。
等到了十八那天,全家倒是沒幾個緊張的,獨留折筠霧一個人緊張。她昨晚都沒有睡,今日早早的被喚起來,先是隔壁的越昌公老夫人過來給她絞面,然後便是上粉,梳妝,從早上折騰到中午。
沈筝安慰她,“不要緊,上了花轎就好了。”
折筠霧點頭,“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下回就好了。”
然後就覺得這句話不對,趙氏在旁邊吓得不行,“快些呸三聲。”
折筠霧呸呸呸了三聲,擔心道:“這下子應當不會有事吧?”
沈筝笑道:“不會,不會,你放心。”
折筠霧這才放心,手捏着拳頭,在沒上口脂之前,被趙氏喂了幾口湯圓。
“待會就沒得吃了。”
“來,上口脂,把衣裳也穿起來。”
于是一屋子又忙起來,只剩下她被擺弄着,只需要乖乖坐着就好。
太子那邊也沒有好太多,早間起身穿好太子朝服去皇太後,皇帝,皇後三處跪拜,然後回東宮穿衣等,等到差不多的時候,便開始騎馬出宮迎親。
迎親的轎子是銮儀衛準備的八擡彩轎,屬相跟太子和太子妃以及各方面都跟今日無相沖的禮部官員和內務府衆人率領屬官四十人前往蜀陵侯府。
同時,護城軍參領率領八十人在旁邊開路,宮裏的女官嬷嬷們一處在東宮靜待,一處已經去了蜀陵侯府門口等待東宮迎親的人。
年長的幾位皇子都在迎親的隊列裏面,到了門前,按照大秦的習俗,即便是儲君大婚,依舊是要為難一下的。
折致遠是個讀書人,興致沖沖的準備好了諸多學問,結果上前一看,好嘛,文有翰林院老先生,有新科狀元,隐隐約約怎麽還看見了自己的先生?
武有武狀元,有護城軍将軍。
折致遠就笑着道:“那這還攔什麽?今日可攔殿下,可不敢攔先生。”
文官武官都有,折家人眼看不成,只好放人進去。
一群人朝着新嫁娘的屋子裏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