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胤禛戶部既然這是皇上為他選的一……

第13章胤禛戶部既然這是皇上為他選的一……

弘晖為了這次的宮宴,特地起得那麽早,他還是第一次參加規格這麽高的宴會,心裏對這中秋宮宴相當好奇,可當坐在乾清殿等了數個時辰卻還沒開宴後,他原先的那點期待早就消失殆盡,只盼着能早點結束回府。

這宮宴雖然沒開始,但是乾清宮殿裏卻是站了不少宮女太監,一舉一動都不能過于放肆,而他們還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禮儀舉止,其實非常地耗神累人,弘晖餘光裏,見到李氏都已經搖搖欲墜了。

而這種場面對烏拉那拉氏來說并不是頭一回,故而顯得要得心應手得多,不僅臉上挂着得體的笑容,還能與相近的皇子福晉、臣婦談笑風生,讓弘晖在心裏忍不住翹起大拇指。

果然這皇家兒媳婦也不是尋常人能當的。

此刻還沒開席,弘晖見着有不少人都借機更衣溜達出去,他雖然也等得煎熬,但想到之前在胤禟府上遇到的糟心事,還是深吸一口氣,繼續蹲在他額娘旁邊哪裏也不去,省得又沾上是非。

趁着這會兒的功夫,他倒是将殿內的坐席都悄悄打量了一遍,殿內上首的位置不用猜,肯定是康熙等人的,而除了上首以外,又分東西兩邊,如今雍王府這一大家子就是坐在西邊坐席上,但只是府上的女眷和孩子在此。

包括四爺在內,康熙的幾個成年兒子如今并不在這殿內,而後宮嫔妃們此刻也都還沒有露面。

……

乾清宮西暖閣內,康熙左手負在身後,另一只手翻看這案前的折子,而幾個兒子位于下首,對如今朝中之事各抒己見,只是康熙臉上神情淡淡,他們講了半天,也不曾聽他點評一二。

胤禛胸腔如擂鼓敲動,他已經按照戴铎先生所說,将那朝陽花之事都歸功于太子。

先前牛痘之事,他分明已經上報給皇阿瑪,卻不曾見皇阿瑪有過表态,甚至連提都不曾提過,他捏了捏拳頭,手心微濕,皇阿瑪要他坐能臣以輔佐太子,可又不能越過太子。

果不其然,他話音剛落,便聽到康熙聲音含笑,“老四是個有能力的,這陣子與太子兩人做了不少事……”

幾個兄弟神情各異,直郡王一臉不服,看向胤禛的目光也頗為不善,老四幼時便與太子交好,如今果然也是幫襯着太子與他作對。

胤禛不管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如何,他面上毫無表情,而衆人也都習慣了他常年這副不茍言笑的樣子,“為皇阿瑪分憂是兒臣分內的事情。”

既然這是皇上為他選的一條路,讓他給太子當左膀右臂,那他只能按照上意,當一個聽話的兒子和一個懂事的弟弟。

康熙贊許點點頭,“等中秋宴過後,你就去戶部吧。”

胤禛心裏一驚,不僅是他驚,其他人也不遑多讓,讓老四去戶部,這就是要給他實權,老爺子這是要老四做出一番事情來,胤禩看着身前之人的背影,眼裏複雜,微嘆一口氣,他卻是不能像老四這樣可以義無反顧地站在太子身後。

他們這些兄弟都知道皇上待太子是最不同的,若是幫襯着太子,自然是會有很多好處,可胤禩自小是在惠妃宮裏撫養大,如今他額娘還要靠着惠妃讨生活,若是他直接站隊太子,可想而知直郡王是不會放過他的。

直郡王是個直脾氣的人,此刻臉上寫滿了不高興,但康熙仿若未曾看見,看了一下一旁擺着的西洋石英鐘,上面的指針已經快指向下午兩點了。

“時辰不早了,是時候過去開席了。 ”

等到開宴的時候,弘晖也沒高興到哪裏去,這宮中用膳不比府上,尤其還是這種朝臣、後妃都露面參加的宮宴,更是規矩多多,從康熙入座後,就開始了不停歇的叩首,康熙給衆人賜茶要跪叩,司儀給他們授茶繼續跪叩,等喝完了茶仍然是叩首,而大臣到禦前祝酒時,甚至還要三跪九叩,這一場晚宴下來,他只覺得腰頸都快有些發酸,細數了一下,正常宴會下來,跪了三十多次,又磕了九十多次,這哪裏是進宮受宴,分明就是一場跪叩大典嘛。

弘晖暗自嘀咕,若是真的有機會,以後他定要将這些折騰人的繁文缛節都給廢除掉,既勞神費時,還敗壞心情。

這宮宴上的吃食倒是真的不錯,每個人面前都擺了一張小案桌,然後便見着宮女一盤盤的端着吃食上桌,俱是美味,可這種場所,能認真品嘗美食的又有幾人,便是弘晖也不過是挑了幾種未曾見識過的菜肴嘗了幾口,其餘的心思都放在了宮裏的月餅上。

這宮裏禦膳房做出來的月餅,當真是品種多樣,弘晖差不多都嘗了一口,給出了高度好評,香酥玫瑰月餅、精致甜鹹月餅、翡翠百果月餅、雪沙珍珠菊月餅、臻淳五仁月餅,甚至還有川香辣鴨月餅和榴蓮芒果月餅,不僅口味千奇百怪,在後世并不常見,在用料上更是真心實惠,裏面的餡料都放得很足。

至于他阿瑪,還得了康熙分食下來的一塊月餅,這算是一種恩賜,代表着上面的隆寵,可弘晖瞧着,這不僅多出了一道跪拜,那分出的月餅還是從康熙盤子裏切出來的,他心裏是非常膈應,萬分同情地看了他阿瑪一眼。

胤禛倒是沒有弘晖心裏那種膈應,可也不覺多歡喜,哪怕自小便知道皇阿瑪對太子二哥是不同的,他心裏還是很難受,之前戴铎提出這謀略時,他心裏是拒絕相信的,可事實證明果真是如戴铎先生所說,皇阿瑪想要他為太子做事,若是他不願意,必然就成了一顆廢棋,由旁人頂替。

弘晖在這次宴會上還見到了不少眼熟的人,都是上次在胤禟府上見到的,估計都是他的叔伯堂兄弟,話說他如今的親戚可真多啊,不提父系這邊宗室分支有多龐大,就連烏拉那拉氏那邊也是衆多分支,家族子嗣衆多,可有出息的卻不多,烏拉那拉氏的父親費揚古将軍已經過世了,如今的烏拉那拉氏家族在走下坡路,這次的宮宴上居然都沒有露面。

自然是不可能缺席,而是沒有收到宮裏的邀請罷了。

弘晖為烏拉那拉氏家族擔憂了數秒,心神就轉到如今的宗室上來,這清朝宗室是真的能生啊,在滿清入關後原先骁勇善戰的八旗子弟就被圈養在這京城裏,整日無事可幹就窩在家裏生娃,然後子生孫孫生子,宗室人口越來越多,而這些黃帶子紅帶子可都是有特權的,這些閑人正經事不幹,每天吃着朝廷發下的口糧,然後在京城大街小巷鬥雞玩狗、惹是生非。

弘晖越想越覺得不劃算,他阿瑪奪嫡搶來的皇位有什麽好的,辛辛苦苦努力打工然後養着這麽一群蛀蟲,等到中後期,光是宗室子弟每月領取的俸銀口糧,就要占請朝廷財政的一大筆,偏生如今的康熙毫無察覺,仍然信奉着多子多福的理論,不僅身躬力行努力造人,還不忘時不時給幾個兒子賞賜個小老婆,讓兒子們也加把勁,真是越想越悲傷。

弘晖化悲憤為力量,狠狠咬了一口翡翠百果月餅,果然這用料足就是夠味!

擡頭時,發現對面似乎有個人盯着自己,眨巴了兩下眼睛,果然沒看錯,是之前給他解圍的十六阿哥胤祿。

如今乾清宮前的宴席雖然分左右兩邊坐席,但并不是只有一排,像他如今是屬于雍王府裏的一份子,他阿瑪與額娘坐在最前面,而他與李氏、大格格等人則是坐在四爺與烏拉那拉氏的身後,那胤祿同樣如此,他如今年歲不大,還沒成家,是跟着一衆小阿哥坐在一塊,弘晖一開始還沒瞧見到。

見對方給自己使了個眼神,弘晖尋了由頭溜到殿外去,此時宴席已經進入了尾聲,衆人酒酣微醉,不少人離席去外面吹風清醒一下,他混在其中也不顯眼。

“十六叔,你喊我出來做什麽呀?”

“我可沒喊你,不過使了個眼神,你自己就跑出來了。”胤祿說笑了一句,“好了,我不逗你了,待會兒你随我一起回去,我有好東西給你看呢!”

“和你一起回去?這不行吧,我還要随阿瑪與額娘出宮……”

“你傻呀,待會兒你額娘阿瑪不也要去永和宮給德妃娘娘請安?放心,我也是去永和宮。”胤祿沖他眨眨眼,“上回你不是說對天文感興趣嗎,我那裏有一個好物,放在我母妃那兒了,待會兒你随我一道,我取來與你瞧瞧。”

“你也是去永和宮?”

“對呀,我母妃住永和宮偏殿。”胤祿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你不知道嗎,我與十五哥都是養在德妃娘娘膝下的,娘娘慈善寬和,往日待我也很好。”

弘晖想到清朝後妃嫔位以下似乎不能自己養孩子,而十五阿哥與十六阿哥都是庶妃王氏所生,庶妃王氏住在永和宮偏殿,那她的孩子自然是由永和宮主位德妃撫養。

原來人家之前給自己解圍,不僅僅是出于助人為樂啊,還有派系的原因,弘晖恍然,他們可都是“永和宮一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