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常寧是個臭棋簍子,一幹老友都不願意和他下棋,家人也是如此,大約只有常小白是個例外了,畢竟常小白是個小臭棋簍子,和常寧棋逢對手,一老一少在棋藝上可謂棋逢對手,一拍即合。
一家人吃罷飯,常小白和常寧就擺上棋盤開始厮殺。
今晚常東晉和常小安有應酬,晚上沒有回來吃飯,常奶奶王珏身體不好,早早回房休息了,是以只有周薇充當看客,為兒子吶喊助威,只可惜常小白的棋力和常寧半斤八兩,勝負只在五五之數,周薇的加油鼓勁似乎沒什麽用。
祖孫倆一連下了五局,常寧小勝一局,得意的不得了。這個時候,周薇的手機響了,周薇看了一眼來電顯示,立刻面露喜色,走到窗邊,嗯嗯啊啊的接起了電話。
常小白原本在和常寧争執到底誰的棋力更爛,突然聽到周薇突然發出開心的笑聲:“真的,他答應了?……是是是,我知道,揚揚是個有當擔的孩子……”
後面的話,常小白就聽不真切了,不過剛才聽到的只言片語,已經足夠常小白确定打電話的人是誰了,事談成了?
想到這裏,常小白已經無心下棋了,眼神頻頻往周薇的方向瞟,看的常寧直皺眉:都說女大不中留,他家明明是個小子,怎麽也是同樣的德行呢?
“咳咳!”看到小孫子棋子掉了都不知道,常寧不得不重重的咳嗽兩聲提醒。
常小白回神撿起棋子,正要說些什麽挽回一下臉面,周薇已經接完電話回來了。
“父親,宋家回話了,讓我們找個時間兩家一起把孩子們的好事定下來。”
“唔,知道了。”常寧輕哼了一聲,回頭看到常小白臉上掩飾不住的喜色,忍不住念叨起來:“臭小子,你是小子又不是姑娘,有這麽恨嫁的嗎?”
常小白臉一紅:“爺爺,你說什麽呢?”
“別裝傻,我說什麽你能聽不懂?還有薇薇啊,你沒事少和那位殿下摻和,那天被賣了都不知道找誰哭去!”
“哎,我知道了,父親。”
周薇嫁進常家這麽多年了,常寧是什麽樣的性子,周薇再清楚不過了,這種時候,甭管老爺子說什麽,順着回答準沒錯。
果然,周薇的回答讓老爺子十分滿意,再瞅一眼心思已經完全不在棋上的小孫子,無奈的嘆了口氣,罷了,既然已經無心下棋,就別下了。
常寧揮手釋放了常小白,常小白立刻像兔子一樣歡快的奔向周薇。
母子倆回到二樓,常小白迫不及待的問道:“媽,宋伯母怎麽說?”
周薇雖然對宋揚這個兒婿萬分滿意,可是看着兒子猴急的模樣,卻是又好笑又心酸,這一刻,周薇總算有點了解常老爺子的心情了。自己明明生了兩個兒子,卻要體會嫁閨女的酸楚,咳咳。
“你宋伯母自然是一萬個願意了,不過小白,你是不是認定了宋揚?”
“當然了!”常小白想都沒想的回道。
不過,常小白是個細心的孩子,他這時已經發現周薇似乎有話要說,不由問道:“怎麽了,媽?你放心,就算我結婚了,我也會經常回來看你的。”
周薇嘆了口氣:“小白啊,咱們常家,包括你外祖家,都是本本分分的生意人,兩家的祖訓都有這麽一條,後代子孫切不可沾染權利鬥争,尤其是皇室內鬥,那可是殺人不見血的。”
“媽你是擔心揚哥會卷入皇位之争?”常小白終于明白周薇在擔心什麽了。
襄陽公祖上其實姓鄭,舊朝時候,襄陽公救駕有功,被賜了國姓,這才改姓宋。宋在炎夏國是最尊貴的姓氏,因為皇帝就姓宋。
當今坤帝也算是個出色的守成之君,論起輩份,卻是宋揚正兒八經的舅姥爺。
坤帝勤政愛民,炎夏國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很受國民愛戴,唯一的缺憾大約就是子嗣單薄這點了吧。
說起來,宋家皇帝多出情種,當年的輝帝,就是宋揚的嫡親外祖父,因為和皇後鹣鲽情深,一生沒有納妃,和皇後相伴到老,只惜只得一女,就是宋揚的母親炎夏國大長公主宋無憂了。
輝帝沒有兒子,皇位最後傳給了同母弟弟,就是坤帝了。這麽說吧,坤帝幾乎是白撿了一個皇位。
民間傳說,輝帝傳位前,曾經和坤帝說好,若是宋無憂生下男孩,就立宋無憂的兒子為太子。
坤帝當親王的時候,是個孺雅溫和的性子,否則輝帝也不會放心把國家和愛女托付給他了。事實證明,人真的會變的,尤其坐到了那個至尊的位置,體會到了醒掌天下權,醉卧美人膝的感覺,若幹年後,卻要把皇位還給兄長的後人,坤帝估計是越想越不得勁,否則登基後也不會廣納後宮,開枝散葉了。
坤帝是大行皇帝老來子,朝後生坤帝的時候已經四十二歲了,所以坤帝從小身體就比較弱,好在後天注意保養,倒也沒什麽大問題。不過,這個沒問題的前提是坤帝不自己作死,房事過頻,傷腎哪!
總之吧,坤帝在位二十五年,妃子貴人納了五十多個,日夜耕耘,如今也只得二個皇子四個公主。這公主自然是不能繼承皇位的,而二個皇子嘛,皇後所出的居次,今天才九歲,身子倒是壯的像頭牛,就是這腦袋不太靈光,說白了就是弱智。
當然了,皇家是要臉面的,當然不允許不利于二皇子的消息流傳出去,對外只說二皇子胎裏不足,需要靜養,所以這位二皇子甚少出現在公衆視野。
至于大皇子嘛,今年二十三歲,是已故蘇貴妃的兒子,從小聰明伶俐,原本是儲君的最佳人選,可惜,去年代表坤帝出國訪問,出了車禍,昏迷了大半個月才醒過來。這人是醒了,同時也廢掉了,炎夏國自然不需要一個話都說不清楚的儲君了。
坤帝登基後,還是很注重經營名聲的,雖然他和輝帝的私下約定沒幾個人知道,但是為了顯示自己沒有薄待兄長的後人,宋揚五歲那年,正式入了皇冊,也就是說,按照繼承順序來說,宋揚是炎夏國皇位的第三順位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