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陰差陽錯

第二日,太後宮裏果然傳了旨意,封了孫應珍為婉才人,擇日進宮。孫應珍進不進宮的沈昭和倒是不怎麽在意,待她進宮後照例賞賜了一對赤金鑲嵌紅寶的掐絲手镯并十匹月華錦料子就罷了。

現在沈昭和有意先緩和一下與李慊的關系,命冬梨去請陛下來鳳儀宮用午膳,冬梨去的快來的也快:“娘娘,太後娘娘宮裏新宰了一頭鹿,請陛下去用膳了”。沈昭和聽後也不好說什麽,便決定自己做些解膩的涼羹一會送到紫宸宮去。

在膳房裏屏退宮人真到動起手做起涼羹來卻是做的不成樣子,涼羹總不成型,澆頭也苦膩膩的,冬梨笑着進來把沈昭和半推出去:“娘娘何時做過這些活,讓奴來吧” 。沈昭和略有些不好意思的應了。

而剛剛入宮的孫應珍這邊得到太後召見陪同用膳,并有意讓陛下瞧瞧的消息,略一思索,命侍女珠善挽了一個随雲鬓 ,插上一對并蒂海棠銀簪,換了一身青色繡有蓮紋式樣的宮裝,侍女珠善不解:“才人這樣可是素淨了些,要不在簪一只金步搖吧”。

孫應珍擺手,整了整宮裝回道:“陛下平日裏見得妃嫔都是什麽打扮?無不是華光異彩,奢華濃麗,我這般打扮才是清水出芙蓉,不那麽俗氣,定能給陛下留個好印象”。珠善恍然大悟連連稱是。

待孫應珍去了太後宮裏,見到李慊 後微微紅臉,盈盈下拜請安,李慊見是太後有意撮合有些無奈,讓孫應珍起來入座,見孫應珍打扮不俗,禮數周全,倒也是有些贊賞。

太後見狀又是歡喜的很,拉着孫應珍好一頓誇贊。飯畢特意吩咐讓孫應珍送送李慊,孫應珍含羞點頭。

一路無話,孫應珍本來有心聊些什麽,但見李慊神态疏離,便知趣的跟在旁邊不說話,她向來是聰慧的,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是她打小的願望,想嫁給世間最好最尊貴的男兒,方才不負這一生。

走到紫宸殿後,李慊很是滿意孫應珍的知趣,遂笑了笑讓人送孫應珍回去。這一幕正好被剛回來的沈昭和看見,沈昭和狠掐了一把自己,眼圈瞬間紅了,輕聲喚了一句:“陛下”,然後掩面轉身離開,冬梨忙喊着:“娘娘小心些,仔細別摔着”。

李慊怔怔的看着沈昭和遠去的背影,猶豫了猶豫還是轉身回去了。

冬梨緊跟上沈昭和,問:“娘娘涼羹還送嗎”,沈昭和冷笑:“當然送,陛下剛和新得的美人一起用完膳,現在用些涼羹,不知道能不能記起本宮這個舊人”

待冬梨将涼羹送去紫宸時,還擔心會被退回來那就完了,還好紫宸殿的宮人說陛下吃下了,才松了一口氣,如此便心安了。

遂喜氣洋洋的回了鳳儀宮,見沈昭和面色落寞,忍不住寬慰沈昭和:“娘娘放心,陛下吃了那涼羹,定會回心轉意,待娘娘如初的”。

沈昭和輕笑:“你那涼羹難道是大羅神仙做的不成,竟有如此奇效?”。冬梨得意:“這可多虧了夫人給的寶貝,奴很小心的才料理好...”。

夫人給的寶貝?沈昭和心裏一驚,面色猛然煞白:“夫人給的什麽寶貝?”。冬梨見沈昭和臉色不對,也吓着了,忙跪下:“回娘娘話,夫人說是好不容易從高人那求來的好東西,陛下吃了就能時時刻刻記挂着娘娘,想娘娘的好,就跟從廟裏求得平安符是一樣的保佑效果,奴打開瞧着是才不過一小米珠點的小蟲,想來不會有大事的,奴擅自做主,請娘娘恕罪”。

沈昭和覺得眼前一黑,踉跄着跪坐于地上,糊塗,太糊塗了。為何如此啊。

Advertisement

接下來該怎麽辦?難道脫簪請罪去?可那畢竟是自己的母親,事已至此,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紫宸殿裏,李慊思及昨日無意間碰到沈昭和的手,冰涼涼的,今日沈昭和又那般難過委屈的樣子,心裏不忍,終于決心既往不咎,以後好好與沈昭和過日子,這幾個月來,他也難過的很,下定決心後,心裏的陰霾一掃而空,打開食盒端起那鳳儀宮送來涼羹幾口吞下肚去,吩咐宮人去找禦醫炖些補藥給鳳儀宮送去,然後又差人去鳳儀宮傳旨,今日去鳳儀宮用膳。

來鳳儀宮傳旨的小內侍眉開眼笑的道喜,冬梨惶惶不安的塞了兩個銀锞子将那內侍打發走,看向沈昭和的臉色不好,又再次跪下:“娘娘,奴不知那東西竟這樣邪,以為就是個好意頭,求個心裏安慰罷了,請娘娘饒恕”。

沈昭和無奈的揉了揉眉心,擺手示意冬梨起來:“傻冬梨,這是好事啊,陛下終于來鳳儀宮了,本宮要的不就是這個結果麽,如此一來倒是省心了”。沈昭和面上浮起笑容,但是眼淚卻不由自主的落了下來。

夜晚鳳儀宮,李慊莫名有種有些近鄉情更怯的感覺,而沈昭和早就披了散花棉鬥篷在內殿門口侯着了,看見李慊的身影出現在殿前,就笑吟吟的迎上去,有意無意的顯出肚子來:“陛下讓臣妾好等。”

李慊見狀心中浮現出一絲愧疚,堂堂七尺男兒居然和孕中的妻子置氣數月,真是太不應該了。握住沈昭和的手責備:“怎麽也不進屋等着,手還是這般冰涼,不小心自己身子這可怎麽行”。

又叮囑冬梨等宮人需得好好伺候皇後娘娘,鳳儀宮的宮人們忙應了,然後服侍帝後二人用膳。

孫應珍本以為如今皇後有孕,吳嫔在禁足,宮裏數的上來的就自己一人,且自己還是太後親選的新人,料想這幾日定會得到召幸,沒想到陛下還是獨自宿在紫宸殿,天天去鳳儀宮陪皇後用膳,若不是隔三差五對自己還有些賞賜,真懷疑陛下已經忘了有她這麽個人了。

孫應珍很是不甘心,但也暫時沒別的法子,只好安慰自己先韬光養晦,以後的日子還長着呢。

鳳儀宮裏沈昭和這些天也未閑着,安排親信調查二十年前在行宮裏侍候安昭儀的宮人現在都在何處,經過好一番查探,終于找到點線索,當年跟在安昭儀貼身侍奉的大多是從南番帶來的宮人,事發之後都被處死了,而其他宮人除了重新被編入內侍監和尚宮局重新安排活計的,剩下年長些的都被放出去了。

所有宮人都有跡可循,獨獨當初跟在安昭儀教規矩的大宮女何宮人消失不見,尚宮局記錄冊子時,只認為是當日行宮大火這何宮人可能是趁亂卷了金銀跑了,随便找了幾遭沒找到也就罷了,左右不過一個宮人,權當她死了。

沈昭和的手指輕點了點何宮人的名字,決定從這裏入手,立馬書信給沈家,讓人暗暗打聽,二十年前行宮附近的城鄉是否有新搬來的婦人,這婦人可能衣着不顯,但儀态不凡,總之,要從行宮附近的外來人口入手,不拘使多少銀子,順藤摸瓜,定要好好查探清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