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章節

一些,樣樣都學好,日後才能嫁給好人家!嫁人之後,這些東西也用得上!作為女子,儀容紅德樣樣都不能少。見了長輩該行什麽禮、同輩之間該說什麽話,平時的人情往來該送什麽……關于自己夫君的衣食住行樣樣都要知道。男人在外面打拼養家,女子就要将家治理的井井有條……”

顧氏拉着紀瑾瑜細細碎碎地交代着,接人待物、治家馭夫面面俱到,讓紀瑾瑜不由得感慨宗室大婦不易做。

顧氏也确實是将紀瑾瑜往宗室大婦方面培養的,且不說,紀瑾瑜的姑姑是大理寺卿的長媳,如今紀瑾瑜的父親又升了官。就光說紀瑾瑜這樣的容貌,到了京城,什麽樣的高門大戶紀瑾瑜進不去?

女兒生的漂亮,做母親的自然欣慰。但是顧氏又怕女兒太漂亮被人看輕了去,于是又費盡心思教養她,希望紀瑾瑜能有與容貌匹配的手段。

好在紀瑾瑜漂亮、聰明,性子雖要強卻不嬌縱。針線、廚藝樣樣都是好的,以後嫁過去,憑他什麽樣的鐵石心腸的男子,也不愁他不動心。

自鳴鐘響了九下,踏月陪着紀瑾瑜來到書房。

夫子是一個老先生,年過花甲,須發皆白,因此也沒有男女大防。夫子教了紀瑾瑜三年,對這個女學生還是非常喜歡的。三年前紀瑾瑜還只是十一歲的小姑娘,但是寫的一手好字,認了許多書。讓夫子不由得感慨果然是書香世家,連姑娘都當男孩子教養的。

三年下來,夫子該教的自然都教了,幾次請辭,都被紀瑾瑜留了下來。她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什麽人都見不到,只有從這個夫子嘴裏能得知外面的世界。

紀瑾瑜向夫子呈上了昨日的課業,夫子看罷之後對紀瑾瑜誇贊不已:“三小姐的字越發精進了,這一手簪花小楷寫的剛柔并濟,比男子都不差的。令兄寫回來的書信我也看過,且不論文采,這一手字卻是遜色小姐多矣!”

怪不得縣丞大人總是遺憾此女不是男子!

紀瑾瑜卻站起來躬身說道:“我不過是比別人勤奮些,想着笨鳥先飛才能趕上別人。父親是大晉國明德八年間的探花郎,我若不努力豈不是給父親抹黑,若是跟哥哥比,還是差了許多。我也身無所長,只有這一手字能拿得出手了!”

夫子卻是眼睛一亮:“笨鳥先飛?你這比喻倒是令人耳目一新!只是太過謙了!上次我過壽你送的書袋子又方便又好用,不僅繡活好,連袋子也設計的精巧!”

上個月,紀瑾瑜給夫子做了一個書袋子,像現代的書包那樣,可以斜跨的。裏面分了好幾層,可以放不同的東西。讓老夫子愛不釋手,直誇紀瑾瑜心靈手巧。今天夫子又誇了一次,直聽的紀瑾瑜很不好意思。

見到她一臉謙遜的模樣,夫子心裏更是遺憾:這樣的人才,卻是女兒身,着實可惜了!

3、事由

夫子的課上完了,紀瑾瑜又上了一個時辰的女紅針線課。用過午膳教養嬷嬷又教了她半個時辰的規矩,好在紀瑾瑜對這些課業原本就有基礎,學起來倒也不是很難。

Advertisement

這邊紀瑾瑜上着規矩禮儀課,那邊教針線的杜姑姑來到大太太顧氏的房裏辭行。

“……三姑娘的手藝越發精進了,但凡是我會的東西,全部都教給三姑娘了。三姑娘雖然年紀小,但是卻長了一顆七巧玲珑心,一點就透,伶俐的很。我再留下來,也沒有什麽可教的。所以想跟太太求個恩典。”

大太太喜靜,等閑下人不敢高聲喧嘩。此刻又是午後,雖說入了秋,中午到底還是有些熱,因此也沒有人出入,倒顯得比往常更安靜了。

西廂房內,大丫鬟陽春正給大太太大着扇子。杜姑姑看大太太顧氏半天沒說話,心裏拿不準一個發顫就軟了腿跪了下去:“大太太,當初您在京城救了我,我答應會留在紀家照顧姑娘。按說我是沒有資格來求大太太的,只是前幾天我聽人說騰升班輾轉到了京城。我弟弟當初就是被賣到騰升班的,求太太給我這個恩典,放了我,我想去尋我弟弟。”

說着,她就沖着那青花面光鑒照人的地磚磕了下去:“求求太太,求求太太。”

杜姑姑是紀瑾瑜的針線姑姑,這十年來在紀府也是半個主子的存在。紀瑾瑜待人親切,大太太顧氏也從未為難過她。這十年在紀府她的生活過的非常舒适,但是她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是官宦之後,她沒有一日不再想要找到弟弟。

大理石地磚的涼氣順着膝蓋往上冒,杜姑姑只覺得時間分秒難熬。紀府的生活既舒适又體面,她從來不曾向今天這樣狼狽過,但是想到自己十多年不見的弟弟,她又挺了挺脊背。

大太太顧氏半晌才說道:“在紀府你也呆了十年有餘,三姑娘待你如何你自然是知曉的。你生了離開的心思怕不是想去找你弟弟吧!”

杜姑姑一聽心頭又是一顫:“太太明鑒,我想離開的确是想去找我弟弟。另一方面,也不想讓太太為難。二太太娘家舅老爺來無意中碰到我,這幾日二太太三番兩次來找我,我人微言輕,不敢頂撞二太太……”,說着,她的眼淚留了下來:“大太太,您是知道杜若的,杜若寧願死,也不願意給任何人做小,求大太太放了我!”

“既然你不願意留在紀府,我也不強留你。你去跟三姑娘辭個別,今天就可以走了!”,大太太說這話的時候,眼皮子都沒有擡一下,好似是打發一個阿貓阿狗一般。

這樣的随意讓杜姑姑心裏又是欣喜又是酸澀又是失落,一時間倒不知道說什麽。她還想跪下來磕頭,顧氏卻擺擺手讓她出去。她站了一會,到底咬咬牙去了。

大太太瞥了陽春一眼:“有些人你對她再好也沒有用,枉我瑜兒對她又是當先生又是當姐姐,我這些年對她也不薄。遇到事,寧願一走了之也不願意讓我幫忙解決!可見人心吶,是最看不透的!”

陽春執扇的手一頓,緊接着恭維地說道:“誰不知道咱們太太宅心仁厚,這樣的東家哪裏找?杜姑姑就這樣去了,實在可惜。枉顧了三姑娘對她的情分了!”

大太太聽了卻只嘆了口氣:“好歹也相處一場,你去送送她。按照安置府裏的老人安置她,該給的銀子也不要少。”

陽春聽了又是一頓,出了門只覺得這日頭太燥了些。

杜姑姑走了,湘月、踏月好一陣難過,連帶着紀瑾瑜也有些不舍。相處了十年,到底情分不淺,就是不知道這一去何時才能再見。

臨走的時候,杜姑姑再三叮囑紀瑾瑜一手好針線不可以荒廢了。又将一本祖傳的刺繡秘籍送給紀瑾瑜,讓紀瑾瑜好一陣感慨。

踏月見紀瑾瑜心情低落,給湘月使了個眼色。湘月到底性子活潑些,她拉着紀瑾瑜的手說道:“杜姑姑走了,姑娘以後就不用上針線課。這樣想來,姑娘該高興才是!”,說罷她又笑:“我也不用給姑娘穿針引線了啊!”

紀瑾瑜知道她故意哄自己,也就半真半假地跟她們笑鬧了一會。

******************************************************

一晃時間又到了黃昏,晨昏定省是以孝治天下的大晉國最基本的規矩。自鳴鐘響了五下,紀瑾瑜又要去給紀老太太請安!

紀瑾瑜對自己的皮膚愛護的緊,平時非常注重防曬,中午絕對不出去的。這會日頭夕照,太陽已經不那麽毒辣了,但是紀瑾瑜依舊讓踏月撐了傘,這才來到紀老太太的養慈院。

院子裏靜悄悄的,下人不知道到什麽地方去了,氣氛與往日不同。大丫鬟琉璃正立在明堂門口,見紀瑾瑜來了忙迎上去:“老太太這會子忙着呢!”

她的話剛落音就聽見西側房裏傳來一陣低聲抽泣的聲音。紀瑾瑜拿眼睛詢問琉璃,琉璃說道:“今天下午,二姑娘的陪房嬸子回來了,到二太太房裏說了半天的話。這會二太太正陪老太太說話。”,說完她壓低聲音:“大太太也在!”

二姐姐的陪房怎麽這個時候回來了?難道二姐姐出了什麽事情?

紀府大房、二房都有兒有女。紀大老爺紀洪有一子一女。長子紀慕遠是紀府嫡長孫,如今在盛京,已經成親。長女紀瑾瑜,在紀府卻是排行老三,人稱三姑娘,年方十四。

二房長女紀瑾玥排行行二,底下的是一對雙胞胎的弟弟紀慕炎、紀慕允,才如今才十二歲。

三年前,紀府二房的姑娘紀瑾玥嫁給安吉縣的知縣公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