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章節
走前一晚,老太太喊了大老爺去說話。回來之後,大老爺就做主讓顧氏、紀瑾瑜留下。顧氏好不傷心,最近一直耿耿于懷。
機緣巧合,二姑娘紀瑾玥出了這樣的事情。大太太就坡下驢要去盛京,她的意圖老太太哪裏不明白?只是想着紀瑾瑜這幾年的孝順,到底舍不得讓她随便嫁了!
大太太出來之後,還是一陣冷汗。自己利用的不過是老太太對紀瑾瑜的喜愛罷了!若是老太太心狠一些,自己的目的達不成,玥丫頭又回來了,瑜丫頭以後難嫁好人家了!
二太太走在前面,讓大太太眯起了眼睛。自己一旦離開安吉,紀府的掌事就落在黃氏手裏。不僅接回了自己的女兒,還一下子握住了紀府後宅的大權,今天二太太可真是贏的體面。好在自己馬上要去盛京,這些事情也就不太在意。自己在意的,是能與兒女夫君一家人在一起。兒子已經娶妻,只要女兒能嫁個好人家,這一輩子也就圓滿了!
********************************************************
紀老太太卻突然老了十歲一樣,琉璃也不知該怎麽勸慰。老太太不動,琉璃也不敢出聲。一主一仆就這樣靜坐着。
紀瑾瑜進來的時候,就是這樣一個場景,昏暗的室內老太太一臉的落寞。琉璃安靜地站在一旁,神色莫辨。
當當當!自鳴鐘連響了六下!
紀瑾瑜的心驀地一緊。原來不管在什麽時代,都有孤獨地老人。老太太雖然錦衣玉食,吃穿不愁,但是身邊卻沒有一個人噓寒問暖。兩個兒媳雖然在身邊,但是兒媳本來就與婆婆不貼心,何況還不是嫡親的兒媳?就是因為如此,老太太從來沒有在她們面前端過婆婆的架子,對待兩位兒媳也是嚴厲不足,溫和有餘。就算這樣,她們還不願意呆在老太太身邊。大太太顧氏一走,這裏便是二太太黃氏的天下,黃氏待老太太如何,誰也不知道!
想到這幾年,老太太對紀瑾瑜疼愛有加。紀瑾瑜忙上前一步說道:“琉璃姐姐快把燈掌上,這黑燈瞎火的什麽都看不見!”
紀瑾瑜偎在老太太身邊說道:“祖母快別難過了,您上了年紀,憂思傷身的!我給您淨淨面,待會咱們就用晚膳!”
老太太艱難地開口:“瑜丫頭,你別哄我,你說是不是他們都不願意在祖母身邊呢?”
沒有等紀瑾瑜開口她又說:“我只生養了一個姑娘,還嫁到盛京去了。你父親、二叔皆非我親生,祖母是怕呀,怕老無所依!如今你還在我身邊,趕明兒你走了,誰來哄着我呢?”
老太太說的是實話,大太太、二太太想的是自己的夫君、兒女,沒有一個人将老太太真正放在心上,不過是顧念着孝道罷了。若說以後老太太真的病了,兩個兒媳婦估計都不會在床前好好照顧。
紀瑾瑜想了半天,仰起臉對紀老太太說道:“祖母,你跟我們一起去盛京吧!”
說完她越發覺得這個主意好:“祖母你從來沒有出過門,正好在路上好好看看。盛京可比安吉大多了,那裏地大物博,人傑地靈,連屋舍都比小地方漂亮。而且姑姑也在盛京,您到了盛京,就可以常常看見姑姑了!”
Advertisement
紀老太太一聽也覺得這個主意好,但是她始終覺得自己并非大老爺親生母親,怎麽好跟顧氏開口呢!
紀瑾瑜卻說:“祖母你不要擔心,要是父親知道您要到盛京他也會贊成的。您要是去盛京,咱們就全家一起搬過去。二叔也去,二姐姐也去。這樣一來咱們就不會分開了。二叔二嬸嬸也不用留在這裏了!到時候咱們一大家子都在盛京多熱鬧啊,你說好不好?”
紀老太太多年不見自己的女兒也想得慌,想到自己一個人在這裏也有些害怕。老大去了盛京,要是老二也去了盛京,自己一個人怎麽辦?要是全家都去盛京,那這就太好了!
她欣慰地摸着紀瑾瑜的頭發:“瑜丫頭,你真是有心!不枉祖母疼你這麽些年!”
5、鬥妾
沒過幾天,衆人便收到了大老爺紀洪的來信。告知已經平安抵達盛京,順利上任,讓家中勿要挂念。大太太顧氏讓紀瑾瑜代筆回了信,告訴他決定在中秋節之後舉家搬遷至盛京。顧氏、黃氏等女眷先行,二老爺紀漢暫時留在安吉。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就到了八月初十,就在全家都準備搬遷的時候,紀老太太卻受了涼病倒了。她這一病不要緊,只是北上去盛京的時間又要推遲。過了幾天老太太的病越發重了,顧氏當機立斷讓紀瑾瑜先行上京。
一旦老太太有不測,三年不能嫁娶,三年之後紀瑾瑜已經十七了!這個年齡再談婚論嫁已經算是老姑娘了。
就這樣紀瑾瑜只帶了湘月、一個照顧生活起居的婆子,兩個有功夫底子的護院,六個小厮,再加上大老爺紀洪的名帖上了路。因着是太平盛世,又走官道,只白天趕路,夜晚休息,想來也不會有問題。
到了離開的前一天晚上,顧氏把紀瑾瑜叫到跟前:“怎麽帶了湘月?她年輕,性子又跳脫,可不是好人選!”
踏月長得漂亮,性子沉穩,又是簽了賣身契的。比紀瑾瑜又大了兩歲,若是嫁人帶着她,可以幫忙籠絡夫君的心,過幾年她年紀大了失了容貌,自然能老老實實幫助紀瑾瑜。
當初顧氏把踏月給紀瑾瑜的時候,紀瑾瑜就知道了。不帶踏月,紀瑾瑜是有她的私心的。她不會主動給自己的夫君納妾,也不會帶漂亮的丫頭作為通房。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另一方面,紀瑾瑜覺得,踏月這樣的人,不應該作為通房小妾埋沒在後院,她也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只是這些,紀瑾瑜是沒有辦法跟顧氏說明的。
紀瑾瑜答道:“您不是說讓我不要帶這麽多人嘛!湘月性子好,我就是一路上悶了,也有人逗趣解悶!若是踏月,只能事事管着我,那我還有什麽樂趣?”
顧氏卻唬了臉:“瑜兒,你跟我說實話,你心裏究竟是怎麽想的?”
紀瑾瑜咬了咬牙,索性把心裏話說出來:“我知道母親選了踏月是為我好,但是母親,我與你想的不同,還沒有見到那個人,就開始想着為他準備通房丫頭,拉攏他的心,這樣的事情我做不來!既是夫妻,必然要同心同德才是,好端端的中間插一個像什麽呢!這是作踐了丫頭們,也是作踐了自己!”
顧氏一聽,嘆了口氣:“傻孩子,你如今不聽我的話,以後……罷了,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總之,我與你父親,定不會讓你受委屈!”
紀瑾瑜接到:“是啊,有你跟父親在,我還怕什麽呢!以後,我定然找一個人,就像父親對您那樣……再沒有旁人。”
顧氏聽了一愣,然後她若有所思的說:“瑜兒,你要知道,天下男子皆薄幸。縱是你父親也是一樣。當初,咱們家在盛京的時候,你父親身邊除了我,還有一位姨娘。”
紀瑾瑜心頭一跳,父親居然還有姨娘?這些年來從來沒有聽說過。
“那時候你父親還是堂堂督察院禦史,因為剛正不阿頗有清明。在調查一個貪污舞弊案的時候發現裏面牽連衆多,你父親鐵了心要繼續查下去,并且找到了一個有決定性作用的證人。由于你父親大意,那個證人全家被人殺害,等你父親趕到的時候,他們家只剩下一個小姐還有呼吸。那個小姐只是被吓暈了過去,因此才逃得一命。你父親心生愧疚,就将這小姐接到家中照顧。那時候,我懷着你,又十分相信你父親,因此也沒有在意。
誰知道,我高估了你的父親,也高估了那位小姐,孤男寡女經常相處,時間久了,自然生出情愫。我冷眼裝作不知,只等你父親開口,那小姐卻求到我面前來。你父親對我十分愧疚,到底還是收了那個小姐做了姨娘。
好景不長,你父親因為失了聖上的心,被貶回安吉老家。那時候,你已經四歲,那個姨娘這時候也懷有身孕,我們一家從水路回安吉。半路上那姨娘生了惡從心裏生,下毒手将你推到水裏,好在你大聲呼救,終于被救了上來。卻發了好幾天的高燒,醒來後連人都不認識了。”
紀瑾瑜知道,自己就是那個時候來到這個世界的,只知道是因為落水,沒有想到還有這一層緣故在裏面。
“後來呢?”她忍不住問道。
“後來,”顧氏繼續說道:“後來,你父親做主,将她留在了當地的一個小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