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章節
衣,應該準備的差不多了。範氏是特意來幫自己這些人補上的。想到這裏,紀瑾瑜感激道:“謝謝嫂嫂惦記着,我随時都有空。讓針線師傅直接過來就成。”
範氏聽了點點頭,又讓身後的一個穿湘妃色杭綢褙子的丫鬟将一個包袱放在炕桌上,說道:“這冬衣就算馬上就制,也還是需要幾日的時間。這天漸漸冷了,這幾件衣裳,是我新做的,還沒穿過。可能有些大,小姑這兩天就湊合穿着吧!”
長嫂如母,長者賜不敢辭!何況範氏也是一番好意。
紀瑾瑜笑着道謝:“謝謝嫂嫂,那我就收下了!”
範氏見她沒有推辭,臉上的笑容更勝,又拿起紀瑾瑜寫的幾個字誇了又誇,臨走的時候叮囑紀瑾瑜:“小姑要是沒事,就到前院去找我說話,橫豎我平時也沒有什麽事。到了這裏千萬不要想家,萬事只管跟我說,千萬別見外。”
這一番語氣又比昨天剛見面的時候親切了許多。
一來紀瑾瑜實在是無聊,二來範氏待人還算真誠,紀瑾瑜就沒有拒絕,當天下午就去了正房。
範氏與紀慕遠住在正房東跨院,元姐、珠姐姊妹兩個就住在正房西跨院。紀瑾瑜經過東跨院的時候,範氏笑着叫住她:“元姐、珠姐都在我這裏呢!”,說着她招招手讓兩個孩子過來見紀瑾瑜。
經過了昨天的熟悉,兩個孩子對紀瑾瑜已經不那麽陌生了,看到紀瑾瑜來了,兩個孩子都熱切地望着紀瑾瑜。
範氏解釋道:“你們今天真是走運,姑姑來跟你們玩。手上的針線就放了吧!”
紀瑾瑜這才發現,元姐正拿着一小塊綢布跟着範氏學繡花,珠姐就坐在放在軟墊子的小凳子上看着母親教姐姐怎樣穿針引線。
紀瑾瑜想起自己剛學針線那會也是坐不住的,自己那個成年人的靈魂都覺着無趣更何況是兩個小孩子?所以她就配合着範氏說過來找她們玩。
兩個孩子都松了一口氣,元姐的眼睛亮晶晶的,而珠姐早就撲過來問:“姑姑,咱們玩什麽游戲呢?聽祖父說南邊的園子裏有一個秋千,姑姑小時候經常蕩秋千。我還沒有玩過秋千呢,姑姑是要帶我們蕩秋千嗎?”
她說的是安吉老家的秋千!
紀瑾瑜蹲下來拉着她的手,看着她圓嘟嘟的小臉,又看了看元姐,這兩個孩子長得真是非常像,果然跟自己有五六分的相似。
這就是血親嗎?紀瑾瑜心裏湧起一陣陣溫暖,她點着珠姐的鼻子失笑:“那秋千是在安吉老家,盛京這裏可沒有。珠姐要是想蕩秋千,等以後回了安吉就可以玩了!”
Advertisement
珠姐一聽,臉上流露出失望地表情,好看地眉頭皺成了一個“八”字,旁邊的元姐神色也有些恹恹地。
紀瑾瑜捏了捏她的臉,哄着她說:“不過咱們今天可以玩別的游戲。”
兩個孩子這才笑着拍手!
她平時玩的游戲不過是投壺、擊鼓傳花、對對子、下棋之類的。而這些,都需要認字才行。元姐已經啓蒙了,也不過是跟着先生認幾個字罷了,珠姐還小,還沒有認字。紀瑾瑜一下子犯了難,該玩什麽游戲呢!
考慮了半天,紀瑾瑜讓兩個小丫鬟在正房院子裏撐了牛皮筋,紀瑾瑜就帶着她們挑起皮筋來。
相對于女紅繡花,兩個孩子明顯更喜歡跳繩。蹦蹦跳跳之間,小臉蛋紅撲撲的,鼻頭上也沁了一層薄薄地汗!
一開始大家還不知道她們在做什麽,只是好奇地張望着。不一會,旁邊的小丫鬟也流露出羨慕地表情。
兩個孩子跳得熱了,都直嚷嚷着要脫衣服。紀瑾瑜怕她們閃了汗生病,就喊了撐牛皮筋的小丫頭,分成兩個組。失敗的那一組就去撐繩子,換另一組跳。這樣既可以跳繩,又能休息。
果然有競争才會有動力,兩個孩子跳的更起勁了。本來小丫頭還有些拘謹,畢竟年齡還小,玩着玩着就忘了緊張,反而越跳越好。
除了跳繩,還有一些小丫鬟圍在一邊看。一時間正房大院裏,笑語盈盈,好不熱鬧。
紀洪回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樣的場景。一院子的小姑娘正笑嘻嘻地,他不由地愣住了。他膝下子嗣少,因此很稀罕孩子。
年輕的時候不覺得,越是上了年紀越喜歡跟小孩子親近。在安吉的時候,二房的幾個孩子他也很喜歡,但是畢竟不是自己的孩子,不能常在自己身邊,紀瑾瑜也漸漸大了,不能抱在膝頭上逗弄了。等到了盛京這邊,兩個孩子跟他并不十分親近,因此他一直郁郁寡歡。
今天他回來一看到滿屋子都是七八歲的小孩子,紀瑾瑜站在中間十分地顯眼,臉上的笑容就越發和藹。
而小丫頭們看到他回來了,想起自己學的規矩,立馬噤聲垂手,眼觀鼻、鼻觀心地站到一邊,再沒了剛才的笑鬧。
喧嘩地聲音一下子戛然而止,就連範氏也有些惴惴地。兩個孩子更是吓得往紀瑾瑜身後躲,紀瑾瑜臉上讪讪地也不知道該怎麽跟紀洪解釋。原先在南邊也這樣玩過,也沒見紀洪怎麽樣責罰,怎麽今天大家都這麽膽戰心驚啊!
而紀洪卻面色和藹地對範氏說:“小孩子就該有小孩子的朝氣,這樣咱們家才熱鬧些。你應該讓元姐、珠姐跟瑾瑜多多親近,別成天把孩子拘在房裏,好好的孩子都悶壞了!”
說完他踱着步子去了書房。
院裏的一衆人等這才松了一口氣。大家七手八腳地将牛皮筋收起來,兩個孩子跟紀瑾瑜回到東跨院。範氏這才發現院子裏看東西有些模糊,一問時辰才知道已經到了掌燈時分了,連忙吩咐人将燈點上。又着人準備晚膳,這才回了東跨院。
見她回來了,紀瑾瑜有些不好意思地站起來:“嫂嫂,都是我不好,只顧玩忘了時間!”
兩個孩子也神色惴惴地站在一邊瞅着範氏。
範氏早将話接了過去:“今天多虧了小姑,元姐、珠姐好久都沒有這麽高興了。都怪我平時忙,沒時間陪她們玩,小姑得了空閑要多跟她們玩才是,這樣我就省心了!”
剛才紀洪回來,下了她一大跳。本以為要受到一番責罰,沒想到紀洪不僅不生氣反而還贊成,這些一定全是因為小姑的緣故。範氏哪裏還敢怪紀瑾瑜,原來聽夫君說老爺、太太疼愛小姑子,她還不相信。這不過兩天的時間,她不僅相信了,而且越發覺得這個小姑子只能捧着,絕對不能得罪。
一晃幾天又過去了。早上練習書法,中午跟着範氏做針線,下午稍作休息,元姐、珠姐就到蘭桂院尋紀瑾瑜玩。這樣的日子倒也充實。
天氣倒是一天比一天冷了。紀府上上下下換上了夾棉的冬衣,紀瑾瑜東側間燒起了地龍,烘得整個房間熱氣騰騰的。這樣一來,倒是比在南方過冬還要舒适一些。
她待人親和,就讓一衆丫鬟婆子在西側間做針線,雖然不像東側間那麽暖和,但是好歹比別的地方熱乎一些。
紀瑾瑜算算日子自己到盛京也有一段時間了,差不多就到了武考的時候了。不知道那個人現在怎麽樣了,她臨走的時候還再三叮囑自己南大街柳樹胡同。東、西兩條大街繞着皇城,所住的皆是高官權貴。
南大街商鋪林立,熱鬧繁華,雖不及東西大街氣派,但也是盛京上好的地段。想來楊承在盛京還是有些資産的,他為人正直,心地又善良,但是到底門第低了一些。先不說紀洪,就是顧氏那邊就過不去,若是他這次武舉能拔得頭籌,想來這門親事,顧氏還會考慮考慮……
想到這裏她自嘲地搖搖頭,想這些做什麽。自己的親事哪裏是自己能做得了主的?何況自己又累的他受傷,只希望他武藝高強,平安無虞才是!
她心底不由默默道了聲菩薩保佑,她原也不信這些東西,經過了死而複生這件事,也由不得她不信了。
她正想着若是這次楊承能夠平安無虞地高中,她就抄一遍金剛經供奉,就感覺到簾子一掀,一股寒氣就竄了進來。
她一回頭就看見湘月立在門邊氣喘籲籲:“姑娘,來了,來了,太太……太太的馬車到門口了!”
“真的!來了多久了?怎麽不早說?”
她的話剛落音,紀瑾瑜就從炕上跳了下來,她且問且行,轉眼的功夫就出了三間正房。
急的湘月直跺腳:“姑娘,外頭冷,仔細凍着了!”她一邊喊,一邊拿了鬥篷追了上去。
紀瑾瑜根本聽不到湘月在後面讓她慢一些,一口氣跑到了二門,正看到顧氏由胖乎乎地吳媽媽扶着往這邊走來。她身後跟着範氏并一幹丫鬟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