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章節
這可怎麽辦?”
說着說着,顧氏的眼淚便撲簌簌地掉了下來。
紀洪聽了,一聲長嘆,不知道是後悔還是愧疚,或者是其他原因。
“事到如今,多說無益!我明日跟譽通說一聲,讓譽通娘子抽個時間帶他內侄來給你看看!你也跟瑜兒說一聲,讓她心中有個準備才是。”
顧氏也沒有別的辦法,便含淚點了點頭。
紀瑾瑜只覺得心裏空蕩蕩,不知是苦澀還是無奈。父母雙親自然是為自己好的,但是他們的想法卻與自己相差甚遠。與其站在門外聽,不如回去想辦法。紀瑾瑜撣了撣落在肩膀上的雪花,輕手輕腳地走了。
屋內的人,自然不知道他們的談話被紀瑾瑜聽了全部。
猶自商讨着紀瑾瑜的婚事。
紀慕遠卻道:“父親,母親,你們不用這樣憂愁,就算大妹妹嫁不出去,咱們家還養不起她不成?若是人實在不堪,何必非要将妹妹嫁出呢!”
“你這話說的在理,但是,你夫婦和順,有兒有女,子孫滿堂,你便忍心看着你妹妹以後孤零零一個人嗎?”
紀慕遠被問得啞口無言,半晌才說:“其實,兒子真的覺得楊承此人不錯!況且妹妹與他之前也接觸過,想來他們應該能處得來!”
“什麽?”紀洪一聽被驚得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你妹妹之前跟楊承接觸過,我怎麽不知道!”
“父親,你別着急,待兒子慢慢跟你說!”,紀慕遠便将紀瑾瑜去年在山東平原縣被擄,最後為楊承所救的事情提了一遍。
聽了紀慕遠說出事情的經過,紀洪猶自不相信:“你說的都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紀慕遠保證道:“當日除了大妹妹之外,還有陳壽跟湘月還有幾個小厮,這件事情他們親眼所見。”
“山東一帶向來麻匪很多,自從兩年前四皇子帶人在全國範圍內剿匪之後,就一直太平了。沒想到居然還有漏網之魚!”,紀洪顯然沒有想到事情會這麽嚴重,說着他重重地一拍桌子:“山東知府、平原縣令竟然是擺設嗎?那可是官道!賊人居然猖狂到這個地步了嗎?”
見父親動怒,紀慕遠忙道:“父親不必生氣,那不是麻匪,是江南一個幫派的頭目,不知犯下了什麽案子,被官府追劫。挾制大妹妹,也是碰巧,并不是麻匪故意搶劫!”
紀洪聽了,這才作罷,半晌幽幽嘆氣:“我又何必生氣?一個小小的從五品,哪有資格……”
顧氏聽得他語氣之中的頹廢之氣,忙道:“原來楊承跟瑜兒還有這般淵源。人家救了瑜兒,我們先前不知便罷,如今既然已經知道了,斷沒有裝作不知道的道理。還是應該好好準備一份大禮才是!”
“母親放心吧!大妹妹已經托我給楊承送過謝禮了!”
顧氏點點頭:“這我就放心了!瑜兒這孩子,怎麽也不跟我說一聲!”
紀慕遠聽母親言語之中似有埋怨之意,忙說道:“妹妹也是怕父親、母親擔心。”
紀洪卻突然說道:“如此說來,楊承此人到還不錯!”
紀慕遠忙不疊地點頭:“自然是不錯的!他少小離家,受了不少委屈。這次回京,就是想憑借武舉掙個功名,沒想到卻天緣湊巧救了大妹妹,為此受了傷,只得了武探花。”
“這些固然不錯!”,紀洪贊道:“最難得的是他救了你妹妹并沒有借此邀功,那時我還是二品,要提拔他還是綽綽有餘的,沒想到,他還真是施恩不圖報!”
紀慕遠由衷地敬佩:“楊承做事的确一聲正氣,光明磊落。”
顧氏笑了:“我瞧着他不過是普通的孩子罷了,但是聽你們爺倆這樣一說,我倒覺得他跟老爺還真有點像!”
“哦?”紀洪轉過頭來,目光炯炯有神:“哪裏像?”
“老爺是文探花,楊承是武探花,可不是很巧嗎?”,顧氏面帶揶揄,好像想起了往事,掩着口笑道:“最巧的是,老爺跟楊承都拒絕了王爺抛過來的橄榄枝呢!”
當年紀洪科考那一場,狀元郎是個五十多歲的老頭,腰也彎了,發也白了。榜眼雖然年輕,但是也三十幾歲,已經有妻有子。
所以,年輕俊秀,相貌儒雅的紀洪倒是出了很大的風頭,不知成了多少閨中小姐的夢中人。說道那一年,誰不知道安吉紀洪!
不僅才華斐然,錦心繡口,更難得是拒絕了王爺主動聯姻。不僅不娶權貴女,還一連三次上門求娶顧氏景娘。最終親手奉上長達八張紙的求娶書,表明心跡,抱得美人歸,兩個人的婚姻被人津津樂道了許久。
想起往事,紀洪有些不自在,他咳了一聲道:“聽你這麽說,楊承這小子,倒是有些造化。只可惜,今上癡迷于黃白之術,朝中大事皆由皇太孫、皇四子接手,而兩人原本雖貌合心離,好歹還顧些臉面,現在聖上對朝政不理不問,這兩位卻連臉面都顧不上了……”。
說着,他搖搖頭嘆道:“楊承這小子,既然與我有淵源,我也得提醒他才好。年輕人,求勝心切,到時候被繁華權欲迷住了眼,失了本心,倒十分可惜!若是有時間,還是請他來家中坐坐吧!”
紀慕遠還沒有聽明白,而顧氏卻知道,紀洪這樣說,八成是覺得楊承不錯,想進一步考察一下楊承。
她忙說道:“老爺說的是,如今這些年輕的孩子知道什麽!一不留神就做錯了事。楊承是遠哥兒至交好友,又救過瑜兒,咱們于情于理都該跟他常來常往才是!”
紀慕遠聽了顧氏的話,終于明白了!也高興地直點頭。
“那聞先生娘家侄兒還要想看嗎?”
“自然是要想看的。”紀洪答道:“有時候我們做父母的瞧着順眼,也不一定讓瑜兒滿意。還是讓瑜兒自己看看,再決定吧!畢竟日子還是要她自己過,我們做父母的,也不能事事都給她拿主意。”
56、洶洶
沒過幾天,二老爺紀漢任滿,帶着二房的雙胞胎兒子紀慕炎、紀慕允回京述職。
這下子紀府全家上下聚集一堂,一連熱鬧了好幾天。
顧氏還沒有來得及安排相親,紀瑾瑜卻病倒了!
紀瑾瑜年幼的時候落過水,受了不少的驚吓,昏迷了好幾天才清醒。最後,也是将養了兩個多月才痊愈。顧氏疼愛女兒,所以從小就湯湯水水滋補着,而紀瑾瑜自己也稍微懂得一些養生之道。所以,相對與同齡的女孩子,紀瑾瑜長得高,發育的也好。因為身子底子很不錯,所以鮮少生病。
這一病卻既無性命危險卻又來勢洶洶!
一開始只是昏昏欲睡,做事情提不起精神,整日都懶洋洋的。她只道是累着了,便推掉手上的事情,歇了幾天。誰知越歇越嚴重,不僅頭暈目眩,而且不思飲食。
這下子吓壞了顧氏,忙延請了老先生來家中號脈、診斷之後,說是憂思過慮導致血虛症,不是什麽大病,只要服幾劑藥就可以了。
不過兩幅藥,紀瑾瑜便有了胃口,整日只說想吃魚肉,顧氏見女兒病情好轉,自然什麽都答應,雞魚肉蝦就沒有斷過。
一病剛好又添一病,紀瑾瑜恢複了精神,不再昏昏欲睡,臉上卻長了許多紅色的小疙瘩。開始只是幾個,後來卻越來越多,整個臉上都是。這些小疙瘩會慢慢長大,長到一定程度不會潰爛,而是會慢慢縮小,直到消失不見。可是這裏的剛剛縮小,別的地方又長了出來。
紀瑾瑜一張細膩白皙的臉蛋簡直讓人不敢直視!
一連換了幾個大夫卻都未見效。
大夫診斷不出結果,服了要絲毫不見效果。只能開一些散熱去火的方子,讓紀瑾瑜慢慢服用。又叮囑不要外出,不能見了寒風之類的話。
所以,紀瑾瑜便一直在桂院沒有出去,飯是下人端了送進來的。到了除夕,全家聚集一堂,紀瑾瑜是唯一一個沒有到的。
這樣一來,不僅顧氏着急,整個紀府除了二太太黃氏,所有的人都非常擔心。就連已經出嫁的紀瑾玥也帶了幾瓶名貴的藥膏回來探望紀瑾瑜。
紀慕遠還托同窗請了太醫院的聖手姚一針來,照樣沒有看出效果!
姚一針雖然醫術了得,卻擅長的是針灸。對于過敏這樣的症狀卻并不了解。
沒錯,就是過敏!
這一場“病”從一開始就是紀瑾瑜自導自演的。她前一世對當歸過敏,若是單獨吃還沒有什麽,只要吃了當歸之後,再吃魚蝦,臉上立馬就會長小紅疙瘩。
前面昏昏欲睡,不思飲食,不過是個引子,就是為了能吃上當歸,然後試試這輩子是不是也會過敏。沒想到,還真的過敏了!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