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你不要我要!
因為坡度的關系,這裏視野開闊,站在“入口”處,映入眼簾的除開這片無邊界的水面,還有遠處錯過高低起伏的城市天際線。
夏小荔感嘆了一聲:“好美!”
又摸摸蓮池的邊緣,這些都是爸爸做的,好自豪啊,以前竟然沒想過來看一眼,怎麽想的?
喬聿跟他說:“圖書館是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作品,跟他另一個作品真言宗本福寺是同一個系列,在水面中做向下的入口,很有禪意,你看,我們現在看到的蓮池,水源是從虹澗湖引過來的自然活水,這是設計中的’靠水吃水’,把原本建築中平平無奇的中庭變成一道景觀,看得明白嗎?”
“明白的。”夏小荔想下去看看,入口通道看起來好神秘。
“走吧。”喬聿一邊走一邊說:“之前我跟你講過的,有些橋梁做在水面下,跟這個入口很類似,異曲同工,事實上安藤忠雄的這個入口設計太經典,後來給了許多橋梁設計師靈感。”
夏小荔只覺得神奇,往下走并不是真的走到地下,眼前仍然是通透的,清水泥和玻璃幕牆做了造型結合,蓮池的無邊界設計導致水流源源不斷傾斜落下,形成一道自然瀑布,陽光照射過來,五光十色,奪人眼球。
正值暑假,圖書館一大早的人還不少,多數是學生,從小學到大學生都有,在這兒看書做作業準備專業考試,還有不少上了年紀,已經退休的叔叔阿姨,戴着老花鏡在這裏看書,一派靜谧和諧。
夏小荔很慚愧,在這個暑假之前,他都是個懶懶散散的佛系高中生,省重點的內卷學習氛圍都沒能感染他,這個暑假卻是突然開竅了。
要好好學習啊少年。
書籍浩如煙海,兩人在一排排書架間穿梭,夏小荔突然覺得喬聿跟這裏的氛圍好搭,像是來到了他的主場,念過許多書的人來到了全是書的地方,整個人熠熠生輝。
每個人都有跟自己的氣場特別契合的地方,夏小荔心裏想着,喬哥哥的主場應該挺多的,圖書館,大學課堂,設計院,甚至在所有人都灰頭土臉的施工現場他都會是塵埃不沾,最耀眼的那一個。
他就是這麽自信地認為。
喬聿根本不知道跟在身後的小尾巴連走個路都全是內心戲,他只專心在圖書館找着自己熟悉的分類領域。
建築和設計一向是各個書店和圖書館的大類目,這個版塊在市立圖書館整整有一層,連喬聿也不免在心裏感嘆,藏書比他想象和以為的豐富多了。
甚至近些年許多中國學者和設計師寫的書,這些他在美國的時候都沒機會看到,在這裏全都有。
Advertisement
兩個人分頭看着書,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
這裏各種語言的書都有,夏小荔終于不再擔心全是英文或德文他看不明白,那些大師的作品都有中文譯本,他看得興味盎然。
雖然,即便有中文本,因為涉及相關專業知識,他還是看不太明白,但好歹不再只是看圖說話了嘛,夏小荔心态平和,餅要一口一口吃。
喬聿跟他隔着一排書架,一直在書目間浏覽,這會捧着一本書已經看了好一會,夏小荔不由好奇,什麽書讓大教授這麽有興趣?
他蹭到喬聿邊上,先彎腰看了看喬聿手上那本書的封面,寫着《現代建築的陰陽性》,作者署名林之華。
夏小荔掃過幾眼,喬聿翻開的那一頁似乎在講東方禪宗,太極陰陽,易經術數與一些現代建築對照的關聯,夏小荔看不懂也覺得有點意思。
他就着喬聿的手,拎着書頁翻到最前面的扉頁,想看看這個作者究竟何方神聖。
結果看到一張似曾相識的臉,夏小荔“咦”了一聲,喬聿把扉頁攤開,那上面是一段林之華的簡介和他的照片。
林之華,Jeremy Lin,美籍華裔當代建築師,出生于建築世家,現任教于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系,并是日本千葉技術大學、瑞士蘇黎世高工等校客座教授、副教授、教師;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客座評審。
創立JL建築工作室,被美國《建築實錄(Architecture Record)》評選為2019年全球十大設計先鋒(Design Vanguard 2019)事務所。
其設計作品《清水之宅》榮獲《建築評論(Architecture Review)》ar+d國際青年建築師榮譽提名。
并在第十四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上,Jeremy Lin以融合建築材料、水、氣溫、光影等多種材料串座的“月之食”獲得特別榮譽獎,成為了首位以個人名義登上該世界第一大建築展領獎臺的華裔建築師。
不明覺厲,夏小荔又輕輕“哇”了一聲,“這個人好厲害呀!”
喬聿輕聲說:“他的确很厲害,以後還會更厲害。”
夏小荔聽出來點什麽,問道:“喬哥哥,你認識這個人?”
“嗯。”喬聿神色淡淡,語氣也淡淡:“我們是同學。”
嗯?夏小荔後知後覺,終于想起來在哪裏見過這張臉,是在喬聿家裏,那個裝滿雜物的紙箱裏的那張合影相框上,20歲的喬聿親昵搭着的人就是他。
那張合影裏的林之華明顯比此時書籍上的照片年輕,那時的張揚熱烈都在臉上,而書籍上的照片內斂了些許,但還是一眼能看出來這是才情外溢的天之驕子。
所有的鋒芒都在外露,夏小荔不知怎麽有這種感覺,這個人跟喬哥哥很不一樣。
但他們是關系非常非常好的朋友,不然那張十幾年前的相框不會漂洋過海地帶了回來,哦不對!夏小荔想到身邊的人是喜歡男生的,他在回憶起照片上兩個人的樣子,尤其記得喬聿看向林之華的眼神,當時不明所以,此時夏小荔心驚肉跳,仿佛堪破了一個大秘密,朝喬聿脫口而出:“喬哥哥,這是你男朋友?是不是?”
“你男朋友好厲害……”不等喬聿反應,夏小荔心裏默默感嘆,果然優秀的人的另一半都優秀得夠不着邊……
他沒什麽別的想法,就是不由自主地感嘆,都沒留意到內心深處莫名有一些隐隐約約,說不明白的失落。
人跟人的差距真的好大啊,夏小荔想想自己,似乎離優秀兩個字好遠。
喬聿短暫地怔了怔,他倒沒打算隐瞞什麽,只是沒料到這個看似傻不愣登的小家夥有時候聰明得過分,他敲了敲夏小荔的頭,溫和平淡地說:“不,現在已經不是男朋友了。”
這話裏面有許多信息,夏小荔來不及咀嚼,喬聿往後翻了翻書,說:“這書我在美國回來之前剛定下國內的出版社,要出中文版,沒想到這麽快已經出了。”
他有些感嘆,不僅因為驟然見到林之華的書,還因為這書跟他有些許關系。
林之華生于美國長于美國,跟大部分ABC一樣,在認識喬聿之前,對東方文化的了解僅限于皮毛膚淺的電影,在跟喬聿在一起之後,開始學會了唐詩宋詞,涉獵到佛教與道教,尤其對太極陰陽與五行八卦産生了興趣。
在他後期的作品裏,許多都帶了明顯的東方韻味,将東西方的設計精髓圓融地融合,自成一派,這本《現代建築的陰陽性》是他用東方文化探索現代建築的學術代表論著。
林之華毫不猶豫地要跟喬聿分開,但他身上仍然留下了喬聿的痕跡,愛過一個人的影響是全方位的。
“什麽是建築的陰陽性?”夏小荔問。
小朋友問了個專業問題,喬聿不能不認真對待,他盡量淺顯地解釋:“其實這個概念在現代西方建築裏是不存在的,但在古代中國建築裏比比皆是,比如最傳統的中式院落裏,陽光能直射的地方為陽,照不到的地方為陰,是不是很明顯?這樣來看的話,我們中國人認為的風水寶地,背山面水,從陰陽性來看,就是負陰抱陽,陽性的亭臺樓閣總要搭配池塘小溪,這就是所謂陰陽調和,是古代建築一定要遵循的規則。”
“中國人也好,日本人也好,東方文化裏認為這樣的居所住起來才舒服,氣才融通,居所都是為人服務的,陽性過重的建築會讓居住的人心裏煩躁,而陰性過重的建築,哦對了,最陰的建築我們通常稱之為鬼屋……”
夏小荔在空調室內莫名打了個寒噤,他明白了什麽是建築的陰陽性,別說,雖然喬哥哥只用最簡單的話語講了最表層的意思,他就大致能明白。
如果他是喬哥哥真正的學生,是件多幸福的事啊。
夏小荔又忍不住思維發散到無邊無際。
喬聿合上書,放回書架,繼續朝前浏覽着他感興趣的,夏小荔卻仿佛意猶未盡地回頭看了好幾眼那本夾雜在書架中間的《現代建築的陰陽性》。
“你們為什麽分手啊?”夏小荔悄摸摸地問。
喬聿看他一眼,把人攬了過來,狠狠揉了揉腦袋,笑着說:“因為喬哥哥不夠好啊。”
夏小荔瞠目結舌:“不可能!”喬哥哥一定在逗他。
喬聿認真想了想,坦白又淡然地說:“是對方提的,可能在一起久了,必然的結果吧。”
夏小荔不能理解,繼而心裏隐隐升起一絲憤怒,那個叫林之華的提的分手??他瘋了嗎??
雖然你是挺厲害挺優秀的,但喬哥哥多好啊!夏小荔在心裏拼命腹诽,雖然我是沒那個福氣跟喬哥哥談過戀愛,但是想也知道,他那麽優秀,對人那麽好,又有學識又溫柔又耐心,關鍵這麽高這麽帥,要顏值有顏值要腹肌有腹肌,這是什麽神仙男朋友啊,有人竟然還不要?
你不要我要!
夏小荔忿忿地在心裏打抱不平,最後順順溜溜地爆出這句話。
石破天驚!他立馬呆住了,自己在想什麽?瘋了嗎……
一瞬間心虛到地底下去,夏小荔默默吸着氣,亂跳着心走在喬哥哥旁邊。
咳,随便想想,反正又不會說出來,又沒人知道。
好一會才讓情緒平靜下來。
喬聿倒是奇怪,小朋友突然安靜下來了,果然在圖書館就會受感染。
夏小荔問道:“喬哥哥,這裏有你的書嗎?”
這麽一說,喬聿倒是才想起來:“找找看,說不好,我的書都還沒有中文的。”
其實也有國內的出版社聯系他,他也有意向出中文版,有一家出版社專做工科類專業書籍,跟他聊得還算不錯,回國前已經簽了中文版的合約。
“我家裏也有,要是沒有,下次去家裏我拿給你看。”喬聿說。
上次書架還是夏小荔幫着一起整理的,他都沒留意有喬聿自己的書,真是太大意了,夏小荔想。
在外文設計書籍專區,喬聿還真的找到了他的書,只有兩本,署名是他中文名的拼音,Qiao Yu,他在正式的文書場合都用這個名字,Joe是私下朋友們叫的昵稱。
“這裏的書不全,只有這兩本純學術性的。”喬聿說。
“那你一共寫了多少本啊?”
“六本,有一些沒那麽偏技術層面,應該你能看。”
夏小荔嘆為觀止,喬聿年紀并不大,讀書教書做全球知名的大項目,還有時間寫了這麽多書!
他的時間到底怎麽用的?
随手抽出一本,這下夏小荔完全看不懂了,只知道封面上是一座跨越了數個海島的大橋,喬聿說:“這本書有些年頭了,封面上這座橋,叫’天空之琴’,在墨西哥灣,算是美洲跨度最長的懸索橋,但在世界上不是,全球最長的懸索橋在日本,明石海峽大橋。”
“封面上這座是你設計的?”夏小荔問。
“嗯,是的。”喬聿淡淡地仿佛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哇!”夏小荔就是覺得喬哥哥厲害,不管是不是世界上最長的,就是厲害。明石海峽大橋雖然長,但有喬哥哥這座橋美嗎?這座橋多美啊,這蜿蜒的弧線,熱愛海域特有的碧海與金色的夕陽跟橋面相輝映,真就像懸浮于海面與天空之間的一張巨大的豎琴,夏小荔真的在這座龐然大橋上見到了藝術之美。
他早就是喬大教授最鐵最鐵的鐵粉了。
待翻開,才知道這就是喬聿獲得亞瑟海頓獎的大作,“天空之琴”,其實封面上就有标明,但夏小荔不認識嘛。
這是本專門講懸索橋設計和建造技術的專業書,夏小荔又茫然了,喬大教授再次化身幼稚園大哥哥,簡單地講述:“現代懸索橋是所有橋梁裏的跨度王者,一般能見到的那些跨山過海的大家夥多半都是懸索橋,別看它複雜,其實往前追溯的話,那些我們在電視上見過的,山區經常有只有一根繩子的溜索橋,也能算做懸索橋家族的一份子。”
“懸索橋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管多長,承重多重,都不會因為巨大的自重産生橋面彎曲下垂,這是人類創造出的橋梁橫跨極限技術,很了不起。”
這些夏小荔就聽得似懂非懂了,他把喬哥哥的每本書都抽出來翻了一遍,都是極其專業的那種,只能嘆嘆氣又放回去。
什麽時候才能看懂這些呢?夏小荔覺得自己被碾壓了,被喬哥哥碾壓沒什麽,但那個林之華,夏小荔不服氣,不喜歡喬哥哥的人卻比自己厲害那麽多,他在心裏哼哼唧唧,恨不得立一個大Flag,有一天能讓這個林之華後悔才好。
作者有話說:
林之華的個人簡介參考了國內著名的建築師張雷和王澍的履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