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結局①
1.
蕾妮希爾達在其短暫的一生中有很多頭銜。
頗有實力的海軍,名噪一時的研究者,安于寂寞的隐居者。。。
但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卻是----
情感類暢銷書作家。
2.
相傳她年少時曾有個傾慕對象,但卻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這傷透了她的心,并使得她放棄了一切對浪漫關系的幻想。
但有趣的是,這段關系的失敗反而促使她成為了一名作家。在她辭去工作重新回到父母身邊後,經濟上的自由給了她她時間來追求自己的寫作事業。
據不完全統計,在她不到20年的寫作生涯中,一共出版了4本長篇小說,2本散文集,1本短篇集,其中以她的長篇系列《烈焰玫瑰》最為出名。
這套小說講述了海賊安妮的成長故事,她因為仰慕其船長而加入他麾下,并與夥伴們一路歷經艱難險阻,最終找到傳說之秘寶。
本書雖是以女主安妮的成長作為主線,但是卻因其對感情描寫的細膩筆觸而為人所稱道。
書中主要涉及兩段感情。其一是安妮和船長之間,由孺慕之情逐漸轉化的愛情。船長其人冷酷剛毅但卻內心柔軟。在他年輕時曾經愛過一個女人,她的死帶走了他的心。所以即使安妮早已傾心于他,他也有所回應,但他依然堅守着心中那份懷念不肯退讓半步,最終導致他們的愛情以悲劇收場。其二則是她和船副之間逐漸轉化的情感。船副其人放蕩不羁行事随意,早期和安妮互生間隙,兩人之間鬥嘴吵架也是書中的一大喜劇元素。但是後來在種種考驗之下他們逐漸認清和對方之間的感情,最終修成正果。
和任何一部暢銷書一樣,《烈焰玫瑰》的結局也受到了廣泛讨論。
很多批評家認為,在女主被船長拒絕之後再安排她和船副在一起的感情線十分突兀,這個部分是全書最大的敗筆。
然而對此評論作者本人只是淡淡一笑。
“我寫作是為了修補遺憾而不是為了增加痛苦的”她如是說。
Advertisement
3.
關于書中的人物原型,現在普遍認為女主安妮就是作者本人。
蕾妮希爾達出身于一個海賊家庭,從小對海洋充滿向往。但是因和父母不和,她成年後反而加入了海軍。她的海軍生涯并不長,很快就因傷被調去了實驗室。在這裏她碰到了她一生的恩師貝加龐克博士,兩人聯手做出了許多震驚世界的發明。可惜好景不長,在一次實驗室事故後她失去了記憶,再次遭遇了工作調動。可能是因為多次的工作調動的原因,她很快就放棄了職業追求離職回家了。不過,也有人認為這跟她當時的情感狀态有關,甚至有人說書中兩個男主的原型就是她當時的上司波魯薩利諾大将和薩卡斯基元帥(詳見《海軍編年志.卷三》),但是随着那場海難的發生,這一切也無從考證了。
4.
《烈焰玫瑰》一經出版後便引起了轟動,《故事》雜志甚至将其評為了本世紀不得不讀的100本小說之一。蕾妮希爾達也因此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但在她人生接下來的日子裏閉門寫作,一步也沒踏出過夏爾島。
直到臨近她40歲生日時,她才在友人的勸說下再次出海航行。而正是這次航行讓她失去了生命。
她所乘的船在偉大航路中觸礁爆炸,在她的遺物中人們發現了她尚未發表的半本散文集。
其中大部分內容都由于海水的浸泡已變得難以識別。唯有封面上可以依稀辨別出一句有着極深鋼筆劃痕的句子----
春風秋雨你我皆是過客。
或許“過客”就是她這短暫的一生最好的注解。
----------摘自《新世界近現代通俗文學作者考》
作者有話要說:
沒能想到這篇文我真的能寫到結局啊~
本來我就是激情産糧型作者,激情一褪就容易棄坑。再加上也沒什麽大綱,所以能堅持日更到今天确實也把我自己震驚了。
沒錯!妮妮是卒了,卒在了對生活重燃希望之後的首航路上~
這個結局一開始也沒在我計劃中,都是我搞投票的時候靈光乍現出來的。但是後面我轉念一想,他們三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如果沒有解決掉這些東西可不就通向孤獨終老結局了嗎?
誠然,這個結局有一些設定上的問題沒有交代,但我還挺喜歡它的,因為這個結局很複雜,複雜到你甚至不能簡單的以喜劇或者悲劇來定義它。
下一章應該是另一個支線的開始,劇情直接續接上一章。
說了這麽多,其實是想告訴大家我只剩幾章存稿了。。。
嗯,離結束日更的日子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