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

表妹和表弟在小姨夫的壓制下不再拌嘴,只是吃飯的時候倆人都把碗筷弄得乒乓響。小姨則張羅着給曲銘夾菜,還時不時向京京使眼色讓她多說話。好在曲銘還算機靈,他時不時找些話題,沒讓這頓飯的氣氛太尴尬。

飯後送走曲銘,小姨和小姨夫同時叫住京京。小姨是想詢問她對曲銘的印象,倆人有沒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小姨夫是想讓她作為同齡人勸勸自己的兩個混世魔王。

小姨夫替京京解圍,對小姨說,“倆人已經添加了微信,後面讓小年輕們自行接觸,你就不要幹預太多了。京京從小到大沒有讓人操心過,放心吧。”轉頭又問京京,“你妹妹馬上大學畢業了。你說我把她塞到你們公司,讓她感受一下高強度的工作,可不可以?”

京京想了想,覺得一方面操作難度太高,另一方面表妹的性子和艾晨差不多,甚至比艾晨還大小姐脾氣,恐怕不太行。她回答的委婉,措辭也很謹慎,“可能不太行。在我們公司花錢花成VIP,結果未必能如您的意。您不如把表妹帶在身邊,手把手指導。”

表妹飯後上樓回房間,表弟還在一樓。他聽到後,問京京,“姐,我呢?你幫我勸勸我爸媽,讓他們把我送出國吧。洋洋哥不是在澳洲麽?我也可以去那兒,有洋洋哥罩着不會出亂子的。”

小姨夫沒好氣地說,“馬洋洋本身就是亂子的根源。”

小姨夫是從馬洋洋失敗的海外留學經歷中吸取教訓,覺得自己兩個孩子在國內學不好,出國沒人看管,更加學不好。所以,他寧願孩子在國內上三本院校,也不願意送他們出去。

京京與兩個表弟的關系比表妹的關系更融洽些,盡管她常常理解不了他們三個的腦回路。她決定勸一下,至于聽不聽,她就控制不住了。“小弟,你可以先把英語學好。報個英語班,練好口語,找時間考考雅思和托福。等你語言關過了,小姨和小姨夫至少不會擔憂你到國外開不了口。”

小姨在旁邊附和着,“對,就是這個意思。洋洋出國前沒過語言關,所以到了澳洲才不适應。你先把語言學好,以後好商量。”

次日,京京戰戰兢兢地從媽媽小區的地庫把車開出來,按照楊聞昭給的地址導航去接他。她婉拒了楊聞昭來找她的建議,“我在馬路上駕駛車輛還成,變道時會有些猶豫。不過沒關系,我可以一直在右側車道行駛。”

楊聞昭拒絕了她說的直接在她公司寫字樓碰面的提議。“不用一直在右側,可以适當變到右二車道。江城一年有一半時間下在雨,下雨天正是練車的好時機。你既然可以上路,也敢上路,不妨在路面上走走。”

就這樣,在雨天裏,她花了半個小時從家開到楊聞昭小區。京京打着雙閃燈把車子停靠路邊,準備給他打電話的時候,看到小區門口撐着傘的人是楊聞昭。她又把車向前開了幾米,停在距離他大概一丈遠的地方。

楊聞昭收起雨傘,快步上車,一邊系安全帶一邊問,“怎麽樣,剛剛這段路遇到什麽狀況沒?”

京京說,“沒有大的狀況,雨天大家都開得慢。我在你們醫院南邊路口本來應該變道右轉,猶豫了一下便錯過變道機會,繞着附醫多走了一圈。其他的地方應該都是規範行駛。”

學生的資質比楊聞昭想象中的要好。她只要練好停車入庫,以後就敢開車。路面的技術是熟能生巧,開幾周早晚高峰就能鍛煉出來。

Advertisement

上午的三個小時,他們把京京公司地下停車場的各類停車位練習了多遍。

京京在楊聞昭喊停後,緊繃的心弦才放松下來。她這才發現他右臉頰上的淤青,輕柔的聲音問起話,語氣中充滿關切,“啊,你臉上怎麽啦?”

楊聞昭聽到她的問話,伸出右手摸了摸右臉的淤青,輕輕觸碰還是有些疼。在他沒有回話前,她又追問起來,“是遇到醫鬧嗎?病人家屬揍的?”

他解開安全帶,側過身子,讓自己右側臉完全展示在她眼前。他左腿盤在副駕駛座上,全身上下都放松,才開口道出事情的原委。

“不是被人揍的,是一位老太太推搡着碰到桌角。老太太的先生是周五下午做的動脈瘤手術,我主刀。老先生手術後昏睡了十幾個小時。昨天一早,老太太通過重症監護室的護工得知老公還沒醒來。她以為我把她老公治死了,我們醫院為了逃避醫療失敗的責任,一直拖延着沒有告訴她。一着急,老人家急匆匆沖進辦公室,要找我算賬。”

他平靜地講述着,“我彎腰和她解釋的時候,她一把扯住我頭發。老太太七十多歲,年紀大,還有高血壓,我和同事們都不敢阻攔她。只聽到啪的一聲,右臉碰到桌角。我還沒開始郁悶呢,老太太倒是一臉驚惶。哎,我還得趕緊收拾心情,安撫好她,耐心跟她解釋術後病人的昏睡是正常現象。

這不,昨天下午老先生已經醒了,今天從重症監護室轉入普通病房。”

最後他總結說,“我跟患者溝通時候說得每一句話都是本心的體現,也是希望能多一些理解。開顱哪裏沒有風險,手術只是第一關,術後恢複也是非常重要的。病人的意志力,恢複能力,以及心态都很關鍵。病人不能急躁,家人更不能急躁。醫生的良心只有自己最清楚,期盼着哪天醫患可以相互理解萬歲。”

京京看着他臉上的淤青,周圍還有一圈紅腫,小聲問“疼嗎?”

楊聞昭點點頭,“昨天有些疼。那個桌角不是橢圓形,棱角分明。老太太手勁兒還挺大,我撞上的那一瞬間半邊臉都是麻的。今天還好,你看淤青中已經有些紫斑。不用擔心,臉上的淤青和你之前手腕的淤青一樣,過幾天就能完全消了。”

她心想,自己當時手腕只是淤青,并沒有紅腫。即便這樣自己還痛了兩天呢,他這個樣子肯定特別痛。不過,萬幸的是,只是傷到臉,萬一傷到手後果不敢想象。

“你們好不容易呀。神外動辄都是腦袋上劃刀子的手術,還是存在一定概率生死兩隔的。老太太的擔憂雖然可以理解,只是她太魯莽了。你回去後找海綿把桌角包起來吧,有第一次肯定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呢。下次遇到這樣的情況,你要第一時間躲開,躲不開也要保護好自己,尤其是保護好自己的手。醫生每周還要做那麽多臺手術,還要救治更多的病人,不能因為一個人的莽撞而因小失大。”

楊聞昭在她柔聲的叮囑聲裏,有片刻失神。他們建立聯系這些天以來,他第一次感受到她真正的靠近了自己。

過往她雖然給科室送零食,送炸雞,送鮮花,那些禮物的背後更多是疏離、客氣、甚至是客套的感謝。她感謝自己在她媽媽急診時候的安慰,感謝給他爸爸提供更好的養生建議,她對醫生救助病人甚至周末加班手術的敬業感動了,所以對他釋放了善意。

現在,她剛才差一點舉起的左手,她眼神中淡淡的擔憂,雖然并沒直白顯露,他卻都看在眼裏記在心底。

“好。聽你的,這次是我大意了。”他回神後,雙眼盯着她,開始安撫她,“我們醫院針對病患的矛盾處理,經常會有培訓。我下次培訓課上一定專心聽。”

京京被他看的不好意思,扭過頭說,“反正你自己要多加注意。走吧。我請你吃飯。寫字樓和旁邊的商場是連通的,不用帶傘。商場四層有一家本幫菜,味道很好。”

倆人一起下車,在等電梯的時候,楊聞昭繼續說,“放心吧。學校和醫院培養一名優秀的外科醫生不容易,我不會讓自己傷到手的。”

京京問道,“你經常遇到無理取鬧的病患或者家屬嗎?”

他搖搖頭,如實告訴她,“上周日到現在只遇到過兩次。老太太是一個,還有一個是病患的兒子,他只是嫌棄我年輕,覺得資歷不夠做主刀。”

她按捺不住好奇,又問起來,“你當時是怎麽化解的?”

他知道她擔心什麽,詳細解答起來,“上周末我和你一起回醫院要處理的就是這事。病人的小兒子剛從國外回來,一大早來醫院鬧着要轉院。我當時在電話裏讓我的學生把以前病人送我的錦旗從櫃子裏取出來。挂滿了一面牆後,病房的護士長帶着他參觀了我辦公室,并向他講解每一面錦旗背後的手術和病患的恢複情況。以前我很不習慣屋裏挂錦旗,不過那天居然很有效。”

京京感嘆說,“護士長好厲害,她居然記得每一位出院的病人!”

他順着解釋,“護士長使用了障眼法,移花接木地把近期出院的病人都算在我頭上。幾年前的病人,我記不太清,她也是記不得。那天下午我回到醫院,又與家屬詳細講了一遍治療方案。病患兒子錄音後,應該還找了其他醫院的同行看過,覺得方案是當時狀況下最優方案,他才同意手術的。”

倆人聊着醫院的那些人那些事,從寫字樓穿梭到商場,又來到餐廳。周日中午商務區的餐廳并不需要等位,倆人挑選了靠窗的桌子坐下。

京京用毛巾擦手的時候,又想起來另外一件事情。“對啦,你之前說要出差去燕城,怎麽沒去呢?”

他笑着說,“你還記得呀。那你還記得我周一給你說的那位高齡孕婦不?她随時有可能上手術臺,我和徐主任要待命,不能離開江城。”

--------------------

謝謝小可愛送的營養液,上一章不知道為什麽一鍵感謝沒有生效。

感謝在2023-05-02 10:14:07~2023-05-03 20:49:4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PAULA 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