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精神體載人

事情很多也很雜。村長幾個讨論了半晌,只得出一些大概的條條框框,詳細的要等全村各家各戶主事者到齊了再商量。

這事暫時還不那麽着急,現在首要的是把村南大門建好。牆在去年貓冬前就已砌好,大門本來是等冬歇完畢就裝上的,結果聽了葉明澤的話後,還得重新找高級木頭,再起一扇。

單一扇木門有點不保險啊!不知道這邊還有什麽材質可以做木門的。要不在木門外再加一扇石門?葉明澤不由想到。哨兵力量都很大,爆發力也高,幾個人推石門應該能推動。

葉明澤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在場衆人。他們聽後,覺得這個想法可行。石門作為第一道防禦,力氣不夠,就不能破壞石門。木門的話,只要來襲的敵人等級不高于木門的等級,那麽想破壞非常不容易。

葉家村的建設有條不紊地進行着。葉明澤這邊當然也不落于人後。葉家總共有三百六十多個覺醒的哨兵向導,其中出海捕魚用去近五十個,三隊巡邏隊,每隊十對哨兵向導,剩下的二百五十多個,部分被派去找高級木頭,處理木料,這麽一算下來,還餘二百多名能參與砌牆工作。

現在這個溫度,哨兵完全沒問題,向導和普通人只能在白天溫度較高的時候,上工一段時間。能專心砌圍牆的時間不算多,在春播到來前,能幹多少就幹多少。

葉家人很忙。這一邊忙着砌圍牆,那一邊還要趕着重新整治十個院子的大門,那可都是普通木門。這要是随便來個起了壞心思的哨兵向導,很容易就能破壞,闖空門簡直不要太容易。住在這樣的房子裏,能有安全感才怪。

等處理好大門,其他各個房間的房門也得重新換上新的。這段時間事情真不少。等這些事情都弄好了,還得把所有院子都圍起來,總共三十畝地的面積,工程量着實不小。兩年來,人口也有所增加,當然添的的都是嬰兒。現在院子還勉強夠住,等孩子大些,還得再起新院子。還有七個院子沒有打井,今年也必須補上。

還好,事情雖然瑣碎繁雜,卻并不需要葉明澤自己去幹。他只要吩咐下去,自然有專門的人員接手。看着幾百人忙忙碌碌,葉明澤和蔣敬之暫時卻無事可幹。他們負責的哨兵向導,現在不是忙着當木工,做石匠,就是出海捕魚,都沒空搭理他們。

既然無事可幹,葉明澤索性招出自己的精神體研究。他到現在也沒搞清楚它們的功用,既然都存在了,總不可能當個擺設給人看的吧?

精神體有自己的意識,一般都不大愛出現在人多的地方。葉明澤一有這個想法,虎鯨就出現在他眼前,同時跑出來的還有海豚,還是大背小的造型。精神體能被普通人以外的所有人見到并碰觸,但是摸起來像實體的,只有各自的主人和他們的結合對象。

當初剛覺醒時,葉明澤沒仔細研究,後來就忘了。既然現在想起來,幹脆把他能想到的都試驗個遍。精神體能飛,幾番試驗後,發現最多只能飛兩米高。葉明澤又想到他碰觸精神體時,感覺就像在摸真正的虎鯨似的,不由異想天開,他是不是能騎上虎鯨?

想到就做,兩人來到院子裏。葉明澤讓虎鯨變大,直到占據半個院子為止。他直接翻身站到虎鯨勃頸處,落腳時并沒有穿過虎鯨直接落在地上。蔣敬之看着葉明澤站在虎鯨上,就好似懸空站着。虎鯨是精神體,本身是半透明的,樣子看着好生奇怪。

在葉明澤示意下,虎鯨飛了起來,到達兩米後,穩穩地懸在空中。院子裏的人都出來看新奇,看着看着,都張大了嘴巴,半天都合不攏。葉明澤心念一動,虎鯨瞬間消失,然後突然出現在蔣敬之眼前。葉明澤再試了試瞬移到別的地方,發現不行。精神體只能在主人和他們的結合對象之間瞬移。精神體本身能穿牆,但載了人之後就不行。幸虧不行,要不然要門要牆何用?

離地兩米,虎鯨本身有近三米高,加上葉明澤站着,碰觸個六七米完全沒有問題。這下子麻煩了,所有的牆都得加高,要不很容易被翻越進來。看來工作量又大了。

蔣敬之也嘗試着騎海豚,結果發現騎着騎着,海豚就落地休息。葉明澤估計是海豚體型不夠大,不足以載起他。想來,那些精神體不大的人,都無法嘗試飛在空中的感覺了。葉明澤幹脆把蔣敬之拉到虎鯨上,兩人一起居高臨下地看着院子裏的人。

Advertisement

李振“啊啊”叫着,向大人充分表達了,他也想上去體驗體驗的意願。葉明澤抱起他,當他把小豆丁放在虎鯨身上時,發現手中的重量沒變。原本想放手的,趕緊又抓緊了他。葉明澤被吓了好大一跳。這萬一他反應不夠快,這小外甥不是要掉下去?這可是有兩米高,一個小孩子掉下去,估計半條命都沒了。

他又找了幾個人試了試,發現只有蔣敬之能安穩地獨自站在虎鯨身上,其他人只能讓葉明澤抱着背着才行。除了結合對象,都不給站,這排他性也太強了點!

兩人在虎鯨上站了近兩個小時後,葉明澤開始感覺有點累。看來精神體載人是要消耗主人精力的。不過載兩人還能維持兩個小時,也算非常不錯了。

一說起精神體,葉明澤就想起,他好像從沒見到過其他物種有這個東西。難道只有人類才有精神體?這算不算是人類的福音?他隐隐能感覺到,精神體應該還有其他功用,只是他們還不知道而已。野獸之類少了精神體的助益,也算是這裏的規則給人類留下了更大的存活餘地。

在衆人的期盼中,第一艘用高級木頭做的漁船終于面世。葉家造船工匠,最多也就能制作出和他原先買的漁船差不多大的,再大,以他們的水平還不夠。當初造的時候,特意在海邊選了快地方,建了大壩攔水。等現在造好能下水了,閘門一開,海水灌進池子,漁船就能慢慢撐出海。

有了這艘新的漁船,出海捕魚時神經就不用繃那麽緊,也能放心地去稍遠點的地方。這些日子,舊漁船都在葉家村附近地方盤桓,捕魚效率不高。加上今年魚又賣不上價,那些高級魚類又被葉明澤截留作為常備吃食,此賺到的錢并不多。

就這麽點錢,盡管多數都買了糧食,對葉家龐大的人數來說,還是杯水車薪。造完這一艘,接下來一艘是給葉家村準備的,葉明澤自己還準備要一艘,只能等第三艘了。還好,造船能收到糧食為報酬,也算是給他減輕了一點負擔。

盡管今年魚銷量不好,價格也不高。葉明澤還是擴大了出海捕魚的隊伍。一部分原因是高級魚類比較容易獲得,另一個原因是,即使賣不出去,魚也算是肉食,給自家人多吃點補充營養也好。

去年,葉家收獲了近二十萬斤的新鮮蔬菜,多數被制成了菜幹保存。經過一個冬天的消耗,現在還剩一半多。家裏蔬菜盡着大家吃,時不時還添些魚,倒沒有一個人面露菜色的。下人仆役都對主家感激不盡。

葉明澤讓他們吃飽肚子,并不是他善心大發,而是需要他們辛勤勞作來換的。他畢竟不是地道的大興朝人,雖有原身的記憶,但也只是記憶罷了,葉明澤還是現代的那個他。在大興朝呆的時間越久,大興朝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跡會越來越厚重,但終究不能把他改造成純粹的古代人。

他有着作為現代人的底線,只要為他幹活的,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是他的責任。所以,雖然糧食缺口很大,他一直是想辦法多賺銀子,多種糧食,而不是讓底下人吃個半飽。至少現在的情況還沒有那麽惡劣,努力一把,等今年的糧食收獲之後,就沒有這個後顧之憂了。

新漁船下海還沒幾天,葉家村倒起了熱鬧。原來是兩家出嫁的女兒,拖家帶口的回了娘家。有一家人比較慘,丈夫被人打傷了,是被人擡着過來的。兩家人都嫁在同一個村子青山屯,這次回娘家投靠也是結伴而行。

青山屯是真正的山村,和葉家村這樣背山靠海的漁村不一樣。那邊離陽山縣還要近一些,但是都是山路,出行不方便,自然也比葉家村要窮一些。正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那裏的人原先就是打架的一把好手。為了搶水灌溉的事,每年不打個幾架,簡直都對不起民衆。

這回更是,哨兵武力杠杠的,打起架來更沒個控制,一言不合就幹架那是常事。本來只是這樣還不會出問題,畢竟哨兵那是幾乎家家戶戶都有。

誰想到一個村裏的二流子,出門一趟,不知道從哪帶回來一群狐朋狗友,把好幾家人都搶了。一開始,村裏人沒反應過來,等到後來反抗的時候,已經晚了。那夥人越聚越多,他們把附近幾個村子胡混的人都揪在一起,自然也包括了青山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