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平靜時刻

“不管怎麽說,在現在這種情況下,葉家幾百個下人,雖說有點小心思,至少現下是非常團結的,背主之類應當不會發生,我們好好處理一下,不大可能有亂子發生。最麻煩的就是缺糧,一旦人人都餓着肚子,又有多少人會管你是主子還是下人?”葉明澤知道各種起義就是源于,剝削太過或連年災荒導致農民吃不飽,流離失所造成的。真到了那種時候,多的是六親不認的人。

這些不用葉明澤說,蔣敬之也深有感觸。朝代的更替,基本就離不開這些緣由。說來說去,就一點,底層人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想要策反這樣的朝廷,可能性基本為零。反之,這個朝廷則十有□□要被推翻,即使當時沒有成功,也長久不了。

“嗯,你說的有道理。只要糧食能跟上,就不需要擔心下人們的一些小心思,那些人不用我們處理,就會被其他人給扼殺在搖籃之中。”蔣敬之從小就被蔣侯爺往文官方面培養,很容易勘破這種伎倆。

“糧食問題我來處理,你就發揮你的長處,好好管理整個葉家吧!”葉明澤的早飯也是餃子,很快就吃完了。他叫張森進來收拾善後,自己則是出去查看外面的情況。

輪班的人是早就安排好的,誰什麽時候上自個兒都心裏有數。葉明澤出去的時候,院子裏的積雪已經清掃了一多半,現在輪到的是葉家倒數第二弱的人——一級二級的向導。中午和下午兩點左右是一天中溫度最高的時候,這時候就輪到普通的青壯年。只有這時候的溫度對他們的影響最小。

推開院子的大門,葉明澤看到院子間的小道都有人在清理。路面兩邊積雪已經有一人多高。葉明澤站在虎鯨上,用棍子試了試,雪很厚實,只上面一部分空隙較大,能輕易插入,越往底下越結實。

這麽厚實的雪,應該不太容易發生雪崩之類。葉明澤也就暫時沒管,去各個院子轉了一圈,發現人和房子都沒事,除了部分人凍傷之外,一切還算安好。

既然葉家沒事,葉明澤便想出門看看,誰知大門被冰雪凍住,根本打不開。葉家這麽多人,都沒精力顧及葉家之外的事,更何況葉家村其他人家。葉家在葉家村的四戶親戚糧食柴火都不缺,既然沒人上門,想必沒出什麽大問題。想及此,葉明澤便沒在外面多呆,又轉悠回葉家主宅。

如此惡劣的天氣,北方凍死凍傷的人應該不在少數。葉明澤也只能想想,自家都還照顧不過來,哪能管的了別人。因這次出去時間不長,葉明澤便沒有打傘。等他到家時,帽子外套上積了薄薄一層雪。葉明澤撣掉身上的雪花,脫下外袍和帽子手套,平鋪在炕床尾部稍微烘一下。

“其他院子都還好吧?”蔣敬之臉上挂着淡淡的笑容,盡管前路迷茫,至少最重要的家人親戚都在身邊,只是不知林文珏現下如何。

“嗯,都還好,有部分人凍傷,問題不是很大,還有幾人傷風低燒,家裏的郎中開了藥,狀況都還好。”葉明澤慶幸自家和葉家村都有郎中坐鎮,否則誰能放心在冰天雪地裏幹活?

“雪積的這麽厚,外面還能行走嗎?”蔣敬之想起自家父母便出口問道。

“大雪都封路了,沒有人清理路面,根本沒辦法出門。我剛才想出去看下,結果連大門都沒打開。”葉明澤想了下,立即明白蔣敬之在擔心什麽,“下午我去院牆上看看,蔣宅之前修整過,不會有問題的。”

“嗯。你上來歇會,這會沒多少事,炕上暖和。”蔣敬之聽了眼睛微微眯起,唇角勾起迷人的弧度,感覺整個人都帶着笑意。

“也好,賬務我們一起處理,等吃了午飯,我還要聽張伯彙報各個院子的狀況,到時又有的忙了。”葉明澤也不推辭,收拾好自己便上了火炕。被褥都是棉布被子,沒有羽絨被子那麽輕軟舒适,在大興朝卻還算不錯的配置。這裏窮人家可是連棉被都不一定用的起,多數村民只結親時才有新被子,一床被子用個十幾年那是常有的事。

此後,兩人不再言語,專心于眼前的工作。葉家五百多口人,人不算多,卻也不少了。一些細碎的瑣事自有下面的小管事處理,報到葉明澤跟前的多是各個院子每旬的物資消耗,人員調配以及需要他才能決定的事。

Advertisement

葉家蠟燭儲備的不多,自從流通不暢之後,蠟燭是用一根少一根。一般情況下,葉明澤和蔣敬之甚少使用蠟燭。炕桌上點了一盞油燈,燈光有些昏暗,只能照亮周圍一小圈。好在兩人離油燈不遠,辨認字跡并不費力。

兩人心無旁骛,專注于眼前之事。時間自是過的飛快,恍惚一眨眼間就到了午時。張森*兩兄弟過來請兩人去堂屋用飯。

葉明澤看着手中剩下的工作不多,示意張森,他們一會過去吃,讓其他人先用,不用等他們。這兩天是特例,下雪,每人都有不少事需要處理,便集中在堂屋用膳。往常貓冬都是在各自房裏用飯。江氏幾人知道葉明澤的态度,沒有等他們,給兩人留出足夠的飯菜,便開始享用午飯。

剩餘的任務确實不多,葉明澤和蔣敬之效率很高,沒過多久就處理完畢。兩人打理好自己,一開屋門,冷風就直往身上灌。葉明澤還好,蔣敬之卻忍不住打了個冷顫。風不大,卻刺骨的冷。這是室內外溫差過大引起的不适,還沒等走完過道,蔣敬之就适應了室外低溫。

兩人到堂屋時,葉家人午飯還沒吃過半。李薛和李振兩個小家夥吃飯雖鬧騰,卻打小就知道不能浪費糧食,很乖地吃着自己小碗裏的米飯菜蔬。

葉家種植的水稻不多,今年歉收,收到的自然更少。葉家人是北方人,平時吃的多數都是面食,對大米并不是太熱衷,沒遭災前基本都是賣了換銀子。現在有蔣敬之這個喜歡吃米飯的家人,再加上親家蔣家人,白米自然沒處理給商人,都留了自家人吃,一小部分分給了蔣家。

一次兩次,蔣家人可以當是親戚來往,次數多了,蔣家人自然不會白占便宜,每次都會回禮。回禮雖比不上葉家給的,那也是一番心意不是?

可惜家裏糧食儲備不是很足,不能拿來釀酒。要不然換換口味,弄幾道醉蝦醉蟹,吃起來肯定別有一番風味。葉明澤也只能在心中勾勒一番,壓根沒想過現在就付諸行動。大冷天的,飯菜一出鍋熱量散失的很快,兩人的午飯就在靠牆的爐子上溫着。張森*兩兄弟一見到自個兒主子,便妥帖的擺好飯菜,只等他們下筷。

北方冬天新鮮蔬菜種類很少,除了白菜蘿蔔之外就是土豆,芋頭還是因為葉明澤喜歡吃,才在這幾年種的。誰想芋頭做的餃子皮,多數人都愛吃,往後估計每年都會種不少。葉家蔬菜種的多,入冬前曬了不少幹菜,醬菜酸菜更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儲備。

葉家人多,每隔一兩天就做一回豆腐。真算起來,葉家衆人的菜色非常不錯。整個葉家村平均生活水平最好的就屬葉家。誰讓葉家人大方,一點都不虧待下人。葉家下人和其他葉家村人接觸的不是很多,張伯也交代過盡量不要聲張。只是想要完全隔絕信息是不可能的,葉家村人多多少少知道一些。

葉家村民嫉妒羨慕恨之類自是少不了,可惜葉家人口龐大,沒人能撼動。村民也只能逞一時嘴快,無法對葉家造成實質性的損害。考慮到輿論導向問題,蔣敬之派人時常在村裏走動,與一些相熟的村民打交道,只要不出賣葉家,不背棄整個葉家村,幾句口角之争,葉家人并不在乎,随人家在那談天扯地。

午飯很簡單,主食白米飯,再加一道魚、一海碗豬肉炖粉條和一盤煎豆腐。葉明澤喜歡吃蝦蟹,但又嫌吃這些太過麻煩,還容易弄的滿手都是,平時并不怎麽多吃。這三道菜正合他的胃口,味不重,又容易下口。

蔣敬之原本口味比較清淡,到葉家後,迅速融入其中,現在不管是清淡的還是口味重的,只要味道好,他都能入口。蔣敬之夾了一筷子魚肉,剛放到嘴邊,一股子魚腥味就撲鼻而來。他連忙把魚挪的遠遠的,深吸一口氣之後,又嘗試了一下,發現還是那股子味道。蔣敬之知道今天是別想吃魚了,眼一瞥,便把魚肉放進葉明澤碗裏,嘴角上勾,帶着淺淺的笑意。

葉明澤無視蔣敬之的小動作,起身從餐桌上舀了一小碗排骨湯,放在蔣敬之面前。葉家其他人看了沒說什麽,反正葉家飯桌上從來沒多少講究,吃的就是随意,規矩太多,吃飯就沒意思了。

等兩人吃的差不多時,葉家其他人早已吃完,只留李薛和李振兩個小不點,還在那同午飯作鬥争。李薛大一些,他們那份豬肉已經吃空,他睜着大大的眼睛偶爾往葉明澤這邊的豬肉炖粉條盤子那瞟一眼,随後故作自如的繼續用餐。小幾歲的李振可沒那麽含蓄,烏溜溜的眼珠子直盯着豬肉,只吃飯時才放過那個海碗。

兩個小豆丁盡管眼饞,卻始終沒有讨要。葉明澤知道家人雖寵着這兩個小寶貝,該有的禮數規矩卻都有盡責的教。現在看來,兩個小孩被教育的很好。

“行了,明澤,別逗他們了!來,一人兩塊豬肉。”蔣敬之拿起一個空碗,用公筷挑出四塊肥瘦适中的炖豬肉。

“謝謝敬之舅舅!”李薛像個小大人似的,挑了兩塊他認為最好的放到弟弟碗裏,然後又默默攻略起自己的飯食。

“大舅舅壞,還是,敬之,舅舅好!”李振口齒不清,意思卻表達的非常清楚。

“大哥,你就逗他們吧,看現在連小小的李振都知道你壞了。”葉明溪笑的沒心沒肺,肩膀都一顫一顫。

“行了行了,別笑你大哥了。大丫頭,你趕緊喂他們吃,兩個小不點自己吃了這麽久,已經夠了,再這麽慢騰騰地吃下去,飯菜都沒熱氣了。”最後江氏出面阻止他們繼續鬧騰。

葉家飯菜份量十足,所有人吃完之後都還有剩餘。雖說吃剩飯剩菜不好,但食物緊缺的現在那可是保命的東西,誰家都不會浪費。所有飯菜分門別類歸置成幾碗,一絲都不浪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