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簡易暖房
葉明澤作息雖沒有蔣敬之那麽規律,但起伏範圍也有限。一套簡單的訓練完畢後,沒等他發愣多長時間,蔣敬之他們就先後醒了。
現在這個時辰,火牆和地暖早燒上了,屋裏暖意融融。幾人只在室內活動,也不用穿的太過累贅。
北方就這點好,冬天外面再冷,屋內燒着炕,不至于縮手縮腳。
葉明澤還記得上一輩子出差到南方時,零度左右的氣溫,說不上多冷,長時間待在房裏,冷意逐漸從腳底蔓延至全身,不知不覺間就寒意沁骨。當他察覺時不得不開暖空調來暖和身體。
這也就算了,最遭罪的是那些負責三餐的人們。那個時候,還是有不少家庭沒有安裝暖水管,冰冷的自來水淋到雙手上,那滋味只有親身品嘗過的人才能深刻體會。
“來,你們嘗嘗,這是剛出爐的松花蛋,配泡飯和白粥不錯。”葉明澤将皮蛋豆腐和剝好的松花蛋以及配套的醬油推到炕桌中間,他自己則盛了一碗皮蛋瘦肉粥,“這東西,喜歡的人吃着歡心,不喜歡吃的人不屑一顧,你們先嘗嘗合不合口味。若好這一口的話,可以嘗試一下皮蛋瘦肉粥。”
蔣敬之夾起一小塊松花蛋,蘸上醬油,細細咀嚼,甫一入口感覺味道有點重,确實挺特別的。等習慣這股子味之後,松花蛋和醬油混雜在一塊的獨特香濃味道在味蕾上肆意綻開,蔣敬之不由眯了眯眼,顯然這道菜對了他的口味。
為了試用這兩道涼菜,今天葉明澤這一屋都配的粥和泡飯。為了以防有人不喜,還有其他常用菜作為佐菜。
林修小朋友很有探索精神,見到沒吃過的菜色,他沒讓長輩們幫忙,伸長了胳膊,努力用小勺子挖取自己看中的青中帶黑的未知食物。
來了葉家半年,林修性子大方了許多。以往他是做不出這樣的舉動,特別是還有外人在場的時候,有想吃的也只會拽着兩個父親之一的袖子,讓他們幫忙夾取自己喜歡吃的菜色。
松花蛋很軟和,一點也不硌牙,林修這樣年紀的小孩子吃起來正合适。不過味道過重的菜,小孩子不宜多用。蔡進看林修吃了不少,眼明手快地在兒子出手前挾了兩條小魚幹到他的小碗裏。
林修見了,無奈的收回正往外伸的小手,撇撇嘴埋頭和魚幹作鬥争。魚幹比較硬,雖香卻較難以下咽,通常林修并不怎麽愛吃,實在是吃起來太過費勁。
幾人飯量都大,早膳光用粥肯定是不行的,還有饅頭包子可以選擇。蔣敬之和蔡進似乎都挺喜歡松花蛋的獨特風味,松花蛋蘸醬油和皮蛋豆腐這兩道菜,兩人光顧的次數明顯要比其他小菜多,末了吃完泡飯白粥之後還盛了一碗皮蛋瘦肉粥嘗鮮。
林文珏既不讨厭松花蛋的味道,也沒有對其特別偏愛,只将它當個再普通不過的菜色,該吃就吃。
三個大人外加一個小孩,四個人中,居然沒人特別讨厭松花蛋的味道。這種情況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期,葉明澤嘴角不由往上勾了勾。
時光荏苒,春天的腳步逐漸臨近。氣溫有所回升,卻仍在人們的期望之外。
去年回暖就比較晚,今年就更加離譜了。就現在的溫度來看,想要按照節氣播種幾乎成了一個笑話。還未春耕,人們臉上就泛起愁容。就算沒有紅雨的影響,這莊稼也都種不成啊。
豈止是不好下種,都三月份了,溫度還如此低,人類連在室外正常活動都做不到,又何談其他呢?
先不談其他,早在去年提前一個月進入冬歇期,随後氣溫驟降,低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時,葉明澤就預感到今年春耕幾乎不可能順利成行。
果然,現在雖然溫度有所上升,但是回升幅度有限,連出門都難,又何談其他事?
葉明澤早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等白天氣溫達到零下二十度左右時,葉家就準備開工。以現在氣溫的回升速度來看,想要等到人們能活動自如的溫度估計要到六月之後了,不止他家等不起,葉家村所有村民都等不起。
白天平均氣溫零下二十度,看起來似乎不太低的樣子,往年卻是進入冬歇期的标志。
在此低溫下,人們在外活動會感覺凍手凍腳,肢體不甚靈便。時間久了,除卻天生火氣旺盛的人,多半人都會手腳長凍瘡,嚴重的甚至會局部潰爛。
天地異變帶來了各種災難,卻也不能抹除它帶給人類的便利之處。
哨兵向導和異能者就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普通人也一樣得了好處,身體比之前更加強壯,只是提升的幅度畢竟有限,跟不上災難的腳步。
哨兵身體最為強壯,向導身體強度等同于低自身兩個等級的哨兵,但即使身體最弱的一二級向導最次都比普通人類要強一些。四級哨兵向導沒有晉升屏障,只要是哨兵向導,無論最初覺醒時是一級還是三級,不管天資如何,只要有足夠的耐性,終有一天能達到四級。
四級晉升五級卻有一道坎,不只需要天分,還需要運氣——得到對應的晉級果實。
葉明澤說運氣好吧,他一來大興朝就碰上了末世。說他運氣糟糕吧,也并不竟然,至少他吃喝不愁還碰上了大豹子和虎鯨一號這兩個‘貴人’,使他避免了在地震中死于非命,又輕易得到了多少勢力夢寐以求的哨兵向導和異能者的晉級用品。
若讓其他尋而不得的人獲悉這一情況,不知道得有多少人在暗中紮葉明澤的小人。
從葉家五百多人對寒冷的抵禦程度來看,若以天地異變之前人類的抗寒能力為标準的話,以零下二十度為例,現在普通人的平均禦寒能力比以前強,但是強度有限,相當于之前零下十*度的樣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一到三級哨兵和一到五級向導抗寒能力漸次增強,但是增強幅度不大。對三級哨兵來說,現在的零下二十度,和當初的零下十五度相當。
哨兵晉級到四級之後,禦寒能力得到質的飛躍,翻了一番,五級之後再翻倍。所以零下二十度對于葉明澤而言,也就是當初他在現代南方出差時感受到的溫度,長時間靜坐不動,會感覺到冷,一旦活動開身手,這點小小的寒意就不足為慮了。
葉家五級哨兵屈指可數,能派上大用場的只能是四級哨兵。從哨兵向導最初覺醒開始,時間也不短了,晉級到四級的哨兵越來越多。現在葉家的中堅力量就是四級哨兵向導,一級和五級的人數最少。
三級以下哨兵和五級以下向導以及普通人禦寒能力都不強,他們的人數加起來卻占了葉家總人數的三分之二以上,要他們在相當于零下十五度左右的低溫天氣辛苦作業,确實有點不近人情,不過事有輕重緩急,非常時刻必須采取非常手段。
再說這個溫度還是可以忍受的,不少人為了生計,并不是沒有在此種天氣下幹過活。之前就有人能逼着自己幹,現在大家一起幹勁更足,又是為了明天的好日子忙碌,內裏的艱辛就暫時忽略不計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氣溫如蝸牛漫步,慢騰騰地往上攀爬。終于在人們翹首以盼中,白天氣溫回升到了零下三十度左右。
這個溫度雖然不适合普通人長期待在戶外,短時間內活動卻是無礙了。
葉家村的交流開始日益頻繁。這也是事急從權,眼看今年氣溫過低,作物無法在田地裏自然生長,采取其他辦法如像葉家那樣起暖房或更為簡單的簡易暖房,光靠一家十幾二十口人,效果不會太好,親近的人家之間不得不相互幫助以度過難關。
趁現在大部分人還得窩在炕上的時候,其他有能力的人互相竄門,抓緊時間商量好合作的方案,一旦氣溫再升高一點,普通人都能長期待在戶外活動時,就能立馬開工。
要大範圍的建造暖房,只能采用簡易方式。根據葉家村村民的總體能力來看,最快捷的建造簡易暖房的方式是建造泥牆,考慮到采光問題,上半部分窗戶占據一半以上。
房頂采用傾角不大的人字頂木質構造,每隔一段距離就開一個天窗。天窗分內外兩層,外層為實木窗戶,內層糊上透光的窗戶紙。下雨下雪時關上外層窗戶避免窗紙過早損耗。
這個辦法是在葉明澤很早就提出的建議基礎上,經過大家集思廣益,最後完善的。
又過了好些天,當白天氣溫維持在零下二十五度左右時,葉家一百多個四級哨兵就開始在白天氣溫最高時進行活動。多數人進後山砍樹,剩下的人就在靠北的田地上劃分牆基。
葉明澤的計劃是,北邊的田地全部砌成簡易暖房,而靠近葉家宅子的田地則建成和葉家後院那樣的暖房。兩者之間雖只差兩字,花費的勞力卻相差甚大。
用來做暖房窗戶的木料只要結實就行,木工粗糙與否并不影響實質作用,自然是怎麽簡潔怎麽做。建造簡易暖房的指導思想就是在牢固的基礎上,盡可能省力省時間。葉家人自是全程貫徹了這一思想,人人都在為此想辦法,勁往一處使,效率自然大為提高。
當葉家人除了老弱病殘孕全都出動時,已經進入五月。陽光依舊被遮擋,仿似薄霧天氣。不止葉家開始忙碌,都到這個時候了,村民們只會比葉家人更加焦急,誰讓他們糧食儲備沒有葉家多呢?
凍土作業沒點力氣的人還真不成,好在大家力氣都大漲,辛苦一點倒也沒太大問題。麻煩的是粘合材料在低溫下效果不是很好,使得大家不得不在邊上點起火堆烘烤。
只要肯想肯幹,在不超過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沒有什麽事情是幹不成的。
一間間簡易暖房經過人們的巧手,從北往南拔地而起,整齊地矗立在葉家田地之上,看起來頗為壯觀。
土壤淨化是最早進行的。當人們剛能在室外活動時,葉明澤就派人着手這一工作。畢竟葉家有近兩千畝田地,要想全部淨化完畢,工作量确實有些大,不盡早進行還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