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手足

随着年歲将近,無論是上朝的官員,伴讀還是宮人們,都開始流露出了倦怠的模樣。蕭鸾以往并不知曉節慶,她總是和朝魯與和嫔待在小院裏,到了新歲那日時,她也會在小院裏看着遠處的煙火炸裂在半空中,落下璀璨而亮麗的光芒。

而今出了小院,她便看見宮人們忙碌地挂上燈盞,景仁宮內來來去去搬進了許多節慶所需的事物。嚴蓁對她管教的似乎越發嚴厲了,蕭鸾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對。嚴蓁的學問很好,有時候蕭鸾對先生教學有不解之處,回來問嚴蓁,嚴蓁便深入淺出地給她解說。嚴蓁善于用例,博古通今,信手拈來。蕭鸾對嚴蓁便越發恭敬,兩人之間的關系倒是比之前更為親密了。

雖說宮中已可見宮人們張貼的門神桃符,但身為皇子,蕭鸾依然是要讀書的。如今她已無需再與七郎一起讀書了,可與三郎蕭明一起,不過她只是旁聽,先生還是要另外考校她的。自從那日蕭鸾與蕭明結下了仇怨,蕭明看到她時就總不樂意。但蕭鳳鳴與蕭韶卻對蕭鸾一視同仁。

在文華殿中待得久了,蕭鸾便漸漸也能看得出來,年歲最大的三人中,蕭鸑雖然對蕭鸾與蕭明愛答不理,但對蕭鳳鳴與蕭韶卻是心服口服的。蕭鳳鳴則真真是個謙謙君子,對所有手足一視同仁,并不為自己是嫡子身份而有所倨傲。至于蕭韶,她雖與諸皇子共讀,但她卻是個女子,日後若得父皇恩典,外出封府,也只在她那地上逍遙,不影響皇權,因此反而游離在諸人之外。

蕭鸾聽到宮女說過後宮傾軋,但在皇子之間,這樣的鬥争卻并不明顯。哪怕是她與蕭明之間的争鬥,也更多是因為兩人之間互不順眼罷了。

或許因為新歲在即,蕭明也不再将心思放到蕭鸾身上了。每到放學時,他就如風一般跑走,反倒是蕭鸾會再讀會兒書,因此有時候也會遇到晚下課的兄姐三人。

這日也是如此,蕭鳳鳴從內堂出來,又沒有看到蕭明,溫潤的臉上也沉了沉。他随即就看到了蕭鸾,于是走了過來,又望望天色,溫聲道:“六郎也莫要太認真,如今新歲将至,早些下學,出去玩玩也可。”

蕭鸾起身對兄姐三人行了禮,才道:“先生說時不可待,我原本就落後了許多功課,需得迎頭趕上才行。”

蕭鳳鳴聞言,便道了幾聲好孩子,又嘆了口氣,說道:“若是晨兒也像你一樣這般好學就好了。”

“兄長何必多慮,晨兒年幼,只待他大一些,就會懂事了。”蕭韶勸慰着兄長。

蕭鳳鳴卻皺起了眉頭,對蕭韶道:“你與母親就是太嬌慣晨兒了。他如今也不小了,六郎比晨兒小,還懂的如此刻苦用功!長此以往,晨兒他……”他說到此處,突然捂住嘴,劇烈的咳嗽起來。這一出真是吓壞了其他幾人,蕭韶急忙給他撫背,蕭鸾沖到一旁為兄長倒了一杯熱茶,就連蕭鸑也端了把座椅讓蕭鳳鳴坐下。

蕭鳳鳴接過茶,沖兄長與幼弟道了聲謝。蕭鸑話并不多,見狀急忙罷手道:“你先顧好你自己的身體吧。”

蕭鳳鳴一聲苦笑,喝了口茶,這才道:“我的身體,我自己曉得的。太醫最近診脈,只說是思慮過多。”

“兄長福壽安康,沒事的。晨兒也是大孩子了,他是兄長的弟弟,終究會長成如兄長這般的君子。”蕭韶說道,她轉過話題,也不願再糾纏此處,引得自家兄長再咳嗽。她微笑着看向了蕭鸾,說道,“六郎可願與我們一起守歲?”

“守歲?”蕭鸾卻不明白。她擡起頭看着蕭韶,以往她與和嫔在小院時,和嫔與朝魯都是北狄人,自然沒有守歲的習俗。

蕭韶見蕭鸾是真的不明白,微微一愣後,便回過神來,笑道:“我兄妹三人年後便要出班外廷,此後便不再在文華殿內讀書。因此我與兩位兄長商議過後,今年待到家宴過了,我們兄妹幾人便一起守歲,如何?”

蕭鸾想了想,才道:“我要回去禀告母親才行,明日我再告知兄長姐姐。”

“這是自然。”蕭韶笑笑,她知道嚴蓁必然不會反對,但是蕭鸾這樣的懂禮貌,也讓蕭韶覺得這個幼弟十分的聽話可愛,因此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對方光溜溜的小腦袋。在看到蕭鸾嘟着嘴一副不樂意,卻又不得不站在那裏的那樣後,蕭韶抿嘴一笑,說道,“既是如此,那我們便先走了。你也要早些走,天色晚了,就更冷了。”

蕭鸾急忙應是。此時蕭鳳鳴也緩過勁來,他看到蕭鸾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也伸手摸了摸她的圓腦袋,沖她笑笑,就此和蕭韶一起離開。

而蕭鸑站在蕭鸾面前,他比蕭鳳鳴看上去要嚴肅很多,只是眼光卻盯着……蕭鸾的光頭。蕭鸾急忙護住自己的頭,眼巴巴的看着這個跟她并不親近的大哥。蕭鸑沖她笑了笑,蕭鸾有些猶豫的放下手。而後她的頭上突然一熱,蕭鸑的手已經放在她的頭頂上,輕輕的揉了揉,說道:“日後記得戴帽子。”

蕭鸾頓時默然無語,文華殿裏十分暖和,她戴上帽子便覺得有些熱,誰想到竟然連續遭到兄長姐姐們的摸頭,實在是讓她無奈至極。

看着幼弟的模樣,蕭鸑的笑容也拉開了,他朝蕭鸾點點頭,這便背着手也離開了文華殿。

蕭鸾不知今日哥哥姐姐都怎麽了,對她的光頭尤其感興趣。可恨的是這最大的三人都已經到了蓄發的年紀,個個烏發茂密,實在是讓蕭鸾又嫉又恨。蕭鸾也沒了讀書的心思,把書都裝入了書袋之中,急忙背着也跑了出去。

回去将今日之事一一道來,嚴蓁自然不會反對這樣的行為。她照例問詢了蕭鸾讀書的進度後,這才輪到蕭鸾的提問。

“母親,出班外廷是什麽?”蕭鸾雖然也不再是剛出小院時那樣一問三不知的樣子,但是說到其他事,她依然很迷茫,于是急忙問道。

嚴蓁看了蕭鸾一眼,覺得蕭鸾該到年齡了解這些事了,這才緩聲回答起來。皇子讀書到十來歲,這歲數不定,一方面是皇上自己判斷,一方面則是由先生決定。但通常都是十歲到十五歲之間時,皇子就可以随同朝臣上朝。但皇子不可議政,只能聽,也算是為日後就藩或是做皇帝的預備。

到了十五歲時,就需要按照傳統進行游歷,踏遍山川。時間最多不會超過三年。游歷是天家與世家的傳統,只是現在無論是天家還是世家大族,都只是做個樣子而已,去繁華之地轉上一圈,就此了事。更有甚者,連出去都不出去了。當今聖上幼年即位,就從未出去游歷過。

而後回到京都,待到二十時,就會封王,待在京中,若無意外,也無官職外派的話就不會再出京師了。

“哎?”蕭鸾聞言,大吃一驚,結結巴巴的問,“我,我聽說會就藩呀?”

“你聽何人所說?”嚴蓁皺起了眉頭,“這是前朝的事了。前朝有藩王就藩,于是從藩屬囤積重兵逼宮,因此高祖登上帝位後,便不再讓皇子就藩,只是封王,卻要一直待在京師之中。”

“我,我聽阿娘說的……”蕭鸾默默的低下了頭,十分的沮喪。

嚴蓁見一個粉雕玉琢的孩子垂着光光的腦袋在自己面前,她手指微動,還是摸了摸蕭鸾圓圓的腦袋,安慰道:“你阿娘不是漢人,自然對我朝歷史并不了解,約莫還以為是以前那樣吧。”她聲音不自覺的放的十分溫柔,就連一向冷淡的臉上此刻也帶上了一絲笑容。她似乎覺得蕭鸾小腦袋的手感不錯,又摸了摸。

蕭鸾大驚失色,不知今天是犯了什麽太歲,個個都喜歡摸自己的腦袋瓜。她急忙用手護住自己的腦袋,蹦跶起來,連聲道:“我我我,我要去練刀了!我還有書沒有讀完!”

她說完轉頭就跑,沖到了門口,又似乎想起了什麽,急忙回轉身,朝嚴蓁躬下身道:“母親安,我走啦。”

嚴蓁看着蕭鸾飛快地跑遠了,只隐約可見這小小的孩子還抱着自己的頭的傻樣。她愣了愣,終于忍不住放聲笑了起來。這笑聲是難得的暢快,只覺得心中多日的郁悶都随着這笑聲煙消雲散了。

“自從六郎來了以後,娘娘的笑容就比以往多多了。”绮羅在一旁看着嚴蓁的模樣,心中也十分高興,便打趣道。自從綠漪被分到蕭鸾那裏,嚴蓁就提了绮羅作為自己的貼身大宮女,她在嚴蓁身邊也待了很長一段時間了,知道什麽時候可以跟自己的主子打趣逗樂。

“是麽?”嚴蓁摸了摸自己的臉頰,她想了想,便挂上了笑容,說道,“六郎是個好孩子,有他在,本宮确實開心許多,卻也……”她想起自己父親和兄長的打算,忍不住又沉了臉色,打算尋個時機對蕭鸾敲打一番,免得他受到嚴氏父子的蠱惑,生出什麽不必要的心思來。

作者有話要說:  進度雖然慢,但咱們慢慢來哈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