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新伴讀
這一打,打出了一個不打不相識,也讓聞訊趕來的蕭韶頭痛不已。所幸幾個小鬼頭在小巷子裏打架,旁人并不知曉。她強忍怒火,把一群蘿蔔頭都拉回府中,再吩咐各家來認人拖走。此事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各家自然是捏着鼻子認了,想來也不會傳到蕭炜耳中去。
蕭韶一腔怒火卻又發作不得,但蕭明與蕭鸾都是她的弟弟,就算是責罵,也是有所保留。至于能不能讓兩人真正聽進心去……蕭韶也顧不得這些了。
經此“一戰”,蕭明對蕭鸾更加痛恨。蕭鸾打他打得十分刁鑽,專盯着身上打,那張臉倒是無事。蕭鸾也被蕭明揍了兩拳,眼眶處青了一圈,滾了兩天的雞蛋才見好。此事被王皇後與嚴貴妃都定義在了小孩子打鬧上,兩人都默契地保持了沉默,各自看管好自家孩子。
但蕭明當時的話實在是出格,這讓王皇後十分生氣,她把蕭明身邊的內侍都清理了一遍,又禁了蕭明再出宮,這才算是消停下來。畢竟若是傳出去,只怕外人就要說她王皇後果真是小門小戶的人家,教養出來的孩子也是有問題。若真是那樣的話,蕭鳳鳴好不容易造出的聲勢恐怕都會受影響。
但畢竟是自己幼子,舍不得打罵,王皇後只能對待蕭明看管更加嚴格,巴不得派十個八個随從跟在他身後。蕭明有苦難言,只好默默的忍受下來,此後不再提打架的事。
而這一頭,嚴蓁對蕭鸾倒是另眼相看了些。畢竟蕭鸾年幼,還有一個女娃,竟然能讓蕭明吃一個跟頭。
“為何不忍?”嚴蓁問。
“三娘她跑不動了。”蕭鸾道,“我又不可能扔下她。而且,我也是皇子,憑什麽讓三郎追得我像條狗一樣。”
“倒是很有些自覺。”嚴蓁忍不住笑了起來。她不會因這個責怪蕭鸾,只問道,“我只問你,你們只有兩人,對方卻有五六人。若是武功侯之子不出現,那你怎麽辦?你不跑,打回去,只是匹夫之勇。匹夫之勇,只敵一人。”
蕭鸾卻是搖搖頭,說道:“我手裏有棍子,其他人知道我是皇子,自然不會對我下死手,能對我下狠手的,只三郎一個。但三郎卻打我不過,因此我只要能打得過三郎便可。”她說到此處,又突然笑了起來,道,“三郎身邊有侍從,我見追來時,兩個侍從只留一人,就知他定是去叫人了。”
“只要有其他人來,我們就打不起來。”
嚴蓁聞言,也笑了起來,道:“看不出你倒是個耍滑頭的。”說到此處,她也是忍不住一聲感嘆。在那樣的情況下,蕭鸾還能注意到這樣的細枝末節,确實是有勇有謀,竟讓人不舍得訓斥了。
嚴蓁一笑,蕭鸾就笑的更歡了一些,這時嚴蓁卻問:“既然你知道這架有打不起來的可能,那為何還要打?”
蕭鸾頓時收住了笑。她有些猶豫,沒有說話。嚴蓁也不急,只慢悠悠地飲茶,仿佛自己此前并沒有問過什麽話來。蕭鸾到底年幼,比不得嚴蓁能壓得住情緒,只過了一會兒,便顯得坐立不安起來。她偷眼瞧了嚴蓁一眼,垂頭道:“這是個好機會,他來打我,我才能名正言順的打回去。他越是叫嚣的厲害……我才能……”
戾氣還是太重了些。
嚴蓁暗自嘆息,她沒有說話,看着蕭鸾的頭越來越低,孩子不敢擡頭,腳丫也有些不自覺地交疊一起摩擦着,一副很不安的樣子。
“你便每日抄金剛經,抄夠一百遍吧。”嚴蓁開口道,“這個懲罰,你可願接受?”
蕭鸾急忙躬身答道:“兒願接受。”
嚴蓁點點頭,便不再繼續說此事了,只是讓綠漪取來了經書,守着蕭鸾抄寫。蕭鸾對此并無異議,嚴蓁讀書頗多,看到蕭鸾抄寫時,也會說上一兩句,旁征博引。蕭鸾寫“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嚴蓁就會引《楞嚴經》道“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這般說說寫寫,讓蕭鸾也憑空得了許多的趣味來。
待到天色将晚時,有大宮女喜氣洋洋地過來,見到蕭鸾也在,于是俯身在嚴蓁耳畔耳語幾句。嚴蓁低咳一聲,摸摸蕭鸾的頭,說道:“今日便先回去吧,明日再過來抄寫經書。”
蕭鸾不明所以,于是點頭應承下來,行禮告退。她出了景仁宮,便見銮輿前行,華蓋招搖。蕭鸾急忙停在一旁,站在道旁,一旁的宮女內侍皆跪伏道旁,不敢直面天顏。銮輿突的一停,蕭鸾急忙行禮道:“兒參見父皇。”
“嗯。”蕭炜的聲音從銮輿裏傳出來,帶着幾分冷淡,“剛從貴妃那出來?”
“是。”蕭鸾應道。
“她對你倒是上心。”蕭炜傳來一聲輕笑,說不出什麽情緒,或許就真的是什麽情緒也沒有的随口一聲話,“好好讀書,莫要再惹事。”
蕭鸾聽到這句話,背上冷汗立時就下來了。她知道自己的父親已經知道她與蕭明打架的事情,只是懶得管而已。她急忙把頭壓得更低了些,說道:“孩兒定不辜負父皇叮囑。”
“望你說到做到。”蕭炜道,吩咐一聲,于是銮輿緩緩開動,再不理會蕭鸾了。
蕭鸾垂着頭,一直等到儀仗離開自己身前,這才擡起頭來,看着那銮輿朝着景仁宮的方向而去。她這才明白過來,嚴蓁為什麽要讓她提前離開了。蕭炜是她的父親,是她幼年時期不切實際的想象,她想自己這樣一個父親,是真的在意他的兒女們,又真的在意自己的妻子們麽?
而他的妻子們,又真的在意他麽?
蕭鸾還是個小孩子,就算想,也只是她自己不切實際的想象。她晃晃腦袋,決定把這些都抛到腦後去。她想起蕭炜說的那句“她對你倒是上心”的話來,心裏又覺得美滋滋的,她依戀嚴蓁,漸漸的就如同孩子依戀母親。
可每每想要喚嚴蓁阿娘時,她的腦海裏就會浮現出和嫔那最後的一眼,讓她覺得心中愧疚,仿佛對和嫔就是一種背叛。她曾托了綠漪将當初自己所在的小院的那個內侍調到最苦最累的地方去做活,她也不是不恨那個內侍,只是因為嚴蓁似乎希望她成為一個好孩子。蕭鸾不敢對嚴蓁有太多的奢望,她也只能讓自己更聽話一些,變成一個讓大家都能滿意的孩子。
到了三月,蕭鸾聽說自己又将加了一個伴讀,她并不在意,在齊霁真的鞭撻下,她的學業快速進步,每天都要應付大量的背誦和抄寫,很是忙碌。而且她已經七歲了,八歲就要學武,那時候會更加忙碌。只是這來人确實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那一日裏,是內侍在道旁專門等着蕭鸾的。見到蕭鸾出來,那內侍急忙朝蕭鸾一行禮,一張笑臉笑得喜慶,道:“六殿下好。”
蕭鸾見對方衣着葵花胸背團領衫,腰系犀牛帶,便知他定是蕭炜身邊的人。雖然不知道對方的品階職位,蕭鸾也不敢大意,急忙點點頭,回道:“不知中貴喚我何事?”她還未封王,稱孤不合适,也不用講究太多。
那內侍急忙笑着說不敢當此稱呼,又道:“奴婢姓高,您叫奴婢一聲小高便是。”他頓了頓,又道,“陛下讓我帶您去見一個人。”
蕭鸾微覺奇怪,也沒有想太多,只是點點頭。那內侍便牽引着蕭鸾往外走。文華殿靠近外廷,走的也是通往外廷的道路。蕭鸾随着內侍往外走,隐約已能見到外面的禦道了,此刻正是下朝的時間,三三兩兩的大臣走過。
內侍走在門前便停下腳步,蕭鸾也跟着停了下來。她有些好奇地看着外面,只見羽林衛士立在道旁,大臣們左一團右一團地聚在一起,蕭鸾聽不清他們在說什麽,只聽見嗡嗡的聲音。
就好像一群麻雀,蕭鸾忍不住笑。
過了一會兒,一個穿着武将朝服的男人牽着一個小娃走了過來。蕭鸾眯着眼睛去看,那小娃真是越來越熟悉,她忍不住低呼了一聲。
“好久不見呀。”沈引玉笑眯眯的朝着蕭鸾打招呼,剛說完就被送兒子過來的老爺子一巴掌拍在後腦勺上。
“給殿下行禮!”武功侯是個年過四十的粗野漢子,以軍功晉身。他看着蕭鸾,打量了一下她後,這才行禮道,“臣沈近遠見過六殿下。”沈近遠身體龐大壯碩,這麽一跪,蕭鸾覺得地上都要抖三抖。
見老爹行禮了,沈引玉這才吧唧着嘴,也朝蕭鸾行了一禮。蕭鸾急忙讓兩人請起。她看着沈引玉朝自己眨眨眼,也悄悄朝他眨眨眼。兩人經過那一場打鬥,雖然已有兩月未見,但彼此之間卻絲毫不見疏遠。此刻見面,都是十分的驚喜。
沈近遠把兩個小鬼頭的一舉一動都收入眼中,一張蠻橫的臉上也露出了點笑意。他拍拍沈引玉的頭,道:“好好的跟着殿下讀書,知道了麽?”
沈引玉仰着脖子躲避老爹的手,最後無奈地垂首說道:“我知道啦。”
沈近遠笑笑,又朝蕭鸾拱手道:“殿下,我這不孝兒子就交給你了。”蕭鸾極為認真地點點頭。沈近遠便笑笑,又伸手去揉了揉兒子的頭,在兒子就要暴怒前收了回來,轉身離開了。
蕭鸾和沈引玉站在一塊,看着沈近遠離開的身影,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蕭鸾總覺着那高大的背影有些蕭索。她轉過頭,看到沈引玉眼眶微紅的盯着沈近遠,于是又自覺地轉過了腦袋裝作自己什麽也沒有看見。
沈引玉為什麽會成為自己的伴讀這件事,蕭鸾并不知道原因,可她的心裏還是十分高興的。但她看到沈引玉與父親別離的場景,便又覺得,或許自己這個小夥伴的心中并不那麽樂意。對方微紅的眼睛裏似乎還有着其他的情緒,蕭鸾看不懂。或許是因為自己太小了吧?
作者有話要說: 最近會有點忙,不能都一一回評了,但是我都有挨着看的哦!!(づ ̄ 3 ̄)づ~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