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起行
嚴岐當然帶了錢, 不止帶了錢, 還帶了糧。于是他滿臉懵逼地看着蕭鸾歡天喜地的搬走了他們預計來回的糧草, 并且皺着眉頭地計算着每一點米糧, 見到搬走糧的下屬一不小心落下米粒時,就像一個最摳門的老農一樣, 一邊責罵着,一邊讓守候的下仆們搬來掃帚一點點的清掃灑出的米粒, 再送到糧倉中。
至于錢?嚴岐見蕭鸾如同一個小大人那樣, 叉着腰搖頭嘆息:“滴水滴金, 你怎麽就不多帶點呢?”
嚴岐一頭霧水,不管三七二十一, 也只好先告罪說這是自己的不是的種種話來。蕭鸾擺擺手, 她如今已不是那個被随意吹捧幾句就興高采烈的吳下阿蒙了。要知道行人司的官員們都是飽讀詩書考出來的,誇起人來簡直沒個重樣。蕭鸾再怎麽開心,也聽得膩味了。而嚴岐又是個性子比較端正的, 做派更偏向武将,蕭鸾只聽一聽就能從中聽出言不由衷來。
蕭鸾一邊讓蠻奴叫來霍慶山以及衛隊長官, 一邊讓嚴岐跟着自己, 這麽一路匆匆到了正廳時, 所有人都幾乎來齊了。蕭鸾掃過他們,又向衆人介紹了嚴岐。待到衆人見禮完,蕭鸾這才笑道:“叫諸位前來,是有一事已經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之時。”
一直跟着蕭鸾的幾人早就與蕭鸾曾經商議過的, 此刻見到嚴岐,聽聞嚴岐帶了兵馬,立刻就猜到蕭鸾的意思。霍慶山老道,面目不顯,而沈引玉年輕,則露出了躍躍欲試的表情來。
“我們的錢可支持的時日不多,而米糧也不足。”蕭鸾慢悠悠的說道,注意着其他人的神情,“而本地蓮華教則米糧充足,占據水源,且有力士仆從,他們使用禁藥,霍亂百姓,實在是罪無可赦!”
“殿下。”楊健站出來,朝蕭鸾一禮說道,“臣查過蓮華教與官府的文書,他們都是從官府買去的,雖然價格被刻意壓低,但文書齊全。縱有五石散為亂,但罪不至死,貿然出擊,恐引非議。不若我們加緊練兵,準備周全,再借機讓對方出些差錯,如此名正言順,方為正道。”
蕭鸾一愣,她倒沒有想到這茬,于是皺起眉頭虛心請教道:“那依你所說,又當如何呢?”
這一次回答的卻不是楊健,而是陳瑾了。陳瑾原本不想摻和此事,她對蕭鸾并無惡意,但奈何蕭鸾并非她選擇的忠主,這樣顧忌名聲的事,陳瑾當然是不會主動出來提醒的。只是見到自己的頂頭上司朝自己望來,陳瑾也心中無奈,出列道:“既然是捐糧贈災的好事,自然是要大家一起來的。若有那視百姓為膏脂,百姓也不會答應,官府自然更不會答應。”說到這裏,其餘文職官員也頓時摩拳擦掌起來,對蕭鸾笑:“殿下不必擔憂,天下有難,大家來幫,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此前富商們積極開地,官府便宜賣了不少,也該讓他們都吐出一些來。”
蕭鸾眨眨眼,只見平日裏這群禮讓恭謙的文官們露出如此奸險的笑容,一副我很熟悉,這個我可以幹的熱烈模樣。她不由得将目光轉向楊健,這個年過三十的中年人看着自己的下屬們,露出了一臉欣慰,拱手對蕭鸾說道:“器無好壞,端看用的人。殿下就放心的交給我們吧。”
蕭鸾總覺得哪裏有些不對,只好硬着頭皮對楊健道:“都交托與楊公了。”
楊健陡然得了這麽一句恭維,笑得眼都花了,急忙笑着擺手:“不妨事不妨事,此事下官熟得很。”
蕭鸾沒想明白,是因為她身處高位,不了解百姓與官府之間那又愛又恨的關系。若是齊霁真在此,就會告訴她原因。文官們最擅就是找漏子,挑刺都不必罵髒話,從小吏起,農人上繳糧食,就會順勢踢上一腳,讓米糧多傾倒些,而放到有品級的官員身上,那花樣就是更多。官員不一定有錢,如何巧立名目,怎麽讓有錢的商賈們心甘情願的倒出口袋裏的花花銀子,這些都是需要人挖空心思去幹的。
而今一群人将心思動到東明府上的富商,還打着大義的名頭,還能有比這更讓人開心,滿足的事情嗎?
還未至黃昏時,文臣們就立下了一長串的列表。蕭鸾粗粗略讀了一下,什麽捐銀百兩得成王殿下親筆牌匾一塊……蕭鸾默默地翻看,覺得自己的手腕恐怕都要斷掉,而這東明府上不知道會立多少塊牌坊,而周山書院裏又會多了多少商賈子弟來。除此以外,蕭鸾的計劃也在實行。畢竟若是富商們和蓮華教不掏錢,他們也只能非常之時行非常手段了。
蕭鸾就此被文臣們推了出去,對此百姓們倒是高興,富商們何時見到有這種品級的人物前來,如今有所訴求,自然是不能怠慢。只除了蓮華教。
Advertisement
蓮華教也派了人來,送錢送米,不遺餘力。他們聽說了蕭鸾的名號,當然還不夠格見到真人,而此前還留着的州府官員也傳信來說,蓮華教對蕭鸾的情況話裏話外多有刺探。這些官員此前被馴得服服帖帖的,再加上家眷親屬都在府中,也不敢做出什麽舉動來。
而此前一直盯着蓮華教的人也傳來了消息,說近來總有人在蓮華教進出,并不像是流民或是普通的信奉者。這消息一條條的進來,讓蕭鸾無端緊張,但她年紀太小,又無法分辨,只好将能用得上的人又都叫了過來。
文官們處理富商們的進獻十分繁忙,因此來的也都是武官,至多再加上個齊霁真,說到底也不過五六人而已。
“依臣所見,恐将有變。”
“打仗需要武器糧草,蓮華教中自有糧草,又蓄養力士,若有叛亂之心,等的也不過是一個時機罷了。”
“可若是沒有叛亂又将如何?師出無名,我們又怎麽殺進去?”
衆人面面相窺,蕭鸾皺眉不語,這一群人裏,有經驗的太少,就算是殺敵,真正親手砍過人的,也是少之又少。更何況主事的蕭鸾是個封王的少年。封王這事,對蕭鸾既是權柄,又是約束。若她此時不管不顧的胡來,誠然可以解決問題,但卻是授人把柄,日後恐生事端。
一旁齊霁真看看衆人愁眉苦臉,便道:“師出無名,我們便造名頭不就好了麽?五石散雖然罪不至死,但放任其流傳民間也不好吧。讓我們搜查一二又有何妨?若是不抵抗,便讓我們探探寺中底細,若是抵抗,那便是別有居心,更應查抄。”
衆人頓時雙眼發光,齊齊望着齊霁真。齊霁真到底是個十幾歲的小娘子,被人這麽一望,此前那泰然自若,侃侃而談的精神氣就都散了,左右四顧,頗有些不好意思。蕭鸾急忙站到齊霁真身前,為她擋去了其他人的目光,她自己則轉過身來,抓住了齊霁真的手,說道:“三……”她頓了頓,又道,“李恒兄,我實在是……有你真的太好了。”
齊霁真見蠻奴在身後朝她擠眉弄眼的,她雖然知道了蕭鸾是女子,但此刻也有些不好意思,急忙抽回手,故作深沉,拱手道:“草民不過是提些意見罷了。”
既然已經商定,蕭鸾便吩咐人手去了。原本蕭鸾想要帶人親往,她這皇子的名頭在外頗為好使,但衆人苦勸下來,便由沈引玉持節代替蕭鸾前去,而由蕭鸾坐鎮城中。衆人生怕此去若是惹得對方狗急跳牆,派出死士來攻知府,于是由商定又留了一百侍衛守衛蕭鸾。
待到一切已安排妥當,霍慶山官職最大,開始點兵。除了從京中來的衛隊,以及嚴家的三百人外,蕭鸾還讓東明府的衛所軍戶也加了進來,就算這些軍戶已經不似自己的先輩,但他們也是正兒八經的軍戶,有裝備,而且,就算不會打仗,也有人數。只是蕭鸾看着他們有的瘦得跟流民差不多,心中實在是擔憂。
齊霁真掌管財務,就拉出一筆銀兩給所有人一頓飽飯,又散給各人,說道:“我知你們心中惶恐,怕得罪神佛。如今就如爾等所見,成王殿下來了,你們才有飯吃,也才有銀錢可拿。此前州府祈雨,可曾下過大雨?既然不曾下過,便證明蓮華教不得人心,必生有天大的冤屈,才讓老天不降雨水。”
齊霁真說話間,将米飯一碗一碗的賜下。她站在高臺上,見這百餘人盯着碗中的飯食不語,又道:“以往你們過的是什麽日子,而今成王來了,流民得以續命,富商争相出錢出糧,若有人想走,殿下也既往不咎。”她頓了頓,又道,“只需記得,公道自在人心。”
話音一落,一個漢子陡然站了起來,高聲道:“好一句公道自在人心!旁的我不認,成王使我家老幼免受妻離子散之苦,讓我如今還有口飯吃,我定會跟随成王殿下!萬死莫辭!”
他話音一落,也頓時引來其他人竟相呼應,蕭鸾再登高一呼,就頗有氣勢得很了。
陳瑾遙遙望過去,只見最開始說話的那漢子劍眉星目,一臉正氣,她沉吟片刻,便鼓掌道:“殿下真是好會選人。”
作者有話要說: 今晚可能加班到12點,就不多說什麽了 ,抽空存的稿,也沒改,大家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