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我在
沈辭果真沒有察覺。
陳翎問起,沈辭便道,“姑母的孫子喜歡馬,我在邊關商人手中買了一匹小馬駒,想帶回淼城。經過何城時,那匹小馬駒跑丢了,在尋馬駒的時候意外見到途中有駐軍調動……”
何城?陳翎迅速在腦海中勾勒出何城與懷城的位置。
何城到懷城只有三兩日腳程。
“對方很謹慎,此前沒有風聲,而且走得小路,也特意沒有留下可以查探的信息,還行進得很快,不似普通的駐軍調動……我原本也想,是不是陛下着兵部頒了私下調令,但途中記起陛下在懷城……”
言及此處,沈辭頓了頓,心中似是掂量了什麽一般,借着系袖口低頭避開了陳翎的目光,繼續道,“何城離懷城不遠,謹慎起見,既然遇到了,便該小心些為妙,于是末将讓人去打聽這一路駐軍來歷……”
他刻意只說了打探駐軍行徑之事,沒提及自己連夜趕往懷城之事。
有些事,沈辭有意避諱在陳翎面前說起……
陳翎盡收眼底。
沒有戳破,繼續問,“你見到這批駐軍,是屈光同率領的駐軍?”
沈辭這才擡頭看她,“還有付門慈……”
付門慈?陳翎怔住。
沈辭未再出聲,但看向她的目光篤定。
陳翎心中掀起波瀾,如若不是沈辭,換了旁的任何一人同她說起屈光同與付門慈兩人,她興許都要反複思量幾分,不會這麽容易确認屈光同和付門慈會夥同譚進謀逆……
陳翎眸間更黯沉了些。
屈光同和付門慈都藏得很深,那譚進一定不是貿然起事,譚進一定準備許久,甚至……甚至應當是在父皇在位時譚進就有了心思,但一直等到了眼下。
Advertisement
譚進這樣的人,城府極深,心思和手段都比旁人更沉得住氣。
除了屈光同和付門慈,譚進手中的牌還有哪些?
譚進不容易對付,否則也不會這麽短的時間将她逼至這樣的境地,若不是她陰差陽錯去探望姨母,又若不是沈辭來結城尋她,她早就是譚進的階下囚……
沈辭不說,但不表示她心中不清楚——從何城去往淼城,和從何城去往懷城是全然不同的方向,如果沈辭不是在見到駐軍有異常調動的第一時間就出發去了懷城,根本來不及趕到這裏……
這裏是結城。
沈辭是從懷城一路快馬加鞭趕來的。
從何城到懷城,再從懷城到舟城,最後從舟城到結城……
沈辭熟悉她,一定是猜到她去舟城見姨母了,所以譚進在懷城撲了空,沈辭一路從舟城順着蛛絲馬跡追到了這裏……
他沒提,陳翎也佯裝不察
但陳翎見他第一眼,就看到他眼底布滿了猩紅血絲。
即便他言辭間都是輕描淡寫,她也猜得到,他想要趕上她,至少要近四個晝夜不眠不休……
從小到大,只有沈辭會輾轉多處,一直到找到她為止。
陳翎淡淡垂眸,掩了眸間氤氲……
沈辭果真一語帶過,“後來在路上遇到潭洲駐軍,越發覺得此事有蹊跷。但趕到懷城時,譚進已經率軍攻陷了懷城。攻了城,卻在城中大肆搜人,那時我猜陛下一定不在譚進手中。後來輾轉去了舟城,又知曉屈光同和付門慈投了譚進,恰好這周圍只有結城駐軍在,便想陛下應當會來結城,所以趕來結城,剛好遇到陛下……”
陳翎心中再度後怕,也忍不住唏噓,“譚進老謀深算,拿屈光同當誘餌。”
眼下還有一個付門慈……
沈辭聽得出她語氣中的焦慮。
沈辭看她,“我讓人給姑父送了信,讓他率平南駐軍來懷城救駕,但遠水救不了近火,沒那麽快;再加上後來才知曉還有屈光同和付門慈手下的兩路駐軍在,平南駐軍即便到了,也只能潰敗。後來路上遇到石懷遠,他是陛下身邊的親信,也有陛下的信物在,他拿着信物去萬州,能調動敬平王府手下駐軍救駕。”
聽到他提起石懷遠,陳翎明顯緊張起來,“阿念呢?”
石懷遠同阿念在一處。
沈辭見過石懷遠,那也見過阿念……
她擔心阿念!
沈辭見她明顯比早前緊張得多,沈辭微怔,既而喉間輕輕咽了咽,應道,“太子同末将在一處,陛下放心,太子安穩。”
陳翎不假思索,“他在哪?”
沈辭看着她,平和道,“太子在一處安全的地方,有人照顧,不會有危險。我是怕結城不安穩,時間又緊,不敢帶他來,但太子一直念着陛下,末将答應太子,将陛下安全帶回見他。”
聽沈辭說起,陳翎心中微舒。
但忽得,陳翎一顆心又懸了起來,眸間藏了忐忑。
——阿念像沈辭。
沈辭不會看不出來。
——即便眼下看不出來,相處久了也會看出來。
而且,阿念越長越像沈辭……
沈辭沒再提阿念的事,而是繼續道,“屈光同在結城,結城已經不安全了,雖然看起來風平浪靜,但實際應當已經被屈光同控制了,已是囹圄。譚進心思缜密,懷城之事他壓下了風聲,沒傳到結城,他也篤定你會往結城來,所以一面派人截你,一面讓屈光同先來結城。方才陛下的人露了面,我們要盡快出城。屈光同沒有主見,諸事要問譚進,所以眼下還有時間。等再晚些,恐怕就會封城了……”
陳翎看他,苑中再次響起腳步聲,是方才出去的郭子曉折回,“二爺,還未封城,都準備好了,但要盡快出城。”
“好。”沈辭應聲。
郭子曉在外看哨,也先探路。
沈辭從袖間拿出一張薄如人皮般的面具,沉聲道,“城門口有排查,安穩起見……”
陳翎會意。
人皮面具很細膩,只有貼到很近處看才會有端倪,但輕易不會有人貼這麽近。
“你怎麽會有這些?”陳翎看他。
沈辭道,“立城是燕韓邊陲,同西戎和羌亞時有摩擦,不打探些消息怎麽能行?這是我常用的……”
陳翎不知道他在邊關四年做了什麽。
但眼下,應當有很多她不知曉的事情和經歷……
沈辭最後調整,而後道,“好了。”
他要仔細看她,确認這張面具是不是貼合,便要離得很近。
近在跟前時,那股熟悉的氣息忽然讓陳翎恍惚……
從她入京起,沈辭就一直跟着她,後來到京中,她才知曉,父皇是想讓沈辭做她的伴讀,所以才讓沈辭去了舟城接她。
東宮的伴讀很多,但皇子的伴讀只有三兩人。
那時沈辭就一直陪着她。
同旁的皇子比,她斯斯文文,太過秀氣,被石頭砸到腳會偷偷哭,扭傷腳走不動路,又不敢叫太醫,只能眼紅讓沈辭背。
幾個皇子裏,她那時總是受欺負……
只有沈辭護短,她也同沈辭親近。
後來朝堂局勢撲朔迷離,先太子薨,她在風口浪尖上被推上了東宮位置,再後來,東宮裏來了很多伴讀,她還是同沈辭親厚……
沈辭溫聲道,“好了。”
陳翎回神。
出苑落的時候,她不由看他。
他以為她緊張,盡量平靜道,“不怕,有我在。”
陳翎沒有作聲。
這句話,兩人都熟悉到各自緘默。
……
出苑落的時候,兩人手中各自捧了一摞厚厚的綢緞,一面走,沈辭一面同陳翎道,“記住了,去子華繡坊送貨。”
陳翎颔首,雖然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從哪裏來的,還是輕嗯一聲。
為了不引人注目,周遭沒有旁人跟着,兩人也要尋了話一路走一路說才顯得自然。
陳翎先問,“子華繡坊是暗哨?”
沈辭看她,“我要暗哨做什麽?只是恰好有熟識在……”
陳翎沒有再出聲了。
不等沈辭開口,陳翎卻忽然駐足,“遭了,我忘了方嬷嬷……”
沈辭并不知曉她同方嬷嬷一處,眼下,已經快臨近城門口,沈辭提醒,“別停下。”
兩人繼續。
沈辭問,“人在哪裏?”
“安置處。”陳翎臉色有些泛白,但藏在人皮面具後不容易看清。
人皮面具不是真的人皮,而是貼合的材質,在原本的五官基礎上多了褶皺或修飾,陳翎的表情變化是能看見的,所以才細膩,不易被覺察。
但一直緊張,還是會露餡。
沈辭沉聲,“你先出城,你安全,旁人才安全,我來想辦法。”
陳翎看向他,眼中莫名多了稍許碎瑩,又很快掩了去。
“跟緊我。”臨到城門口了,沈辭叮囑。
陳翎颔首。
城門口都是盤查和詢問的駐軍,陳翎深吸一口氣,既而淡然低頭……
城門口已經有人在等候。
“喲,可算來了,怎麽不快些~”城門處,有四五十歲左右的朱媽在等候。
瞧着模樣應當是等了許久了,又同守城的士兵熟悉,所以在一處閑聊了些許時候,見了他們捧了綢緞來,連忙迎上。
朱媽身後跟着的人是郭子曉,也扮作小厮模樣。
沈辭和陳翎上前,手中捧着綢緞,朝朱媽點了點頭。
朱媽嘆道,“磨磨蹭蹭的,也不怕雲娘等!”
守城士兵順着朱媽的目光看過來,朱媽笑道,“就他們兩個,才取來的綢緞,要趕着做,軍爺通融。”
守城士兵多看了他們兩個幾眼,又看了看手中的畫像,不像。
“走吧走吧。”守城士兵平日裏沒少從朱媽這裏拿好處,當下看了兩眼也跟着催促起來,“趕緊走,眼下有駐軍在,這兒不全我們說了算,要遲了,走不了了,可別管我們辦事不利!”
朱媽趕緊道謝。
趁着上前的功夫,沈辭朝郭子曉交待了聲。
郭子曉會意。
朱媽見機朝沈辭道,“哎呀快走吧,下一批料讓他(郭子曉)在城中等着,等好了一道送來,這批等不了。”
沈辭和陳翎連忙點頭,跟着朱媽身後往城外走去。
陳翎心中砰砰跳着。
只是經過城門的時候,忽然一側的駐軍出聲,“等等!”
沈辭和郭子曉都握緊了袖中的匕首短劍,陳翎一顆心險些躍出胸膛,眼見着出聲的駐軍上前往她這處逼來。
沈辭和郭子曉背後都冒出冷汗,都看向陳翎。
但陳翎一直低頭,淡然,鎮定,也沒出聲。
駐軍上前,看了她一眼,伸手掀開她手中捧着的那摞綢緞,仔細看了看,确實是綢緞。
又在沈辭手中看了看,也都是綢緞。
朱媽其實臉色都變了,吓得大氣都不敢出。
沈辭和郭子曉也一直似半只腳踩在懸崖峭壁上一樣,最終,見駐軍收手,“沒事了,走吧。”
朱媽賠笑,而後領着沈辭和陳翎出城門。
郭子曉沒想到天子如此沉得住氣,他是整個人都險些吓懵。
這些年,就算出入西戎也沒這麽驚險緊張過。
只是城門口有些長度,臨到城門口時,忽然聽到一陣馬蹄飛騎,打馬揚鞭往城門處來的聲音。
沈辭警覺擡眸,身側的駐軍緊張喊道,“都站住!退到一邊,誰都別動,低頭!”
眼看着就要出城門了,接應的馬車也就在跟前,但眼下所有的人都不讓進出,全都停下,而他們,正好走在城門口,停在最顯現的位置,無論來的是誰,都會第一眼看到在駐軍和城守士兵中的他們幾個。
沈辭目光微斂,很快臉色罕見煞白。
譚進!
陳翎也認出!
就在眼前,咫尺距離,她和沈辭都在……
陳翎心頭駭然。
久在疆場,馬背上的譚進帶着令人膽顫的壓迫感,鷹目桀骜,身上散發着煞氣。
沈辭低頭避過。
剛好,譚進目光正好從陳翎身上掃過,他正好看向陳翎。
就這麽近,擦身而過的距離,譚進微微皺了皺眉頭。
陳翎低着頭,沒有同他目光交彙,但實則呼吸卻都屏住,仿佛窒息一般,身上沒有動彈,但羽睫不受控得輕輕顫了顫,羽睫連霧。
她就在譚進眼皮子下。
譚進鷹目看她,她不會覺察不到。
陳翎強迫自己鎮定,而譚進最終打馬而過,入了城中。
陳翎重重咽了口口水。
很快,身後的馬蹄聲停下,屈光同的聲音傳來,“人應當在城中。”
譚進眼波橫掠,“封城!”
守城的士兵怼了怼朱媽,口型道,“還不快走!”
朱媽反應過來。
城門封閉前,朱媽領了沈辭和陳翎兩人從城門口出來,城門厚重阖上。他們趕在封城的前一刻出來,陳翎額頭是汗,腿也險些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