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升職了

崇祯這段時間總感覺缺乏安全感,他知道原因出在哪裏,因為沈浪離開大明已經有近半個月了。

雖然沈浪離開之前和他說明過,可能要十天半個月左右,但快半個月還沒看到沈浪,他心裏還是抑制不住的發慌。

作為貼身太監的王承恩也能夠感受到,所以不時的暗示沈浪應該快要回來了。

說沈浪,沈浪到,随着一道金光劃過,沈浪的身影便憑空出現在乾清宮中,身邊還有兩個大包裹。

看到這個熟悉的身影,崇祯一站而起,心中的慌亂一掃而空,連忙從地平臺上下來,快步走到沈浪身前,王承恩立即從後面跟來。

“哈哈,沈卿,朕對你可甚是想念。”崇祯沒有絲毫避諱的将心中的想法講了出來。

沈浪連忙躬身道:“謝陛下挂懷。”

崇祯立即将沈浪扶起,道:“沈卿,朕和你說過,在私底下,你和朕之間何必如此客套。”

沈浪則是解釋道:“陛下是大明的陛下,我對陛下敬重,也是對整個大明的敬重,豈能越制。”

崇祯雖然嘴上讓沈浪不必如此客套,但是沈浪對他敬重,他還是很欣慰的。

這是人之常情,一個習慣了高高在上的人,自然不希望看到突然出現一個人要和自己平起平坐,哪怕這個人對自己很有幫助。

而沈浪正是想到了這一點,所以還是對崇祯保持必要的尊敬,畢竟他也只是躬躬身,說說客套話而已,也不丢臉。

否則的話,崇祯心裏多少是有些不舒服的。

可能會因為現在需要自己而不會做什麽,但當他覺得自己對他的用處沒那麽大的時候,說不定什麽時候就翻臉了。

就像當初的許攸,覺得自己對曹操的作用很大,覺得曹操沒有自己就不可能取得如今的成就。

結果呢?墳頭草都不知道枯了幾茬了。

Advertisement

客套之後,沈浪便拿出了自己帶來的東西,成套的燧發槍。

如果是別人帶着這玩意兒出現在這裏,恐怕立即要被按個謀反的罪名。

但崇祯早知道沈浪會帶着燧發槍出現,自然不會因為這個治他的罪,連一旁的王承恩都沒什麽反應。

崇祯接過沈浪遞過來的已經組裝好了的燧發槍,愛不釋手,滿臉歡喜。

“這就是燧發槍,好,好,好。”

沈浪随即說道:“陛下,我那邊已經準備好了一萬支燧發槍的各部件,我現在只帶來了三支組裝好的,準備在較場試射一下。”

“如果沒有問題,陛下要不了多久就會有一萬支燧發槍。”

崇祯聽到大喜:“好,好,好,沈卿不愧是朕的福星,是我大明的福星啊。”

“朕已經按照沈卿的要求,将山西總兵周遇吉及其部八千士兵全部調了回來,正安排在京師外駐紮,就等沈卿幫朕将這支軍隊打造成我大明最精銳之軍。”

沈浪眼睛一亮,連忙感激的道:“必不負陛下信任。”

是的,周遇吉是他特意點名的。

因為如今的大明,手上有兵,懂軍事,懂練兵,而又對崇祯、對大明最忠貞的,讓沈浪和崇祯都放心的,找不出幾個了。

沈浪首先想到的是周遇吉和黃德功兩人,最合适的是周遇吉。

因為黃德功還在與張獻忠争鬥不休,距離太遠,而且黃闖子的名頭,沈浪也怕自己有些壓不住,還是周遇吉更加合适。

當然,孫傳庭也算一個,但是他有重任,不可能将大軍從陝西調回來。

而且孫傳庭的級別太高了,督師陝西、四川、河南、山西、湖廣、貴州及江南江北軍務,媲美後世集團軍群的最高指揮官了,還手持尚方寶劍。

別說沈浪這個名聲不顯的人物,就算派王承恩過去,也無法節制吧,反而容易鬧出矛盾。

所以,沈浪最終選擇了周遇吉。

崇祯還告訴沈浪,他已經任命王承恩為東廠提督,并提督京營,五城兵馬司總指揮。

意思是,京師現在的監管、巡查以及防禦力量都歸王承恩管了。

不過,王承恩自己也知道,如果不是沈浪,自己根本不可能一下子擁有這麽多職位頭銜。

而陛下讓自己接受這些職位的目的,也是為了方便沈浪,讓沈浪能夠更好的發揮才能。

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沈浪的權限,比自己更大,自己也得好好的配合。

但王承恩并不忌妒,他清楚自己與沈浪之間的關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兩人的利益甚至已經和陛下、大明捆綁在了一起。

再說,沈浪也非常講義氣,這段時間沒少将功勞往他王承恩頭上推,讓陛下對他王承恩贊賞有加,更加寵幸。

光是前陣子抄家得來的金銀財寶,陛下都賞賜了不少給自己,甚至還有田産和大院。

這是可以心安理得的拿,也不用提心吊膽,別提多舒坦了。

王承恩清楚,自己并沒有多聰明。

這段時間雖然也幹了不少事,但自己根本沒費什麽腦子,都是沈浪和陛下商量好的,自己只是跟着配合執行。

他更清楚,自己能夠有這麽大的收獲,最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夠忠誠,站對了隊。

而這還只是開始,以後自己有大把富貴、升官發財的機會,而自己只要做一件事,就是堅定不移的聽從陛下和沈浪的調遣就行了。

王承恩能夠想通這一點并不難,不然他也不會在沈浪出現之前就已經混成崇祯身邊的大太監了。

當然,這段時間功勞最大的還是沈浪。

但他的功勞是隐形的,除了崇祯和王承恩最清楚,李若琏知道部分,其他人根本不知道,而且崇祯還不好對外說。

所以對沈浪的封賞就不那麽好給了,賞賜金銀財寶還好說,私底下就可以給,但是加官晉爵私底下可給不了。

不然的話,崇祯說不定就直接将王承恩剛才的職位全部按在沈浪頭上了。

但不管如何,崇祯還是将沈浪從少監提升為太監,這回是真正的掌權太監了,已經是內侍級別最高的了。

崇祯還給沈浪安排好了一個不太重要,但沈浪卻覺得很重要的職位,那就是兵仗局的掌印太監,全權掌管兵仗局和其附屬機構火藥局。

如果放在明初或者明中,這個職位還是很重要的。

因為兵仗局是大明軍器制造的核心之一,曾經甚至是大明軍器制造的标準和标杆,相當于沈浪那個時代最重要的兵工廠了。

可如今,因為貪污腐敗,管理混亂等原因,兵仗局生産出的兵器已經成了粗制爛造的代名詞。

特別是火器、火藥等,前線的很多士兵甚至都不敢用,生怕自己沒被敵人打死,反而被自己的武器炸膛給炸死。

至于火藥發火率低,開槍不響等各種毛病,那更是層出不窮。

作為一個現代人,這怎麽能忍?

要想大明強大,這種機構必須要改革清理,所以他當初在和崇祯規劃大明發展時,就想要這個職位了。

而知道後世的發展後,崇祯自然也意識到兵仗局的重要性,全力支持沈浪接掌這個部門。

并貼心的将提督軍器庫的太監也調走,準備讓沈浪自己安排親信擔任,以方便沈浪能夠更好的掌握這個機構。

可在沈浪知道生産火藥的部門不屬于兵仗局,而是屬于內官監之後,沈浪立即向崇祯表示希望将這個部門歸到自己名下管理,畢竟火槍火藥是一體的嘛。

崇祯自然是沒有意見,便拟旨将內官監的火藥作劃歸到兵仗局管理。

沈浪回來,立馬就可以上任了。

當然,在這之前,先要将燧發槍的問題處理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