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樂導的魅力

之後樂桃收到江盛銘發過來的項目資料。

紀錄片定名為《科技特派員》,集數為24集,每集12分鐘,講述z省24個優秀科技特派員的故事。

拟定廖剛為總導演,樂桃為執行導演。合作合同很快簽訂,樂桃也跟廖剛進行多次連線,得到前輩師哥的鼓勵,樂桃也更有幹勁。

樂桃翻閱了一些資料,了解到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至今有20周年,這20周年z省全省共派出科技特派員人數為一萬六千多人。一直秉持着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的方針政策。這些人是農業科技的傳播者,科技創新創業的領頭羊,鄉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而這部《科技特派員》的紀錄片是省科技廳與z省電視臺,盛開影視公司聯合出品。省科技廳提供人物名單,電視臺則派一位資深編輯協作內容核定,盛開影視公司則提供攝影及制作團隊。

每一個科技特派員都是值得學習的,值得欽佩的,從這一萬六千多人挑選24名進行采訪,制作成紀錄片,可見人選方面都是經過得全方位的綜合考慮。而資深編輯孫菲菲本人參與過臺裏很多紀錄片的內容制作。

樂桃看了下采訪名單,大致以市為單位,Z省有10個地級市,每個市兩個名額,剩餘4個名額留給榮譽科技特派員。

至于榮譽科技特派員,也有很多典型人物。不過省科技廳給了指示,直接點名四位極具代表性的榮譽科技特派員。

第一位高小龍,清華外籍留學生,網絡視頻博主,美食博主,他的視頻以介紹中國文化,中國美食,利用互聯網+影響力,推廣Z省的H市的茶文化,帶來千萬級別的點播。

第二位山田本忠,日本籍的果樹專家,在還沒推廣科技特派員制度的時候,他便以日本農林部園藝課的負責人來到了Z省Q市,傳授葡萄栽培技術,之後退休,又多次參加志願者援外團,來h市進行技術指導。

第三位李大陸,臺灣屏東縣農業合作社聯合理事,擅長蓮霧種苗科學繁殖技術,蓮霧高效栽培技術與管理。這些年一直服務于W市與臺商共建的一家名叫東禾生态農業有限公司,打造臺海農産品合作品牌。

第四位晏旭,Z大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無償貢獻自己在生物科技領域的多項最新研究成果助力鄉鎮企業轉型,升級及發展,給鄉鎮企業進行專業的技術指導和技術培訓。

和紀錄片總導演廖剛,以及科技廳多位領導及幹事,進行第一次項目座談的樂桃,聽到晏旭的名字,臉上的表情不由變得微妙起來。

沒想到晏旭不僅是生物科技研究員,還是科技特派員。看科技局給的報道材料,上面的标題竟是科技教官——晏旭。

科技廳的領導接着道:“這個晏旭,你們得費點心思,讓他出鏡,進行重點采訪。”

“高局,你剛才說費點心思,是什麽意思?”樂桃笑問。

Advertisement

“晏旭一向低調,不接受任何訪談,這次就看樂導的魅力,能不能讓他出鏡。”領導笑着給以解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