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剖白
顧傾城條理分明的講述着所有的事實,黃嬷嬷幾次想張口,卻無從辯解,只得頹然垂着頭,聽顧傾城柔婉的聲音繼續往下講:“當時黃嬷嬷還推說這蘿蔔糕做法十分繁瑣,女兒如今廚藝不精,不宜勉強,否則若是做的不好了,畫虎不成反類犬,惹得祖母不快就得不償失了。女兒覺着有理,便丢下此事。
“女兒素日常給祖母繡一些額帕、手帕、汗巾之類,可是從來不見祖母用過,雖然女兒愚鈍也知道祖母是不喜歡了,所以特意請教了繡娘,想給祖母打幾根絡子。這些日子一直在學這個。
“至于說給祖母送果子,女兒也的确想過,因為女兒那陣子喉嚨痛,偶然吃了幾顆鹽漬楊梅,覺得舒服了很多便随口說不如給祖母送些去,但是後來覺得這東西太尋常,也便沒送。
“後來是女兒身邊的丫頭說,今年雨水少,不如給祖母送些水果,物以稀為貴,必定能令祖母展顏一笑。可是,”顧傾城赧然垂首,局促不安地擺弄着衣擺,“今年水果價格奇高,女兒囊中羞澀,盤算許久,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女兒并不通藥理,便是黃嬷嬷拿手的幾樣藥膳,因為黃嬷嬷總是說女兒年紀還小,不适宜常常泡在廚房裏,因此也只學會了兩樣而已。父親,女兒因為祖母不喜,每隔半個月才來凝晖堂一次,根本就不知道祖母一直在吃蘿蔔糕,更加不知道吃了蘿蔔糕,再吃那些水果會有這樣的結果……
“父親,見祖母患病,女兒也十分焦急,在給昭容長公主抄寫經文的同時,也給祖母抄了一卷金剛經準備送到廟裏替祖母祈福呢……”
寧老夫人的怒氣漸漸平複,靜靜望了顧烨一眼,顧烨的臉色卻越發陰沉了,冷冷地道:“這麽說,我們府裏花大價錢給你請回來四個爹?”
顧傾城身子一顫,低聲道:“四位嬷嬷還是教了女兒很多有用的東西的……”
黃嬷嬷渾身發顫,悔之不及,她們四個的确看準了顧傾城性子好拿捏,才在水之湄、随園拿喬,乃至作威作福。
寧老夫人皺眉瞟了顧烨一眼,覺得這個兒子真是不争氣,竟然被李氏那個狐貍精迷惑了十幾年!于是把話接過去,問顧傾城:“你果真是聽你母親說的,你姑祖母最拿手做蘿蔔糕?”
顧傾城一臉的不安,卻誠實地點了點頭:“是。孫女那日才是第一次聽說姑祖母的事。”對于給李氏栽贓她一點愧疚感都沒有,既然別人不仁也便怪不得她不義!
寧老夫人相信,因為顧燕故去多年,府裏記得她的老人兒已經不多了,便是記得的,誰又會無端端提起呢?
“你聽聽,”寧老夫人冷笑着跟顧烨說道,“你娶了個什麽樣的好媳婦!”
顧烨臉色難看到了極點,他萬萬沒想到這件事的始作俑者竟然會是李氏!但他還是下意識替李氏開脫:“母親,她在府裏這麽多年,一直安安分分,怎會突然做出這樣的事來?一定是個巧合!”
寧老夫人無比失望,冷然道:“她都把你親娘害成這樣了,你還這般維護她?怪道人人都說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
顧烨連忙站起來,在寧老夫人膝前跪下。
顧傾城和顧傾華自然也不敢再站着,也在顧烨身後跪下了。
張媽媽等人就更加自覺,都齊齊矮了半截兒。
寧老夫人氣恨難消:“你跪我做什麽?只怕你心裏巴不得我早點死了呢!”
顧烨忙道:“母親這麽說,兒子……”
“別說了!”寧老夫人見顧烨臉都紅了,知道他心裏也不好受,尤其屋子裏還有一雙女兒和這許多丫鬟婆子,不由得嘆了口氣,“起來說話!”
“李氏的事先放着,你只說,眼下這事該怎麽解決?”
顧傾華終于忍耐不住,憤然指着顧傾城道:“祖母和父親只聽這賤人幾句話便信了她?”
顧烨正惱着自己裏子面子一時全丢盡了,此刻想也不想立刻擡手給了顧傾華一個耳光,罵道:“那是你姐姐!”
顧傾華被打懵了,但很快明白過來,自己是口不擇言了,偷眼看了看寧老夫人,見她沒有絲毫要給自己求情的意思,心知自己這一個多月來的辛苦算是白費了,只得委委屈屈地道:“女兒言語不當,是女兒不對,可是父親,姐姐她……她真的是在颠倒黑白!”
“傾華,”顧傾城顫聲道,睫毛上的淚珠瑩然欲堕,“我所說的都是事實啊……當日你先做了蘿蔔糕,我屋裏的丫鬟說你搶了我的功勞,我還說,你我是姊妹,你孝敬祖母,便等于是我孝敬祖母了……”
顧傾華還要說什麽,卻聽寧老夫人突然道:“不要再說了。”顧傾華是被人當槍使了,可是這丫頭這般莽撞,虧自己還認為她乖巧懂事,原來不過是裝出來讨自己歡心的。
雖然長了一張相似的臉,可她到底不是燕兒啊……
她擡眼看了看神色溫婉柔順的顧傾城,這丫頭越長越和李氏相似,可是她也畢竟不是李氏……
寧老夫人悠然一聲長嘆,只覺得十分疲憊,擺了擺手:“我乏了,你們都出去吧。”
顧烨親自攙着寧老夫人進了內室,眼看着張媽媽和绮羅等人安頓着她睡下,才慢慢退出來。
而當宴息室裏只剩了顧傾城姊妹二人和地上瑟瑟發抖的黃嬷嬷之後,顧傾華從牙縫裏擠出幾個字:“顧傾城,你別得意!”
顧傾城訝然:“傾華,你這是什麽意思?”她的目光在顧傾華頭上一落,眼中露出幾分嘲諷之意,“我還沒來得及問,你的頭是怎麽了?”她伸出手似乎是要輕輕摸一下,“痛不痛?”
顧傾華卻猛地跳起來,尖聲叫道:“你別碰我!”
這一幕恰好被走出內室的顧烨看到,臉色不由更加陰沉了,冷冷說道:“你們兩個都跟我到內書房來!”又叫人拖了黃嬷嬷。
這件事不可能就這樣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必須查個水落石出。
所以與此事相關的一幹人等都聚集到了內書房的院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