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1)
次日清晨,天剛亮,陳鈞便同北唐素出了小樹林,行至一小城中,恰尋得一販馬商人。那人方才出來做生意,牽着數匹馬往街上走。然其中一匹栗色的馬卻暴烈異常,于路上四處亂竄、仰首嘶鳴,屢次欲出蹄傷人。
二人走至那慌亂的販馬商人側旁,他一邊忙着拉住缰繩,一邊回頭問道:“兩位是要買馬?”
“正是。”陳鈞率先回答道。
“真是抱歉啊,我得拉住這馬才行,你們先挑着。該死的,這馬真是烈。”那馬商死命拉住栗馬,額頭已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北唐素并未瞧其他的馬,唯獨盯着馬商手中的那匹看了許久。“您手中的這匹,軀幹修長、腿蹄輕捷且四肢有力,鬃毛亮麗而有光澤,應是匹好馬。”
馬商意外的看了看北唐素道:“姑娘好眼力啊,這匹的确是這些馬中最好的,不過……你也看得出,它實在是難以馴服,只怕姑娘騎不了它。”
“讓我試試便知。”她微微揚了揚嘴角,眼神中流露出胸有成竹之感。她走至栗色烈馬旁,那馬一陣嘶吼,高擡着兩個前蹄呈“人立”狀。陳鈞和販馬商人都慌了神,以為它要出蹄猛踢北唐素,而她毫不畏懼,只是踮了踮腳尖,伸手撫上馬背。
仿佛奇跡一般,烈馬突然收了雙蹄,安安靜靜的立着,只是甩甩尾而已。
“姑、姑娘竟能馴服這匹‘黎原’……”馬商看傻了眼,陳鈞也長舒一口氣,收回了方才欲救她而邁出的步子。
“它叫‘黎原’?是你起的名字?”
“是叫‘黎原’沒錯,但不是我起的,這馬本是軍隊裏的,興許打仗的時候混亂才一路跑到這兒來的,來的時候脖子上挂着一小塊牌兒,正寫着‘黎原’二字。”
“原來如此,那我能買它了麽?”
馬商豪爽的笑道:“哈哈,當然可以、當然可以,姑娘你開個價吧!”
陳鈞聽後搶先一步,伸手進衣袖摸了摸,并一邊說道:“除這匹之外,我們還要最前面那匹青色的馬,一共兩匹。這些夠了嗎?”北唐素低頭一看,竟見他正想掏出一整個金錠來,她心中一驚,連忙将陳鈞的手按回去,又摸出一把碎銀兩尴尬的對馬商笑了笑:“這些,夠了嗎?”
那馬商似乎并未察覺方才險些掏出的金錠,滿面堆笑道:“夠啦夠啦!”
“謝謝,那就告辭了。”說罷,北唐素一手牽上兩匹馬,推着陳鈞離開了城中這條大街。
Advertisement
陳鈞走了幾步,奪過北唐素手中的一根缰繩,說道:“你推我做什麽。”
“你身邊帶了多少錢。”北唐素有些生氣的問道。
“也沒多少。”說着,他掏了掏衣袖和錢袋,伸手抓了把遞至她眼前:“你看,也就十多個金錠吧,怎麽了?”
北唐素慌忙讓他将錢全都塞回去,把他拉到街角一處較為隐蔽的地方,怒道:“你是真傻還是假傻,遠行切勿露財,而你我的境況又異常特殊,招來劫匪或官兵都對我們沒好處。”
陳鈞一怔,盯着她看了片刻,低頭說道:“是我的疏忽。”
“怕是纨绔子弟當慣了。”
“若真是纨绔子弟,父王也不會對我趕盡殺絕了。放心吧,我以後會多加小心。倒是你,你身上不也帶着一塊玉麽。”陳鈞說着指了指北唐素挂在腰間已露出大半塊的白玉,不禁伸手拿起想看個仔細。北唐素一下慌了神,忙從他手中搶過放在衣襟中。陳鈞挑眉,不屑的說道:“緊張什麽,這塊玉玉質并不怎麽樣,你想要的話,我送你塊上乘的。”
“對不起,我不需要。”北唐素別過臉去,想緩一緩方才慌亂的心緒。
“對了,你怎連馴馬都會?我又要對你刮目相看了。”
“只是略知皮毛而已,不足為道。我們還是快走吧。”北唐素遲疑了片刻才回應他,直接牽着馬出了街角,往城外走去,陳鈞輕笑着跟上她一同出了城。
二人不敢走官道,一路只沿着小路飛奔,黎原也果真是一匹好馬,似有日行千裏而不疲累之勢。
兩人馬不停蹄,直到燕國正北國界時,北唐素就指着不遠處的一座山對陳鈞道:“就是那兒,山中有一處破敗的山神廟,平日裏不會有人前來,應是極為安全的了。”
“你竟知道如此隐蔽的場所。”
“以往曾宿過幾晚而已。”說着她一拍馬背,直往山上跑去。
兜兜轉轉之下才來到深山一處廢棄的小廟。雖然從外表上看的确有些破舊,但似乎常有人打理因而顯得頗為幹淨。
發覺廟門恰虛掩着,陳鈞推門而入,山神石像前坐着一個書生模樣的人正背對着門在案前讀書。聽到門外有動靜,他回過頭打量了二人一番,起身道:“兩位是……”
陳鈞走上前謙恭的說道:“在下陳鈞,這位是北唐素,我們路經此處人生地不熟的,希望可以借宿幾日。”
書生笑了笑,收起了散亂在小木桌上的書冊說:“自然可以,這山神廟也并非我個人所有,我只是為了尋清淨才到這荒無人煙的小廟來讀書的,二位請自便。”他把手中的書放至神像邊,恭敬的一揖道:“小生名叫謝宜人,家住山下不遠的村子裏,平日這山神廟根本不會有人來,都是我一人打理,兩位既然要住下我就去小廟的裏間收拾收拾,算是代替這位山神略盡地主之誼吧。”
“那勞煩謝公子了。”陳鈞欣然道。
謝宜人擺擺手,謙和的笑着說:“往後幾日要同住一個屋檐下,何必如此見外,叫我‘宜人’便可。”陳鈞點了點頭,謝宜人便走進裏間忙活起來。
“這人倒真是熱忱。”陳鈞就着桌邊的草垛坐了下來,北唐素則四下看了看,心中暗自感到欣慰。
過不多久謝宜人便從裏間出來,身上沾了些塵土,他輕輕撣了撣說道:“差不多了,荒郊野外的自然要艱苦些,陳兄弟,你是與我在外間湊合還是同這位姑娘……”謝宜人不再往下說,不好意的的撓了撓頭。
“她是我剛過門的妻子。”
謝宜人先是一怔,随後立即說:“啊,原來是這樣。”北唐素聽言黛眉一橫正想反駁,卻被陳鈞輕按住肩膀,顯然是要她依言行事,雖然心有不滿也只好不吭聲。
待入了夜,北唐素與陳鈞共處一室時才問:“你方才為何說我是你……”
陳鈞仰卧在用稻草鋪好的地上低聲說道:“誰知道那個書生是什麽來頭,萬一身份暴露就不妙了。況且,留你一人在這間屋子我自然不放心。”北唐素張了張嘴欲言又止,最後還是未說出口。輕嘆了一聲便躺在了裏間唯一的簡陋石床上。
“之後我們該去哪裏?”北唐素閉着眼問道。
“躲在燕國也不是辦法,先在這兒避避風頭,過幾日我去找高辭。”
“你找他做什麽?”她一下從床上坐起,不解的看着陳鈞。
“父王已經下令要殺我,高辭也是屢立戰功的人,我不認為父王會放過他。而且高辭在朝中一向是孤高自傲的角色,他一心只打他的仗,争權之事從不過問。其實我早有拉攏他的意思,不過……我與他似乎有點誤會。”陳鈞撇撇嘴,自顧自的笑了起來。
“誤會?”
“咳,沒什麽。”陳鈞輕咳一聲,難掩笑意,頓了頓才說道:“無論如何我還是得走一趟,等過些時日,風頭稍稍過去了我就去找他,我可不甘心就這麽躲躲藏藏一輩子,父王的錯……我來替他糾正!”
“我同你一道去。”陳鈞聽了正猶豫,北唐素又繼續說道,“也許……我能幫上你。”
“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也知道高辭對你有意,帶上你或可說服于他。但是如果你我同去,若是不幸落了網我們都得沒命。”
“我自然明白!”
陳鈞默然的看着她,奔波了兩三日,北唐素臉上已有倦容,但眼神卻依舊光華熠熠。陳鈞淡淡的笑了笑,說道:“那就一同去吧。”他雖知道此事的确有危險,但心中莫名有些難以言說的歡愉。他雙手枕在腦後,望着這小廟中灰暗又有些剝落的牆面說道:“北唐……我其實不願将你卷入此事,可現如今我也無能為力了。生在帝王之家,許多事都身不由己,貴為太子卻落到這一步,當真狼狽。”
“現下我想置身事外也無可能了,與其說這番洩氣話,還不如想想往後要如何才好。”
“往後,往後啊……我想遠離這些無果的紛争,就像現在這樣住在離開風塵嘈雜的地方,像現在這樣就好,只是別再懸着一顆心了。”陳鈞說着閉上眼,似在憧憬理想的日子,又仿佛在哀嘆如今的飄忽不定。
“遠離風塵,不怕冷清麽……”北唐素看着睡在地上的他問道。這本是過去高辭問她的,如今卻反來問陳鈞。
“若真是像現在這樣的話,不還有你在麽?”他睜開眼,目光從灰暗的老牆上離開,直直的看向北唐素,倒讓她低了頭,不知該說什麽好,良久才木然的說了句:“別鬧了,自己的命都不知還保不保得住。”
“是麽……”
之後兩人久久沒有言語,只剩暗淡的殘燭獨自搖曳着,不大的屋子裏透着一種難以名狀的沉重,陳鈞打破了沉默開口道:“這一路,不,從我認識你起我就覺得你總是不斷的給人驚訝感,拼了命救宋霖也好,此生無悔之說也好,對各種古怪的事都略通一些也好,都讓我覺得你還真是與衆不同。”他說着突然笑了起來,“我也算得閱佳人無數,不過你這般的,還真是第一次見。”
北唐素不禁脫口而出道:“那這樣好還是不好?”
陳鈞微微一怔,嘴角略帶笑意,右手抵着下巴細想了想:“不好說。”
“為何?”
“我覺着好,旁人就不一定了。”
“的确……”她低頭也抵着下巴思忖着。陳鈞偷偷看了她一眼,不經意地低聲說:“倒希望只有我一人覺得好。”那話語低的似乎是陳鈞自己的獨白,她半點兒都未曾聽見。
兩人直談至接近三更天才睡下,燈雖滅了,但北唐素卻遲遲無法入眠,才不過短短兩個月,她在齊燕兩國輾轉,似乎經歷了許多人和事,那是她過去從未想到過、遇見過的。她過去認為無悔的東西是不是在這紛繁的人世間根本不足為道甚至有些可笑呢,她不懂多少人情世故,只是憑着“應是如何如何”之類來行事,不像陳鈞這般,只憑着心意往前。要什麽,想如何,她從未問過自己。
小窗外月光清冷地透進來,耳邊傳來陳鈞疲累的鼾聲。她悄然起身,推門走出了屋子,熟門熟路的來到了小廟屋外與圍牆間的一方天井。
“你來了?”天井中坐着一個瘦高的身影,手邊放着幾本書冊,正是廟中書生謝宜人。
“宜人,謝謝你。”
“謝什麽,你方一踏上這山我便撤了內陣候着你,我們相識百餘年了何必這麽見外。”謝宜人回頭看着她,就着月光笑了笑,讓她心中微微一暖。他繼續道:“方才我那些謊話編排的還過得去吧?”
北唐素淺淺一笑:“自然是妙極,為尋清淨的書生,還真是符合你的脾性。盡地主之誼也的确合理,畢竟這廟是你這山神給自己造的。”
他也跟着笑了笑,“你總愛拿這事笑我,我又并非孤芳自賞,只是覺着我這山神無人祭拜的話未免也太委屈了。”說着卻又立馬沉下臉來問:“倒是你,兩個月不見什麽時候成了別人剛過門的妻子了?”
“他不知你身份,怕節外生枝,我與他……只是現下要共進退罷了。”
“我不知你在山下這些時日裏發生了什麽,你原本與我說是要報那名宋将軍的恩,了了便會回來,如今似乎不止如此了?”
北唐素輕嘆一聲,苦笑道:“人世間遠比我想象的複雜。”
“早知如此,我便不該教你讀書寫字,雖說我身為地仙,你為靈獸,本是無甚瓜葛卻難得有此交情,不想我這一舉倒讓你染了凡塵的愁緒。”謝宜人望着孤月嘆道。
“有因必有果,我不覺得你做錯了什麽。”
謝宜人微皺着眉笑了笑,看向站在身側的北唐素道:“我也不細問你事情的緣由,了結了便早早回山吧。曾聽聞其他仙神說凡人之心污濁雜亂,我倒不怕你沾染穢氣,只是擔心凡人亂了你的神思,與你同來的那人亦然,我看得出,他不一般。”
北唐素搖搖頭:“我的神思本有些亂,現下反而清醒了不少。”
謝宜人無奈的笑了笑,站起身望着皎月道:“我不幹涉你的路,只希望你記住自己的身份,莫要輕易行事才好。”他說罷看了看前方的圍牆說:“廟外早有人窺探你我了,我的法陣未盡數撤走,他聽不到你我的談話。此人來意怕也是與你的事有關吧。”說着他向牆根處邁了幾步,略微大聲道:“是哪位兄臺深更半夜了還在廟外,若非誠心祭拜不如現身說個明白可好?”
果不其然,牆根處應聲突然竄出一個身影,緩緩的從陰影中走出,月光下露出一整張臉。
“癸巳?!”北唐素一怔,驚異道。
“姑娘可是忘了我的職責?”
“不曾忘記,只是,你竟一路跟到了這兒。”
“宋将軍的吩咐,在下不敢怠慢。”他看向謝宜人,禮貌地一揖道:“先生洞察能力驚人,不知您與北唐姑娘有何交情。”
謝宜人正欲開口,北唐素輕輕一攔,搶先道:“他與我是舊相識,你大可放心。”
癸巳聽後并未說話,似在低頭思忖着些什麽,令人猜不透徹,過了會兒才看着她說:“宋将軍只叫我助姑娘脫險,離開齊國的危險之地,如今有這位先生相照料我的任務應是完成了,姑娘還有什麽需要我轉達的嗎?”
“轉達……不用了,這一路上多謝你了,癸巳。”她倏然間有些落寞之姿,月光的清皎越發凸顯了這層意味,又笑得勉強。
“好,那我……這便回去禀報。”癸巳以一貫冷靜沉穩的口氣說着,卻多了一份遲疑。他微微擡了擡頭,瞥了一眼蒼穹中的弦月,不禁意的輕輕嘆息,随即消失在了夜色裏。
“你分明可以跟他一齊投靠宋霖,怎的連句話都不帶去。當初是誰問我要了兵法書去幫他的?”謝宜人回頭,面帶笑意的問她。
“我與他已經兩不相欠了,或許,當初拼命追随的他只是一個美好的夢,而他對我的情義也僅止于此。”她說罷淡然的笑笑,過了良久才幽幽的問道:“燕國上下全境的地勢你熟悉麽?”
“當然,還會有誰比我更熟悉燕國的土地呢。”
“宜人,拜托你一件事,我想要一份燕國的地圖,越詳細越好。”
謝宜人點點頭:“好,明日我便可給你。”
她也微微颔首,伸手似想要觸碰那輪明月,卻只有華光透過指縫,什麽都抓不住,心底苦笑了一番,半句話都未說便轉身回了房。謝宜人搖着頭退了幾步,看着她離開的背影,映襯着如霜般的月華幽幽的低聲開口道:“只可惜仙神不懂凡人情,否則我也不會讓你癡愚至此啊……”
次日清晨,天剛亮,陳鈞便同北唐素出了小樹林,行至一小城中,恰尋得一販馬商人。那人方才出來做生意,牽着數匹馬往街上走。然其中一匹栗色的馬卻暴烈異常,于路上四處亂竄、仰首嘶鳴,屢次欲出蹄傷人。
二人走至那慌亂的販馬商人側旁,他一邊忙着拉住缰繩,一邊回頭問道:“兩位是要買馬?”
“正是。”陳鈞率先回答道。
“真是抱歉啊,我得拉住這馬才行,你們先挑着。該死的,這馬真是烈。”那馬商死命拉住栗馬,額頭已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北唐素并未瞧其他的馬,唯獨盯着馬商手中的那匹看了許久。“您手中的這匹,軀幹修長、腿蹄輕捷且四肢有力,鬃毛亮麗而有光澤,應是匹好馬。”
馬商意外的看了看北唐素道:“姑娘好眼力啊,這匹的确是這些馬中最好的,不過……你也看得出,它實在是難以馴服,只怕姑娘騎不了它。”
“讓我試試便知。”她微微揚了揚嘴角,眼神中流露出胸有成竹之感。她走至栗色烈馬旁,那馬一陣嘶吼,高擡着兩個前蹄呈“人立”狀。陳鈞和販馬商人都慌了神,以為它要出蹄猛踢北唐素,而她毫不畏懼,只是踮了踮腳尖,伸手撫上馬背。
仿佛奇跡一般,烈馬突然收了雙蹄,安安靜靜的立着,只是甩甩尾而已。
“姑、姑娘竟能馴服這匹‘黎原’……”馬商看傻了眼,陳鈞也長舒一口氣,收回了方才欲救她而邁出的步子。
“它叫‘黎原’?是你起的名字?”
“是叫‘黎原’沒錯,但不是我起的,這馬本是軍隊裏的,興許打仗的時候混亂才一路跑到這兒來的,來的時候脖子上挂着一小塊牌兒,正寫着‘黎原’二字。”
“原來如此,那我能買它了麽?”
馬商豪爽的笑道:“哈哈,當然可以、當然可以,姑娘你開個價吧!”
陳鈞聽後搶先一步,伸手進衣袖摸了摸,并一邊說道:“除這匹之外,我們還要最前面那匹青色的馬,一共兩匹。這些夠了嗎?”北唐素低頭一看,竟見他正想掏出一整個金錠來,她心中一驚,連忙将陳鈞的手按回去,又摸出一把碎銀兩尴尬的對馬商笑了笑:“這些,夠了嗎?”
那馬商似乎并未察覺方才險些掏出的金錠,滿面堆笑道:“夠啦夠啦!”
“謝謝,那就告辭了。”說罷,北唐素一手牽上兩匹馬,推着陳鈞離開了城中這條大街。
陳鈞走了幾步,奪過北唐素手中的一根缰繩,說道:“你推我做什麽。”
“你身邊帶了多少錢。”北唐素有些生氣的問道。
“也沒多少。”說着,他掏了掏衣袖和錢袋,伸手抓了把遞至她眼前:“你看,也就十多個金錠吧,怎麽了?”
北唐素慌忙讓他将錢全都塞回去,把他拉到街角一處較為隐蔽的地方,怒道:“你是真傻還是假傻,遠行切勿露財,而你我的境況又異常特殊,招來劫匪或官兵都對我們沒好處。”
陳鈞一怔,盯着她看了片刻,低頭說道:“是我的疏忽。”
“怕是纨绔子弟當慣了。”
“若真是纨绔子弟,父王也不會對我趕盡殺絕了。放心吧,我以後會多加小心。倒是你,你身上不也帶着一塊玉麽。”陳鈞說着指了指北唐素挂在腰間已露出大半塊的白玉,不禁伸手拿起想看個仔細。北唐素一下慌了神,忙從他手中搶過放在衣襟中。陳鈞挑眉,不屑的說道:“緊張什麽,這塊玉玉質并不怎麽樣,你想要的話,我送你塊上乘的。”
“對不起,我不需要。”北唐素別過臉去,想緩一緩方才慌亂的心緒。
“對了,你怎連馴馬都會?我又要對你刮目相看了。”
“只是略知皮毛而已,不足為道。我們還是快走吧。”北唐素遲疑了片刻才回應他,直接牽着馬出了街角,往城外走去,陳鈞輕笑着跟上她一同出了城。
二人不敢走官道,一路只沿着小路飛奔,黎原也果真是一匹好馬,似有日行千裏而不疲累之勢。
兩人馬不停蹄,直到燕國正北國界時,北唐素就指着不遠處的一座山對陳鈞道:“就是那兒,山中有一處破敗的山神廟,平日裏不會有人前來,應是極為安全的了。”
“你竟知道如此隐蔽的場所。”
“以往曾宿過幾晚而已。”說着她一拍馬背,直往山上跑去。
兜兜轉轉之下才來到深山一處廢棄的小廟。雖然從外表上看的确有些破舊,但似乎常有人打理因而顯得頗為幹淨。
發覺廟門恰虛掩着,陳鈞推門而入,山神石像前坐着一個書生模樣的人正背對着門在案前讀書。聽到門外有動靜,他回過頭打量了二人一番,起身道:“兩位是……”
陳鈞走上前謙恭的說道:“在下陳鈞,這位是北唐素,我們路經此處人生地不熟的,希望可以借宿幾日。”
書生笑了笑,收起了散亂在小木桌上的書冊說:“自然可以,這山神廟也并非我個人所有,我只是為了尋清淨才到這荒無人煙的小廟來讀書的,二位請自便。”他把手中的書放至神像邊,恭敬的一揖道:“小生名叫謝宜人,家住山下不遠的村子裏,平日這山神廟根本不會有人來,都是我一人打理,兩位既然要住下我就去小廟的裏間收拾收拾,算是代替這位山神略盡地主之誼吧。”
“那勞煩謝公子了。”陳鈞欣然道。
謝宜人擺擺手,謙和的笑着說:“往後幾日要同住一個屋檐下,何必如此見外,叫我‘宜人’便可。”陳鈞點了點頭,謝宜人便走進裏間忙活起來。
“這人倒真是熱忱。”陳鈞就着桌邊的草垛坐了下來,北唐素則四下看了看,心中暗自感到欣慰。
過不多久謝宜人便從裏間出來,身上沾了些塵土,他輕輕撣了撣說道:“差不多了,荒郊野外的自然要艱苦些,陳兄弟,你是與我在外間湊合還是同這位姑娘……”謝宜人不再往下說,不好意的的撓了撓頭。
“她是我剛過門的妻子。”
謝宜人先是一怔,随後立即說:“啊,原來是這樣。”北唐素聽言黛眉一橫正想反駁,卻被陳鈞輕按住肩膀,顯然是要她依言行事,雖然心有不滿也只好不吭聲。
待入了夜,北唐素與陳鈞共處一室時才問:“你方才為何說我是你……”
陳鈞仰卧在用稻草鋪好的地上低聲說道:“誰知道那個書生是什麽來頭,萬一身份暴露就不妙了。況且,留你一人在這間屋子我自然不放心。”北唐素張了張嘴欲言又止,最後還是未說出口。輕嘆了一聲便躺在了裏間唯一的簡陋石床上。
“之後我們該去哪裏?”北唐素閉着眼問道。
“躲在燕國也不是辦法,先在這兒避避風頭,過幾日我去找高辭。”
“你找他做什麽?”她一下從床上坐起,不解的看着陳鈞。
“父王已經下令要殺我,高辭也是屢立戰功的人,我不認為父王會放過他。而且高辭在朝中一向是孤高自傲的角色,他一心只打他的仗,争權之事從不過問。其實我早有拉攏他的意思,不過……我與他似乎有點誤會。”陳鈞撇撇嘴,自顧自的笑了起來。
“誤會?”
“咳,沒什麽。”陳鈞輕咳一聲,難掩笑意,頓了頓才說道:“無論如何我還是得走一趟,等過些時日,風頭稍稍過去了我就去找他,我可不甘心就這麽躲躲藏藏一輩子,父王的錯……我來替他糾正!”
“我同你一道去。”陳鈞聽了正猶豫,北唐素又繼續說道,“也許……我能幫上你。”
“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也知道高辭對你有意,帶上你或可說服于他。但是如果你我同去,若是不幸落了網我們都得沒命。”
“我自然明白!”
陳鈞默然的看着她,奔波了兩三日,北唐素臉上已有倦容,但眼神卻依舊光華熠熠。陳鈞淡淡的笑了笑,說道:“那就一同去吧。”他雖知道此事的确有危險,但心中莫名有些難以言說的歡愉。他雙手枕在腦後,望着這小廟中灰暗又有些剝落的牆面說道:“北唐……我其實不願将你卷入此事,可現如今我也無能為力了。生在帝王之家,許多事都身不由己,貴為太子卻落到這一步,當真狼狽。”
“現下我想置身事外也無可能了,與其說這番洩氣話,還不如想想往後要如何才好。”
“往後,往後啊……我想遠離這些無果的紛争,就像現在這樣住在離開風塵嘈雜的地方,像現在這樣就好,只是別再懸着一顆心了。”陳鈞說着閉上眼,似在憧憬理想的日子,又仿佛在哀嘆如今的飄忽不定。
“遠離風塵,不怕冷清麽……”北唐素看着睡在地上的他問道。這本是過去高辭問她的,如今卻反來問陳鈞。
“若真是像現在這樣的話,不還有你在麽?”他睜開眼,目光從灰暗的老牆上離開,直直的看向北唐素,倒讓她低了頭,不知該說什麽好,良久才木然的說了句:“別鬧了,自己的命都不知還保不保得住。”
“是麽……”
之後兩人久久沒有言語,只剩暗淡的殘燭獨自搖曳着,不大的屋子裏透着一種難以名狀的沉重,陳鈞打破了沉默開口道:“這一路,不,從我認識你起我就覺得你總是不斷的給人驚訝感,拼了命救宋霖也好,此生無悔之說也好,對各種古怪的事都略通一些也好,都讓我覺得你還真是與衆不同。”他說着突然笑了起來,“我也算得閱佳人無數,不過你這般的,還真是第一次見。”
北唐素不禁脫口而出道:“那這樣好還是不好?”
陳鈞微微一怔,嘴角略帶笑意,右手抵着下巴細想了想:“不好說。”
“為何?”
“我覺着好,旁人就不一定了。”
“的确……”她低頭也抵着下巴思忖着。陳鈞偷偷看了她一眼,不經意地低聲說:“倒希望只有我一人覺得好。”那話語低的似乎是陳鈞自己的獨白,她半點兒都未曾聽見。
兩人直談至接近三更天才睡下,燈雖滅了,但北唐素卻遲遲無法入眠,才不過短短兩個月,她在齊燕兩國輾轉,似乎經歷了許多人和事,那是她過去從未想到過、遇見過的。她過去認為無悔的東西是不是在這紛繁的人世間根本不足為道甚至有些可笑呢,她不懂多少人情世故,只是憑着“應是如何如何”之類來行事,不像陳鈞這般,只憑着心意往前。要什麽,想如何,她從未問過自己。
小窗外月光清冷地透進來,耳邊傳來陳鈞疲累的鼾聲。她悄然起身,推門走出了屋子,熟門熟路的來到了小廟屋外與圍牆間的一方天井。
“你來了?”天井中坐着一個瘦高的身影,手邊放着幾本書冊,正是廟中書生謝宜人。
“宜人,謝謝你。”
“謝什麽,你方一踏上這山我便撤了內陣候着你,我們相識百餘年了何必這麽見外。”謝宜人回頭看着她,就着月光笑了笑,讓她心中微微一暖。他繼續道:“方才我那些謊話編排的還過得去吧?”
北唐素淺淺一笑:“自然是妙極,為尋清淨的書生,還真是符合你的脾性。盡地主之誼也的确合理,畢竟這廟是你這山神給自己造的。”
他也跟着笑了笑,“你總愛拿這事笑我,我又并非孤芳自賞,只是覺着我這山神無人祭拜的話未免也太委屈了。”說着卻又立馬沉下臉來問:“倒是你,兩個月不見什麽時候成了別人剛過門的妻子了?”
“他不知你身份,怕節外生枝,我與他……只是現下要共進退罷了。”
“我不知你在山下這些時日裏發生了什麽,你原本與我說是要報那名宋将軍的恩,了了便會回來,如今似乎不止如此了?”
北唐素輕嘆一聲,苦笑道:“人世間遠比我想象的複雜。”
“早知如此,我便不該教你讀書寫字,雖說我身為地仙,你為靈獸,本是無甚瓜葛卻難得有此交情,不想我這一舉倒讓你染了凡塵的愁緒。”謝宜人望着孤月嘆道。
“有因必有果,我不覺得你做錯了什麽。”
謝宜人微皺着眉笑了笑,看向站在身側的北唐素道:“我也不細問你事情的緣由,了結了便早早回山吧。曾聽聞其他仙神說凡人之心污濁雜亂,我倒不怕你沾染穢氣,只是擔心凡人亂了你的神思,與你同來的那人亦然,我看得出,他不一般。”
北唐素搖搖頭:“我的神思本有些亂,現下反而清醒了不少。”
謝宜人無奈的笑了笑,站起身望着皎月道:“我不幹涉你的路,只希望你記住自己的身份,莫要輕易行事才好。”他說罷看了看前方的圍牆說:“廟外早有人窺探你我了,我的法陣未盡數撤走,他聽不到你我的談話。此人來意怕也是與你的事有關吧。”說着他向牆根處邁了幾步,略微大聲道:“是哪位兄臺深更半夜了還在廟外,若非誠心祭拜不如現身說個明白可好?”
果不其然,牆根處應聲突然竄出一個身影,緩緩的從陰影中走出,月光下露出一整張臉。
“癸巳?!”北唐素一怔,驚異道。
“姑娘可是忘了我的職責?”
“不曾忘記,只是,你竟一路跟到了這兒。”
“宋将軍的吩咐,在下不敢怠慢。”他看向謝宜人,禮貌地一揖道:“先生洞察能力驚人,不知您與北唐姑娘有何交情。”
謝宜人正欲開口,北唐素輕輕一攔,搶先道:“他與我是舊相識,你大可放心。”
癸巳聽後并未說話,似在低頭思忖着些什麽,令人猜不透徹,過了會兒才看着她說:“宋将軍只叫我助姑娘脫險,離開齊國的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