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後續 第二次出圈 (1)
《平平生活》這次的出圈沒有任何人料到。
就因為一只熊貓?
周子凱聽說後只覺得太荒謬了!
但是他無法阻攔網上的網友們前仆後繼打開綜藝舔屏,繼而分流進平平生活一部分,把這部綜藝播放量擡高,更無法阻止自己那檔節目的觀衆流失!
不少網友看完節目,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天性讓他們接着又吃了個瓜,原本沉寂下去的言論再次洋洋灑灑飛起。
“确實是節目證明了一切,電視上原本接替《平平生活》的是什麽?我連名字都記不住,根本看不下去。”
“林導演說用實力證明,果然就用實力證明了,之前那些說這節目本來就沒有好好做做的人呢?”
還有人把當初那些截圖放出來,一個個@這些人,替林軒打臉:“呦,不是說能做出來好的你們就倒立吃鍵盤嗎?快吃啊!”
之前跟風罵過的人一個個說不出話來,只能删除自己過去的言論裝死。
終于吵贏了的觀衆們喜氣洋洋,回頭又把喜歡的cut看了一遍,心心念念期待着:什麽時候他們也能過去玩兒啊!
大家還玩兒出了好幾個梗:
“平平生活,這名字着實貼切。大家看,趙明雅、阮玲玲、戴老師還有白沐生在裏面過着鄉下的平淡生活,小竹老板又是種好吃的菜又是勾引大熊貓來,可不就是不平凡的生活嗎!他們平淡,人家村民自己負責不平凡。狗頭.jpg”
“笑死,這兩天趙明雅剛好有個采訪,記者問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麽,她先是大誇特誇讓自己變瘦的竹荪,然後表示他們根本不知道那些菜能賣到那個價格,也不知道那只雞如此有戰鬥力,在節目中拿到五十塊錢時還充滿了愧疚。”
“我有制作那一段的動圖!慚愧.gif”
“哈哈哈哈哈我要不行了,現在想想他們也挺慘的吧?忙碌了那麽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手下的菜其實不是他們想象的價格,說不準也沒有看到大熊貓,導演他們踩點時瞧見就給送走了,每個人都在被迫害:趙明雅為了減肥前面好幾次沒吃到菜,戴老師釣魚名聲毀于一旦,阮玲玲和白沐生更是形象反轉……”
“只有熊貓獲利的世界達成!”
Advertisement
大家嘻嘻哈哈玩兒得開心。
實際上趙明雅他們也挺開心,根本沒有覺得自己是在被迫害。
首先,對他們來說,在鄉下度過的這段時間吃了不少好吃的,也看見了秀麗山水,網絡不好更是隔絕過多信息,好好放松了兩周。
其次,這次綜藝出圈,一口氣也把他們捎帶上了,每個人都有了新的機會!
對趙明雅來說,她離開前就感激得不得了,自己瘦了那麽大一圈,以後也不怕這麽容易長胖了。不少人對她瘦下去的反差感興趣,被娛記一報道,再出席兩個活動,更多人發現她是真的瘦了,原本因為偏胖而無法接到的角色邀約也來了。
對戴志剛來說,他本來是那種角色火人不火的類型,現在借着這股熱度工作也多了起來。
阮玲玲和白沐生更是靠着綜藝內的反差形象,拓寬了戲路。
阮玲玲之前演過的都是柔弱少女,她外貌是這樣沒錯,演也能演出來沒錯,但總是這樣都要被定型了,誰還記得她其實武力值也很高呢?
白沐生高冷款也演累了,過去沒什麽選擇,現在能選,他也不介意演一些其他角色。
在綜藝中出現的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取得了自己的收益。
就連竹笙他們也在節目拍攝時有了收入,節目播放後把村子的名聲傳了出去。
接下來幾周,平平生活順利播放到結束。
這幾集中,大家一起做秋收宴,邀請房東蔡嬸、她的兒子石厚,還有竹笙過去吃。
他們也參觀了竹笙的竹屋。
剛好趕上一次人手不夠,還親自跟車把蔬菜送到玉華餐廳。
……
他們就像是真正的竹溪村村民一樣,在這個地方體驗了當地人的生活。
辛苦,勞累,充實,滿足。
最後一集,平平生活達到了收視率的巅峰。
觀衆們依依不舍,看着趙明雅他們再次被導演喊過去,問道:“你們現在對這裏有什麽感想?”
戴志剛雙手背在身後,思考了一會兒,說話的語速有些慢,卻很認真,“很充實,其實在農村生活沒那麽容易,基礎設施不方便,以種地為生,真的很辛苦。感謝這一期節目,讓我這個在城市裏待久了的人,也能重新體會農村生活,和這片土地再一次接壤。”
出現在鏡頭前的趙明雅已經是瘦了的模樣,乍一看她身上那種虛柔的感覺好似都被這片土地壓實了,她手指從耳旁劃過,撩起了灑落下的發絲,“這裏的水土很養人。在城市裏待久了,焦慮症啊、過量信息啊都快把人逼瘋了,有時候節奏太快,再怎麽養身體,脫離不了那些好像也沒什麽用。來到這裏,整天雖然挺累,但是感覺我身體都更好了,自然而然瘦下來了。”
阮玲玲乍一看還是那種柔柔弱弱的樣子,但是觀衆們已經不會誤會了,“我在這裏,體會到了大自然孕育萬物的感覺吧。那些魚啊、雞啊,還有我們采摘的蔬菜,一想到是大自然孕育出來,要經過那麽多複雜程序才到我們餐桌上,就覺得一定要珍惜糧食,不僅僅是不要辜負農民們的努力辛勞,也是不要辜負大自然的饋贈。”
白沐生是盤坐在地上的,手上還拿着一個竹編的小工藝品,那是他在最後兩天時間內和其他村民學會的,“難得親近自然的機會吧,我也算是放飛自我了。”他無奈地笑了,“我知道抓雞那一段肯定不會删除的,哎,剪輯師給我多留點面子吧。”他雙手合十,面對鏡頭拜了又拜。
看到這裏的觀衆們又是感動又是好笑,紛紛發表彈幕:“原來你也知道啊小白!”
但白沐生緊接着又嚴肅說道,“如果一定要播出,請把這一段也加上!”
他伸手對旁邊招了招,竟然有一只雞“咕咕咕”地從鏡頭外溜進來,跟着出鏡了。白沐生撓撓頭發,似乎有些害羞,但起身的剎那,身上氣勢還是跟着一轉,他再次演出了那天的絕技:霸總壁咚!
“咕!”那只雞配合地跟着一倒,在地上凄慘地咕咕咕。
霎時間一片彈幕把這段都給淹沒了,“卧槽卧槽卧槽!小白你怎麽做到的!”
“你到底付出了什麽才讓它這麽順利地配合你?”
“這是真的嗎?雞真的可以聰明到這樣?我開始懷疑人生了!”
但是綜藝還在繼續下去,大家拍攝完感想,和竹溪村的衆人一一道別,坐上大巴,離開了這個村子。
直到末尾,林軒導演才在彩蛋中把這一點放出來,原來白沐生手上還拿着一把米,他是借着大家注意力不在自己手上時趕快做了點小動作!
“原來是這樣!”幾條彈幕從屏幕上方閃過。
彩蛋放完,最後一集也真的結束了。
畫面一黑,片尾閃過,一行行白字出現在黑底上,緩緩滑動着:
“僅看自己的生活,似乎總是平淡的。
但是從別人的視角看去,卻好像又是那樣的不平凡。
每個人的生活都那樣平淡,也都那樣不平凡。
祝願大家在自己平淡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凡而偉大的一面。
正如本季中竹溪村的農民,他們一年收獲的糧食,剛好能供應五個村子的人口,讓他們填飽肚子,有離棄你繼續自己的生活。你的工作與勞動,也正在為其他人帶來一絲微光。
致敬平淡生活中,每一個不平凡的我們。”
畫面停下,《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第三季,正式結束。
不是暑假檔,也不是春節檔,連十一長假都沒有蹭上,平平生活播出的時間并沒有什麽流量優勢。
但這反而造成它在這幾周內一家獨大的局面,幾乎橫掃其他好幾個綜藝!
越是往後,平平生活的收視率和播放量就越高。所有觀看過的人都忍不住接着看下去,成為它的真實觀衆,一點點追起來。
它第一個優勢,是新,目前還沒有其他綜藝采取這種形式。而讓這種新意真正能表現出阿裏的,讓這一期節目最後成功升華的,則是每一個參與節目的人,甚至是觀看節目的每一個人。
“看完了有點感動,忽然覺得我也好偉大。”
“更愛我自己了,過去的生活真的很糟糕,我總是想,太累了,有什麽意義呢?但是看到這個節目最後說的話,我就忍不住想如果幾位明星來體驗我們的生活,是不是我的生活也會呈現出一種不平凡?只是我已經被它淹沒了,麻木了。很感謝林軒導演,把這一點表達出來。”
“這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的綜藝!不是我在電視前看着別人去追夢,而是一種……我不知道該怎麽表達,但是總覺得我似乎被看見了那麽一秒。”
在播放完成之後,一些專業人士的點評也漸漸出來:
“這是今年最有誠意的一檔綜藝,它屬于每一個平凡的人,它真切地走進了每一個人,看見我們,也讓我們被看見……”
“林軒導演讓我們看到,娛樂和正能量并不沖突,它們完全可以和諧共存。來到《平平生活》,你可以體會到鄉下玩耍的快樂,可以對勞作的辛苦感同身受,更能在看完之後不是完全忘卻,而是感受到心靈上的洗滌……”
“《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并沒有把重點放在明星上,而是放在了真實的職業體驗上,讓明星們真切地參與勞動,參與農民這個職業的生活,住在老房子裏,做着農活,去賣糧食……過去,我會斷言這種綜藝根本沒有任何值得觀看的價值。但是《平平生活》用它出色的表現征服了我,征服了這上千萬的觀衆,它值得我們任何溢美之詞!”
真正點燃了那把火的,則是官媒的報道:《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讓每一個普通的民衆被看見。
到了這一刻,之前所有積累的後勁兒一同爆發出來,不再是因為熊貓而破圈,是因為這個節目做得好,才有了真正的破圈!
除了純粹為了娛樂的網友們,還有更多人看見了這檔綜藝。他們再次湧入,在自己的賬號上發表感想,在劇集上發着彈幕……
哪怕是不怎麽看綜藝的一些老年人,也在報紙上看了一眼。
看到點評的那一刻,林軒的眼圈霎時間紅了。
歷經這麽多波折,他沒想到這個節目還有這樣的一刻。
他給許多朋友打電話,給萬衆影視打電話,給竹溪村打電話,也給竹笙打電話:“小竹老板,你看到節目的評價了嗎?”
竹笙正在翻看,她看見很多人誇竹溪村,說想要來玩兒,也看見很多人第一次從勞作的視角看到這片土地上辛勞的人們,漸漸勾起唇角,“我看到了。”
“謝謝你,小竹老板,你不知道你們整個村子對我幫助有多大。我是在玉華餐廳看到竹溪村的照片,才有了初始的靈感。你知道,我前兩季其實沒有找到這個點,并沒有清晰地把這些東西成功表現出來……包括趙明雅他們來到竹溪村的第一天,我設想的還是做游戲。”
“但是你最後并沒有單純地做一些游戲。”竹笙輕聲說。
“是竹溪村改變了我。那天早上,看見他們在院子裏坐着,我就覺得……在這裏不應該只有游戲。這裏是不一樣的,還有更多東西值得我去捕捉表達……”
竹笙猜測,這位林大導演應該是喝醉了,絮絮叨叨了好半天,翻來覆去地重複,“謝謝你們……你們就是我的恩人……以後要是有需要用到我的地方盡管說!”
竹笙還沒說什麽,張大年站在一旁偷聽,已經高興得像是他也去喝了酒一樣。在客廳裏飄着轉了半天,還比劃着擺擺手,似乎是對遙遠的林軒做的一樣。
竹笙被晃得眼花,轉了個方向,“林導演,我記下了。你也不要妄自菲薄,這就是你自己的作品。我看到末尾說到每一個普通人,我想,這也包括你。”
“你說的沒錯!”林軒在電話那頭大吼一聲,随即又是一通鬼哭狼嚎,“嗚嗚嗚嗚……我只是太感動了……沒想到我人到中年終于能有這個成就……”
竹笙攤開雙手,算了,她也沒辦法了,這人真是徹底地醉了!
這段日子,《平平生活》大出風頭,其他節目就沒有那麽好受了。
那些老牌綜藝頂多感慨一句江山代有人才出,但是對逼走林軒的電視臺來說,這滋味猶如本以為吃了頓美食,結果那食物才進入喉嚨就變成屎了,吐都吐不出來,只能幹惡心着。
節目火了,收視率也很高,按理來說下一季在招商上将很有優勢,也會給電視臺帶來不菲的廣告收入。
可是偏偏……這個節目已經不是他們電視臺的了!
現在眼看着算得上廣告的,竟然只有竹溪村和玉華餐廳。
電視臺開了幾次會,高層們的面色都不大好看。
“周導演,為了讓你第二檔節目能順利播放,我也出力不少,你現在就用這個成績回報我嗎?”
曾經故意給林軒找事的高層看到新出來的收視率,開會時面色鐵青,直接把矛頭對準了周子凱!
平平生活是多好的數據?
借助它能收到的廣告費,預計足以占據整個臺明年35%的收入。現在全都飛了,他們電視臺被外界都嘲笑成有眼無珠的冤大頭,給經費制作節目卻沒有取得收益,哪怕林軒在解約走時還了制作費用,對他們來說也是杯水車薪,這一點,哪裏比得上後續更多的收入?
萬衆影視這會兒怕是笑瘋了,他們不用制作,直接撿錢就好!
之前,他們是一個派系的。
但是現在,犯了這樣重大的錯誤,勢必有人出來背鍋,高層肯定不想自己背,那就只有被林軒排擠走的周子凱來背了。
周子凱春風得意了一周,又忐忑不安了好幾周,再怎麽樣努力也沒能挽回自己第二個節目的頹勢,現在一看鍋要落到自己頭上,他也幹脆撕破臉了,“我的節目本就是為了接檔才補充上去的,縱然收視率不好也情有可原。林軒帶着《平平生活》離開,我哪裏有那個權力?合同不是我簽署的,說收視率下降不能再繼續播的也不是我,這會兒怎麽能找到我頭上!”
那些高層一聽周子凱這話,氣得要吐血。
如果不是為了培養你,他們誰會把眼看着有機會起來的節目擠走?
原本是仗着沒有其他平臺放,壓一壓林軒的氣焰,說不定還能用上,但是萬衆影視橫插一腳撿了個便宜就跑了,才讓他們功虧一篑。
說到底,這不還是因為周子凱嗎?
誰都能完全摘出來,唯有他不行!
“周子凱,我們是在通知你,不是和你商量!”
沒多久,當外面再有記者想要采訪時,電視臺就故作一副遺憾的樣子:“我們對于林軒導演帶着節目離開非常遺憾,經過內部調查,這一切都源于周子凱的嫉妒,他為此三番兩次給林軒導演找麻煩,将人排擠走。經過內部會議和讨論,我們對他做出開除處理……”
當然,這回電視臺吸取了教訓,把周子凱解雇了,但是節目緊緊握在手裏!
第二個節目沒什麽用了,第一個倒是還能用,這可不能讓周子凱帶走了。
周子凱原本就不想離開,他以為自己那套做法賴也能賴這裏,沒想到上面放棄地這麽果斷,還這麽決絕,連他的節目都不肯給!他氣得大喊,“你們會後悔的!”
幾個聽到的高層嗤笑兩聲,“林軒好歹還是能搞點創新,走了我們沒有可替代的。可他周子凱,不就是跟風的嗎?再提拔上來一個熟手就是了。”
除了電視臺,同樣受挫的還有星語娛樂。
他們帶着資本闖進來,大把撒錢,把別人籠絡過去,準備大家互相擡擡轎子,給他們公司也分口湯喝。
如果林軒的節目不怎麽樣,周子凱的節目火了,他們這第一步就算是成功了,像其他資本展現了自己的實力和眼光,以後大家說不準真就有什麽合作。
但是偏偏……周子凱的沒有火,林軒倒是被他們背後一番操作,擠走了卻也更火了!
知道背後事情的人都得罵一句,這特麽怎麽進來這麽一個腦殘的公司?做節目有你們這麽搞的嗎?短視成什麽樣子了!
蔣浩勝直呼冤枉,他和安星語談過幾次,都覺得這會是未來的趨勢!
但未來的趨勢,不代表現在就适用,經過這次事件,更不代表未來就一定會發展成那樣。
現在好了,他們錢撒完了,又被當成冤大頭,可是一點兒好處都還沒撈到!
蔣浩勝和安星語之間難免出現了一點點裂痕。
安星語看到大火的節目後又去找蔣浩勝鬧了幾次,但是蔣浩勝他家裏的公司和互聯網也沒什麽關系,和萬衆影視根本說不上話,就算說得上,人家本來就是這個戰略發展方向,怎麽也不可能為他妥協!
鬧到最後,蔣浩勝都煩了:“安星語,你到底在搞什麽?節目放了就放了,我們公司已經虧錢了,現在要想的是從哪裏再掙錢,你要把那個節目搞下來完全不可能!”
安星語哪裏敢說自己是因為看到了竹笙,怕她回來呢?
“我就是覺得那個節目也沒什麽好看的,怎麽偏偏就比我們投資的都要火?”
安星語理解不了很多人共情的點。
蔣浩勝其實也無法共情,但是他能看得出火在哪裏,“免費看節目的都是花不棄錢的,這節目也是講他們那些窮光蛋的,窮人和窮人容易共情,沒辦法。”
“三少。”有人忽然敲了敲門。
“進來吧。”蔣浩勝應了一聲。
來人西裝革履,帶着金絲框眼鏡,手裏拿着公文包,對蔣浩勝和安星語都點點頭,“三少,您最近賬戶內資金已經消耗完了,蔣先生對您目前的表現不是很滿意……”
蔣家是做實業的。蔣家主有三個孩子,大兒子繼承家業,二兒子在敗家,小兒子想創業試一試也行。
但是創業這種事兒,就跟個無底洞一樣。
真的遇上了,蔣家主才恍然,這比敗家還敗家啊!仗着他背後有個老子花錢起來大手大腳不說,還沒完沒了,覺得他能把蔣家都搭進去似的!
這哪裏來的傻兒子?還不如像二兒子一樣整天出去花天酒地敗家呢!
“因此,蔣先生希望您能把這家公司處理完畢,盡快回去,聯姻對象也為您挑好了……”
兩個人臉色都是一白。
對蔣浩勝來說,這是宣告他已經完全失去自由了。
對安星語來說,雖然人家一句話也沒和她說,卻猶如指着她鼻子罵“你這個攪事精!”
兩家本來門當戶對,她和蔣浩勝都開始談戀愛了,可是現在又說找好了聯姻對象,豈不是在嫌棄她嗎!
安星語不敢想象這消息傳回家之後,她會怎麽樣。
她立刻看向蔣浩勝,可是蔣浩勝的第一反應,是避開安星語的目光。
曾經在那雙眼睛裏出現過的愛意,就像是春天的柳絮,風一吹,就飄走了,不留一點痕跡。
完了……完了……
果然,安星語一回家,就迎來了安父的呵斥,“安星語,你又去別人家霍霍什麽了?我這都準備商量着等你明年畢業了就訂婚,結果人家打電話來委婉拒絕了!你怎麽這麽沒用?有時候我都懷疑你到底是不是我女兒!”
安母在旁邊一個勁兒地安慰,“別氣了別氣了,這不還是從我肚子上掉下來的一塊兒肉嗎?還能不是你女兒不成。”
安星語看着兩人,忽然覺得十分荒唐,那種荒謬甚至讓她有一瞬間想說——“你們竟然一直沒發現,我不是你們女兒嗎?”
她本該擔驚受怕,生怕自己被發現了身份。
可是這會兒,想起前幾天她逼着自己細細看了那個綜藝,找出所有竹笙出場的鏡頭,卻發現竹笙好像在鄉下比她過得還惬意。
竹笙不用擔心身份被發現,不用擔心怎麽找一個好的男人籠絡到手中,不用擔心以後怎麽預防對方出軌,怎麽讓對方即使出軌了也不會把外面的孩子帶回來……
竹笙什麽都不怕。
全程,一直是她自己在怕!
她越是努力,結果反而越是糟糕。
安星語帶着那種仿佛發現新大陸的眼神,從安父安母身上一一看過去。
她的嘴唇動了動,盡管最後什麽都沒說,心裏卻萌發了一個奇異的念頭。
她在這裏的生活,真的就比竹笙在鄉下好嗎?
竹笙其實根本沒有把安星語放在眼裏過。
她又不準備回到原身親身父母身邊,安星語呆在那裏,不來找她她就當不知道這個人了。
偏偏這次綜藝節目背後好像又有她的手腳,竹笙幹脆對林軒提議,放幾個彩蛋上去,讓大家覺得在網上看物超所值,比電視上能看到的還多。
當然,彩蛋是她精挑細選過的,保準有自己的正面出場。
哎,小姑娘嘛,吓唬一下估計就老實了。
後續果然沒了那些雜七雜八的事兒,竹笙就繼續處理她這邊的事務了。
今年秋收一過,竹笙這邊收獲的就更多了,手上的錢也多出來不少。
她種竹荪是直接把承包的竹林這塊兒大多都種上了,還專門搭建了庫房,最後收獲的可不少。
趙明雅走的時候買走了一些,剩下的需要趕緊制作成幹貨,趁着過年前,綜藝又剛好火了一把,提高了知名度,往外銷售。
不過制成幹貨又得買一些機器才能制作,還好這一整年她還有蔬菜、以及剛剛種出稻米的收入,手上又有了餘錢。
智能手機開始普及後,上桃寶買東西也方便了。可惜現在還沒發展到真的什麽都有,竹笙最後還是找之前聯系過的熟人買的機器,竹林裏的竹荪成熟一批,就趕快處理一批。
秋收後正是各家都忙碌的時候,要忙着賣米、收拾才收上來的作物,晾曬處理,為過冬做準備。
竹笙這會兒處理竹荪也是,一時半會兒請不到人,只能她、石厚還有張大年、蔡嬸幾個人自己上陣。
她的竹林不是尋常竹林,地上撒過靈泉,竹子長得極好。除了竹子,還有些沒有完全成熟的竹荪,其中也蘊含了不少靈力。
這意味着……山上要是有什麽小動物瞧見了,都喜歡吃。
哪怕她有戰鬥雞在外面守着,竹笙也還是不放心。好比上回來的那個大家夥,體型龐大,戰鬥雞要是沒有指揮結陣,一時都還奈何不了它。要是來的動物本身也有些靈力,那完了,戰鬥雞說不定還會落于下風。
前兩天竹笙發現自己的籬笆又壞了,肯定就是這樣的家夥!也不知道它進來偷吃了什麽。
不過無論是竹子還是竹荪,竹笙都會心疼。
竹荪能換錢,本身也好吃。
至于竹子,她也喜歡啊!要不是喜歡這片竹林,她怎麽會第一時間承包這塊兒地?
他們這會兒就在庫房裏炮制幹貨,竹笙還一邊注意着外面。
為了抓住最近總是來偷吃的罪魁禍首,竹笙這兩天把所有的雞都關進了雞舍,不讓他們出來,就豎着耳朵聽外面動靜。
她本身也站在靠窗口的位置,時不時瞧一眼竹林頂端。要是有大型動物進來,肯定會壓彎幾根竹子,顯得空了一小塊兒。
今天幹活時,外面漸漸又有窸窸窣窣的動靜了。
竹笙擡起頭,從窗外探出去,沒看見壓低的竹子。
她猶豫了一下,還是繼續處理這邊的竹荪。
但是很快,那股窸窸窣窣的動靜越來越大,伴随着牙齒的啃噬聲,還有東西掉落的聲音。
好家夥,這是都吃上了!
她幹脆放下手中原本的活兒,放輕腳步,踩着鋪滿竹葉又松軟的土壤,一點點靠近。
奇怪……
竹林裏乍一看并沒有什麽動物。
竹笙慢慢往前走去,找準發出聲音的方向,腳步越來越快,很快就看到了竹林邊緣處她圍起來的籬笆,再然後是……
籬笆外的一個黑白團子?
竹笙一時之間還以為是自己看錯了,靠近了一瞧,還真是上次來過的家夥。
它這回學聰明了,用爪子把籬笆毀了,能探進來半個身子,卻不進來,也不把竹子壓彎,只是在外面坐着,面前還有一個坑。
而它捧在手上吃的東西,大概是從坑中挖出來的,看着還挺大,讓它用兩個爪子才捧住,整體呈淡黃色,像是一個小山包一樣下寬上窄,越往上越尖。
再看它的模樣,用爪子随意扒開一點,就埋頭啃了起來。
是冬筍!
竹笙輕輕動了動鼻子,仿佛都聞到冬筍那甘甜的味道了!
立秋後正是冬筍開始生長的時間,到眼下十一月初這會兒,肥美的冬筍剛剛破土而出,筍質幼嫩,正是品嘗美味的好時節。
竹笙瞧它吃得香甜,那股氣慢慢也消了。
罷了罷了,看在它提醒自己吃冬筍的份兒上。
“石厚、張大年、蔡嬸!竹林裏的冬筍可以吃啦!”她回頭喊了一聲,嘹亮的聲音很快傳到了庫房那邊。
很快,他們幾人就過來了,蔡嬸還細心地準備了竹筐,鋤頭,張大年迫不及待地說,“好好好,咱們今天挖幾顆冬筍,中午就吃了!”
挖冬筍需要一點點小技巧。
這會兒冬筍大多還沒有完全破土而出,是埋下地下的。
有些長得快點兒,會頂出來一個松垮開裂的小土包,順着這土包用鋤頭往兩邊扒土,扒到筍了再慢慢挖出來。因為冬筍從下面竹鞭上長出來,萬一是橫着的,垂直挖一下子就容易挖斷了。
有些還沒有頂出來一個小土包,就需要根據竹子的狀态判斷,但凡是葉片深綠的,沒有枯黃葉子的,就說明這竹子正當壯年,還能長出竹筍。
竹笙他們每人挖了好幾顆一齊帶進屋子。
蔡嬸挑出來今天一會兒要吃的,剩下的連殼埋放進竈下火堆中,煨熟後放到陰涼處豎排放好,可貯藏保鮮一個多月。
至于今天吃的,她選了一道幹煸竹筍,一道冬筍爆雞片,加上本來就有的鮮竹荪,還可以做一道竹荪雞湯,另外配兩個青菜。
将冬筍切成厚厚的寬片,豬肉剁成粒,開火放油,等油溫大約六成熱的時候下冬筍先炸至淺黃色撈起,鍋內留底油炒肉粒,炒到酥香時放入冬筍翻炒,依次加入料酒、鹽、醬油、白糖、味精,最後是作配的芽菜與香油。
豬肉粒煸炒熟之後就開始散發豬肉濃郁的肉香,冬筍帶着山珍特有的甘甜,各類醬料将他們混合染出了濃郁的醬香色,最後放的芽菜又帶來些清香。
趁着蔡嬸做飯,竹笙早就在一旁找好位置,一邊幫着打下手,一邊伸出筷子,試圖先夾一塊兒。
香!
這道菜是鹹香口感,脆嫩的冬筍經過翻炒加熱,內部的鮮甜流出,與醬香、肉香混合在一起,外面依然是脆的,卻和內裏比起來又有些不一樣,一種是帶點柔韌的脆嫩,一種是稍稍硬一點的口感,外層還有豬肉濃郁的油脂與些許肉粒混合,在嘴中咬下,先是鹹香的肉味,緊接着是鮮甜的筍味,牙齒徹底咬合時咔嚓咔嚓的,那奇妙的感覺讓人幾乎停不下來!
冬筍爆雞片則又是一種口感了。
它的用料沒有豬肉那樣濃郁,也沒有那麽多醬香,反而是黃瓜、蔥姜、青椒這類帶着幾分清爽的配菜。雞肉切片後腌制,用蛋清、澱粉勾芡,冬筍與其他配料切片切絲,鍋內放油燒至五成熱時,先放入雞片翻炒,變色後撈出,再留底油。放蔥、姜、筍片煸炒,最後下黃瓜、雞片。等菜大致炒好,用雞湯、鹽、味精、黃酒兌成汁淋入,鮮而清爽的感覺一下子從鍋中冒出,濃郁卻清澈的湯汁呈現在淡黃色雞肉、筍片以及淡綠色黃瓜片上,說不出的清爽好看!
竹笙也不裝作偷偷摸摸了,大搖大擺地先偷吃一小塊兒。
不算清甜,卻仍舊是極為清爽,筍片、黃瓜、青椒都是帶點脆的口感,雞肉又十分柔嫩,吃在嘴裏別有滋味!
等另外幾道菜做好,三人一鬼在餐桌前終于吃上了這頓熱氣騰騰的午餐。
入冬前的第一次吃筍,真是幸福啊。
秋天忙過了,竹溪村的建設又拿上了毛村長的案頭。
他之前聯系好了幾家能修水庫的、賣噴灌設施的,就差開始動工了,剛好冬天閑着,他們這兒溫度也還沒到零下。
另外就是大家的房屋也可以修整了。
這一年,不得不說在竹笙的帶領下,每家每戶都掙了不少錢。
老房子住久了,還是有不少不方便的地方,剛好也可以趁機修一修,有些家裏掙得多的家庭還能再添置點兒家電,趕在過年這會兒大家都高高興興的,哪怕嘴裏嫌棄着“亂花什麽錢啊”,在家裏看到總歸也不會太生氣。
毛村長一件一件事辦過去,聯系修水庫的、聯系家電下鄉那邊的、聯系村民們說有活動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