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權柄

幾千個孔明燈,加起來還用不了一百貫錢,可京城百萬人的心,就被連在了一起。緬懷逝者,鼓勵生者。開封氣象,煥然一新。

趙官家的手段是越來越厲害了,而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時候,天子越強悍,就越能獲得支持,很多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卻是可以觸碰了。

趙桓把幾位主要的宰執相公叫到了文德殿,天還沒亮,忙活了一夜,大家夥肚子都餓了。趙桓讓下面準備了羊肉粥和小菜。

“別怪朕摳門,已經交代了,往後宮裏的用度都要削減,朕一頓只要一菜一飯即可。禦膳房只負責宮中食物,朕讓朱拱之在福寧殿旁準備給小竈臺就是了。”趙桓笑呵呵說着,端着粥碗,喝了幾口,空虛的腹中升起熱氣,好不爽利。

他擡頭看去,卻發現幾位宰執相公,沒一個人動,包括李綱在內,都面色凝重。

趙桓輕嘆道:“朕知道朝廷規矩大,也知道這樣做省不了幾個錢,可金人大軍就在城外十裏駐紮,連續攻擊開封,讓朕還守着原來的規矩體面,朕,朕不是沒心沒肺的人,朕幹不出來啊!不光是朕,所有人都裁撤,衣食住行,能省則省,積少成多,也算是朕的一點心意。”

趙桓語氣誠摯,入情入理,李綱繃着臉,心中苦澀,他也覺得宮裏節省一些很好,但是省到連體面都沒了,就過分了。

李邦彥想開口,又不知道該勸阻,還是該鼓勵,只能鼓着腮幫,幹瞪眼,沒注意。

出人預料,升任平章軍國重事的白時中開口了。

“官家裁減宮中用度,此乃良政,節約開支,也是仁心愛民之舉。老臣知道,官家原本只有皇後一人,皇子公主各一人,登基之後,別說廣納美女,就連後宮都沒有去過……官家不容易啊!”

白時中嘆道:“當下宮中開銷,其實多數落在了太上皇身上,太上皇妃子衆多,子嗣興旺,多達幾十人。如果算上下面伺候的人,只怕要過萬人。如今太上皇避居龍德宮,我看不如這樣,就讓這些人都遷居龍德宮,跟太上皇在一起,夫妻父子團圓,共享天倫之樂。”

白時中又道:“這對太上皇也是好事情,奈何官家仁孝,一些宵小之徒,會胡言亂語,說官家苛待長輩,欺淩兄弟姐妹,君辱臣死,務必要禁絕浮言。因此我願意帶頭上書,把事情落實下來!”

又要朝太上皇下手了!

雖說趙佶可惡,但這麽欺負他,真的好嗎?

而且白時中你這個臭不要臉的,怎麽能搶先說出來啊?

“官家!”李邦彥迫不及待開口了,作為欺負太上皇的老手,李邦彥輕車熟路,“官家,我朝以往并沒有供養太上皇的成規,臣願意牽頭拟定一份,确保太上皇後妃不失禮儀,供奉不減,樂享天倫,以示官家孝心。”

Advertisement

兩大宰執争相表态,趙桓颔首,“你們有心了,裁減宮中人員用度,增加龍德宮供奉,這兩件事要同時做,都要做好,做穩妥,明白嗎?”

“明白!”

李邦彥和白時中一起答應,作為幾十年的老官僚,這點小事情還辦不好,那就真的該死了。

宮裏的用度裁減下來了,但是龍德宮那邊卻不會漲上去,甚至還要想辦法削減下去!

怎麽?

不滿意啊?

不滿意找太上皇啊!

畢竟宮裏的處境再差,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那也是天堂了。更何況還可以安排一些後妃跟兒子居住嗎!

比如像趙構的媽,大可以送去康王府。

對了,還可以削減親王府開支,供應龍德宮,讓兒子孝養老爹,天經地義啊!

很顯然,一旦文官不打算做人了,那是什麽事情都能幹得出來,而且還是冠冕堂皇那種!

趙桓也不是存心欺負趙佶,而是這筆開支必須節省下來!

“招兵整軍,這是早就定下的事情,招兵這一項做得很好,但整軍卻是遲遲沒有效果。除了韓世忠的一隊禦前騎兵之外,其餘都沒有定下來。朕打算趁着剛剛擊敗金人,抓緊時間整頓兵馬,提升戰力,迎接更殘酷的戰鬥,”

趙桓看了看幾位重臣,又語重心長道:“原本三衙禁軍已經崩壞,不堪使用,朕打算成立禦營司,統禦所有兵馬,以應付金人,諸位卿家以為如何?”

涉及到了軍制,樞密使耿南仲,同知樞密院事吳敏沒法裝傻了。

耿南仲是趙桓的舊臣,別說設立禦營司,就算再困難十倍,他也不會反對,可吳敏卻沒法輕易答應。

“好讓官家得知,雖說三衙早非國初之時,尤其是燕山府之敗,已經名存實亡。但是我大宋禁軍并非都駐紮京師,此前一部分屯紮河北,防禦契丹,一部分屯紮陝西,抵禦西夏,如今河北禁軍星落雲散,大可以整頓重編。但是西軍尚在,而且已經受命進京勤王。”

吳敏探身道:“官家,如果這時候廢了三衙,是不是讓這些禁軍都成了西軍将領的私兵?雖說這些年來,兵歸将有,局勢越發失控,但去了三衙這一道羁絆,終歸是有後患的。”

趙桓低垂着頭,耐心聽着,還微微颔首,吳敏受到了鼓舞,繼續道:“官家,還有第二件事,此時成立禦營司,必定以韓世忠,劉锜等人為将。臣,臣相信韓将軍的忠勇,可問題是他畢竟資歷淺薄,如今驟然升到高位,讓原本的西軍将領怎麽看?總不能讓種老将軍在韓世忠之下吧?”

吳敏沉吟道:“臣知道禁軍不堪用,也知整軍迫在眉睫,可臣以為,越是如此,就越是不能唐突,若是出了差錯,只怕連現在的局面都沒法維持了,還請官家明鑒!”

吳敏說完,雙膝跪倒,匍匐地上。

趙桓聽完吳敏的話,竟然起身,把他攙扶起來。

“吳相公,去年臘月的時候,太上皇要任命你擔任門下侍郎,輔佐朕,你拒絕了?”

吳敏惶恐,忙道:“官家,臣之本意,還是希望太上皇能留在京城,安定人心。而太上皇一定要走,擢黜大權,自然應該交給官家,豈能提前安排好宰執重臣,架空天子,遙控朝局,臣以為萬萬不妥!”不知不覺間,又把黑鍋甩給了趙佶……

趙桓心中暗道識趣,頻頻颔首,轉身對幾位宰執欣然道:“吳相公老誠謀國,金玉之言,朕采納了他的建議,三衙不可廢,西軍更是朝廷幹城,社稷支柱,豈能屈居人下?但是戰局如火,京中也不可一片散沙。朕決定成立親征禦營司,臨時替朕執掌軍權,應對眼前局面。”趙桓笑着對吳敏道:“這樣總不會有差錯吧?”

吳敏咧嘴,咱都是成年人,就別玩朝三暮四的把戲了。

親征兩個字随時可以去掉,臨時也能變成永久,說到底,官家是要動軍制了。

是三衙好,還是禦營司強,這已經不是問題的關鍵,真正的關鍵只有一個,那就是官家有權力改動自後周以來,延續至今的軍制格局。

在此之前,禁軍将領的安排,軍權授予,雖然也是皇帝說了算,但總歸是在老祖宗的框架之內做道場。

可一旦設立禦營司,一切都是趙桓說了算,将領權力大小,人馬編制安排,糧饷軍械供應……這一整套體制,都要聽趙桓的,真正乾綱獨斷!

甚至樞密院和兵部的權柄,也會因此改寫……

“臣,臣以為官家安排,極為妥當!”吳敏後背冷汗濕透。

趙桓大笑,“吳相公熟悉軍務,整個親征行營使,非你莫屬!”

吳敏慌忙磕頭謝恩,卻不敢有任何得意之色,他躬着身體,谏言道:“臣鬥膽保舉種師道老将軍為副使,總攬勤王之師,還望官家恩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