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處理食材中

一推門便被院子裏擺的整整齊齊的生蚝給吓一跳, 而且還擺在大太陽的底下,這眼見着就要午時了。

再看一旁忙忙碌碌的岑天和坐在那裏指揮的蘇井南。

“我只讓你一個一個分開,沒讓你們曬啊, 我的天!”伊荔連忙拿個大盆子, 将地上的生蚝迅速地裝進盆裏,有的外殼都開始發燙了。

這本來就是躲在深海裏的東西,怎麽經得住這樣暴曬, 恐怕裏面的肉不是半熟了,就是該臭了。

見伊荔變了臉色, 蘇井南和岑天齊齊傻了眼,尤其是岑天,手上還拿着幾個刷幹淨的生蚝,不知所措。

“蚝幹也不是這麽曬的啊……還不過來幫忙,趕快收起來,放到陰涼地方去。”伊荔邊撿邊叫, 揚揚聽到了, 趕緊幫着姐姐一起撿。

蘇井南就不用說了, 他幫不上。

只有岑天, 怨念地看了一眼蘇井南。那可是公子教他的,公子還說, 伊姑娘最愛幹淨了, 這樣洗幹淨了, 曬幹了, 伊姑娘回來看見了一定會誇獎他們的。

所以,原來這就是誇獎嗎?

好在只曬了一半的生蚝,還有一半剛洗幹淨,還沒來的及曬, 伊荔将那些新鮮的都放在了陰涼處。

而這些已經曬了半個多時辰的,基本也快熟了,按照海鮮的新鮮程度,這些放不到晚上再開,只能現在開殼煮熟,不管是吃,還是拿去曬蚝幹,都是最好的安排。

伊荔翻出剛從鐵匠鋪拿回來的兩個撬蚝殼的小工具,其尖頭處類似扁平的螺絲刀,但是比螺絲刀更薄利一些,伊荔示範給蘇井南看。

首先,找到生蚝尾部兩片貝殼交接的地方,用刀尖插、入,割斷殼肌,然後沿着順時針方向,上下轉動撬刀,便能慢慢撬開上面的殼。

蘇井南看了一遍,自己再摸索幾下,便找到了竅門,很快便打開了幾個生蚝。

這讓他信心大增,直囔着這活他都包了。

岑天在一旁看不過去,幾次想插手,都被蘇井南擋了開去。

Advertisement

安排完生蚝,伊荔便去看釘螺。

哎。

尾巴倒是都剪了,可是剪的太少了,這樣根本無法将裏面的肉給吸出來。

岑天在一旁忙着解釋道:“多了會剪到肉。”

“不剪到肉就吸不出來!”這全部都要返工,再剪一遍,他們這一早上等于不僅做了無用功,還拉了後腿。

伊荔無奈道:“算了,今天辛苦你了,一會我煮點餃子給你吃,算是感謝,你吃了便走吧。”

“我不能走……”

伊荔:“……?”

“我,受人之事,忠人之托……”

“你不就是為了吃餃子,幫我一點忙嗎?沒那麽嚴重。”伊荔不以為然道。

岑天有些急,去看蘇井南,他好像只專注自己手上的生蚝,絲毫沒注意到他這邊的處境。

岑天只得硬着頭皮道:“實不相瞞,伊姑娘,我是,是覺得和這位公子甚是投緣,如果你不嫌棄的話,我就,就留下來幫你們,只要你們給我一口飯吃便好,如何?”

“嗯?你和這位公子投緣?”伊荔看向蘇井南,蘇井南正好也擡頭看她,四目相對。

“你覺得我會跟這麽笨的人投緣嗎。”蘇井南說完又低頭奮戰。

??

這說的是人話。

伊荔看着岑天可憐兮兮的模樣,便答應他先将釘螺重新剪一次尾巴,剪的好再作安排。

岑天感激涕零。

趁着他們在院子裏幹活的功夫,伊荔進了小木屋,起火燒水,準備下餃子。

按這人說的,許久沒吃到餃子,再加上體格強壯,怕是兩袋不夠,伊荔狠狠心,給他一人準備了三袋,蘇井南準備一袋,讓他們吃個飽。

蘇井南連着兩天吃餃子,也不見膩,甚至一袋不夠吃,還搶了點岑天的。

至于她自己和揚揚,她繞道小木屋後面,和揚揚一起進了空間,煮了點甜湯喝,又各吃了一根老冰棒消暑。

接着,伊荔整理了些要用的調料、竹簽、油刷等工具,一起帶出了空間,藏在土竈的壁龛裏。

然後帶着上午買回來的其他海鮮,去了井邊。

伊荔不放心揚揚和岑天在一處,便也把他帶到了井邊玩耍。

井邊有一個簡單的茅草棚,茅草棚擋着陽光,伊荔先提一桶水灑在茅草棚下,頓時這個小方寸之地便清涼了起來。

棚下有歇腳的人搬來的大石頭,常年坐卧,已經被磨得光滑且平整。

伊荔挑了個合适的位置,和揚揚一起坐着處理大蝦和鱿魚。

本來蝦處理起來比較簡單,只要過兩遍淡水,便算幹淨了。

伊荔小時候在家也是那麽吃的,什麽蝦線,蝦頭的,根本無需處理,除了吞不下去的殼外,其他都能吃。

但是這些年慢慢地就講究了起來。

首先,蝦頭不能吃,裏面還有大量的激素和甲基汞;

其次,蝦線不能吃,蝦線相當于蝦的排洩腸子,含有大量的泥沙和蝦的排洩物。

自從聽到這些後,伊荔再也不敢整只吃,每次都要将蝦頭去掉,蝦線拔掉。

不過,這個古代的海邊倒是天然多了,沒有什麽汞的污染,蝦頭含有蝦黃蝦膏,去掉太可惜了,而且做起烤串來,也不美觀。

但是蝦線不去,她心裏總是覺得不得勁。

伊荔拿着尖尖的竹簽,對準蝦背上第二節 關節處,看着往肉裏随便一挑,便挑出線頭來,再用手輕輕拉出來。

越新鮮的蝦,蝦線的韌性越足,越不容易拉斷,因此迅速的很。

揚揚看着有趣極了,便幫着姐姐拉蝦線,動作熟練,上手很快。嗯,又是個小幫手。

很快,一大盆蝦都處理好了,伊荔拿竹簽串了下,這蝦個頭大,不用拉長身體,便能占去竹簽的一半位置,伊荔非常滿意,看起來就很誘人。

但是由于竹簽尖利,揚揚在一旁,怕看不住他玩,伊荔便暫時收起竹簽,先處理鱿魚。

鱿魚和蝦一樣,是燒烤品種中不能缺失的靈魂海物。

這種本海鱿魚與進口的阿根廷鱿魚不同,僅僅是鮮度上就領先了一大截。

早上伊荔買的時候,那鱿魚的身子還幾乎是透明的,能清楚地看清它身體裏面的構造,甚至有的表皮還會變色,觸角上的吸盤還能吸附人的手指,說明它還是活着的。

不過鱿魚是很難進行人工養殖,即便是在現代,一般的養殖場還是做不到人工養殖鱿魚,因此市面上的鱿魚只有場地不同,不存在人工養殖。

那些又大又便宜的基本都是來自進口,口感和香味都差了些。

反而是又尖又小的品種,是國內各大漁場的貨,鮮度和口感都勝出不少。

當然,海洋環境的不同,不同漁場的鱿魚又有各自的特點,不一而足。

伊荔手中的鱿魚,其身體部分大約有一個成人巴掌大,這算是大鱿魚了。

且尖長狀的多,短胖狀的少。

尖長的為公鱿魚,短胖為母鱿魚,公鱿魚肉質更為緊實,脆口。母鱿魚有時候肚子裏會出現乳白色的,偏透明些的籽,結在一起,像個小飯團,吃起來一粒粒的,味道極好。但是母鱿魚的肉質較公鱿魚軟一些。

伊荔用剪刀從中間剪開,将鱿魚的肚子完全露出來,然後去掉肚裏的墨囊。

墨囊這東西,看起來烏漆抹黑的,好像很髒,其實是可食用的。

只是墨囊單獨吃起來,有沙沙的口感,不算太好;但是如果是烹饪過程中破了後,黑色的墨汁沾到了皮肉各處,這樣鱿魚的肉裏便多了一層墨囊的香,別有風味。

一般來說,生活在海邊,且經常吃鱿魚的人是不抗拒墨囊的,甚至還會更喜歡。

但是伊荔不确定這裏的人對墨囊的态度,而且考慮到在燒烤時,也會影響到鱿魚的美觀,索性去掉了。

清理完身體部分,接下來是鱿魚頭和須須。

須須便是鱿魚的觸角,上面長滿了小吸盤,吸盤裏有時會殘留一些吸附的泥沙和髒東西,必須仔細清洗。

鱿魚的頭部有兩樣東西要去掉,一個是眼睛,鱿魚的眼睛裏面除了一個白色的小眼珠外,還有許多深紫色的其他物質,看起來不太幹淨,也沒有很好的口感。

只需在兩邊眼睛各刮一刀,用手輕輕擠出來,邊擠邊洗,洗幹淨便可。

擠的時候千萬要注意,如果沾到衣服上,可就洗不掉了。

另一個要去掉的是裹在頭部中間的喙狀嘴,那嘴看起來不算尖利,但已經是鱿魚身上最堅硬的東西了。

喙狀嘴被包裹在一個圓形的肌肉裏,這個圓形肌肉也是可食用的,并且是最有嚼勁的部分。只需在圓形肌肉上剪開一點,便能将整個喙狀嘴擠出來扔掉。

這樣一只鱿魚便算清理幹淨,伊荔将鱿魚頭和鱿魚身切成了兩半,先穿鱿魚頭,再穿身子,這樣正面看像是完整的一整只鱿魚,背面看,卻是半只,容易燒烤上料,拿在手上一大串的很有滿足感。

處理完這兩樣最重要的東西後,接下來就要準備蔬菜和配料了。

蔬菜有必不可少的茄子,和玉米。

在伊荔看來,沒有人能拒絕蒜蓉烤茄子的軟糯和玉米的鮮香。

而對于處理食材的她來說,這兩樣也最省事,洗洗,切兩刀便可。

主料安排完,配料也要跟上。

除了油、鹽、蜂蜜、各種口味的燒烤醬外,蒜末蔥花這些配菜也不能落下。

洗了一大把蔥,又剝了一大碗的蒜,甚至還切了點小辣椒。

這裏的人不太愛吃辣椒,素來也沒有吃辣椒的習慣,但是有些菜少了辣椒,便像是少了靈魂一般,因此,伊荔還是準備了些,如果他們不吃,她自己也能吃。

而且她打算要做的炒釘螺裏,就一定會放一點點辣椒。

處理完這些,已經是午後申時初(下午三點),伊荔這才發覺,本應是最熱的時刻,此刻卻有些涼風。

而草棚外亮得晃眼的陽光也不知去處。

天,有些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