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雙蕖怨(六)“我想,想得夜夜睡不着……
第40章.雙蕖怨(六)“我想,想得夜夜睡不着……
入夜畫燭高擎, 燈花繁盛,燭耀蘭堂绮筵,滿案錦繡珠結。
向來個逍遙散人的周乾卻有些左立難安, 人敬他吃酒他便吃, 人不敬,他便呆坐着,雙手在案下攥着膝上的衣料, 頗顯踞蹐。
陪坐的朝歡琴罷,歪着眼打趣他, “喲,周相公今日在別人家裏像是有些不自在,不比得我們,東家串西家、西家串東家的,把哪裏都當做自家。”
奚桓是主家,不免請酒安慰, “先生不必擔心, 家父雖嚴正, 待人卻和善, 一會兒見過,先生就知道了。”
“多謝桓兄弟, ”周乾忙舉斝碰他, “我周乾雖有些金銀糞土, 卻無親貴, 若不是桓兄弟推舉,只怕我今生也無緣得見令尊大人。不瞞桓兄弟,我從讀書始,就欽佩令尊大人的官品, 從前立志,若他日為官,亦要做一位像他老人家一樣的官。他自來是我的榜樣楷模,如今要見他,自然有些忐忑。”
衆人笑慰一番,倏聽北果進來說奚甯歸家,請人到書房。奚桓百般謙遜地引着周乾過去,留他二人說話,仍回席上來。
恰值往後頭給姑娘太太取樂的兩位仙娘歸席,奚桓笑詢,“兩位姑娘辛苦,姑媽可聽得高興?”
那雲見遞過琵琶,挨着連朝坐下,“姑媽可比桓大爺好說話兒,我們去了,先賞我們果子吃,又賞了酒飯。唱了兩套後,姑媽好不高興,又使人賞了我們兩匹緞子,兩副墜珥。只是如今才曉得,姑媽竟如此年輕,還是位未出閣的姑娘呢。”
連朝便笑,“就要出閣了,姑媽定的是侯府單家。”
“喲,聽見說那單煜晗才升了太常寺少卿,這麽說起來,就要雙喜臨門囖?”
燈花旋案,奚桓面上淡淡陰沉,連朝擡眼瞧見,将口裏的閑話又咽了回去,讪讪發笑。施兆庵為免他尴尬,扭頭過來與奚桓搭腔,“桓兄弟,眼看要入闱,你的東西都收拾停妥了?”
“都好。”奚桓笑應。
兩人交頭接耳說一陣,席上粉頭斜抱琵琶唱一陣,一輪月,三五更,梨花院,旖旎花間。
周乾與奚甯相談甚歡,打書房出來,正是得意春風殿,又适逢一盞孤燈照夜闌,密匝匝花濃酒豔,月紗輕罩。他循光過去,以為是奚桓的小厮,遠遠地随意颔首,仰頭往前走了幾步。
暗風倏拂蘭麝,他心裏生異,睐目一瞧,不是什麽小厮,卻是位瘦怯怯妙佳人,嬌滴滴粉釵裙,令他想起李白的佳句: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他微彎下腰,要去接她手中的白絹燈,“不敢勞煩姑娘。”
那姑娘垂眼一笑,搦腰讓過,朝他福了個身,“奴家薛連翹,特來拜謝先生大恩。”
周乾一頭霧水,虛虛托她起來,退了半步回禮,“我與姑娘素昧平生,今朝是頭回相見,倒不記得何時施恩于姑娘過。”
“先生請先行。”連翹在他半步前秉燈相引,湘裙細搖,帶着他往那邊廳上去,“先生是做大事之人,自然不記得恩惠于人的小事情。家父曾是國子監一位掌馔,因舉劾過潘鳳之子潘興不學無術,舞弊授蔭,當時便被潘鳳問了罪,判了個抄家流放。奴機緣輾轉,被姑媽買進府為婢。原以為此生都得骨肉分離,不想先生仗義舉劾,都察院要複查此案,父親平反、齊家團聚有望,如何能不謝過先生?”
盛夏的夜風簌簌,似曉夢驚回。周乾恍然大悟,連連擺袖,“何足挂齒?原不是為了你父親,是都察院的大人們秉公嚴明,要謝,謝他們罷了。”
“先生大恩,對先生不足挂齒,于我,卻是畢生的慈悲。”連翹仰眼窺他一窺,恰逢他對眼過來,她立時羞赧垂下去,将燈籠照在他的衣擺前。
或許是這夜的風太溫柔,又大概是遇伯樂開了胸懷,總之,周乾今夜的心情大好,看月恰明,望星恰密,萬般周全下,恰逢了眼前人。
他接過燈籠,反照到她裙下,二人款步漸近了,隐隐聽那廳上誰唱相思斷腸歌,風吹舊愁,更添新恨多。
鬧嚷嚷急管繁弦,歡娛終須別,臨三更席散,奚桓将客送至門外,一一拜別後,扭頭拿了北果的燈籠,旋身往蓮花颠去。
院門留着條縫沒關嚴,他輕推進去,院中夜闌悄寂,靜鋪滿地月。廊下只有三兩盞綠紗燈搖曳,屋裏都熄了燈,他吹了燈籠,走到東廂窗戶底下,要敲窗,剛擡起手,又垂下,自己個兒悶笑起來。
他想,未來還那麽長,何必争這朝夕?思來想去,實在不忍打擾花綢,正要去,陡聞吱呀的開門聲,門縫裏探出個腦袋,“快進來。”
奚桓溜門縫進去,一轉頭,花綢擎燈走近,燭光落畫屏,映襯嬌滴滴一撚春情,怎見她粉妝未卸,跌釵未取,煙腮翠袖,與月相輝映。他一陣心悸,去拉她的手,“你沒睡,是在等我?”
“不等你還等誰?”花綢眼波橫洩,如抛撒銀河,迤行轉身,點了床前兩盞銀釭,“我聽見外頭席散了,假裝睡下,好打發椿娘去睡。”
銀釭上插着紅燭,暝暝裏罩着錦帳雲绡,她坐在床沿上,兩只腳前後蹭着地,眼裏婉露風情,像一個無聲的邀請。
奚桓覺察了些什麽,一反常态地坐在圓案前,離了床一步遠,“我來看看你,也就回去睡了。”
見他忽然坐得那麽疏遠,花綢略微不自在,撇撇嘴角,“你是什麽時辰入闱?”
“初八開始考,初七下晌就要入闱,考三天,我會帶着四五個小厮在外守候,你不用擔心,也不必送我。”
花綢想來想去,這些話兒早問了一百遭了,實在尋不着什麽話問他,便往床那頭挪一挪,邊上空出個位置來,顯得賬裏有些空落落的,“你坐那麽遠做什麽?”柔腸百轉,她垂了下颌,到底問出口。
月戶雲窗下,花燭蠢蠢欲動,将這間奚桓再熟悉不過的繡閣,恍惚裝點成了間陌生的洞房,花綢像是位柔情蜜意的新娘,帶着怯怯的愛意期待他走過去。
他笑出聲來,帶着點無奈與竊喜,走過去挨着她坐下,那些難以啓齒的話就十分自然地脫口而出了,“我知道你什麽意思,打從晨起你就熱絡得很,倒比我還猴急。”
花綢被拆穿,一霎惱羞成怒,胳膊肘狠狠撞他一下,“我急什麽了我?!”
“噓……”奚桓将一個指頭抵在唇邊,笑盈盈地環過她的腰,“是了,我都不急,你急什麽?”
煙霞绡帳,風月比鄰,花綢羞恨不語,心裏恨他真是個傻子,還能急什麽呢?快沒時間了呀。她斜乜他一眼,瞧他真是個傻子,世間男人,哪個不為這檔子事?
可她不知道,對他來說,他不單單是個能滿足霪欲與情愛的女人,也是他從無知到懵懂、純真到圓滑的啓蒙。同時,在迢迢流年中,他也看着她從單薄到飽滿,脆弱到頑強。
他們遠比情與愛糾纏更深,與其說他們是男人和女人,不如講她是園子早開的花,而他則是旁邊的架,等待着她來攀藤。或者她是天上的月,而他是舉望她的眼神,只要她是照着他,就夠了。
于是他抓着她的手,輕輕地偏着腦袋親她,“綢襖,我多想,想得夜夜睡不着,輾轉來輾轉去,夢裏都是你,夢裏對你做了幾百遭這種事。可不着急,等到有一天,我光明正大地娶了你。”
花綢想嘲笑他的天真,但她更震撼于他的耐心,竟然能克服某種本能。她捧起他的臉,狠嗔他一眼,“你可別後悔!”
“有什麽可後悔的?”奚桓小狗似的擺擺腦袋,把臉在她手心裏蹭蹭,“反正你翻不出我的手掌心。”
花綢松開手,喬做悵然地瞧瞧兩邊的蠟燭,“唉,虧我還特地尋了兩根紅蠟燭來點上,誰知人竟不領情,真是白費我一片心。”
夜風遏雲獸煙燼,快樂在奚桓的身體裏漸漸飽脹,他攥緊她的手,險些揉斷骨頭,“誰教您這些的?不是說姑娘沒出嫁就什麽都不懂?”
“那是哄你個傻子的!”花綢嘻嘻笑着,“你又為什麽懂?人長大,自然會有個一知半解,你姑奶奶也沒少教。”
“為什麽教這些?”
為着預備嫁人,花綢心底裏冒泡似的湧出這麽一句。可她不敢這麽說,只能哄他,“姑娘長大了,自然要教,不然傻兮兮叫人欺負了怎麽好?”
“沒人能欺負你。”
奚桓笑眼洇月,只要看一看他的眼睛就知道,兇悍的感情被鎖在裏頭,以及他重重的心跳,花綢無法假裝聽不到,她挪過去,手肘撐着床沿,仰着臉親了他。
在淡淡的夜裏,這些暧昧的話題,還有她的邀請,皆在他肚子裏發了一場火災,左右無法開解,有些踞蹐難安,他便索性坐離她遠了些。
他酒熏的臉褪了紅,從脖子根兒泛起抹別樣的紅,花綢看着,暗裏好笑,“我的兒,你憋不憋得住啊?”
“憋得住!”奚桓何其認真地點點頭,半晌反應過來,咬牙切齒地兜倒她,“你喊我什麽?!”
她笑得發顫,“我的兒、怎麽了?我從小養你這樣大,你又是我侄兒,我還喊不得了?”
床架子也跟着細微地發顫,抖得奚桓骨頭縫裏發癢,他将腦袋貼在她耳畔,熱乎乎地鼓吹着,“要不,你幫個忙?”
花綢唰地紅了臉,擡起臉拿眼往下瞟,他的衣擺墜在她的腰臍上,什麽也瞧不見。但從他的呼吸裏,他聽見迫切,催逼得她像一場場綿綿春雨,落滿一湖軟煙,洇潤了山水人間。
她在他的籠罩下,只覺要化成一個漩渦,想将他卷進去。
本能終于克勝了羞澀,她将擱在臉邊的手往下挪一挪,卻被奚桓一把捉住了,“你找不找得着?來,我帶着你。”
說話間,她碰到了個滾燙又荒唐的什麽,手就像一只柔軟的水母,蜷縮了一下。奚桓撐在她左右,臉上如火燒雲,翻起臉面的紅,他的鼻子在她臉上輕輕蹭着,深深地吸她,玫瑰香滲進他的五髒,像一劑能上瘾的藥,纏着他的神經。
他似笑非笑,蠱惑她,鼓勵她,“別怕,不咬人。”
花綢逞強地嗔他一眼,“誰說我怕了?”說着,她用手背觸碰了他,溫柔小心。
直到奚桓在她耳畔吐了口氣,她才大膽地與他相握,飽滿地撐開她的手,像另一個鮮活的生命,躍在她的指尖,令她忽地想起五六歲的奚桓,憨直調皮,卻有着堅韌的、頑強的生命力。
“綢襖,你的手真小……”他吐着信,在她耳廓打轉。
一眨眼,他長得堅壯又高大,花綢真覺得是養了條小狗,小時候在她懷裏撒嬌,長大後在她手上撒野,他真“讨厭”。
她把臉在褥子上偏一偏,着眼嗔他,但在他沸騰的呼吸裏,她好像要死了,一眼軟綿綿、輕飄飄,毫無力道。她瞥見他泛紅饧澀的眼,像一種迷蠱,支使着她另一只無處安放的手擡起來,找到自己腰側的衣帶。
天翻地覆裏,奚桓有所察覺,伸手跨過去,抓住了她的手,往上揿在她的臉邊,“別,否則我真耐不得了。”
他扼住她素腕的手有些用力,暴力地撩撥着花綢的脈搏,卻不允許她放肆地跳動,這一刻,她心裏真是有些恨他了。
時光馄饨迷蒙,像過了千年萬年,又像是短短一刻,花綢聽見他在耳邊重重地嘆息,她的裙像沾了溫熱的雨。
奚桓一霎睜大了眼,臉上有些發讪,紅得不成樣子,仿佛心虛。他爬起來,踞蹐地坐在床沿,花綢還沒回神,就見他瞥回一眼,“下回、下回一定個把時辰……”
未知何時起,空氣裏除了爐中香,還添了絲旖旎的意味,蘊在暖帳,藏在暗角,散發着誘人的香麝,是愛的分泌,是他的,也是她的。
花綢也将軟軟的骨頭撐坐起來,帶着“欲壑難填”的羞惱,與他對望一眼。勾勾扯扯的目光裏,倏地“噗嗤”一聲,兩個人都樂了,有些傻氣的笑聲飄浮在情海之上,綿纏着天上的月亮。
月滿盈虧,韶光易老,話無繁敘,時轉初七。這日鄉試進場,各家皆忙着打發學子入闱,奚桓亦無例外,衆人只在奚桓屋裏忙作一團,花綢與奚緞雲馮照妝幾人在上房,使丫頭們将一早收拾好的東西拿上來一一查檢。
奚澗是個髹紅描金的三層考籃,裏頭放着筆墨硯洗等物,另有個食盒,裝着一些幹糧點心。奚桓是個髹黑無琢的二層考籃,也放着文房用具,另帶了些點心。
馮照妝坐在榻上,拽着奚澗直蘸淚,“我的兒,好好兒的給娘靠個功名出來,為娘争口氣,娘這下半輩子,就靠你了。”
“哎呀曉得了娘。”奚澗略顯不耐煩,如今吃得越發肥,一甩袖,渾身的肉也跟着顫一顫,“您哭了多少天了,知道的說我入闱科考,不知道的還當我死了呢。”
“胡說!”奚緞雲嗔他一眼,也不免拽過他的手叮囑幾句,“你娘是心疼你,好孩子,一來裏頭吃多了不好,二來秋老虎,吃食放不得,你将就些果子點心,等回來了,再叫廚房大魚大肉給你做了補補。”
奚澗肥肥的下巴連點着,蕩開了二層肉。
下頭花綢也不好,折着絹子直蘸淚,擡一眼落一眼地瞧着高高的奚桓。為着考場查驗,他今日穿得簡單,單罩一件草黃苎麻直裰,纏着髻,睨着花綢笑,“姑媽哭什麽?”
一問,花綢又滾出顆淚珠,別着半身匆匆擦幹,又轉回來笑,“桓兒真真長大了,考完出來,明年春天再考,就是要為官作宰的人了,姑媽高興。”
上頭馮照妝母子你嗔我怪地說着話,奚桓雖無娘相送,花綢的眼淚卻把他鋼打的骨頭融了,他扶着圈椅的扶手跪下去,給花綢磕了個頭,“姑媽只管在家聽我的好消息,不考取功名,絕不回來見您。”
這一跪,除了為他所愛的綢襖,更是為了他所敬的姑媽。花綢懂的,因此一垂眸,眼淚便拉了閘似的湧出來。
馮照妝在榻上望望奚緞雲,亦有些動容,“桓兒自幼跟着妹妹長大,妹妹也打小教導他,雖說不是娘,卻似母子一般,也是難得。”
花綢聽見,悲從中來,眼淚反倒不掉了,睜着一雙澀澀的眼,将奚桓扶起來,“該走了。”
恰值管家來報時辰已到,衆人亂着收拾好送出去,包了羹果吃食,又包了兩件薄氅,一路将人送出去。正趕上園中流雲影瘦,衰蟬亂鳴,梧桐樹蔭,莺疏雁密,殘荷送白衣。
奚緞雲與馮照妝母子走在最前頭,後頭又跟着一群仆婦,獨奚桓挨着花綢落後幾步。路上黃花映彩衣,奚桓睐目見她鬓鴨插花,襯着滿天秋意,一點愁心載在潇湘畫裏。
他此刻還以為,她是為他們的未來發愁,于是他背着人,瞧瞧在袖管子裏握緊她的手,“別擔心,我答應你的就一定會做到。”
可遺憾的是,只要他細細回想,就能想起來,那些甜絲絲交彙的眼神與耳鬓厮磨的親密裏,花綢從未答應過他什麽,她一直在笑裏沉默。
眼前,她鄭重地說:“別為我,桓兒,為你父親也好、為你死去的母親也好、為前程功名也好,就是別只為我。”
這聲音軟卻硬,奚桓為之一振,樹蔭正蓋去他的臉,把他揚起的唇角往下壓了壓。他松開了她的手,自己把手蜷藏在袖口,像是想抓住她的溫度,“我又沒叫你回報我,你急着推诿什麽?”
聽他語氣有些發悶,仿佛欲将心事題寫,又長籲着把燈吹滅。
花綢心裏泛了酸,裹着悔恨,擡起眼來對他笑笑,“好桓兒,功名仕途授于君,卻源于民,你若不是為了百姓為官,只為兒女私情,終歸天命不正,只怕日後誤入歧途。”
“你也是百姓之一,”奚桓擡手摘下一片金黃的銀杏,拈在指尖轉轉,笑容有些僝僽,好似多情癡付枯木,把翠空好風辜負,“為天下萬民,也為你。”
他實在周全,倒把花綢說得無話了,緘默中,送出府門,外頭早有馬車小厮等候,大家亂着接東西囑咐,花綢亦将奚桓送上車,站在下頭叮咛,“仔細些思題,別莽撞,別提筆就寫,多想想在落筆。”
“曉得,”奚桓打着簾子,朝她挑挑下巴,“進去吧,日頭大,別曬着。”
花綢将一把鵝黃的纨扇遮在額頂,襯得她一張臉如秋淡涼,睑上托着淚珠,像盛着一座汪洋,“桓兒,好好的,別意氣用事,家裏都等着你高中,我也是。”
奚桓望着她泛着水光眼,恍忽想起她頭回到家裏,拘束得眼也不敢擡,處處裝着小心。
可他第一次撞她到身上去,一擡眼就覺得,她是只絢麗的蝴蝶,迷了他的眼,就像此刻,他輕易就原諒了她那些情意綿綿的疏遠,心裏只剩暖洋洋的無奈,“明白了,囑咐多少次才罷?你只管放心,在家等我回來。”
她把身軀貼近,心裏卻在與他告別,“路上小心。”
車馬啓動,載着意氣風發的奚桓,他忽略了這些預兆,滿心只顧着奔去為她書寫未來。他以為落了筆,就能題寫了一個故事的開端,哪裏想到,那是結尾。
第二天天不亮,單家的送聘禮的隊伍由前樓大街出發,擡着十幾口髹紅大木箱,箱子上貼着大紅囍字,扁擔上紮着紅綢子,滿裝着金錦、兜羅錦、三棱羅、提花羅、妝花緞、大毛、小毛等各色料子,又并幾套大紅遍地撒花通袖袍、幾對金手镯、幾個金嵌寶石戒指、兩個金絲編鬏髻,一對活雁。
箱子亂着擡進奚府正廳上,奚緞雲與馮照妝在裏頭接應,給衆人看了茶,請了單侯爺與魏夫人上座,熱鬧鬧一個廳裏擠滿人,相不相幹的都來湊熱鬧,兩家的管家婆子丫頭們湊在一處說話,上呈禮單,清點東西,嬉笑歡語,珠光燭光交映。
喜氣洋洋的那一端,小紅樓,孤燈照無眠,半窗明月對愁顏,簾幕無風,繡衾不奈秋露重,篆煙消得玉爐空,生熬過了這凄涼夜。
椿娘端水進來時吓了一跳,見花綢抱膝坐在榻上,正閑悶地用一根銀簪子剔燈。她将水盆擱在面盆架上,斜襟上頭扯下條絹子,擦着手走到榻上,“姑娘今兒怎麽起得這樣早?別是聽見單家要來送聘禮,早早地就在這兒巴眼等着吧?”
花綢漫不經心笑兩聲,虛籠籠的烏雲髻裏,像是藏着無盡的心事,“這個時辰,桓兒大約在答題了,天還沒亮,也不曉得裏頭的燈燭好不好。”
“好不好與咱們什麽幹系呢?”椿娘端起腰來,想一想,冷眼瞥着蠟燭上蹿的火苗,“等他春天考完,也該要與松琴姑娘定親了,姑娘往日不是只說松琴姑娘好?等他們定下來,您做長輩的,也該高興不是?”
遠岫浮一線金光,喚醒羅浮夢。花綢放下膝,在裙裏疊着,笑容淹淡地嗔椿娘,“你這丫頭,說話陰陽怪氣的,不用你繞着彎提醒,我自家曉得。”
“您明白道理就好,命定前生,桓哥兒有他的路要走,您有您的。您的後半輩子,不在他手裏,是在單家。往後成了親,我勸您,還是遠着桓哥兒些,他如今大了,您再與他不清不楚的,他如何能收心?您不能害他,更不能害了自己。”
“我曉得。”花綢笑笑,徐徐躺倒在榻上,屋頂上的藻井是一張繁織脞縷的網,她覺得自己是被囚在其中的鳥,長着金玉彩翼,卻飛不起來。
有那麽一刻,岑寂得椿娘以為她死了,忙夠着腦袋喊她,“姑娘!”
花綢又撐坐起來,正趕上窗外一場日升月落,那些的不動聲色的情愫像黑暗裏的糟粕,被埋在昨夜,徹底湮滅無音。
天徹底亮起來,她坐了一會兒,滿腹心酸事化作一縷嘆息,輕輕吹滅燈。走下榻來,“梳洗吧,去瞧瞧單家送的聘禮。”
不多時,挽着一窩絲,簪着對蝶花钿,畫着遠山細眉,抹着紅馥馥的嘴唇,穿着素日裏最厭煩穿的橘色撒金比甲,裏頭套着紅衫子,下掩素白羅裙,垂當細柳地立到廳上來。
那單老侯爺在上頭杵着根拐杖,發顫的手搭在上頭,一把銀須下微動,露出笑唇,“還是在那年在揚州的時候見過,那時候,還是個小姑娘,如今愈發出挑了。”
奚緞雲少不得謙遜,“不過是平庸之姿,難為您老看得起。”
“別這樣講,我看常青極好,生的女兒能有差?雖說那時候常青只在揚州任縣令,可他的官聲,京城裏誰不曉得?不說別的,想貴宗奚大人如此引他為知己,就可知其人品貴重。可惜年紀輕輕的就沒了,是朝廷之憾、百姓之憾啊!”
說着,老侯爺将拐杖杵一杵,埋首僝僽,大有落淚之态。奚緞雲自謙地勸慰幾句後,他拔座起來,先辭歸家,好留娘們兒說話。
人一走,那靜了半天的魏夫人忽似個炮仗似地點起來,拽着花綢左瞧右瞧,笑得不見眼縫,“我的兒,又好些時沒見,你像是長了幾兩肉,只是怎麽眼裏沒精神?別是病了吧?”
花綢确有些恹恹的,面罩哀秋,卻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應付,“勞夫人記挂,昨兒夜裏屋頂上跑來一只貓,在上頭窸窸窣窣踩瓦片,吵得有些沒睡好。夫人一向可好?”
“好好好,好孝順個孩兒,虧得時時都記得問我。”魏夫人牽着她在旁邊坐下,扭頭與奚緞雲笑說:“我們府裏萬事都備齊了,十月初十,您這裏也齊備着,我們請百人的隊伍,備着嬌,卯時來接,您這裏卯時送出門就是。”
奚緞雲在上首點頭,“她大哥哥還說,就等您這裏過了禮,我們這頭就好張羅起來,挂了燈貼了囍,備着東西,十月初九先使人送到您府上去。”
“東西是個意思,我們老爺來前還說,您寡婦失業的,嫁了女兒,膝下又無子,總要留着些梯己往後好過活。我們家定綢襖,又不是為着這個,走個場面就成。煜晗還說,要不您不回揚州,在外頭辦個房子,時時走動着,他做女婿的也好照管您一二。原還說今日送東西,他也要跟着一道來給您請安的,誰知他衙門裏又有事兒被叫了去。”
“您客氣,煜晗的孝心,我心裏受用了。只是還要回鄉,京城雖好,到底不是家。”
那魏夫人頭上珠光對着日頭晃一晃,又轉過臉,脂粉層疊的眼角拉出好幾條細縫,“我的兒,往後就是一家人,當着你娘在這裏,別的不說,我就不跟那些老婆子似的難纏,既不要你做規矩,也不要你為我操勞,你只管過好你們的日子就是。”
既說到這裏,花綢就不得不把臉适宜地憋紅了,佯作一副羞意,秋風渡堂,拂去她一身的春意,腮上的胭脂像絹布紮的花,紅得沒有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