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什麽情……

“什麽情況,今天飯菜怎麽這麽豐盛?”

桌上擺着四個菜,有涼拌跟炒菜。

光菜就好幾樣,要不是沒有肉,豐盛的都趕上過年的夥食了。

他們這些知青,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來了鄉下,從來沒這麽吃過。

每天日子過得要多将就就多将就。

知青其中有的十七八,也有的剛二十出頭,剩餘的那些老知青,早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都在本地選了另一邊結婚生子。

十七八、二十出頭、正是長身體階段,每天有幹不完的活,有時候都吃不飽飯。

午餐突然變得豐盛,自然激動萬分,恨不得立馬享用午餐。

劉玲笑着插了句嘴:“這可都是我們楚楚的功勞,勇戰紅袖章胡大姐,三言兩語,胡大姐就妥協了,你們可得好好感謝楚楚。”

“啊,淩楚楚?她敢跟胡大姐耍嘴仗?還戰贏了?”

大夥都有些不敢相信。

在大夥眼裏,淩楚楚就是個沒有用的嬌美人,大聲兩句,她都能紅了眼睛,胡大姐又是出了名嘴上功夫了得,還沒聽說過,誰能在她那讨到便宜。

淩楚楚最後又烙了十幾張土豆餅,煮了小半鍋湯玉米面,白面攪和了幾把玉米面,鍋是那種大鐵鍋,一次做十幾個人飯沒問題。

她再出來準備知會大家進屋自己盛飯,發現大家用怪異的眼神看着她。

淩楚楚有些不自在的問:“怎麽了?大家幹嘛這麽看着我?”

“淩楚楚,你可真行。”其中一名男知青,朝着淩楚楚豎起了大拇指。

Advertisement

“啊?”這可把淩楚楚整的有點懵。

瞧見大家對淩楚楚有所改觀,溫小燕第一個心裏不舒服,才做出這麽點成績,就引得大家對她刮目相看,憑什麽?在她看來,淩楚楚所做的,跟陸雲珊所做的貢獻相比,都不夠看的。

溫小燕看不慣淩楚楚這般出風頭,很不高興的癟了癟嘴,出言譏諷:“真不知道你嘴皮子功夫這麽了得,連胡大姐都戰敗了,你既然這麽能幹,我看以後就由你淩楚楚負責去菜園子摘菜好了。”

溫子燕這針對的話一出,淩楚楚哪裏還有不明白的。

她也不惱,涼涼地看了溫子燕一眼,語氣平淡道:“輪到我的時候,我自然會去。”

說完便不理會她,笑着對大夥說:“我烙了一些土豆餅,煮了玉米面素湯面,大家拿飯缸自行動手去盛。”

這個時代,學校食堂打飯用飯缸,城裏工人打飯也用飯缸,幾乎人手一個飯缸。

劉玲第一個拿了飯缸,不忘對着大夥說:“大家還等什麽,趕緊去盛飯啊。”

拿着飯缸走到溫子燕跟前,故意擠了她一下。

溫子燕憤恨的瞪着劉玲,恨不得拽着她辮子,撓花她的臉洩憤。

知青們很自覺的拿飯缸排隊盛飯分開兩隊,一邊先拿土豆餅,另一邊盛素湯面。

土豆餅一人一張的量,誰也不會多拿。

土豆餅氣味撲鼻而來,讓已經拿到土豆餅的知青,想立即咬上一口嘗嘗味道。

湯面有紅有綠,不僅顏色好看,還有着誘人的香味。

紅的是西紅柿,綠的是青菜跟香菜。

先盛上飯的知青,捧着一碗素湯面,忍不住深深吸氣,能聞到湯汁的鹹香,面條的鮮香。

知青院人多,凳子有限,為了公平起見,索性大夥舍棄了凳子,都圍着桌子站着吃,這一站着吃也就變成了習慣。

一口土豆餅,夾一筷子菜。

知青迅速夾菜的動作已經練就了出來,很快桌上的菜就見了底。

最後安靜的只剩下嗦面條的聲音。

“不是我說,楚楚你做的飯怎麽跟以前的味道不太一樣啊?”

以前淩楚楚做的飯可沒現在做的飯菜味道好。

沒等淩楚楚回應,溫小燕插話:“哼,我看她以前就是不想勞動,故意敷衍大家。”

“夠了啊溫小燕,你老這樣冷嘲熱諷有意思嗎?說楚楚以前做飯敷衍,我看你以前也沒少吃,真要少吃一口,你身體咋還能長這麽壯實。”

她不光說,嫌惡的眼神還在溫小燕身上瞄來瞄去。

“當初淩楚楚把飯做那樣,我有的選嗎?”

溫小燕氣急,她最受不了別人說她壯實,不像個姑娘家。

她不是鄉下人,跟鄉下思想有區別,在鄉下,壯實是誇獎的詞,只有孩子壯實,才是健康的。

但在城裏就不是那麽回事兒了,壯實誇贊一個女孩子,是貶義詞,一般壯實的姑娘很難相到好人家。

劉玲翻了她一眼,“有,你可以選擇不吃。”

“你……”

溫小燕跟劉玲簡直就是一對冤家,就算沒有淩楚楚,這兩人也說着說着就能吵起來。

溫小燕每次還吵不贏。

吃完飯,各洗各的飯缸。

鍋由淩楚楚來刷洗。

收拾完,還有四十分鐘休息時間,趁着這個時間,大家都回了各自屋裏。

淩楚楚走到門口停下了腳步,盯着牆上挂着幾串玉米,她又起了收進莊園的心思。

順手就将那幾串玉米摘了下來。

回屋反插上了門栓。

她可沒忘了,在她進了莊園,有人來過房間內。

淩楚楚手上拿着幾串玉米進了莊園。

這麽大一個莊園,種植的都是染布需要的植物,除了花就是一些跟染布有關的草木果樹,沒種植一口糧食。

她在莊園到是有自己的房子,但不是常居住地,小廚房還有兩袋十斤小袋大米,跟已經見底的白面。

這些東西,将就還夠半月。

而她,得為以後做打算。

必須在快生孩子的時候,有足夠的生活費跟糧食。

所以才會想着,在空間莊園種植蔬菜糧食。

育苗種植她不會,別看她自己有莊園,但對育苗種植一竅不通,平時都是由工人打理莊子,她也就有點染布技術,會些手工,平時還會在平臺發發莊園景色,或是天然植物染出的布匹做的衣服。

偶爾還會直播莊園景色,吸引游客,直播簡單的染布流程。

菜園子的蔬菜她都裝回來一些,她先是一個一個挑出黃瓜籽。

撒在了一片空曠黑土地。

淩楚楚驚奇的發現黃瓜左上方出現了24h的數字,24h就是24小時,意思是黃瓜24個小時後就能成熟?

這糧食成熟是縮短了幾個倍?她怎麽覺得這麽不真實呢?

當淩楚楚又試着挑出其他種子,把其他種子撒下去,辣椒16h,豆角18h,玉米36h……

上面的數字,預示着不同的農作物,成熟時間也不同。

淩楚楚現在還确定不了這上面的數字,是不是真的到時間就會成熟,如果真是那樣,那真的太逆天了。

她時間不多了,下午還要去山茶園。

等晚上回來關上門在研究。

農場有很多類型活。

淩楚楚被分配到了茶園,跟一群婦女在一起勞作。

到了采摘秋茶的季節,這兩個月她都得在茶園勞作。

有知青放牛放羊,大隊不放心讓知青單獨幹放牛羊活,都是派一個老練的村名陪同知青一起幹。

全村也就一頭牛,寶貴的很,都舍不得用他耕地,抗糧。

羊到是有個三五只。

一般都是男知青來幹。

也有男知青在田裏勞作,收成季節,一袋一袋抗身上身上往大隊送。

明明有牛,舍不得用,偏偏把年輕的後生當勞力使喚。

對比之下,女人們的活輕松一些,田裏勞作,割麥子、掰玉米,菜茶、養豬、喂雞等。

一到糧食即将成熟季節,還得由知青輪流照看糧食不被野雞野豬糟蹋、或是被別人偷。

白天還好,大晚上獨自一個人、外加一只狗,留守田間,住在茅草屋。

男知青還好,堅持堅持就過去了。

簡直是女知青噩夢,但也是女知青推脫不掉的活。

因為晚上,女知青一個人,容易被惡人欺負,就算有狗陪伴,也有女知青不幸慘遭毒手,深夜大家睡得死,不論怎麽呼喊救命都叫不應人。

每年都有女知青被遇害。

大概還有一周時間就輪到淩楚楚去田裏住茅草屋值日。

書中寫到多名女知青遇害的時候,淩楚楚就很不理解,明知道獨自一個人會遭毒手,女知青幹嘛要一個人進山,就不能叫上一起陪同的知青去作伴?

反正一周後,她不要一個人看守,得找個人陪她一塊。

防狼噴霧她沒有,自制辣椒水就不錯。

茶園在山上,爬坡很累人,淩楚楚爬山爬得有些喘。

茶園占地面積非常大,據說不是人工種植,是山茶,自然生長的。

山頭長滿了山茶,這可是上天賜予的財富。

可這裏的茶葉每年往外銷就是難題。

現代的茶葉按兩賣,價格還貴的要死,這裏的茶葉,論斤賣都難往出銷售。

也是,這個時代,人們飯都吃不起,誰還有閑錢買茶葉品茶,也就幹部們能喝的起茶葉。

而這個時代的茶葉,就連個好聽的名字都沒,就倆字,山茶,別稱,苦茶,一般人享受不了的那種苦。

被稱為苦茶是有原因的。

因為這個時代茶葉沒有繁瑣的制茶工藝過程,直接摘采,曬幹用滾燙的開水一炮就是茶。

而她所在的時代,好的茶葉,需要經過多層工序,什麽殺青、揉撚,等過程才能制出好茶,茶葉也分等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