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到了個……

第11章 到了個……

到了個無人的地方,淩楚楚進了莊園,如今她莊園的糧食倒也齊全,什麽小麥、水稻、玉米都有,這些都是她從田裏經過,無人的時候,順手牽羊來的。

經過段時間,她莊園的小麥跟水稻、玉米,已經成熟了一茬又一茬,她平時有空的時候就進莊園把他們收了起來,只是有部分小麥磨成了粉面,另一部分沒來得及處理,連同麥皮一起收了起來,水稻也沒來得及去除外殼,玉米是自然老的,以至于,玉米成熟的時候,她還沒來得及煮玉米吃,就已經老了。

各裝了三袋,其中小麥裝的是已經磨成面粉的,水稻米粒還帶着外殼,玉米還帶着玉米棒。

沒去除外殼的水稻米粒多給他裝了三五斤。

玉米因為帶着玉米棒,袋子也大了很多。

裝糧食的袋子有大有小,是淩楚楚用麻布在縫紉機上門縫制的。

分開兩次她才送到。

當老大爺拿到三袋糧食,比拿到錢的時候還要激動欣喜。

颠颠分量不輕。

他打開布袋一瞧,發現是白花花的精細白面,另一個口袋裏裝的是還沒去除外殼的水稻顆粒,最後打開的是帶着玉米棒子的玉米。

抓起一把水稻米粒,用勁在手心裏搓掉了水稻一層外殼皮,顆粒大,還個個飽滿。

“同志,這不會都是給我準備的吧?”

“是的,”

三只雞,換三種糧食剛剛好。

而且她不想做這一次性買賣。

Advertisement

“小同志,你這給的也太多了?”

女同志給的糧食,遠遠超出了他的預估,三只雞換這麽些糧食,顯然是他占了大便宜,更何況,其中好有兩種精細糧食,他想都不敢想。

“不多,我給你的量剛好換這三只雞,對了,水稻得自行去殼,玉米也是,自行磨玉米粉。”

這個時代活的雞實在是太珍貴了,而對于淩楚楚來說,今後她不用再為糧食而發愁,缺的是肉食,可繁衍後代活着的家禽,拿糧食換這三只雞,絕對是她賺了。

也在交談中,淩楚楚得知了老大爺住址,老大爺家居住在深山溝,跟趙家莊相隔兩個村莊,地勢偏僻,出來一趟很不容易。

到時候來小鎮萬一碰不到老大爺,記住了他們家地址,她也可以主動上門去。

淩楚楚回到供銷社,發現排隊的人早已散去,只剩下劉玲一臉失望的站在門口。

瞧她那樣就知道她沒買到想要的鞋子。

也是,聽說這個時代人們往往越想要的東西,一般都缺貨狀态,就算有,也被有心人先一步搶光了。

劉玲一擡頭就瞧見了朝她的方向走來的淩楚楚,抱怨道:

“楚楚,你掉坑裏了,我可都在這等你好半天了。”

淩楚楚手十分自然的放在肚子上,“肚子不舒服,所以時間長了些。”

“你不會來了那個了吧?”

淩楚楚當然知道她說的那個是指什麽,懷了孕的人怎麽可能還來那個。

要有也是等肚子卸貨了的時候。

而且,這個時代的女性,好可憐的,沒有衛生棉用。

更是為了節省,一塊布子,清洗反複使用,想想就一陣惡寒。

她所知的歷史上,好像是八十年代,衛生棉才傳到本國的,還要等幾年。

早知道會穿越,就提前進衛生棉加工廠學習怎麽制作衛生棉了。

不過,她莊園房子裏有很多關于手工制作類書籍,等回去就進去找找,要是真找出來,她到可以在這會時代早一步造福女性。

“不過,楚楚,你最近是不是胖了?我瞧着你這肚子也比來鄉下的時候大了一些。”

“可能是最近吃的比較好,長肉了。”

淩楚楚臉色不太好,深怕劉玲看出自己懷孕,急忙轉移話題:

“對了,排了那麽久隊,你有買到鞋子嗎?”

“害,別提了,真是氣死我了,排那麽久隊,連鞋的樣子都沒見着。”

一提起來就來氣,排了那麽久隊,腿都站麻了,居然連鞋的面都沒見着,櫃臺上就擺上了暫停服務的牌子。

“這次買不到,就等下次機會。”淩楚楚也只能這麽安慰她了。

劉玲嘆息一聲,“也只能等下次了。”

“對了,你有想買的東西嗎?”

淩楚楚搖了搖頭。

雙方都沒什麽買的,就只能回家了。

二人回了村莊,天色已經不早了。

回到村子,淩楚楚第一時間關好門窗進了莊園,她仔細端詳鏡子中的自己,肚子确實有變大,這可不行,過不了多久,就會越來越大,怕是連寬松衣服也遮不住了。

但她又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等上頭批準她回城。

自打三只雞進了莊園,養了一段時間,其中倆只雞很給力的生了蛋,一天至少生蛋兩次,都是白皮雞蛋,有時還連續生兩個雞蛋,個頭都不小,淩楚楚還真怕他們虛脫了,可她觀察了幾天發現一點事都沒有。

至于另一只雞,它是公雞,就跟吃了激素似的飛速生長,比母雞大了一倍。

饞肉的淩楚楚,看着就想宰了它吃肉。

然而每次淩楚楚進了莊園,它都昂首挺胸的迎接她,本來想殺它吃肉的淩楚楚,頓時不忍心在傷害它。

何況,有大公雞在,母雞才能生蛋,今後她有吃不完的白皮雞蛋。

後世,大家覺得白皮雞蛋營養價值高過紅皮雞蛋,賣價比紅皮雞蛋貴了不止一倍。

沒有肉,她就開小竈炒幾頓雞蛋解饞,又怕營養過盛,肚子快速生長。

吃了幾頓就把雞蛋攢了起來。

村子裏因為淩楚楚出謀劃策,大量茶葉外銷。

過年年頭能分到一筆不少的收入。

對淩楚楚所作所為,村民無不感激涕零。

幾天後,淩楚楚收到了來信,她激動的打開,卻不是她所期待的批準她回城的回信,而是來自淩家寫給她的信。

回城名額只有一個,村子裏所有的知青都寫了回城申請,但最後只有一個人能拿到批準回城的信封。

捏着手中的信,淩楚楚認真的看了起來。

信中有不同人筆記,每段話都有落款日期跟名字。

淩家人都有在信紙上留下一段對她的思念與擔心。

然後就是讓她照顧好自己。

全家人惦記她也不是假的。

看了信,她心裏很有感觸,起初還真沒想過跟淩家人有過多交集,心想着,反正又不是她真的父母,她沒義務去照顧。

一心想着帶着自己的孩子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

現在嘛,她的想法跟以前不一樣了,至少,她現在就是原主,有義務代替原主盡孝。

對她好的她會加倍對他好。

淩家人除了給她寄了信,還寄了別的。

其中還有淩母寄給她的二十塊錢,跟兩張布票、一張二斤肉票,其中還有淩二姐拿第一筆工錢買的一罐面霜,也寄給了她。

淩家過得什麽日子,她心裏清楚,舊衣服就差補丁摞補丁了,肉更是一年到頭,只有過年的時候吃一回,這會兒卻又是錢又是票的給她往鄉下寄。

那她要回些什麽呢?

想了很久,淩楚楚寫了一封回信。

至于寄什麽,她第一個想到了布料,因為她就布料多。

糧食到也可以,但分量重,距離又太遠,容易途中散了,也容易寄丢。

布料跟棉花,這兩樣輕,是寄往淩家首選。

是了,淩家居住在北方。

現在的北方又入了冬,一到冬天,淩母的老寒腿就犯。

而棉花就只有特殊工種的工人才能買的到。

她做紡織業的,就是用棉花跟蠶絲紡布,自然不缺棉花。

淩楚楚又進莊園摘了些棉花。

為了不讓淩家人多想,布料跟棉花她沒多寄。

量只夠做兩個人的衣服。

期間還去了幾趟老大爺所在村莊,以老大爺遠方親戚上門。

他們的村莊還真是個偏僻又荒涼的村莊。

幾次的前來,鴨子也換到了手。

但淩楚楚一直惦念的是豬跟羊這兩樣沒着落。

同時她也給老大爺透了個底,願意用千斤糧食換任意一只羊,或者是豬。

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她願意拿千斤糧作為交換。

老大爺等淩楚楚離開後,陷入了沉思。

無論是一只豬還是一只羊,能換來千斤糧,這絕對是大賺的買賣。

說不定他把這事他去生産隊跟村主任講了,村主任願意做這筆買賣。

老大爺第一時間找了村主任,說了下這事。

至于淩楚楚的性別跟年齡以及住址、名字,他一概沒透露,因為他只知道她是女同志,還有她的名字,其他一概不知。

村主任問:“那人靠譜嗎?”

老大爺:“絕對靠譜。”

然後村主任就沒了下文。

上千斤的糧食換,他确實是心動了。

別的村莊可能不缺糧食,不至于拿家禽換糧食,但他們村莊不一樣,收成不如別的莊子,一年到頭餓死的人不計其數,村主任因辦事不利,村民起義罷免了好幾個,如今他的位子也不穩。

要是能拿一只羊或豬換到千斤的備用糧食,也算是立了一功。

“這樣吧,回頭你聯系一下要拿千斤糧食換羊、豬的人,看他願不願意拿千斤糧食換小羊羔、小豬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