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
沈夢昔非常想跟着孟繁江去山上打獵,但是誰都不準。
“你就別去了,走不了半小時,還得要人背你!你沒看小東都沒去嗎?”大娘李愛華毫不留情地揭露。
“我不要人背,我能自己走!”
沒人信,誰也不理她。
四叔也想去的樣子,但他沒有開口,反而安慰沈夢昔和孟繁安:“咱們不适合去打獵,去了會給他們添麻煩,這樣他們可以速戰速決,早點回來,你們就可以早點吃到肉了,對不對呀?”
“對。”孟繁安老老實實地回答。
沈夢昔翻了個白眼。
孟繁江帶着一杆獵槍和一把長刀出發了,他和村裏的兩個獵戶結伴而行。這次他們不會進山太深,大約傍晚就會回來。
劉三妮給他準備了幹糧和水,再三囑咐要加小心,打不到不要緊,不行就趕緊回來。
孟繁江手一擺,出發了,完全沒有留意到母親的擔憂。
沈夢昔只被準許送到山下的路口,她看着三個人闊步朝山林走去,心裏充滿了憧憬和羨慕。
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老村長,他嘆着氣告訴劉三妮,村東那個陳寡婦死了。
“死了?咋死的?”劉三妮吓了一跳。
“今天一早,鄰居見她家煙囪沒冒煙,過去一看,吊死了,人已經硬了。唉。”村長嘆口氣,走了。“算了,我還得去看看,這一到十冬臘月的,人都挨着排的走啊。”
“死了,死了好啊。”劉三妮嘀咕着,拉着沈夢昔朝家走去。
陳寡婦的兒子三歲的時候被山上的狼叼走了,全村出動了去找,找到時候,孩子已經死了,肚子被狼掏了,慘不忍睹,陳寡婦那時候還不是寡婦,見了嗷的叫了一聲就暈過去了,醒來一直有點瘋瘋癫癫,有時也會清醒。雪上加霜,沒兩年,她男人也得了急病死了,陳寡婦病得更重了,還落了個命硬克夫克子的名聲,她的娘家哥哥也在雙河村,時常照顧着她,但這兩年家家日子都不好過,她哥嫂因為她也沒少吵架。
Advertisement
将沈夢昔送回家,劉三妮還是拿了些燒紙去陳寡婦家祭奠一下,結果到了陳寡婦家發現并沒有搭靈棚,她嫂子正在整理遺物,翻得盆朝天碗朝地,“啥玩意兒也沒有!我還得搭錢給她操辦,老天哪,我咋這麽命苦哇!”陳寡婦的嫂子一屁股坐到院子裏,拍着大腿哭了起來。劉三妮進去看了一眼,陳寡婦臉上蓋了塊布,橫躺在炕上,房梁上還挂着一根麻繩。
劉三妮掉了幾滴眼淚,搖搖頭,放下燒紙走了。
天傍黑的時候,孟繁江回來了,槍頭挂着一只野雞,神氣地跟沈夢昔說:“看哥給你打了個啥!”
沈夢昔喜笑顏開,沖着孟繁江豎起大拇指:“你也太厲害了!點贊!”
“啥玩意兒點贊不點贊的!”孟繁江哈哈一笑,忽撸了一下沈夢昔的頭發。
晚上,全家喝了一頓雞湯,沒有為老人守孝吃素的說法,這個年頭,人都要餓死了,沒人提這種封建思想。
李愛華和劉三妮另外把雞肉制成了肉幹,準備讓孟慶勇和孟繁東他們帶回去,好歹是家鄉的山貨。
“四叔,你們別嫌少,實在是這兩年山裏的野物都給打光了,今天好歹打了兩只野雞,老張叔知道咱家你們回來了,特意分了一整只給我,他們兩家分了一只。”孟繁江有些不好意思地搓着手跟孟慶勇說。
“不會,我們吃到就可以了,不必帶回去,還是那句話,我們都有供應,上海的物資也豐富一些,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帶走的!”孟慶勇說得非常堅決。
“我們也不要,你們自己留着吃吧,這幾天家裏都吃空了。”孟繁東也推辭。
“還是拿着吧,大江親手打的,是個心意,你們不吃,家裏不是還有懷着孩子的嗎?就算是當哥哥的給弟弟們的了。”劉三妮笑着說。
李愛華也附和着說:“拿着拿着,現在大江可能耐了,比他大哥都強,晃常就進山打獵。”
孟慶勇眼見着說不過兩個嫂子,只好同意收下,孟繁東見四叔收了,他也同意收下了,輕輕地噓出一口氣。
孟慶勇給孟繁安換衣服的時候,沈夢昔發現他的皮箱裏有一本《莊子》。
“咦!你喜歡《莊子》?”沈夢昔脫口而出。
“你知道莊子?孟慶信驚奇地問。
“聽說過。”
“你現在要不要讀讀看,莊子可是個奇人。”孟慶信遞過書。從他的目光,沈夢昔看出他渴望有個人能和他聊聊莊子,哪怕是個孩子,他的眼神洩露了他的孤獨。
沈夢昔接過書,慢慢地翻着,書是豎版的,繁體,無譯文。但頁面空白處有鋼筆寫的注釋和感想。想來是孟慶勇寫的。在“人間世“一篇中,那句”是以夫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旁邊,似乎是新寫的一句,“子欲養而親不待”。
“好看嗎?”孟慶勇問。
“看不懂。”沈夢昔合上書。
“你看得很認真,明明是看進去了。”孟慶勇笑着說。
“我是在看你寫的啊,四叔你的字真漂亮!”沈夢昔連四叔都叫出口了,心裏确實是慌了。
“我喜歡這個詞。”沈夢昔指着“禦風而行”說。
孟慶勇看着沈夢昔,很認真地說:“小西,你一定有一顆自由的心。長大了一定要讀讀這本書,四叔現在把它送給你,請你收下。”
沈夢昔被自己的口水嗆了一下:“不不不,我不能要你的書。”
“拿着!”
“好吧。”
沈夢昔把書小心翼翼地放在自己的花書包裏,花書包是劉三妮給縫的,當時回齊市沒有帶着,一是因為奶奶怕孟繁西發覺,二是老太太覺得到了齊市,書本都得換新的,幹脆就什麽都不帶了。
這次,沈夢昔卻決定帶着這個藍花書包,并且在奶奶的遺物裏,拿了一件她常穿的灰布大褂,留作紀念。
說到遺物,大娘李愛華這幾天一直頗有怨言,一直不特定對象地質問,老太太的遺物裏只有幾件舊衣服,破被子,針頭線腦,所有吃的和錢票都沒有了。
“這老太太真有意思,好東西一樣不給孫子留,也不知道都給誰了你說!”
“媽,你少說兩句吧,我奶人都不在了。”孟繁松勸說着。
“咋?我說的不對嗎?你看看你全身上下,你奶給你啥了?”
“我這麽大了,為啥非得要一個老太太的東西?媽,你別說了,我奶一手把我帶大就比什麽都強。”
“你喪良心啊你,你奶一手帶大你?你可真敢說,我是你媽,我生了你,我養了你,你說是你奶把你帶大?”
孟繁松無力地蹲到地上,他的印象裏,童年就是牽着奶奶的手長大的,奶奶晚上拍着他睡覺,吃飯時把自己碗裏的好吃的挑給他。
“媽你先別說了,要讓我四叔他們聽見了多不好。”孟繁松站起來把李愛華扶到炕上坐下。
“我怕啥?誰愛聽誰聽?我怕啥?”
孟繁松焦頭爛額,“媽,你咋這樣呢,我奶一走,你咋跟換了個人兒似的呢!你就不能好好說話嗎?”
“咋地!你奶奶壓了我一輩子,現在她死了,我還不行直直腰嗎?你看小西她現在多老實,你奶一走,沒人撐腰了,你看她現在啥毛病都沒有了!”
孟繁松決定不說話,他在屋裏轉了幾圈,推門出去了。
“松啊,你可不行啥都聽你媳婦兒的,這女人慣啥毛病是啥毛病!誰不生孩子啊,我那會兒生你啥活兒不幹?上地,挑水,做飯,啥都幹,我跟你講,我坐月子你奶一共就給我吃了八十個雞蛋。。。。。。”
孟繁松忍無可忍,摔門出去了。
這娘倆的話是在奶奶的房間裏說的,所以隔牆的沈夢昔和劉三妮聽了個七七八八。劉三妮對沈夢昔說:“西,你別聽她胡咧咧,這幾天,她有點不着調了,你奶一走,她就不知道咋得瑟了。”
沈夢昔倒沒有太大感觸,她的記憶裏并沒有奶奶苛待兒媳的印象,倒不明白這李愛華為什麽有這麽大的反應。但她多少理解,一個女人,早早沒了丈夫,沒有安全感倒是真的,在婆婆手下熬着,終于有一天,翻身做了主,情緒高昂一下是可能的。
她裝不來小孩子,也不會挑食哭鬧什麽的,這在旁人眼裏,大概就是撐腰的奶奶沒了,孩子就學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