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已修
當了父母的寧之安和陸曉只要一想到将來寧致長大了,買點東西都得看伯伯舅舅的臉色就愁得不行,他們千辛萬苦才盼來這麽個寶貝,自然是一點委屈都不能讓他受的。
為了避免寧致在同輩中被人瞧不起,寧之安和陸曉煎熬了數天後再次做出了一個驚掉衆人下巴的決定——他們要創業去。
這是倆人慎重考慮後能想到的最佳解決方案,以他們現下的年紀,再去從軍從政什麽的可能性太低,等寧致結婚生子了還不知道能不能混出頭來,倒不如好好琢磨下如何掙錢。
財富在手再加上家裏的勢力,寧致一輩子的保障不就有了?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可以說為了才剛睜眼沒幾天的寶貝疙瘩,寧之安和陸曉也是拼盡全力了。
他倆創業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盡最大可能給寧致攢錢,起碼也要攢到寧致以後購物都不用看價格标簽就可以随便買的程度。
理想說起來容易,要實現卻不是那麽簡單的。兩個人在商業上沒什麽天賦,最大的長處就是人面廣。托了當年“虛度光陰”的福,三教九流裏都有他們能說得上話的朋友。
借着九十年代那股下海的風潮和寧陸兩家的人脈,寧之安和陸曉還真撈到了第一桶金。有了本錢後頭的事就好辦了,再加上陸曉謎之一樣的好運氣,他們是做什麽賺什麽,股票,房地産,物流,電子購物……幾乎是每樣大熱的産業他們都插了一腳。
不過短短幾年,寧之安和陸曉已經不再是家族裏吉祥物一般的擺設,而是直起腰杆有了一定的話語權。
事實再次證明,陸曉的氣運果然是一等一的好,小寧致七歲的時候,她意外發現自己懷孕了。
四十出頭的女人懷着頭胎,擱現在都是風險不小的高齡産婦,更遑論二十多年前。不料怕什麽來什麽,陸曉孕中期的時候醫生還真就查出了胎兒臍帶繞頸。
一向泰山崩于前不變色的寧之安當場就白了臉,差點沒把人家醫院給拆了。陸曉倒是鎮定點,默默遵從醫囑回家直接躺床上靜養。
看着原本活潑好動的妻子天天被困在床上,寧之安心裏難過得不行。所幸付出還是有回報的,尚未出生的寧臻沒有繼續鬧出什麽幺蛾子,乖乖在子宮裏呆到了出生的那一天。
一兒一女,正好湊成一個“好”字,寧之安和陸曉看着寧致溫柔親吻寧臻額頭的樣子,只覺得自己還能再幹上五十年不用退休。
在休完産假繼續回去工作之前,夫妻先去律師那兒立了份遺囑,将倆人名下的所有資産在死後平分給兄妹倆。
可惜饒是如此,依然有好事者或是認真或是玩笑地去“逗弄”寧致,翻來覆去無非就幾個意思——
“你爸媽有了親生女兒,肯定不會像過去那樣疼你了……”
“家裏的財産将來都是你妹妹的,沒你的份……”
“就算現在說了分一半給你,誰知道再過幾年他們會不會偷偷去把遺囑改了……”
“你是男孩子,家産本來就該全是你的,還不是因為女兒是親生的,所以要分她一半……”
“你爸媽這是防着你呢,不然一把年紀了為什麽還要生孩子,不就是怕你不是親生的,将來不管他們麽?”
“要不你回去找你親生父親,讓他給你做主,到底血濃于水,他還能真的不管你不成?”
……
寧之安和陸曉這幾年掙得實在太多,礙了不少人的眼,尤其是寧陸本家及旁系的一些親戚,壓根接受不了往日要靠他們“施舍”過活的兩個人,居然翻身站到了比自己的更高的位置。好不容易盼到這麽個可以挂着“關心孩子為孩子好”的名頭挑撥離間,自然是一個個卯足了勁,瘋狂地找機會給寧致洗腦。
反正是耍耍嘴皮子,完全不費勁的事,但凡寧致能聽進去一句,他們就賺到了。要是能氣急敗壞地再跟寧之安夫婦鬧上一場,那就更是物超所值了。
畢竟說到底,寧致不過是個養子,又才八九歲的年紀,被他們這些“親戚”說動再正常不過了。
誰知事與願違,大概誰養的孩子就像誰,寧致的腦回路跟他們預想的根本不在一條線上。
他非但半點沒聽進去那些看似為他着想,實則在煽風點火的“貼心話”,還氣勢洶洶地反問他們,憑什麽認定他以後掙不到比父母更多的錢,只會盯着家裏的東西?
大家紛紛被他的豪言壯語震住了,怔愣之際又聽見這個長得比女孩還漂亮的小男生一本正經地拍着胸膛表示,他将來是要和父母一起養妹妹的,所以他的錢就是寧臻的錢……
衆人十分無語,心裏卻或多或少有些泛酸。大富之家的人為了錢,有時候連親父子都能翻臉,寧致這還不是親生的,寧之安夫婦究竟是怎麽把他教的如此兄友妹恭?
明明年輕的時候是塊只能啃家裏的爛泥,年紀大了反倒做出一番成就來,就連小孩都養得比別人光偉正,這兩個人簡直就是活着給他們戳心窩子的。
就在人們逐漸轉變态度,看向寧之安夫妻的目光開始帶上真正的崇敬時,倆人又突然決定舉家搬遷到q市。
明面上的原因是替寧致換個學習環境,寧之安和陸曉嫌棄m市環境太浮躁,覺得山清水秀、書香氣息濃厚的q市更适合兄妹倆的成長。但實際上大家都清楚,他們倆這是不滿周圍人的惡意離間,打算直接棄了本家去q市發展。
寧陸兩家的當家人聽聞後都慌了神,寧之安和陸曉的資産在體量上雖說比不過兩個家族,但經不住都是朝陽産業,有無限的發展潛力。真要讓他們把整個家業搬到q市,寧陸兩家想要長此以往地保住自身地位,可就缺了最大的一塊籌碼。
在長輩苦口婆心的勸說安撫下,夫妻倆退了一步,沒有把m市的産業全部轉移到q市去,留下了一部分交給本家打理。在他們兩人開發q市這個新副本的幾年裏,m市的資産也在以驚人的速度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