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來客

幾日功夫,天氣一下就涼了不少。

元寧捧着手爐,懶懶的倚在坐榻上,聽元慈撫琴。

自從那夜月下長談之後,姐妹倆一下就貼近了。

畢竟,女子之間最好的交情便是分享秘密。

元寧每天都到菁菁軒裏來,她不能為姐姐做什麽,至少,在姐姐難過的時候,她得陪着。

“阿寧?阿寧?”

元寧剛剛聽着琴曲,過去的事情又都在她眼前重現了一遍。被元慈一喊,回過神來,眼角竟然有點濕。

“姐姐,你彈得真好聽,這是什麽曲子?”

“這支叫做《心游太玄》,”元慈見元寧有所感悟,“阿寧若是對琴藝有興趣,現在學也不晚。”

“我就不學了,聽你彈就好。”元寧吐吐舌頭。

她有自知之明,她可沒什麽音律悟性,不管元慈給她彈啥,她的評價總是那麽一個詞。

好聽,好聽,還是好聽。

正說着話,絲縧急匆匆的從外面跑進來,大聲道:“不好了姑娘。”

見這丫頭咋咋呼呼的樣子,元寧頓時有些頭疼。

“胡說些什麽呢,兩位姑娘都好着呢!”元慈的大丫鬟荷風見絲縧不成規矩,便站出來訓了一句。

絲縧當頭挨了一訓,頓時焉兒一些,只可憐兮兮的拿眼睛瞧着元寧。

“到底出了什麽事?”

“姑娘,夫人要攆碧玉姐姐出去,您趕緊去幫她說說好話吧。”絲縧央求道。

攆走碧玉這事原本就是元寧去求的,母親不過是照做罷了。

元寧心裏松了口氣,等了幾日,總算是有消息了。

“姑娘,碧玉姐姐家裏人辦事出了岔子,可碧玉姐姐她沒做錯什麽?”

“她人呢?”

“劉嬷嬷正帶着人催碧玉姐姐收拾東西呢!姑娘您快回去看看,別讓她們攆碧玉姐姐出去。”

元寧拿眼瞧着絲縧,這丫頭嘟着嘴,一副理直氣壯的模樣。

這要是換了別的丫頭,元寧壓根就不會搭理,直接也攆出去跟碧玉作伴。

但絲縧就是這麽一個重情義的性子,若不是這個性子,前世也不會給元寧送牢飯。

元慈見她不語,便給荷風使了個眼色。

荷風道:“府裏自有府裏的規矩,下人犯了錯,哪有主子跑去喊冤的道理,難不成你的意思是夫人冤枉了誰?”

荷風比元慈還大兩歲,從小是在正院受的教導,在丫鬟中屬于佼佼者。

“絲縧,你今日別随我回去了,留在這兒跟荷風姐姐學幾天規矩。”元寧說罷,便起身向姐姐告辭,“今日我有些乏了,先回去了。”

對着這傻丫頭,也實是無奈。

若是連荷風都教導不好她,元寧也無法了。

元寧便往自己院裏走,遠遠聽到院裏傳來哭哭啼啼的聲音,知道是碧玉還沒走。

她不願意再見碧玉,微微皺了眉,便轉身往園子裏走。

沒走兩步,便見到一個小厮在不遠處匆匆走過。元寧頓時眼前一亮:“竹蕭!”

那叫竹蕭的小厮聽到聲音,頓時停下腳步,見是元寧,恭恭敬敬的行禮:“三姑娘好。”

“哥哥回來了?”

竹蕭忙不疊的點頭:“是,老爺收到夫人的書信,便讓我和公子一同回府,我剛去正院裏向夫人回禀了,夫人讓我去大房把柳姨娘和大公子都請過來。”

“你趕緊去吧。”

元寧打發了竹蕭,便往哥哥元祯的小院走去。

這個家裏,最疼她最寵她的人,就是哥哥元祯。

這一世重活,她還沒見過哥哥呢!

哥哥這一次回的匆忙,元寧跨進院裏時,仆人們還在打掃。

徑直進了書房,便見到有一道玄色身影站在書架前。

元寧心中歡喜,上前便甜甜地喚了一聲:“哥。”

書房裏開着窗,陽光透過院裏的樹影斜斜的落了進來,給秋日的房間平鋪了一層暖融融的棉絮。

然而那身影聞聲而動,一道涼涼的目光落到元寧身上。

怎麽會……是陸行舟?

他實在是太高了,元寧需要仰着頭才能望到他的眼睛。

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每一次元寧與他的碰面都是,他居高,她處下,沒來由的便低他一頭,由着他居高臨下的俯視着。

再加之他目光犀利,被她一望,無事也要生三分怯。

與其說元寧見到他驚訝,更确切的說,見到他總是無端的緊張起來。

下意識的便往後退了一步。

這家夥,怎麽如此的陰魂不散?

在衛國公府遇到也就罷了,怎麽回到自己家裏來了,還能碰得到?

“盛小姐。”

元寧別過目光,一時不知道該怎麽稱呼他。

議論起來,她應當不知道眼前的人是誰才對。

“怎麽沒人給客人看茶?”元寧往外退了幾步,喊往院裏喊人奉茶。

來者是客,怎麽也不可缺了禮數。

正在這時候,盛元祯的另一位小厮松濤匆匆跑了進來:“陸公子,您的馬已經備好了。”

松濤說完,這才留意到元寧,忙行禮道:“三姑娘。”

“客人都到了,怎麽不看茶?”

“是小的們疏忽了。”松濤望向陸行舟,“陸公子,您看?”

“不必上茶了,帶我去吧。”

陸行舟将手中的書放回書架,朝外面走去,走到門口時,頓了頓腳,回過身,“在下陸行舟。”

“喔,陸公子。”元寧輕輕應了聲。

好在陸行舟提步走到院子裏去了。

松濤猜到元寧是來找元祯的,上前解釋說:“三姑娘,公子去了夫人院裏,您稍等片刻他就回了,公子囑咐我陪陸公子跑一趟縣衙,我就先去了,等下我吩咐別人給您上茶!”

“我是自家人倒不必講究這些,你有差使就趕緊去別耽誤了。”

“那小的先告退了。”

“去吧。”元寧略一點頭,松濤便一溜小跑追着陸行舟的背影出去了。

元寧目送着陸行舟的背影,消失了許久後才舒了一口氣。

若說她這一世不想遇到的第一個人是趙琰,那麽不想遇到的第二號人物便是陸行舟。

原以為重生後的事應當與前世一般,為什麽發生這麽大的不同。

為什麽她什麽都沒做,事情就已經起了變化?

目前為止,也就是去了一次國公府,打發了碧玉出去而已。

若是她不再做別的事,這一世的路還會跟前一世一樣嗎?

元寧的心頓時沉了下來。

“寧兒!”一只溫暖的手輕輕搭在了元寧的肩上。

“哥!”元寧聽到聲音便知道是誰,一頭便紮進了盛元祯的懷中。

上一世她入獄之後便沒再見過哥哥,也沒再聽到哥哥的任何消息。但趙琰犯下了通敵大罪,父母慘死,哥哥的日子又能好得到哪裏去呢?

眼前的哥哥身着寶藍色家常錦緞袍子,頭發用一根黃楊木的簪子束得齊整,既貴氣又朝氣。

“怎麽哭鼻子了?”盛元祯俯下身,看着妹妹面色紅潤,知道她的身子已經無了大礙,見她這會兒眼眶紅了,便以為是妹妹嬌氣的毛病犯了,伸手刮了刮她的鼻子。

元寧嘟了嘟嘴,揮手便往盛元祯手臂上捶了一下。

兄妹倆頓時玩鬧了起來。

看着元寧破涕為笑,元祯便從袖中拿出一包糖來,“回來的路上碰到一個糖鋪子,見着許多人在排隊買糖,我便也給你帶了一包。”

元寧拆開一看,這糖瞧着不甚精致,聞着一股濃濃的玫瑰香。

撿了一塊放進嘴裏,卻比往日家裏做的那些更香。

“這叫玫瑰灌香糖,店家說是祖上傳下來的手藝。”

元祯微微一笑,與這秋日的陽光相得益彰。

元寧心中忽然幽幽飄進了一個影子,那人真是,無論站在哪兒總是挺直着身板兒,不卑不亢,清風冷月。

“哥,方才我過來找你時,見你書房裏有個書生,那是誰啊?”

元祯經她一提,似乎想起了什麽,朝外面喚了“竹蕭”。

“公子有何吩咐?”

“陸公子和松濤呢?”

“已經出發去縣衙了。”

元祯颔首,“知道了,你抓緊時間把客房收拾出來,陸公子那三個随從你也安排妥當。”

等到竹蕭應聲退下,元祯這才轉向妹妹,溫溫一笑:“那位陸行舟公子,是泓遠大師的弟子。”

這事元寧知道。

當今聖上出身不好,是宮女所出,在先帝的十幾位皇子中極不起眼。成家後分封在了偏遠的北地。原以為此生就這樣做個安穩王爺。卻因緣際會結識了四處游歷的僧人泓遠,兩人結為知己。泓遠斷定五年後天下必定大亂,讓他暗地裏練兵屯糧。

三年後,先帝病逝,傳位于十歲的幼子,引起了幾位年長藩王的不滿,兵圍京城,當今聖上率兵南下救駕,平息了五王之亂。因幼帝死于亂兵之中,當今聖上便由着幾位大臣推舉為新帝。

經此事之後,聖上便封泓遠大師為國師。

不過泓遠大師淡泊名利,獲封國師後并沒有在朝中任職,而是回到他出家的寺廟皇覺寺繼續修行,直到去世。

“爹收到娘的信,知道了大哥的病情,所以讓我帶大哥去皇覺寺找主持泓濟大師把一把脈。我回來的路上正好碰到了陸公子過來辦案,便正好同路。我也好問問皇覺寺的情況。”

辦案?

“陸公子是朝廷的官差?”

“那倒不是,”元祯又撿了一塊糖,塞進妹妹的嘴裏,“他在京城求學的時候曾協助京兆衙門斷過兩樁奇案,得了皇上的嘉獎。因着這名聲,還有些地方衙門遇到什麽難辦的案子,也會請他過去查案。”

陸行舟的神探之名,元寧也是知道的。

只不過她記不清今年縣上發生的是什麽大案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