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報仇

“是大哥來了。”

元寧說着就要去開門出去, 卻一把被元慈拽了回來, “別給他開門,得給他長點教訓,省得他一天到晚摸不着輕重。”

“姐姐。”

元慈瞪她一眼:“我記得你以前很小氣的, 怎麽現在這麽寬宏大量, 你就一點都不生氣?”

元寧被姐姐一诘問,一時不知道說什麽。

元慈扔下她, 起身就出了門。元寧忙站起來想跟出去,誰知元慈一出了門就反手把門關上,拽着門把手不松開。

“大哥,你別喊了, 這麽大聲喊, 阿寧正在休息呢!”

盛元康以為元寧真的在休息,頓時更加不好意思,“對不起, 我就是想過來看看, 阿寧她到底怎麽樣了?真的完好無損的回來了嗎?”

“挺好的, 只要你不靠近,她就好得不得了。”元慈沒好氣的刺了他一句。

不怪元慈小氣,實在是元寧好好的長這麽大, 接連出了兩次事都是跟盛元康有關。

盛元康想說點什麽, 終究什麽話都說不出來。

元寧在屋子裏邊急了,走到窗戶邊上把窗戶打開,朝他喊道:“大哥, 你別擔心了,我好好的在這兒呢!”

盛元康原本被元慈訓得一臉頹喪,聽到元寧的聲音猛然擡起頭,渾身緊繃的神情也為之一松。

“你沒事就好。”

元寧瞧着他身上的衣裳竟然還是那夜在夜市上穿的那一身,已經髒得不成樣子,頭發和臉似乎也是許久沒有清潔過了,想來這幾日他一直在到處奔波尋找自己,甚至都沒有時間來洗漱。

于是于心不忍。

“大哥,你先回屋去休息,等休息好了我再跟你說。”

“不。”盛元康搖了搖頭,堅定的說,“阿寧,元慈說得對,我實在是沒臉來見你的。只不過我放心不下,所以厚着臉皮過來看你一眼。”

“咱們已經是一家人了,別說這些見外的話。”

元寧在“已經”兩個字上多着了些力,也只有盛元康能明白這個詞的含義。

“你放心,我一定會去給你報仇,報不了仇我絕對不回來。”

說完,盛元康轉頭就跑了。

“哎,大哥,不用報仇,這些事交給官府就行……”元寧見他真的跑遠了,急忙去推門,“姐姐,你比我跑得快,你快去把大哥追回來。”

“追什麽追,他定那個什麽瘋病又犯了,說說罷了,他哪有那本事給你報仇!”元慈心裏還有氣,等到盛元康真沒影了,才把門打開,把元寧放出來。

元寧辯解:“不是的,姐姐,大哥他沒病。”

“你自己都是個病人,還給人家當大夫呢!”元慈把元寧的手緊緊攥着,拉着她出門,一邊走一邊說,“從今天起,你必須寸步不離的跟着我,我也會牢牢看着你。現在,咱們去寺裏找泓濟大師,請他幫你把脈。”

元寧無奈,想着等盛元康回來了,再好好跟他說說。

泓濟大師是皇覺寺的主持,也是大國師泓遠的師兄。但他與一心出世成就一番事業的泓遠不同,他更願意做一位隐士。

除了修習佛經,他就研習醫理,在皇覺寺裏辟了一間醫藥堂,除了寺裏的僧人,山下的百姓得了什麽疑難雜症,都會到這裏求醫。

元慈元寧走進醫藥堂的時候,泓濟大師正在煎藥。

“大師。”元慈走過去,雙手合十行了一個佛禮,“這就是我的三妹妹元寧,請大師為她把脈。”

元寧跟在元慈後面,學着姐姐的樣子行禮。

泓濟大師跟普通人想象的得道高僧不一樣,并不是一個長着白胡須的老和尚,眉毛和胡須都是黑亮黑亮的。因為常年習武,眉宇間頗多英氣,看起來很有氣勢。

元寧忽然想起陸行舟一直管泓濟大師叫“老頭子”,雖說這稱呼帶着很多的親近,可元寧還是想說,人家哪裏老了?

“三姑娘的氣色還不錯,來吧,你先坐下。”

元寧跟着泓濟大師走過去,依照他的吩咐坐下,把手腕子搭在軟墊上。大師伸出手,在她的手腕上輕輕一點。

“脈象倒也平和,不過似乎有寒氣侵入,擾了心脈。”

“是的,舍妹一個月前落過水。她現在的情況,嚴重嗎?”

泓濟大師笑着搖搖頭,“并無大礙,即使不用藥,好生休養幾個月也會自愈。你們既然來了,我寫個方子,照方調理十日,就會痊愈。”

元慈大喜過望,欣慰地看了元寧一眼:“多謝大師。”

元寧亦是歡喜。

雖說身體沒有什麽特別不舒服,但平日多活動些就覺得乏力,難得大師肯賜方,早些痊愈了才好。

兩姐妹謝過了大師,捧着藥方回去,剛走回小院門口,就看到盛元柔站在那裏。

“阿柔。”

盛元柔聽到聲音,轉過頭,平素挂在臉上的溫婉表情消失不見,眼眶裏似乎有淚。

“出什麽事了?”元慈見她這般,頓時關切的問。

盛元柔似乎強忍着淚意,微微低了頭,“姐姐知不知道,大哥他走了?”

“走?”元慈先是一愣,繼而想起方才盛元康那番“要去給阿寧報仇”的話,“你是說……”

“姐姐既然知道,為何不留住她,由着大哥走呢?”

被她這麽一诘問,元慈一時失語。

聽她這意思,已經知道盛元康來找元寧,被元慈訓斥離開的事了。

“阿柔,我當時在氣頭上,是說了大哥幾句。你剛才說他走,是他跟你說了什麽嗎?”

“他什麽都沒跟我說。”元柔抹了抹淚,“方才我說來看阿寧,遇到他的一個跟班,說大哥在山下當鋪當了許多東西,換了銀錢買了馬走了,沒帶人也沒說什麽時候回來,他才趕回來報信。”

“真的?”

元柔擡起頭,望着元慈,“難不成我還編瞎話來诓你?”

元慈沉默,不知道該怎麽說,心裏也有些愧疚,覺得自己或許真的說的太重了。

元寧道:“大哥方才來看過我,說要給我報仇。雖是這麽說了,我和姐姐也不知道他到底是要怎麽做?況且這陣子大哥的情況你也是知道的,別人哪裏能左右得了他?你若真是擔心大哥,就不該站在這裏等我們,早些回禀了母親才是。”

“是啊,咱們先去找母親。”元慈走上前,挽着元柔的手,“我知道你是氣我了,可當務之急是把大哥找回來,這會兒他可能還沒走遠,興許還能追上。”

元柔這才擦了淚,一起去龍氏的屋裏。

龍氏聽說此事,也是急得不得了,立即派人把盛元祯喊過來,叫他去寺裏請幾個熟悉道路的僧人帶路,馬上下山去追。衛國公府的人手不少,謝檀也願意幫忙。元寧偷偷告訴元桢,元康可能往江南方向去了。盛元祯立時打聽出去江南可能走的兩條道,與謝檀兵分兩路。

他們下了山,留在寺裏的人也心急如焚。

龍氏這趟出門本是為着給孩子們看病,給家人們祈福,誰知道兩個孩子接連出事,一時急火攻心又暈倒了。

好在有泓濟大師在,數次給她施針。

三個姑娘一直在近前伺候着,一邊等着消息。

盛元祯和謝檀直到快子時才回來。他們沿着去江南的兩條官道追了十幾裏,一路跟人打聽,也沒打聽到半分消息。

“該怎麽辦?難道去報官嗎?”

一時之間,龍氏這個掌家的夫人也慌了心神。

“娘,大哥是自己出走,報官恐怕也無濟于事。”

“那……那也不能就這麽放着不管。”龍氏更加沒了主意,幾個孩子也不知道該怎麽辦。

正在這時候,一直無言的泓濟大師開了口。

“阿彌陀佛,夫人,貧僧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大師請說。”龍氏忙問。

“這次雖然沒有替貴府大公子請脈,不過前幾日也碰到過幾次,見他的氣色頗好,身體應是無恙的。貧僧以為,凡事皆有緣法,夫人不如順其自然。他既是男兒,又是弱冠之年,該出門有一番游歷,等他這次回來,想必心病也能除去。”

龍氏聽着大師的話,思來想去,也實在是無法,只好決定先帶家人回京,再做打算。

在她看來,皇覺寺實在是個多事之地,盡早離開為妙。

于是盛府一行人,第二日一大早,便整理了行囊下山。

回去的路上,仍是三輛馬車兩匹馬,但回去的人跟來時的人已經不同了,。

元柔陪着龍氏坐第一輛車,元慈陪着元寧坐第二輛車,打頭的還是兩匹馬,但陸行舟換成了謝檀。

下山的時候,元寧偷偷問了盛元祯關于陸行舟的去向,哥哥也不太清楚,只知道他前一天就已經下山了。

元寧想,陸行舟上輩子讓自己慘死在他的牢裏,這輩子在自己危難的時候出手相助,大約是還債。

她攤開手,手上仿佛還留着那日陸行舟抓住她時留下的溫度。

她探出頭,回頭望望漸行漸遠的皇覺寺,只覺得與他一同騎馬逃回來的經歷像是一場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