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這架勢,可……

這架勢, 可把盡忠也吓壞了。

早上四爺還好生生的,怎麽就又發熱了。

他急急忙忙叫金英、金才去喊太醫來給四爺看看,手裏的藥更是不知該怎麽辦才好。

霎時間, 整個帳內都忙活起來了,比起身體他們心裏要更亂些。

眼看着四爺有了好轉, 大家夥還來不及高興, 就又加重了。若是四爺真的不好了, 他們這些伺候人的, 怕是難逃一劫啊。

便是張嬷嬷也緊張了起來,一會兒太醫來了,會不會覺得是她害得四爺病更重了?

恰好彩蓮提着水壺回來了,一進門就瞧見大家夥圍着裏屋轉,不禁走上前。

陸亦凝一擡眸就看見彩蓮, 連忙道:“彩蓮, 快去拿枕巾來, 我給爺敷一下。”

彩蓮愣了一下, 放下水壺,扭頭就往她們的帳子跑去。

這年頭還沒發明出毛巾來, 所以陸亦凝就用了最古老的方式,用枕巾替代毛巾來給四爺敷一下額頭。

緊接着,她有條不紊地吩咐着衆人做事。

“安心, 你去找個大盆來, 裏面放點涼水和冰塊。”

“盡忠,你去把門窗全部打開,屋裏太悶了,爺怕是都喘不過氣來。”

“張嬷嬷,你就什麽都不要做了, 直接去負責宮人的太醫那裏去看看病,待你身子好了再回來。”

慌忙之中,三人下意識地聽從了陸亦凝的指派。不是他們沒有主心骨,實在是非常時期他們心裏也沒底,需要有人來指路。

陸亦凝鎮定的神情也使得他們心裏安定些,不至于手忙腳亂。

過了一會兒,一切便就緒了。

陸亦凝擡手把幹淨的枕巾疊了幾下,放進帶有冰塊的水裏浸濕,然後捏個半幹水分,再放到四爺滾燙的額頭上。

看着四爺昏昏沉睡的模樣,陸亦凝眼底滿是擔憂,不禁長籲短嘆起來。

其實她這次來也不是一無所知、全無準備就來了,也是做足了功課才來的。

只是眼下還不大方便給四爺用,他就連嘴都緊緊閉着,又如何能吞咽下那麽大一顆藥丸呢?

況且這帳子裏每時每刻都有人盯着,她便是想把這藥丸化成藥水喂給四爺,也得不被人發現,神不知鬼不覺才行。

眼下根本就沒有機會,她只能另想辦法,先叫太醫來開了藥再說。

“鈕祜祿格格,為何要用浸透冰水的布蓋在爺的額頭上?這不是會冰着爺了?”盡忠猶豫了一下,小聲問着。

陸亦凝瞅了他一眼,用指尖觸摸了一下枕巾,竟已溫熱了起來,連忙又取下來,繼續浸透捏幹放上去。她頭也不擡道:“自是為了降溫,咱們爺的高熱是因為病毒而非風寒。”

盡忠瞅了眼大開的門窗,懵懵懂懂,卻也默認了她的做法。畢竟陸亦凝才是這裏除四爺外唯一的主子。

陸亦凝松了口氣,得虧是蘇培盛不在,若不然她怕是壓不住了。

她尤其是着重強調了把屋裏對流的兩個窗子打開。

這門窗一開,屋裏的空氣頓時流通起來,那股悶熱和難聞的氣味也消散了些。

陸亦凝摸了摸四爺的額頭,似乎好些了,便看向四人道:“你們且去外頭等候吧,屋裏人太多,味兒不好聞不說,別再染上了誰。”

四人連忙表态要伺候四爺,陸亦凝卻是揮揮手,強硬叫他們下去,表示自己還要在屋裏撒一些東西,驅除一下空氣裏不好的東西,叫他們別礙事,衆人這才去了外頭等待。

陸亦凝從袖子裏拿出一個大噴瓶,裏面盛着能含氟的消毒水,她熟練地在屋裏的角角落落噴灑着。

剛弄完,三四名太醫就急急忙忙來了。

陸亦凝連忙請他們進屋給四爺把脈。

太醫剛把上脈,四爺不自覺動了動手指,緊接着就睜開了那仿若寒星的眼眸。

開始時他的眼睛似乎還有些不聚焦,可眼眸深處卻仿若寒潭般冰冷,似乎心情差極了。

可待他看到熟悉的身影後,卻不自覺呢喃了句:“凝凝?”

太醫把脈的手一頓,才繼續把脈。

陸亦凝沖他點了點頭,安撫道:“爺,是妾身。您先歇會兒,太醫正為您把脈呢。”

四爺不言語,眼神卻不自覺盯着陸亦凝看,似乎怕他走了一般。

此時此刻,他的眼睛像極了濕漉漉的小狗眼,充滿了依賴和愛戀。

……

四爺病重的消息一傳出去,就引起了貴人們的注意。

康熙爺心裏難受,又指派了禦前太醫去給四爺看病,便是同大臣們議事心裏都不踏實。

可偏就有人提議,此處有疫情,危險至極。所謂君子不立危牆,康熙爺身為天子,又豈能置天下蒼生于不顧?

莫說宮人和那些個蒙古人,就連皇子阿哥都染了病,若是再在這裏待下去,怕是要出大事。

“皇上,您可是千金之軀,豈能留在此處?為了天下蒼生,當保重龍體,速速撤離才是。”

不管是哪一派的,不約而同跪地請命,定要叫康熙爺聖駕轉移。

到底是親兒子,康熙爺本是沒這個想法,奈何衆人你一言我一語,他不禁擔憂起來。

此地确實不大安全。

阿哥們不必說,縱使同情老四,可也怕被染上了時疫。

“皇阿瑪,兒臣自願留守營地,坐鎮後方。”

“皇阿瑪,兒臣自願留守營地,坐鎮後方。”

“皇阿瑪,兒臣自願留守營地,坐鎮後方。”

太子、九爺、十四爺三人異口同聲說出此話。

康熙爺面上詫異了一下,随即有些欣慰,但還是沒有同意:“不可。”

衆人都清楚,名為看守,實則是為了四爺。

太子爺不必說,他向來同四爺親厚,一直視他為左膀右臂。

如今四爺病重,最擔憂的就是他了。一方面,兩人打小一起長大,關系極好。另一方面,兄弟之中力挺他的,也就只有老四了。

他願意冒着風險留下,衆人雖有些意外,可心裏卻不自覺對太子爺放心起來,不管怎麽說,于臣子而言,一個宅心仁厚的儲君可比那等心狠手辣的好。

可九爺卻是叫衆人意外的。

此次巡塞本是沒他,奈何九爺自清醒後,記憶全無,對兄弟們更是生疏至極。

便是五爺、八爺、十爺、十四爺見天的去看他,他看衆人的目光也還是那樣陌生,□□十三人組就這樣生疏起來了。

八爺、十爺心裏也納悶,可偏偏九爺待他們就是平平,叫他們也無法。

甚至,他還嘗嘗悶在家裏,實在是叫康熙宜妃擔心,這才有了巡塞時加上他名字一事。

十四爺不必說,平日裏他是最愛和四爺嗆話的,可這到了關鍵時刻還是不一樣的,骨肉至親便是如此。

八爺、十爺看他倆的眼神如同看叛徒一般。

十四還知道躲避一下,九爺卻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叫他們郁悶卻又無處說。

九爺失憶什麽都不知道,他們私底下去說說也就罷了,當着老爺子的面總不能說他們平日裏并不親厚,沒必要冒風險吧。

康熙爺不出所料,硬要帶走太子三人,他已經有一個兒子染了時疫,不能再叫旁的兒子有風險了。

老四他會派人盡心盡力去醫治,但旁的兒子,他不敢也不想叫他們去嘗試。

人到老年,康熙爺實在是不願嘗那喪子之痛,強行壓下老九、十四。

老九、十四不樂意,可老爺子發火,他們也不敢違抗。

一個太子留下就夠了,總不能再添幾個而已。

若不是太子跪地不起,硬是要同老四同甘共苦,康熙爺是準備硬壓着他走的。可偏太子爺就是咬死了願意留下看守營地,也叫老四知道這裏還有人等着他,好安心治病。

康熙拗不過他,一方面是擔憂惱怒,另一方面卻是欣慰,這就是他一手□□出的太子,宅心仁厚不說,還如此顧念兄弟情義,實在是頂呱呱的好兒郎啊。

當然,康熙爺便是撤走,也會給太子留下不少人馬的。

如此一來,便只剩下太子爺了。

不得不說,太子爺對四爺是極其上心的,一直在等太醫的消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