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 震怒 好戲馬上就要上場了…………

顧北柯早就從內務府查清當年宮中來往記錄。

太後借賢貴妃的手将東西送了出去。偏偏手镯又經過他母親的手才到了沈雲初母親的手中。

沈雲初心如刀絞。她娘的死居然是太後所為!

太後為什麽要這樣做!沈雲初從來不曾想過此事與太後有關。

當年, 她們一家人滿心歡喜的期待孩子的出生。沈雲初也盼了足足十個月。別人都有兄弟姐妹一起玩,就她是自己一個人。

若是生個妹妹,她便将自己的新衣裳和新首飾分給妹妹一半;若是生個弟弟, 她便攢錢給他買零嘴。這是沈雲初幼時的想法。

娘親一臉慈愛的撫摸小腹,感受腹中胎兒的存在。她每日都會跟在娘親面前, 盼着與那孩子早日見面。

娘親臨盆之際, 她和父親站在産房外。聽着娘親凄厲的叫聲, 沈雲初眼淚一滴滴的滑落。

父親雙拳緊握, 大氣都不敢出一下。

丫鬟端着一盆又一盆熱水進了産房,而後卻端出一盆又一盆血水。

沈雲初吓的嘴唇顫抖,不敢說話。

“不好了,不好了,夫人難産了!”産婆滿手是血, 打開房門對父親說道。

父親沖進産房, 她也立即跟了進去。

她看見父親緊緊握着娘親的手, 此時娘親已是淚流滿面。

娘親嘴唇微啓, 好像有什麽話要說。

最終娘親一字未言便離開了人世。

Advertisement

原本沈雲初一直以為娘親的死是個意外,結果師傅發現镯子的端倪, 她才知道是有人想害娘親。

如今得知兇手是當朝太後,她該怎麽辦?

顧北柯知道她一時接受不了這個事實。但如今是報仇的最佳時機。

太子、謙王、寧王等人已經部署好了一切。

只要等皇上處罰太後之時,揭發太後當年所作所為, 而後昭告天下, 以慰沈雲初的母親在天之靈。

顧北柯緊緊摟住沈雲初,“馬上你就可以為你母親讨回公道了。”

沈雲初的淚水模糊了雙眼。

正乾宮

太醫拿着藥箱剛剛從殿內出來,恰巧遇到了太子等人。

“太子殿下,謙王、寧王殿下。”

“李太醫,父皇怎麽樣了?”寧王問道。

“皇上并無大礙, 只是國事繁忙,皇上操勞過度,有些力不從心。”李太醫回答道。

“如此,我們先去看看父皇。”太子說道。

“老臣告退!”李太醫拱手行禮而後離開。

此刻,皇後和瑤妃都在皇上宮中。

“兒臣參見父皇、母後、瑤妃娘娘。”三人異口同聲說道。

“難得你們兄弟三人有一起的時候。”皇上感慨道。

“是啊,确實少見。”皇後也應和道。

“三位皇子是為了探望皇上才一起來的吧,三位皇子對皇上的孝心可謂是日月可鑒。”瑤妃笑着說道。

原本皇後在正乾宮侍疾,誰知瑤妃突然不請自來。

皇後本就不怎麽喜歡瑤妃,如今她在這裏十分大獻殷勤,以此來顯示自己對皇上的關心。

叽叽喳喳的說個不停,十分聒噪。

如今三位皇子來了,她還不知消停。

縱使心中不喜,皇後也不能當面制止她,這樣做有損她國母的身份。

“太子,近日來朕身體不是,便由你監國,你可不要讓朕失望!”皇上語重心長的對太子說道。

“父皇放心!”

自舒妃和宸王死後,父皇仿佛一夜之間老了十歲,鬓間的白發愈發明顯。

原本父皇将舒妃視為紅顏知己。舒妃溫柔小意,父皇一遇到煩心事便到舒妃宮中坐坐。舒妃總是能為他排憂解難。

舒妃也算得上是父皇最為寵愛的一位妃子,二十年來盛寵不衰,即便是剛近幾年才入宮的瑤妃也不能與之相提并論。

瑤妃是憑借自己年輕貌美,而舒妃是懂得怎樣拿捏父皇的心。

父皇寵愛舒妃,因此對舒妃所生的趙景儒也極為喜愛。在受封之時,父皇給趙景儒的封號為“宸”,自已看出父皇對趙景儒的重視。

不僅如此,父皇曾經還動了廢了自己的太子之位改立宸王為太子的念頭。

舒妃是亡國公主,她接近父皇就是為了報仇。

父皇的寵愛變成了一場笑話。

“父皇,您可要好好保重龍體,再過幾日便是您的生辰,兒臣還想為父皇好好賀壽。”寧王說道。

“你也有心了,朕會好好修養,壽宴之事不會耽誤。”

皇上看着這個不成器的兒子慢慢成長,如今心頭覺得有些安慰。

謙王知道不被皇上待見,只是簡單的行禮問安。

兄弟三人在正乾宮小坐了一會兒,而後陸續離開。

“皇上,臣妾喂您喝藥。”瑤妃端着藥碗說道。

“有勞愛妃了。”

皇後看着眼前的一幕,覺得自己不應該留在這裏。既然瑤妃要獻殷勤,那便讓她去伺候好了。

“陛下,臣妾宮中還有些事要處理,先行告退。”

皇上看了皇後一眼。

“陛下,既然皇後娘娘宮中有事,那便讓她回去好了,這裏有臣妾一人就夠了。”瑤妃嬌聲說道。

“退下吧。”

瑤妃之所以這樣殷勤,是因為她的父親準備将府中庶女送進宮。

一個小小庶女,也妄圖成為皇上的女人,奪得她的寵愛,真是癡心妄想!

“陛下,臣妾有一事想求陛下幫忙。”瑤妃試探的說道。

“愛妃所求何事?”他就知道瑤妃這樣大獻殷勤,定式有事央求于他。

“臣妾有一妹妹,如今年芳十八,尚未婚配,所以想請陛下為她賜婚。”瑤妃對皇上說道。

“朕記得你是家中唯一的嫡女。”

“陛下不知,雖說嫡庶有別,但臣妾與家中的庶妹感情深厚。如今妹妹的婚事久久未定,臣妾這做姐姐的也為她着急。再過些年,怕是嫁不到什麽好人家了。”

以瑤妃的性子,怎麽會善待府中的庶女,怕是水火不容才對。

“那愛妃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選?”

“臣妾聽母親說,妹妹有意于李将軍麾下的一名副将,但因為那副将家中嫌棄妹妹是庶女,身份低微,配不上自家的兒子。若是皇上為她們賜婚,副将家中定然不敢反對。”瑤妃早就已經算計好了。

皇上聽了瑤妃的話後,不禁蹙起眉頭。

瑤妃口中的副将他也知曉,姓常命澍,曾随李良平進宮述職。這是那常澍看起來好似年歲也不小了。

“朕明日給你答複。”皇上對舒妃說道。

現下舒妃也不敢再多說些什麽。

舒妃走後,皇上派人将常澍調查了一番。

原來這常澍如今已三十有六,早年娶了一位門當戶對的夫人,前些年逝去,留下一兒一女。

常澍的兒子與瑤妃的妹妹年紀差不多大小。

皇上冷哼一聲,這瑤妃果然是不安好心。竟然算計自己的親姐妹。

翌日,瑤妃早早便到正乾宮打探皇上的口風。

“朕已經拟好了聖旨,待會便讓人到曲府宣紙。”

“有了這聖旨,愛妃便該放心了吧,常府的人不會虧待拟的妹妹。”皇上繼續說道。

“臣妾替妹妹謝過陛下。”瑤妃心中已經樂開了花。曲嫣然就該一輩子被她壓在身下。

等瑤妃知道曲嫣然要嫁的是常澍的兒子時,氣的她食不下咽。自己算計了半天,就是不想讓她好過,誰知卻為她求了個好親事。

修養了兩日,皇上的病已經好的差不多,再加上三日後是自己的壽宴,往日陰霾一掃而去。

“皇上,不好了,臨安城中傳言說、說……”總管太監吞吞吐吐。

“說什麽?”皇上不耐煩的問道。

“城中傳言說您是太後與威勇将軍生的孩子,與先皇沒有半點關系。”總管太監說完立即跪在地上,生怕皇上要了他的小命。

“大膽!”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總管太監惶恐萬分。

“将亂嚼舌根的人給朕砍了!”皇上暴怒無比。

“皇上,現在怕是整個臨安城都聽說了這傳言,皇上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啊。”

皇上總不可能将整個臨安城的人都殺了吧。

“宣太子進宮!”

“是!”

太子火急火燎的趕到皇宮。

“父皇。”

“城中傳言你可聽說了?”皇上問道。

太子假意猶豫不決,“兒臣有所耳聞。”

“在壽宴開始之前,必須處理好此事!”

“是,兒臣遵旨!”

城中傳言說威勇将軍乃是太後的義兄,自幼在宋府長大,與太後青梅竹馬。而後太後入宮,威勇将軍遠走他鄉。幾年後,威勇将軍建功立業,成為趙國的一員猛将。

威勇将軍在朝中站住腳跟之後便與太後“再續前緣”,兩人經常私下見面。

說不定先帝早就懷疑皇上的身份,要不然為何先帝遲遲不肯立太後所生嫡子為太子,反而對貴妃所生的烨王寵愛有加,甚至于想立烨王為太子。

城中傳言鬧的沸沸揚揚,這些傳言全都被皇上知道的一清二楚。

傳言神乎其神,懷疑的種子已經在皇上的心中埋下,他暗中派人調查此事。

“陛下,屬下剛剛審問了太後身邊的老嬷嬷,她說太後确實與威勇将軍的關系非同一般。她說當年,曾大半夜的看見威勇将軍從太後的寝宮出來。這麽多年來,太後與威勇将軍時常書信往來。”侍衛戰戰兢兢的說道。

皇上的心沉到湖底,難不成他真是太後和威勇将軍私通生下的孽種?

不,他不相信!

“你先下去吧。”

皇上不會因為太後身邊老嬷嬷的三言兩語便輕易相信,他要将事情的前因後果全都弄明白!

寧王府

“殿下,皇上已經派人去查太後與威勇将軍了。”侍衛對寧王說道。

“很好,只要父皇看到了那些書信,那便由不得他不相信了。”寧王一副穩操勝券的樣子。

寧王慢慢勾起唇角。好戲馬上就要上場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