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35章

接下倆的幾天,就如沈晟傾預料的那樣。每日的進賬從幾百兩到一百兩左右,最後穩定在了五十兩到八十兩之間。這樣抛去成本,每日的收益就有幾十兩之多。看似跟頭幾天的幾百兩少了十倍,但他們的利潤更大,所以留下的純收益也就比普通胭脂水粉鋪更多。更何況一開始那些人買了那麽多回去,消耗也要個一月兩月的。即便這樣,好的時候日收益也要跟一個大酒樓的純收益所差無幾了。這是婉娘和趙有福夫妻非常欣慰且高興的事。

寧曉楓最近幾天沒有時間增加“麗顏閣”的新品種。只是在制作唇膏的時候,試了一種偏紫色的花朵榨汁制粉,做出來的唇膏雖然看着膏體是深紫色,可薄薄的塗一層之後有唇色的襯托,呈現的是一種微微帶些紫意的粉色。第一天擺上了十盒,就被一個過路富商的寵妾一口氣全包了。任憑佩珍怎麽說這是試用品,而且一盒最多能存放兩個月。那位寵妾也堅持要都拿走。還說是要送給富商家裏的其他姐妹和女兒,也不知道人家這一家人是怎麽過得這麽和諧的。

當然客人如何不是他們需要考慮的事情。寧曉楓放心的把這些做法教給死契的工人之後,就開始忙活着華夢館的香品。之前他看着工人制作了五百盒的太真香。這個是開鋪子時就要應給那些人家的。這個數量其實已經不多。成香不像胭脂水粉,經過炮制和窖藏之後,成香可以存放的時間要長得多。甚至有一些香年頭越久就越是醇香。所以等以後生意步入正軌,倒是可以多做一些留着備用。只是現在他們還得增加其他的香品數量。沒有那個時間。

寧曉楓又在系統裏挑出了幾種味道和材料各異的香譜。

雲夢香。這香是用了沉香、栀子花幹粉、龍腦香、甲香和薔薇蜜混合制而成。這是寧曉楓删減了方子裏幾種貴重而且難得到的香料,最終制作出來的精簡版本。這個香被制成塔香,混了榆樹皮粉,燃燒起來味道既有沉香的變化,又突出了栀子花的淡雅。龍腦香是因為時值夏末為一年中潮氣最重之時,此時加入一些會讓人心情愉悅,而薔薇蜜的花香和甜香極好的容栀子花同沉香的味道融合在一起,別看所用材料不多,出來的成香效果卻不亞于太真香。只是這種香的味道比之太真香更顯清甜,更适合女子和卧房來使用。

還有一種像就更适合男子焚燒和佩戴了。仙華香聽名字倒是極有韻味,但用的材料卻并不複雜。檀香、元參、甘松、零陵香和少許麝香。這些用煉蜜制成香丸。幾種香料的味道巧妙的調和在一起,很适合拿來男子熏衣和在書房點燃。凝神靜氣更有驅邪避惡的效果。這香粉調好之後沒有制成香丸窖藏,只是拿混好的粉來點燃,味道都讓人十分舒服。別說是沈晟傾這個懂香的,就是寧曉楓這個不懂的,也對這個味道很喜愛了。

除了這兩樣。寧曉楓還搭配了一些可以驅蟲的,祛濕的,甚至是預防傷風感冒的藥囊。這些都是廉價的商品,效果他也拿不準。反正他覺得系統上面些的應該是沒問題。至于更多的,他這裏從系統能拿得出來,那些工人們也是做不過來的。于是他就專心自己制作了兩樣昂貴材料的成香,打算留作賣給那些人傻錢多的主兒。

在華夢館開張的前兩天,寧曉楓終于把“一笑香”和“遠森香”做了出來。每樣二十盒。因為制作數量少,所以總共試了三四次配方才最終制成。一笑香用的是能讓人身心愉悅的甜香型香料,又加了幾味開竅提神的藥材制成的。除了味道之外,這香能祛風散寒,對治療風寒有所幫助。至少從藥方上看是這樣的。而遠森香則用的是清淡卻優雅的木香味兒,有草木的芳香之感,雖然沒有什麽特別的療效,但沈晟傾告訴寧曉楓,在他所見到過的成香裏,從來沒有過這種感覺的香品,聞起來仿佛能讓人置身林海,因此他才給這個香起名“遠森香”。

将這五種成香每一種拿出兩盒分別送給了沈老夫人和沈老爺。沈老夫人倒是沒說什麽,只是留下之後送了寧曉楓一串兒紫檀的佛珠。這已經讓寧曉楓受寵若驚了。他本來還以為沈老夫人會無視自己不知道多久了。而沈老爺的反應就要給力多了。他把沈晟傾夫妻一頓誇獎。又是能幹又是孝順的。還讓劉氏多給大兒子和大兒媳送一些補身體的好東西,身為嫡子和嫡少夫人,他們平日裏的采買的東西也太清淡了一些。

沈老爺這個決定讓劉氏暗自咬牙,但表面上仍舊得把寧曉楓誇得天花亂墜。不過她最近倒是得了寧曉楓的好處。寧曉楓給她的那些菜譜的确讓沈老爺來她那院兒裏過夜的次數多了起來。而且她用了神仙玉女粉和玉容洗面散以及唇膏之後,皮膚和嘴唇真的有很多改變。這讓她對自己的相貌更多了幾份信心。畢竟她也才三十四歲。雖然比不了二十出頭的王姨娘和趙姨娘,但她一向保養得極好。就連喬氏比她大上兩歲的都能越來越年輕,她自然能更顯年輕了!

其實寧曉楓那次是想寫幾個普通的菜譜給劉氏的。但沈晟傾卻告訴他,要寫就些複雜一些,用時時間長,而且味道一定要極好的那種。他們要有很長一段時間都處在店鋪的籌備期,可沒有那麽多時間來應付這個女人。與其讓她來搗亂。倒不如用這個菜譜抻住她的時間。如果她做了一道菜讓父親喜愛,去她那裏次數多了,自然她就會更用心的去鑽研那些菜譜。

一開始寧曉楓很懷疑沈晟傾這個方法有沒有用。他甚至擔心劉氏會趁着沈老爺留宿時間多之後吹枕頭風說他們倆壞話。但時間一長他就相信了沈晟傾是對的。劉氏做着他給的菜譜留住了沈老爺的人,要是還講究他倆的不好,那就是把沈老爺當傻子了。而很顯然,沈老爺雖然對正經事上不關心不上心,但腦子的确沒有到蠢的地步。至少自從寧曉楓到了沈家之後,他就覺得這位沈老爺頂多就是個怕麻煩的纨绔,心眼兒其實不壞。但凡是個尖酸刻薄真正寵妾滅妻的,恐怕喬氏和沈晟傾都不會有今天。充其量就是這種包辦婚姻讓沈老爺和喬氏這兩個不來電的又不和脾氣的捆綁在一起,彼此過不到一處罷了。

沈家最近宅子裏消停得很。慶聞堂裏倒是出了一些事情。

頭一件事兒就是沈晟洪提議要在京城開慶聞堂的分店。并且還說要親自去北方采買參茸藥材,到時候在京城的鋪子裏銷售,以京城那些達官貴人巨賈富商的購買力,這些東西肯定能賺大錢。

這事兒其實并不是壞事兒。但慶聞堂之所以不在京城開分店主要原因就是當初跟蔣家,也就是老夫人娘家有口頭協議。因為老夫人娘家嫡母的家族也是做藥材生意的,所以當時沈老爺子在世時,承諾只要岳家的店鋪還在一日,慶聞堂就絕不進京。所以沈晟洪一說,大掌櫃就給否了。并告訴沈晟洪,這事兒到他這裏最好就了了,不然說到老爺和老夫人面前,二少準得挨一頓罵。

Advertisement

沈晟洪心有不甘,沈晟濤又提了個建議。意思就是既然慶聞堂的名義不行。那他們可以換另外一個名字開店啊。而且他們還可以不以賣香料藥材為主,而是主賣那些昂貴的補品,這樣一來不也不違背祖父的口頭約定?

大掌櫃的哪裏能不知道這兩個小子是什麽心思。但下茂城慶聞堂的大掌櫃是跟着沈老爺子在沈家幹到如今的,說是奴仆,其實他也是沈老爺子的弟子,就是跟沈老爺稱兄論弟也不算過格。大少爺是他看着出生看着突然病重,這其中有什麽彎彎繞他雖然只能猜測,卻對劉氏母子從來沒什麽好感。要不是沈老爺不是那塊料,而且對這些事嫌麻煩當時又對劉氏寵愛有加。他怕是早就跟沈老爺說上一些他的懷疑了。如今劉氏這兩個兒子的意思無非就是想像沈晟傾一樣在外面公開置辦産業。雖說這也無可厚非,但老爺和嫡長子給是一回事兒,沒有分家之前這麽處心積慮的往自己口袋裏劃拉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他這裏是不同意的。

可二掌櫃同意啊。還把沈晟濤的建議誇得天花亂墜。最終這件事又說到了沈家大宅。

沈老爺揉着太陽穴,讓管家派人趕緊把大少爺從華夢館那邊叫回來。并且讓管家親自去請大少奶奶過來。

寧曉楓到的時候,沈晟洪正滔滔不絕的說着各種在京城開店的好處。沈老爺不差錢兒這生意他是做也可以不做也可以。但他本心是不想這樣的。他是真怕麻煩。舅舅一家如今是當朝國相,舅舅的母家如今如今已經是京城一代的沒人惹得起的大藥材商。自己的兒子用這種小技倆進入京城做生意倒也無不可,舅舅一家的确說不出錯來。但到底會讓母親在娘家難辦。更何況如果兩個兒子要做的是其他生意,跟藥材一點兒不沾邊兒的都無所謂。如今這個确實有些棘手。可這話他又不想自己開口。最近劉氏哄得他極開心。他真不喜歡因為這個事兒讓自己的耳根子再不清淨。

寧曉楓一聽沈老爺的話,就知道這又是想給自己和沈晟傾腦袋上帖“惡人”兩個字了。不過能給劉氏和他倆兒子添堵,倒是也挺開心的一件事。只是沈晟傾沒回來,寧曉楓的态度只有一個,那就是等沈晟傾回來表态。他不過剛進門幾個月,家裏生意上的大事,有關系到兩個庶出的弟弟,這他可不敢開口。但其實他早就心裏有了算計,門口等着的蚌兒已經去了“茅房”。想必用不了多一會兒,老夫人就會在沈晟傾之前到位。到時候是允許這兩個人進京,還是讓他們挨一頓臭罵,都跟他們倆沒關系了。這個鍋他們可以鑄,但卻不能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