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頂班 (1)

“哎,曉燕。你說說今天鬧的那一出算是啥事呢?你大哥嘴上不說,但是我知道他這傻子,肯定這會兒心裏不好受。這老戰友的獨苗苗之前看着只是個自私的。沒想到現在看來人還惡毒。幸好……”

林大嫂沒有說完的話,程曉燕清楚明白。不就是幸好那個叫大栓的不是真的想幹壞事,而且還遇上了何小草的舅舅回來接她嗎?整件事真是一環扣着一環,讓人都來不及反應過來。

程曉燕口中說了幾句看開點之類的安慰話語,就繼續埋頭處理手中的豬蹄。

今天分豬肉給家裏分了半扇外加一條豬蹄。這時候的人實在,一條豬蹄是連着豬大腿上頭的一整塊瘦肉的。這裏的肉細膩有嚼勁,非常适合用來做肉丸子。所以吃完晚飯後,她就去把豬蹄上連着的肉割開。而林大嫂則是在旁邊負責把拿回來的豬腦袋清理幹淨。

這野豬的腦袋除了那兩跟尖尖的獠牙吓人之外,那比家豬還要突的嘴巴也是讓人看着發毛。而且,野豬的腦袋特別髒。所以,清理起來不止是要刮幹淨豬臉毛,還得把豬皮上沾着的陳年污跡刷幹淨。

她這邊剛把肉分好,準備剁肉。那邊,很久沒見過面的郝二拎着東西進門了。

林家人除了在廚房的程曉燕、林大嫂之外,其他人都在院子裏分割着那半扇豬肉。郝二這一進門,就誇張地吆喝了一句:“哇,這是要吃肉吃到飽啊!”

大家都是熟人了,聽到郝二的話哈哈大笑起來。

程曉燕好奇誰搞得那麽熱鬧,拎着菜刀就從廚房探出個腦袋來。

郝二正笑咪咪把從京城帶回來東西遞給林啓生,看到程曉燕手中閃閃發光的菜刀,不由地伸手摸了摸腦袋:“嫂子,你這是幹啥呢?”

程曉燕好笑地看着他那縮了縮脖子的動作:“準備剁肉做肉丸。你小子什麽時候回來的?”

“哈哈,下午回的。這不,剛吃完飯,我就過來送東西了。”

林奶奶笑呵呵地讓郝二趕緊坐下來,還不忘邀請他晚上別那麽早回去。等家裏的肉丸做出來,還可以吃上一碗再回去。

院裏時不時傳來笑聲,程曉燕心情很好地剁着豬肉。紅白相間的肉塊在菜刀的作用下很快就碎成星星點點,混合在一起。

林大嫂看到這裏,笑着誇程曉燕刀工了得。

程曉燕笑嘻嘻地回了句:“大嫂,要說刀工,還是我爸爸跟哥哥們厲害。”程曉燕邊剁肉邊繼續給林大嫂科普了一下娘家爸爸跟哥哥們的手藝。

Advertisement

在她娘家海米大隊那裏,因為靠海魚資源豐富的關系,所以每個月家裏都會做上一次魚餅。

這魚餅子跟豬肉丸子原理差不多。只不過原材料不是豬肉而是馬鲛魚。把新鮮的馬鲛魚從還說打撈回來後,剔骨片肉,接着就是剁魚沫子。顏色近乎透明的魚沫子加上些許面粉,混合後再進行調味。最後把這成品手工捏成一個個餅子大小,丢到鍋裏兩面煎熟。

這樣煎熟的魚餅子可以存放三天左右。有時候漁民出海,來不及吃早飯。就會稍微加熱這魚餅子,直接揣船上去吃的。又香又有營養,口感還彈牙的魚餅子,在海米大隊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

不過,她嫁過到紅星大隊這段時間以來,還沒吃上過一次魚餅子。

林大嫂聽她說得那樣好吃,都不由地跟着咽了口唾沫:“曉燕,真的那樣香?”

程曉燕點頭:“确實是那樣得香。不過,今天沒有魚餅子吃,我給大嫂你做個肉丸子吧!”

這做肉丸子的方法跟魚餅子差不多,區別只是魚餅子要放油煎,而肉丸子是直接用手擠出一顆顆,丢到熱水鍋裏煮熟而已。

把一早就準備好的面粉跟剁好的紅色碎肉混合在一起,加上點調料後,程曉燕就把這盆肉末端到竈頭邊。

竈上的大鐵鍋已經盛滿了熱水,正冒出一個個水泡。

一顆又一顆白花花的肉丸子經過程曉燕的巧手,掉進滾燙的沸水裏面。沉底,等被熱水煮熟後,這些肉丸子會一顆顆地浮到水面上。

等程曉燕把肉沫都用完,大鐵鍋裏面已經擠滿了煮熟的肉丸子了。這些肉丸子撈出來後,現在要吃的就可以直接吃。剩下留着後面幾天的,就要從沸水裏面撈起來,瀝幹水。每天用井水震着。

當然,這肉丸子也只是冬天冷的時候才好做這麽多。整個紅星大隊今晚像林家這樣大手筆的也沒幾家了。

熱騰騰新鮮出鍋的肉丸,一顆顆看着白胖可愛。

因為家裏現在條件越來越寬松了,程曉燕直接盛了滿滿一盆出去。

家裏的大人看了還好,三個孩子已經歡呼着丢下手中剝着的蒜頭,直接蹦跳着過來了。

“三嬸,這肉丸子可以吃了對吧!”林大哥的大兒子林建設大聲問着,手中的動作躍躍欲試。

程曉燕笑着瞪了他一眼:“要吃先去洗手。”

聽到這話,林建設歡呼一聲往搖水井邊走去,一邊搖水一邊喊兩個妹妹過來一起洗手。家裏的大人看着他這猴子一樣的跳脫,好笑地過去讓他搖水,一個個接着洗幹淨手。

傻傻的林建設只能來一個人搖一次水,等大家夥都洗完手開吃了,他才想起自己還沒洗手了。

“啊啊,你們騙我。”

“哈哈……”

大家放聲大笑起來,林啓生跟郝二兩人更是直接逗起林建設起來。只見兩人拿起竹簽,嗖嗖嗖地叉着肉丸往嘴裏塞,讓在洗手的林建設又嗷嗷叫起來。

等大家都笑了一輪後,程曉燕才問坐在身邊的啓生:“剛剛你們聊啥來着?聊得那樣高興。”

“郝二這小子,在說他出車遇到的事情。你還真別說,這外頭變化真是快。”

他們這邊遠離政治中心,很多消息确實不靈通。

程曉燕腦海裏翻找了一下記憶,想起了那件事。馬上轉頭看向郝二,郝二見狀,把口中的半個肉丸子吞進肚子,又說了一次:“外頭的天都變了。”

果然,今年已經到了這個時候了。既然已經開始處理那些亂來的人,那麽,高考跟市場開放也不遠了。

想到這裏,她的心又是高興又是擔心。高興是因為大家以後有了更多的出路。擔心是因為今天出現的何小草舅舅。市場一開放,總是會出現很多好人好事,而光明跟黑暗總是伴随着的。這開放的市場會引來無數想發家致富的人。這些人魚龍混雜,會讓社會變得充滿了機遇跟危機。

“別想那麽多了,這日子是越過越好的。”林啓生給程曉燕又遞了根竹簽,上面叉着幾個白胖的肉丸。

程曉燕拿起竹簽,對着肉丸狠狠地咬下一口:是啊!世界是在進步的。她們也要跟着進步。可不能畏畏縮縮,停滞不前。以前哪裏能有這吃肉丸的好日子呢!還不是靠着努力賺取的。

“對了,啓生。這才給你帶的皮鞋,你有空可以試試合不合腳。要是不合腳,我也沒法子給你換了。哈哈……”

“好你個郝二,這皮鞋要是不合腳,那是你肯定買錯碼了。咱們兄弟的腳可是一樣大的。”

兩個異父異母兄弟又吵鬧起來,這會兒跟林建設這個毛頭小子也沒差別了。

只有程曉燕知道,他們夫妻托郝二去外省出車的時候,給帶雙皮鞋回家是為了什麽。

到了睡覺的時候,程曉燕把那雙郝二送過來的皮鞋放到煤油燈下看了看,又摸了摸。

不一樣的,不一樣的。這皮鞋果然跟市皮鞋廠生産出來的完全不一樣。不說味道一點兒也不刺鼻,而且那質感完全不一樣。這皮鞋用的皮革摸着非常舒服,雖然光線不好,看不清皮革的上真皮特有的紋路,但是這京城的皮鞋真的跟市皮鞋廠的不一樣。

想到王彩鳳穿出來炫耀的那雙所謂的羊皮鞋,程曉燕覺得裏頭有古怪。

“別看了,趕緊休息吧!明天估計還要幫忙準備年貨。”程曉燕放下手中的皮鞋,走到林啓生身邊:“郝二有跟你說過市皮鞋廠的事情嗎?”

林啓生把人抱進懷裏:“想那麽多幹什麽呢?無論那姓高的是不是回憶錄裏面那個黑皮鞋廠的廠長,我們整個林家人都不會讓他來的。”

程曉燕伸手摸了摸林啓生那刺手的頭發:“我也不是發愁。只是我們還是太弱小了,所以總是對未來充滿了不确定。”

林啓生拍了拍她的背:“郝二不是說外面出了新政策嗎?慢慢來,這政策到我們公社還要些時間。但是,我們都已經做好準備了。”

想到手裏攥着的各種資源,程曉燕笑了起來。确實是,她已經擁有了很多人都不曾擁有的先知,還怕未來幹什麽。

第二天一大早,家裏的大人還沒起來。這三個孩子就早早起來開始做作業了。林建設過完年就是初中的最後一個學期了,家裏準備讓他去考市裏面的高中,正是認真刻苦的時候。而兩個女孩子則是起來,跟着哥哥一起學習。

程曉燕看着這三個人湊在一起認認真真學習的樣子,就覺得他們以後的未來不會差的。

等到了除夕那一天下午,程曉燕跟林大嫂、林媽媽一起準備着晚上的年夜飯時,這每天充滿幹勁的林建設卻垂頭喪氣地從外頭回來。

院子裏正在洗菜的林啓生詫異地看了看他。接着去菜園子割菜回來的林大哥跟林二哥也察覺到這小子不對勁。

最後,還是家裏兩個小姑娘湊到這哥哥面前,拉着他嘀嘀咕咕好久,這小子才拖着沉重的腳步,從自己的屋裏走出來。

“建設,你這是怎麽呢?”林爺爺跟林爸爸去了族長那裏,家裏最老資格的林奶奶看着這大重孫子的喪氣樣,關心地問了句。

“太奶奶……”

林建設平時是個大大咧咧的男孩子,還真沒有過這樣吞吞吐吐的時候。林啓生丢下手中洗着的菜,直接來了句:“建設,家裏人都關心你了。有什麽事就直接說吧!”

林建設看了看自己手指上還沾着的墨水,想到今天從同學那裏聽到的話心裏就十分不開心。

紅星大隊正在公社上初中的人有十多個。其他,他跟一個叫關子的關系最好。關子跟他同班,又是同一個宿舍,特別愛學習。在普遍不怎麽喜歡學習的學校裏面,他們兩人你追我趕。有時候你是第一名,有時候我是第二名。

今天,他把寒假的作業做完後,就想着去找關子炫耀一下的。

只是,剛剛到了他家裏,就看到關子正在幫着他爸爸拔雞毛。

他還傻乎乎地問關子作業做完了沒有。結果,關子還沒回他的話。關子的媽媽就炫耀一般跟他說關子過完年不去讀書了,作業不用做了。

林建設那一刻,簡直覺得自己是被人給背叛了。不是約好了一起去市裏上高中的嗎?

只是,關子的媽媽直接來了句:“我家關子過完年是要去市裏,不過不是去上高中,是直接進廠當工人了。”

林建設當然不相信關子媽媽的話,而是看着低頭拔雞毛的關子,讓他回答。

結果關子這傻子不吭聲。

“奶奶,關子他媽媽太氣人了。關子明明是想上學的,結果他媽媽讓他去當工人。說讀了高中也沒有用,又不能上大學。而且高中畢業了,還是會回來大隊種地的。還不如現在直接去當工人來得實惠。”

程曉燕聽得一頭霧水,這關子一家都是老農民,沒聽說他家裏有什麽門路,能把一個還沒初中畢業的毛頭小子,弄到市裏的工廠當工人的。

只是,市裏當工人五個字在程曉燕腦子轉了一圈後,一個難以置信卻又理所當然的答案出來了。

“建設,關子他媽有說去市裏的什麽工廠當工人嗎?”

林建設還在糾結關子不上學,自己一個人當第一名好寂寞的傷心中。根本沒有記住關子他媽媽說的每一句。這傻小子只是哭喪着臉搖頭,接着又陷入了自己的思考裏面。

“啓生,這關子莫不是要跟着去市皮鞋廠當工人?”這是唯一的解釋了。他們大隊當工人的有三個單位。一個是公社糖廠,一個是市運輸隊,一個就是婦女主任說他兒子過完年會去上班的市皮鞋廠了。

這市皮鞋廠是怎麽一回事?這幾天婦女主任家裏時不時有人過去獻殷勤。但是,程曉燕可是知道,這國營大廠的崗位可是很吃香的。直到九十年代才有下崗潮。在那之前,很多工廠招工都是在周邊地區的。這裏離市區要三四個小時的車程,不可能來他們這裏招工人的。再說呢,這關子初中還有一個學期才畢業呢!

程曉燕的疑問沒有存在很久,等去族裏開會的林爺爺跟林爸爸回來後,整個林家都知道是怎麽一回事了。

說來,大隊婦女主任這幾天日子過得十分滋潤。

因為自己兒子過完年就要去市裏上班了。所以在外頭腰杆子都挺直了不少,每次說話聲音格外地洪亮。而她兒媳婦,未來的工人妻子王彩鳳那更是每天把腳上的皮鞋擦得铮亮,往大隊人多的地方擠。生怕人家看到她腳上的皮鞋一般。

這婦女主任風光了兩天後,大隊就接到了來自市皮鞋廠的電話。因為電話是直接找婦女主任的,所以當時沒人知道電話裏面說了什麽。大家都以為這通電話是交代婦女主任兒子來年去上班的一些事情而已。

可是,很快,大隊一些婦女私底下就開始流傳起小道消息。

因為這些傳小消息的人大部分都是些嘴碎的,所以林家還真的不知道這個事情。

只是,當今天林建設從關子家裏回來後的異樣。還有林爺爺跟林爸爸從族裏帶回來的消息。他們這才知道,這大隊的婦女主任,居然直接在大隊裏面偷偷特皮鞋廠招幾個工人。

這工人的名額有限,所以私底下知道這消息的人競争非常激烈。大家不是拎着肉就是酒或者紅糖,無所不用其極地讨好婦女主任,希望從她手裏漏個名額出來。

而林爺爺跟林爸爸參加的族裏大會,裏面就有提到族裏有人想去争取這個名額,但是又擔心這樣會壞了規矩,所以提了出來。

“這婦女主任怎麽可能會有工人名額?”

程曉燕聽完後,把事情最關鍵的地方直接提了出來。別說是大隊的婦女主任了,就連公社主任,都沒有那麽大的權力。

林爺爺喝了口茶,淡淡地說道:“誰知道他們怎麽搞呢?反正是聽說,除了她兒子外,還要招五個年輕小夥子過去上班。這不就快要打起來了。要不是這些人出去市裏,要你老叔這個大隊長寫介紹信的話,我們怕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發生什麽事情。”

程曉燕回想着自己那段時間看過的一堆報紙,裏面偶爾提到的某某國營企業招工,全都是要初中畢業或者中專畢業。有些更是要求是本地人。他們這山溝溝的,怎麽可能會出那麽多工人。就連婦女主任兒子那個工人位子,程曉燕都是抱着懷疑的态度。

只是,中間又夾雜着婦女主任接到過市皮鞋廠的電話。這裏頭肯定有古怪。

他們都沒有在正規的國營單位上過班,所以沒有經驗,有些事情還在往其他方向考慮。而林啓生這個糖廠正式工人想了好一會兒,說道:“他們這些人是不是去給人頂班?”

頂班兩個字,對于在場的所有人來說都十分陌生。

林啓生接着解釋:“咱們的工廠都是國家的,每個月國家給發工資補貼,所以這上班的時間是有規定的。如果誰家裏有事,想請假又怕扣錢,就會找熟人過來頂班。”

林啓生在糖廠呆了小半年,就遇上過幾次身邊的同事找親戚頂班的事情。這頂班一般只找熟人,主要是怕陌生人在工廠幹不好,把自己的飯碗給砸了。而找人頂班有一個好處,不用請假,每個月的補貼不會扣除。而且還能給親戚朋友一個好處。

頂班的人通常會拿到頂替上班那個崗位的工資。頂一天就拿一天,頂兩天就拿兩天。只是,這個報酬要看崗位上的人跟頂班的人商量來的。行情一般都是拿崗位一天的工資。

“所以,我們大隊的人是被拉去當頂班嗎?”

林啓生點點頭,這是他唯一能想到的理由。只是,他還是把自己的問題提了出來:“這去給人當頂班的,連臨時工、學徒工都不是,組織關系不在工廠裏面,不能住工廠宿舍,也不能享受工廠的糧油關系接收。所以,頂班的一般也是找當地。我們這離得那麽遠,偶爾過去給人頂個班什麽的,一點兒也不劃算。”

這是問題的關鍵。

抛開婦女主任的兒子,這五個大小夥子被拉去當頂班,是頂一天兩天,還是一個月兩個月,每個準數。而且沒有組織關系,沒有糧油關系,這五個大小夥子要在市裏住哪裏?吃什麽?

“那幾個人都是誰知道嗎?”林大哥忽然問了出來。

在場的人都不是傻子,這一分析下來,這裏頭的貓膩就多了。

“要去找人打聽才知道。反正,建設他同學關子是一個。其他人要去問問。還有,這個事情裏頭水太深了。要跟老叔打個招呼,我怕我們大隊的人會被人給騙了。”林啓生最後說了句。

程曉燕心裏已經可以下個結論,無論婦女主任知不知道裏頭有鬼,但是這五個小夥子肯定是給人騙了。只是,不知道他們家裏給婦女主任送了多少東西,才把這個燙手山芋搶了過來。

“真是的,過年都不讓人消停……”林大嫂這個厚道人也不由地想罵兩句了。

“這事兒還不是窮鬧得。要是誰家條件好,誰還跑那麽遠去當工人啊!”林奶奶人好,只能說了這麽一句話。

程曉燕直接加了句:“我不是給了資料給大隊嗎?咱們大隊自己建廠,自己當工人多好啊!”

林爺爺把這句話記住了,帶上林啓生就往大隊部那邊跑。他老頭子最後出一次頭,看看能不能成。要是不成,那麽他以後就只護着他們林家的孩子就好了。那些一直反對的外姓人,他就不管了。

程曉燕丢下了那些煩人的事情,繼續跑廚房做菜。今晚的年夜飯,家裏人多,準備做六個大菜。

第一個大菜當然就是白切雞了,這道菜只要把蒸雞的火候控制好,挑醬油的時候放多點蔥頭就差不多了。

第二個大菜就是紅燒大鯉魚。把大鯉魚蒸熟後,淋上特別炒制的紅燒醬汁,鮮美意頭又好。

第三個大菜是花生焖豬蹄。這個菜要花時間很長,所以這會兒程曉燕已經把清理幹淨的豬蹄跟花生米一起,用砂鍋炖上了。

第四個大菜是鹵鵝。這大鵝是用幾塊豬板油,跟人換回來的。鵝的個頭不大,也就七八斤的樣子。鹵鵝比較費時間,是林媽媽親自動手的。

第五個大菜是幹蝦仁炒粉絲。蝦仁是程曉燕娘家帶回來的,粉絲是從供銷社買的。這個菜程曉燕會做,晚點她就動手。這會兒粉絲跟幹蝦仁都用熱水泡着。

第六個大菜是幹蚝筒骨紅蘿蔔湯。這湯肥美又補骨頭,已經炖好,待會兒可以先喝上一碗墊墊肚子了。

等林爺爺跟林啓生回來後,這菜都準備好了。

一家人齊齊整整地圍坐在飯桌上,林爺爺跟林奶奶笑呵呵地看着一家人感嘆:“往年能吃飽都不錯了。今年我們居然一下子就吃上六個大菜。這日子真是越過越有滋味。”

“哈哈,爺爺。往後啊,說不定你老人家連肉都不愛吃,就愛吃山上的野菜咧!”

林啓生插科打诨地說了句。想起曉燕說得那些事情,以後的人生活好得不止不愛吃肉,還愛吃粗糧跟野菜,他就覺得十分好玩。

“嘿,逗你爺爺呢!這肉我老頭子愛吃。”林爺爺說着,讓大家趕緊吃飯。自己一筷子下去,就給自己老伴夾了個雞腿。

林建設湊過去搞怪:“太爺爺偏心,我也要吃雞腿。”

林爺爺笑呵呵地作勢要拍他腦袋:“你太奶奶年紀那麽大,還不能吃個雞腿啊!你想吃雞腿,找你老子去。”

林大哥突然被爺爺給點了名,作勢瞪了兒子一眼,把剩下的雞腿夾給林媽媽:“小孩子吃什麽雞腿。這雞腿是給我媽吃的。”

林媽媽被大兒子這動作給弄得感動不已,也顧不上孫子那可憐巴巴的樣子,手直接拿起雞腿就咬了一口,大聲說好吃。

林啓生見狀,直接把林爺爺最愛吃的鵝肉裏面,把鵝腿找了出去,放到林爺爺的碗裏。這下,林爺爺也跟着笑得見牙不見眼的了。

一家人你給我夾個雞腿,我給你來個雞翅膀根。其樂融融,高興地不得了。

而大隊裏面,家家戶戶都吃起了年夜飯。飯桌上,除了雞肉就是豬肉。有些人家裏條件好的,就會多肉少菜。有些條件差的,就放上兩兩肉。總之,過年嘛,總是想要吃好點的。給辛苦一年的自己來點獎勵。也給未來的一年帶點好頭,說不定來年能天天吃肉。

而知青點這裏,相比大隊就顯得格外冷清。

家裏有點門路的,都會在這時候想辦法跟大隊請假,開個介紹信回城裏探親過年。而大隊每個月知青的回城探親假是有規定的。只有今年沒請過假的人才能在這時候,請個幾天的假回城裏。

而在知青點一間黑漆漆的屋子裏,透過黃豆大小的煤油燈光中,一個小小的身影躺在床上不動彈。

外頭,知青點的堂屋裏,沒有回家的知青難得地沒有争鋒相對,而是湊到一起,準備吃年夜飯。

飯桌上只有一盆青菜跟一盆焖豬肉,看着就顯得非常寒酸。但是,這些知青臉上的表情卻是十分滿足的。

“哎,都多久沒見多這麽多肉了。幸好我沒回家。要是回城裏過年,說不得還吃不上兩塊肉。”說話的是一個身材矮小的女孩。她家裏重男輕女,從小就沒吃飽過肚子,更不用說肉了。這豬肉,還是下鄉後才吃上的。雖然很多知青整天想着回城,但是她卻是很想一直留在紅星大隊的。

“我覺得還是城裏好。在城裏我們好歹不用種地那麽苦。”

“說得你回城裏就有工作似的。你媽媽的崗位不是給你大嫂接了嗎?”

知青們你一句我一句地說着話,都認識很久了,誰不知道誰家那點破事。

西裏呼嚕一頓咀嚼聲後,有一個女知青伸出胳膊碰了碰洪心美:“心美,我們真的不管董家英呢?”

洪心美冷哼一聲:“她又死不了,怎麽管?她的腳踝壞了又不關我們的事。而且她都是自己一個人吃飯的,咱們可沒有多的糧食給她了。”

“就是就是,別說她了。你們聽說了嗎?”

“聽說什麽?”

提出問題的女知青滿臉興奮:“我去河邊洗衣服的時候,聽說大隊有人可以把人弄去市裏當工人。”

“哇……”

所有的知青聽到這個消息,都不自覺地把手中的筷子停了下來,齊齊看向說話的女知青。

“你是不是聽錯了?”好幾分鐘,終于有人提出了質疑。

“嘿,我還真沒聽錯。你要不相信我,你自己去大隊裏面打聽,我不說了。”女知青說着,氣鼓鼓地拿起筷子繼續夾肉吃。

一見她不肯說了,知青們又着急起來。

“哎呀,你別跟我計較嘛!我這人性子直,說話不帶腦袋的。你趕緊說說聽到啥好事了。”

被好幾個人圍着說好話,女知青這才高興起來。她放下手中的筷子,清了清嗓子:“我這是聽了兩個大娘說的。真假我可不負責任的。”

見大家都點頭,她這才繼續:“聽說是那個婦女主任有門路。”

一聽婦女主任,知青們尤其是女知青,對這個人印象深刻。他們來到紅星大隊後,很多事情都是要跟這個婦女主任打交道的。

“不是聽說她兒子過完年要去市裏皮鞋廠上班嗎?”

“是啊!是啊!分豬肉那天,她自己都承認了的。好像走得就是那個大隊叫何小草的舅舅的門路。”

很多知青并不認識何小草長什麽樣子。但是,大家可都是知道,那個躺在床上不肯見人的董家英,以前跟一個叫何小草的姑娘,好得跟穿一條褲子似的。

“是那個人嗎?是嗎?”

細細簌簌的讨論聲響起,接着大家都确認了,就是那個跟董家英很好的何小草。

分豬肉那天發生的鬧劇,有些知青因為很少去大隊部的原因,都不太清楚何小草為什麽跟董家英鬧翻的。現在有人提了何小草的名字。衆人這才弄了個清清楚楚。

“哎,真看不出,董家英這人這樣自私惡毒。”

“有什麽好可憐的,她那是活該。跟我們知青沒有關系。”

“大過年的,別說她了,我嫌晦氣。還是說說之前那個工人崗位的事情。”

“怎麽,你還想争取一下啊!”

“跟我們知青沒有關系的,你想想上次糖廠給的工人名額,不也是落在那些老農民的頭上。”

哎……

這話一出,把知青們那顆有點躁動的心又按壓了下去。

之前提出這個事情的女知青見大家都腌巴下來,動手拍了拍桌子:“你們可真是沒志氣。這次跟上次可不一樣。我聽說這次拿主意的不是大隊長這個老頑固。而是那個婦女主任。河邊那兩個大娘就是在商量要不要給她懂點禮,走走人情。”

一聽送禮走人請,大家夥的眼睛都亮了。

要說送禮走人情,他們這些城裏來的知青,可比那些地裏刨食的農民懂得多了。

“那……你們誰想去試一試呢?”

女知青說完後,眼睛掃視着桌上所有人的表情。她想看看,這裏有沒有人打頭陣去試一試。要是成功的話,她立刻就跟着去送禮。要是不成功的話,她就老老實實繼續下地幹活掙工分。反正聽說有五個工人位子,她總是有機會的。

其他知青不知道她的小算盤。見她居然大方地把聽到的消息分享出來,大家都感激地看向她。只是,沒有人在大庭廣衆之下站出來說自己要給婦女主任送禮。只是都在心裏偷偷算着自己手裏頭存着的好東西。看看要送什麽才能打動那個婦女主任。

門外,在他們熱鬧的讨論中,一雙眼睛緊緊地盯着他們。把他們說的話,做的事都看得一清二楚。

而被整個紅星大隊惦記着的婦女主任,這會兒滿面紅光地坐在家裏的飯桌上吃年夜飯。

這普普通通甚至掉漆嚴重的八仙桌,上面擺滿了雞鴨鵝肉。除了這些普通的家禽外,還有肥魚、豬肉、鳥肉……幾乎在紅星大隊能找到的肉,都出現在她家的飯桌上。

婦女主任吃得滿嘴流油,高興不已。她沒想到,自己快五十的人了,居然能夠有這麽一天。吃肉吃到吐,人人看着自己的目光都帶着尊敬跟羨慕。這樣的日子,就跟神仙一樣。

多虧了高同志這個貴人的提攜啊!

婦女主任美滋滋地想着。桌上這些個肉幾乎都是大隊的人送過來的。而且,廚房那裏還堆了好幾個拔了毛的雞,等着自家下鍋了。

果然,這工人是人人都相當的。而自家,只是照看了何小草一個月,就白白多了個工人的名額,真是祖墳冒了青煙啊!

“媽……媽……”

婦女主任真陷入美妙的回憶裏,忽然耳邊傳來殺豬一般的叫聲。

她不滿地瞪了過去:“叫什麽叫,大年夜的好日子,可不能這樣叫人的。”

王彩鳳見婆婆生氣,不由地搓了搓手,心虛道:“媽,這不是家裏這麽多肉吃不完嗎?我尋思着等初二回娘家的時候,能不能給我帶上兩只。反正,這些都是不要錢的。”

婦女主任高深莫測地看了兒媳婦幾眼:“算了,你要帶就帶。以後我們家有吃不完的肉,喝不完的湯。給親家沾點光也是可以的。”

王彩鳳一聽,眼睛一亮。顧不上身邊的丈夫一直拉扯自己的衣角,繼續問道:“媽,那高主任不是要你幫忙找多五個人過去上班嗎?你看看,要不我娘家的哥哥也給送過去?”

婦女主任眼睛一瞪,心裏暗罵這兒媳婦不知足,蛋都沒生一個,就要給娘家找好處:“那不行。人高主任說了,要身強體壯的年輕小夥子。你娘家的哥哥可都要三十歲了,不符合人家高主任的要求。”

王彩鳳被這話一頂,不甘心又說了句:“到時候說我哥哥二十出頭就好了。反正,他臉長得嫩,看不出年齡的。”

婦女主任還是搖頭:“那不行,我拍着胸脯答應了高主任的。你男人能去市裏當工人,托了人家高主任的福,怎麽能随便糊弄人家呢?”

說着,她擺擺手:“你別再說話了,反正我是不會答應你的。”

一番話說得大義淩然,好像自己非常聽那高主任的話一般。

實際上,只有婦女主任知道,這麽一個來自市裏的好位子,只要自己想得周到,是能夠賣錢的。她可知道,公社糖廠一個正式工人的崗位要五六百。雖然高主任沒有說,但是她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