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暗中,感恩
終于,于靜茹緩緩地飄立起來,問:“你真的,能給我們報仇麽?”
雲兮兮彎唇,沒有說話。
于靜茹卻并不是在等她的一個回答,她閉了閉眼,又重新睜開,“你松開我女兒。”
雲兮兮單手一劃。
覆在嬰鬼額頭上的符篆忽地飄起,落在雨水裏,符文散開,化作一張普普通通的黃紙。
嬰鬼又要放聲大哭。
于靜茹卻飄過去,将她抱起,溫柔地拍了拍她的後背。
轉臉看向雲兮兮。
雲兮兮一笑,擡腳,狠狠地踹在一棵刺槐的樹幹上。
“咔嚓”一聲。
整棵樹,轟然倒下。
于靜茹擡頭,望了望久違的天,暴雨傾盆。
她凄厲大笑,旋轉着,鑽進了雲兮兮手裏的青石娃娃額頭內。
娃娃周身雨水沖刷不去的血跡,紅光一閃。
雲兮兮神态平靜地看了看手裏的娃娃,然後轉身,看向小青。
“你去麽?”她問。
Advertisement
小青攥着的手指,松開,又收緊。
片刻後,點頭,“去。”
她也想看看,那個她親手救回來的人,以及那些她帶來的罪孽,将會有一個什麽樣的下場。
雲兮兮一笑,擡腳,走出空地之外。
便見,張赫與葉超,早被吓得滿臉呆滞,墜入夢境般,麻木地看着前方,虛無空曠的昏暗遠處。
見到雲兮兮過去,張赫的眼珠子動了動,似乎想說什麽。
卻一個字也發不出來。
雲兮兮看了看兩人,劍指豎起,在半空中,畫了一個無形的符篆。
指尖金光游走,無形卻又蘊含遠古之力的咒文,讓身後的小青,不由自主地倒退了半步。
便見身前那還沒有她高的小道姑。
手腕一轉,指尖如花一般擰起。
朝張赫與葉超一彈。
兩人登時僵住。
綿軟又空悠的聲音,徐徐響起,“塵世之煙,需得散的,莫要記。忘去吧。”
兩人不動。
雲兮兮放下手,朝前走去。
小青擦肩而過的時候,看到那場她與瘴氣巨獸顫抖的畫面,從兩人的瞳仁裏,緩緩散開。
她心下震驚,又看了看前方的雲兮兮。
終是快走兩步追上,手上一舉,一把油紙傘,在雲兮兮頭頂撐開。
雲兮兮察覺到,轉臉,朝她淺淺一笑。
小青抿了抿唇,低聲道,“荒林裏的那些孩子……”
“不用擔心。”
雲兮兮說道,“那二人,會去尋到孩子們,保護起來的。”
小青不知雲兮兮是如何做到的,然而只要聽到她這麽一句話,就無端地相信并安心。
點了點頭。
不再出聲,撐着傘,與雲兮兮,漸漸隐沒在那大雨不歇的昏暗茫茫之中。
身後。
荒林的邊緣處。
空心和尚站在一棵樹後。
轉着念珠,低低念了一聲佛語。
他的手,一個遮臉的黑衣人走了出來,雙目陰沉。
腰間,挂着一塊紅木牌。
“阿彌陀佛。”空心和尚收回視線,緩緩道,“去回二皇子,貧僧能做的,只有這些了。還請二皇子,放過貧僧的小徒。”
那人皺眉,“你如何就能斷定,那小道姑,定會往京城而去?”
空心和尚沒說話,只是又看向雲兮兮離開的方向。
那黑衣人久等沒有回音,終是不耐煩,飛身離開。
沒聽到,空心和尚輕嘆道,“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她的命星,在京城。”
“大錦的天下,将變了。”
……
這抓妖怪的客船前往青眉鎮不過半日的功夫。
就有府衙的捕快匆匆撐船趕回,嚷嚷着,在青眉鎮那遺棄的荒林裏,找到了所有被妖怪拐走的孩子!
這下,整個元陽府城都沸騰了!
無數的人,歡天喜地欣喜若狂,也不顧這潑天的大雨,紛紛驅船,朝青眉鎮趕去。
還有人,敲鑼打鼓地跑去元陽府衙給楊志清磕頭。
更多的人,等在渡口,一見那載着各位大師神仙的客船停靠,立刻圍攏過去。滿滿的全是感激與致謝。
有幾個丢了孩子又重新找回來的家人,把頭都快磕破了。
幾個大師真仙至尊,面面相觑,幹笑着跟衆人擺手,當着那麽多捕快的面,又不敢公然冒領了這找到孩子的功勞。
畢竟,這些孩子,也不知怎地,竟然叫那兩個捕快,歪打正着地給找到了!
而且,後來他們聞訊趕到,根本就沒看到那周圍有什麽妖怪的痕跡!
這分明就是拐子拐走了孩子,又帶不走,直接将孩子遺棄了,自己逃跑了!
可他們又不能戳破自己沒發現妖怪的事。
心照不宣地在那周圍一通呼天喝地,耍弄一通後,便說,妖怪已經被他們吓走,再不敢來青眉鎮了。
那些捕快還真信了他們。
很是在百姓們面前誇贊了一通這幾位大師的能耐。
一時,衆人将幾位面皮發熱的‘高人’,是緊跟不舍地送到了元陽府衙。
直到楊志清親自站到門口,笑着讓大家散開。
衆人才感恩戴德依依不舍地送着幾位‘高人’進了元陽府衙內。
等人群散開後。
楊志清又微笑着,讓捕快們去安排後續的事項,另外又派了一些人再次前往青眉鎮。
一切事宜吩咐妥當之後。
便帶着幾位‘高人’,進了會客廳。
微笑着問:“不知幾位大師,可捉到那妖怪了?”
幾人面面相觑。
其中那個自诩道行最高,身穿八卦袍的茅山派道士,有些難為情地說道,“那妖怪法力太高,吾等捉拿不住,叫它逃了。”
楊志清依舊笑着,眼神卻漸漸地沉了下來。
又一位幹笑道,“那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當時要顧着那麽多孩子的安全,我們也不能貿然動手。否則傷了無辜,豈不是罪孽?”
另一個也點頭附和,“是啊!不過還請知府大人放心,我等已在那青眉鎮周邊布下天羅地網,那妖孽只要敢回,就定是自投羅網!能叫它有來無回!”
有兩個跟着連連稱是。
然而,楊志清的眼神卻越來越危險,雖是笑着的,可周身的氣息,卻漸漸地有些瘆人。
茅山派的那個道士第一個發現他的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