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菩提蓮

而現在韓費凡最看重的事情裏,阮頌唯一能夠到的就是布施。

南邁尚佛崇僧。每天早上,都會有從萬佛裏來的僧人赤足出發,手捧化緣缽去人家化緣,稱為布施。

僧人上門化緣是極好的兆頭。可韓家卻從沒成功。

本地人懂的人就說,這原因有二,一是韓家太遠,每僧化緣不能超過七戶人家,粥多僧少;二其實也是最根本的,南邁風俗,家有男孩結婚前須出家一次,沒有的,僧人們會視為不信浮屠,會下意識避開。

韓費凡一來不想和前妻摻和,二來摻和了他也勉強不動韓其,索性作罷,後來為着心安改成去寺廟捐香油錢,但心裏仍然是很遺憾的。

這就是機會。

第二天天還沒亮,阮頌就行動起來,在廚房開始忙活了。

她動作麻利,輕車熟路,時間計劃得剛剛好。

夾餅,烤豆,面包,烤肉切片糯米飯和小炸雞,等收拾完最後一個盤子,面包正好烤好了。

張姐打着哈欠進來,先看到餐盤旁新做好的露楚,知道是阮頌特意給她的,心就軟了一些,又聽着阮頌糯糯的聲音叫自己,再軟了兩分。

算了,昨天阮頌犟嘴可能是小孩子沒了姐姐鬧脾氣了,和她一個小東西計較什麽。

“這些是什麽?”張姐問。

“準備布施的。我什麽都不會,萬一老爺以後不要我——”阮頌老老實實說。

張姐差點笑出來:“真是個傻東西。我們說說罷了——你還真去。沒用的,這裏多少年沒有和尚來了,你有那閑心去等,不如多睡一會。”

阮頌忙道:“沒關系的。我不困。”

張姐搖頭:“真是偷懶都不會。”

Advertisement

~*

阮頌在韓家大門口一直等到七點半的樣子,遠遠有僧人捧着半滿的飯缽走到芷泉街外巷子口就化緣結束了。

阮頌一無所獲。

值班門衛早就見怪不怪,向阮頌好心勸:“小阿頌,跟你說了沒用的。之前又不是沒試過,好多次呢,一次都沒走過來。你說你不是浪費時間嘛。”

果然,一連數天都是如此。

但阮頌仿佛沒有受到影響,依舊每天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站在門外虔誠赤足等待,一直要等僧侶們離開了,才抱着東西回去。

門衛便笑她:“你啊,這個執拗勁兒真和那位一樣。”他說着,比了一個七。

……韓其麽?

阮頌不由看向那石獅子的位置,微微怔忪,那個冷峻漂亮的少年自從離開後,就跟蓮齊一樣徹底沒了消息。

沒有消息,也許有時候就是好消息。

如此又過了數日。終于有天早上,僧人們化緣完畢離開時,一個僧人忽然回頭看了阮頌一眼,阮頌心裏一動,立刻向他雙手合十躬身行禮,然後擡起頭笑了笑。

阿頌呆呆等那僧人走遠了,才抱着齋飯回到廚房。

張姐一看就知道這丫頭今兒又失敗了,便取笑道:“都跟你說了不行,你還偏不聽,白忙了吧。你以為那獎勵是那麽好拿的?誰不想要——沒用的,放棄吧。”一邊說着,張姐一邊熟練去接過阮頌手裏的食盒,打開就拿東西吃。

今天布施的點心配菜做了雕刻。

阮頌喜歡雕琢,一把小小的刻刀,一塊随便什麽材料,慢慢刻出東西來,就會讓人心情平靜下來。

張媽一邊吃一邊點評指導:“我看你啊,別弄這些沒用的。你要真有心,就弄點實際的。老爺就講究實用,不然你看那宅子裏的游泳池,多好,非砸了修成蓮池。還不是蓮可以吃蓮子,蓮藕,荷葉可以做菜,荷花可以泡茶。這些雕刻的吧再好看,一口吃了還不是沒了,有這功夫,還不如多做點。……呃,哎呀,我的媽,真是太好吃了。”

轉眼兩個月過去,阮頌還是老樣子等着。

現在廚房和門衛的人不說她了,前面巷子的人家又私下議論她的死心眼。

這天早上,一見到阮頌,前面人戶的婦人便說:“你啊,真夠死腦子的,我們都是偶爾才能碰見師父過來,哪裏還輪得到你那邊……別等了,回去吧,你要是能成,我一年不吃肉。”

阮頌只是笑笑。

沒想到話音還沒落,就看見一個面生的小沙彌就跑了過來。

前面的婦人立刻大聲請師父留步。

可小沙彌直接越過了她,向着阮頌這邊而來。

接着他行了個禮,笑着看阮頌,伸出手去,他手裏的化緣缽還是新的,空空的。

堅持了這麽久,阮頌第一次能将精心準備的齋飯送出去。

阮頌按捺住激動的心情,微微屈身,用右手将早就準備好的用棕榈葉和荷葉包裹好的點心取出,小心翼翼放在化緣缽裏。

布施有嚴格要求,不可用左手,更不可碰到僧人。

——如果僧人被碰到……便要立刻還俗的。

小沙彌像模像樣回禮誦了一段經文,順利完成布施。

兩個和小沙彌同行的和尚這時候才追上來,見狀稍稍松了口氣。

小沙彌被那精致噴香的齋飯吸引:“這是什麽?真好看。”

“菩提蓮。清暑熱潤肺,希望師父們喜歡。”阮頌懷着感激真心誠意地說。

“肯定喜歡。”小沙彌咽了口口水。

布施完成,門衛立刻給她豎了個超級佩服的大拇指:“厲害。”

阮頌甜甜一笑,回到廚房裏,張姐還跟往常一樣等着。

“哎呀,今天怎麽這麽久?都跟你說了不可能的了——”張姐說着就伸手去接食盒,咦,今天這麽輕?張姐愣了一下,拿過來一看,一嗓子就叫了出來,“啊!你布施成功了?!!”

她這一嗓子,頓時周圍的人都聽見了,所有人一下轉過頭來!

前所未有!第一次,韓家居然也能布施成功?

所有人都帶着難以置信的表情看着阮頌。

阮頌面上仍然帶着淡淡的笑,露出一排潔白的牙齒:“嗯,希望師父們能喜歡。”

師父們當然喜歡。

萬佛裏的僧侶們是不開火不做飯的。對佛家來說,廚房是殺生之地,不應出現在廟宇之中。所以,僧人們通過化緣得到食物,有什麽吃什麽,無論是素菜還是雞鴨魚肉。

但就算是修持再久佛法再深的高僧,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口味知覺。更能從信衆的供奉中,敏銳察覺出上面用過心的微妙誠意。

比如今天帶回的這一份誠意最足的布施,被小沙彌親自送給了他的師父,耄耋之年玉龍寺的老主持。

老主持很瘦,曾經也會親自下山化緣,現在年紀大了基本閉門修持,身體胃口也大不如前了,日常都是很随意的吃一些素菜就作罷。

不過,今日瞧着是個例外。

禪房內。法衣精美而又古樸,在燈火中,有禪音和蟬鳴缭繞。

老主持又拈起一塊拇指大小的蒸熟的點心。

小小的蓮子大小的綠色糕點,下面用胡蘿蔔雕刻的蓮花做底,栩栩如生,看起來又精致又漂亮。

一口下去,沒有一點點油膩,偏偏裏面能吃到一點軟糯的肉香,想來是用高湯雞汁和的面,點心極新鮮,要做到這樣的程度,至少花了三個小時在上面。

“這是何處化緣來的啊?可是又有人偷偷去了酒店餐廳?我佛慈悲,佛門廣大,廣渡衆生,切不可只偏愛那高門富戶啊。”老主持微微蹙眉。

小沙彌咽着口水跪坐在旁。眼睜睜看着師父吃了一顆又是一顆,一直都吃完了最後一顆。他又咽了口口水:“這是一個小施主姐姐給的。說名字叫菩提蓮。”

“哦,這名字,甚是契合。”

老主持閉目又伸手出去,在空蕩蕩的棕葉摸了個遍,收回空手來,聲音帶着淡淡的悵然和香味:“這位小施主,是個有心人啊。”

小沙彌說:“師父,聽說芷泉街這個施主姐姐準備一個月的齋飯都沒送出去。要不是我,這心意多浪費啊。”

“施主就是施主,怎可妄加其他身份。”

小沙彌嘟嘴:“好嘛,爺爺。”

“叫師父。”

“好嘛,師父。”

南邁有定慧修行的習俗,男子出家沒有次數限制,短則三天也有,長的半年也有,更有特殊的,出家後觸動本心,最後皈依也是有的。

但紅塵心和佛心并行不悖,僧侶們自紅塵中來,自然也帶着紅塵氣。

“是芷泉街啊。”老主持想了想,“我做白衣阿贊時候去過,以前不是諸僧的化緣地。最近那裏來的香客很多——看來果然是我們之前忽略了施主們的誠意吶。”

這日之後,除了每月的佛日休憩之外,芷泉街特別韓家都會有僧侶前來化緣。

僧人上門是極好的福氣,更何況是日日都有。

韓費凡知道後驚訝之餘心情大好,特意專門叫了阮頌去書房問話。

看着和女兒一般大小的小阮頌乖巧站在那裏微微笑着,不知怎麽的,他心裏某個地方就微微一軟。

“家裏有沒有什麽不習慣的?”韓費凡問。

“沒有的,都很好。”

“學校有沒有誰欺負你?”

“沒有的,大家都對我很好。”阮頌嘴角挂着淡淡的笑,将燙傷的手不動聲色藏了藏。

“哦,那你有沒有什麽想要的?”韓費凡又問。

“沒有了。”阮頌看着韓費凡,眼睛亮晶晶的,“謝謝您,我很喜歡這裏。在這裏很好,在學校也很好。吃的有水果,有肉,住的地方有熱水,每天可以洗澡……在我的記憶裏面,我從來沒有覺得這麽幸福過。”

誰不想做好人呢,誰不喜歡被別人喜歡着呢。

韓費凡聞言,不由微微動容了:“阿頌啊……”

阮頌的目光柔和,她的臉紅紅的,眼睛也有點紅紅的,小小的身子跪了下來:“一直沒有說,謝謝您救了我,将我帶回這麽好的家。”

哪裏好呢,不過就是當個小仆人用着。韓費凡嘆了口氣,招手讓她過來:“真是個好孩子,以後……就叫我叔叔吧。”

阮頌從書房出去,臉上帶着開心的笑,路上碰到張姐和兩個歐巴桑在廊柱下,張姐見她喜氣洋洋的樣子忙問:“阿頌,這麽高興,老爺獎勵你多少錢?”

阿頌笑眯眯伸出手,手心裏是五十零錢。

張姐頓時撇撇嘴,這老爺也太摳門了,平常晚娜夫人一個包包幾萬都是毛毛雨,這五十……不是當人傻子嗎?打發叫花子嗎?

張姐為阮頌不值:“你看,真是白費力氣……這麽點錢,有這時間還不如睡個懶覺。”

阮頌笑起來,錢不錢的才不重要。

她察覺到張姐的好意,親昵去拉了下張姐的胳膊,笑容甜甜的:“知道張姐心疼我。可這對我已經很多錢啦。明天早上張姐你想吃什麽?我給你做呀。”

張姐嘴碎,性格也直接潑辣,她管理着廚房,在這些下面的歐巴桑裏面也是最有話語權的,早就見慣了為一點利益争得頭破血流的事情。

看着阮頌這樣傻乎乎的實誠,拿寶似的捏着那五十塊錢。張姐忍不住重重嘆了口氣,伸手揉了揉她腦袋:“真是和蓮齊不一樣,小傻子。”

哎,可憐見的孩子,以後,還是稍許照顧一下她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