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急速暴走在邊緣的石忞,突然覺得“天下烏鴉一般黑”,還真是形容的很好、很貼切,她居然對一個正在走下坡路的王朝的官員抱有幻想,簡直無異于渴後飲鸩止渴。

雖然到華國已經多年,但是在現代那一年的基層工作她也永遠忘不了,人情世故,阿谀奉承,永遠理不清做不完的工作,五加二白加黑的狀态雖然不是常态,但也總有那麽一些,無論身體還是壓力都很大。

而且不怕領導無能,就怕領導即無能又瞎指揮,白白增加負擔不說,還浪費人力物力,所以哪怕她心裏有再多的想法,再多的打算,她也不敢貿然進行改革。

她必須要進行深入的了解之後,再集合大臣共同商議,在集思廣益之後,再推陳出新,可現在才是第一步了解,她就越了解越是覺得觸目心驚。

跟在後面的喜夏從來沒見過這樣憤步疾走的主子,亦步亦趨的跟着,心裏也彎彎繞繞想了很多,最終決定以後再不行此類受賄之事,方才放下心來。

石忞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當初那家酒樓的巷子口,索性走了進去,因還沒到飯點,今天的酒樓并沒有多少客人,稀稀拉拉的坐了兩桌。

“客官請坐”機靈的店小二滿臉笑容的把他們迎到裏面安排坐下,“客官我記得你,那時候還是冬天,你和步姑娘一起來的,你看菜是和之前一樣,還是另外點”,店小二邊說邊麻溜的把茶水倒上。

店小二本來就和步千雪熟,而且步千雪沒少讓她盯着點,這會再看見這個富貴人家的少主自然是第一時間認了出來。

店小二迎出來的時候,石忞也認出了她,讓她沒想到的是隔了這麽久店小二居然都還認得她,“小二姐記性不錯啊,按上次的上六個拿手菜即可”。

“承蒙客官誇獎,小的也就能記記人,其他的确是記不住的,還請客官稍等片刻,小的立馬去安排”突然被人誇獎的店小二有些害羞的去了後廚。

“都坐下吧,出門在外不必講究”看着任站着的喜夏三人,石忞像以往一樣讓他們一同坐下,路關初在的話,她都不用說,一個眼神就搞定。

另外兩桌就離他們坐的這桌不遠,一桌坐了四個人都是書生打扮,另一桌坐了三個人,像是一家三口,孩子才七八歲,根本坐不住,圍着桌子跑來跑去。

身着一般材質灰色右衽衣服的男子一邊吃飯一邊緊張的盯着孩子,生怕她亂跑冒犯別人,或者跌倒,時不時的喊她回來坐好吃飯,但孩子都沒理,男子顯然是家庭主夫。

另一位身穿藍色裙衣梳着已婚流行頭飾的女子從頭到尾都自顧自的吃着飯,最後被孩子吵得不行了才責罵了一聲,孩子立馬乖乖回去坐下了,女子顯然是一家之主。

石忞又将目光轉向了書生打扮的那桌,兩男兩女,正在邊吃邊聊,菜都還沒怎麽動,顯然剛開吃沒多久,年紀看上去以她的估計至少也是三十歲左右。

“去年恩科沒考上,真的是太倒黴了”書生甲男将嘴裏的菜飯咽下去之後才開口說道。

Advertisement

“你還算好的,像我因身體原因沒考完的更倒黴”書生乙女說着迅速将菜夾到了自己碗裏。

“要我說,你們兩還真倒黴,一個因為避諱,一個因為拉肚子,真的是運氣太背”書生丙男積極的替大家續上酒。

“那也比你學藝不精名落孫山的好”書生丁女直接出言替前兩位嘲諷書生丙男。

“你還不是沒考上,說我有意思嘛,要我說,咱們今年好好準備,肯定能榜上有名,要是科考年齡放寬到十八歲,以我妹的才學,今年十有八九也會和我們同考”書生丙男不服氣的又怼了回去,還說了不少。

“要是真能放寬到十八歲,那說不定我也早考起了”書生乙女言之鑿鑿的說道,仿佛放寬年齡限制,她就真的考中了一樣。

“縣試雖然年年都舉行,但要考中還是得一年,如運氣好與府試同一年,且考中,來年參加會試也已是二十歲,這還是最好的情況”書生丁女若有所思的補充道。

他們說到這裏的時候,店小二正好将菜端上來,石忞将注意力收回來,開始享用比平常早一些的午餐,極少委屈自己的她,又吃了個九分飽。

另外三個陪着主子吃的喜夏三人,從頭到尾都特別謹慎,最後都只吃了個半飽。

接到店小二通風報信的步千雪好不容易诓得娘同意趕過來,結果到的時候才知道文心他們已經走了一會,有些失落,也在酒樓吃了一頓才回家。

石忞回到宮裏才下午,今天沒有接見大臣的打算,批閱了一會奏疏,就回了鳳德宮,還讓人把吉春四人叫了過來。

正在各自做事的吉春四人突然被主子召見,有些莫名其妙,但還是立馬放下手裏的事第一時間前往。

知道些什麽的喜夏有些忐忑不安的跟着吉春她們一起行了禮。

看着站在面前這四個已經三十歲左右,且已服侍自己十多年的四人,石忞突然覺得自己這個主子實在是太不關心下屬了。

“吉春、喜夏、凡秋、霧冬,按宮規你四人早已可以出宮,朕想知道你們內試不中後為何選擇留下?”石忞

“奴才等只想随侍陛下左右”四人一如既往的很有默契的開了口。

“說實話,你們該知道的,朕不喜歡聽這些”石忞

四人服侍石忞十多年自是知道陛下不喜歡這些,可官面話該說還是得說啊,雖然有說假話被仗責的先例在,但也不過二三十板子,比起貿然說出可能獲罪,還不如冒着被打板子的風險。

不過現在既然陛下開了口,那她們也就必須得說了,吉春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第一個開了口:“奴才家中上有高堂要奉養,下有妹妹要讀書,都需要錢,所以選擇留下”。

“奴才想通過內試,成為內官”喜夏看着前方堅定的說道。

“奴才和喜夏一樣”凡秋一如既往的內斂。

“奴才是爹已故,家中已無他人,不想離開陛下”霧冬說完有些黯然傷神。

石忞把她們的狀态和心裏想的都看在眼裏,大部分都是心口如一,很是感慨,“霧冬,你爹何時過世,為何當時不向朕告假?”。

“陛下,奴才也是一個月前才知道的,而且親友來信說已安葬完畢,所以才沒有告假”霧冬從陛下的責問聲中感受到了關心,很是感動。

“家中即已無人,那你還是回家繼承家業吧,而且為人子女,你也該為長輩守孝三年”不知道則已,既然已經知道石忞就不會讓她再留下。

“奴才不想離開陛下,請陛下不要趕奴才走”霧冬急的哭起來。

“走吧,去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人過日子,朕賜你一百兩銀子”畢竟是跟了自己十多年的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功勳官爵不能輕易賞賜,錢財還是可以的。

“謝陛下賞賜,奴才回去後必定日日在家為陛下祈福”知道陛下金口玉言再無更改,霧冬不得不領旨謝恩。

“吉春想離開時可提出來,朕亦會賞賜你一百兩。至于喜夏和凡秋,有此志向甚好,考上自然是好,考不上想離開亦可向朕提出來,好了,你們先下去吧”石忞

“謝陛下隆恩,奴才等告退”吉春四人行禮後依次離開。

看着離開的霧冬,石忞知道最遲兩天後她就會離開皇宮,到時候她将不再叫喜夏,而是恢複原本的姓氏和名字。

沒有通過內試的宮侍都只能用入宮時定的宮名,通過內試成為內官之後就可以恢複原姓,但任然不能恢複真名,他們的真名從進宮那一刻起就是秘密。

只有掌管內官、宮侍個人資料的尚管局的幾個人知道,皇宮的主子們如果想知道就會叫尚管局掌管個人資料的人來詢問,但這種情況一般較少,要麽有大功,要麽就是有大過。

只有出宮的人才能恢複原本的姓名,無論臨時出宮、到期出宮,還是獲罪出宮,或者告老出宮都必須保密宮中事宜,不得與外人提及,不得宣之于口,否則一經查出核實死罪,還會連累家屬。

之所以這樣做,一是宮闱密事不宜外宣,保證皇室隐秘而高貴;二是以免宮中各宮殿位置地圖流露出去,為刺客刺殺提供便利;三是防止外面的有心之人慕名巴結讨好宮侍內官,為禍宮裏。

除了宮名和保守秘密的嚴厲規定之外,為了防止霍亂宮中之事發生,高祖立國時就明文規定只要在宮中,宮侍(內官)之間、宮侍(內官)與內禁軍之間,以及禁軍之間不得茍合,更不得成親,否則犯死罪。

吉春她們四人走後,石忞直接把守在外面的路關初叫了進來。

路關初進來的時候石忞已經站了起來,看着她行禮免禮之後才問道:“關初家中近況如何?”

既然不能茍合不能成親,路關初身為內官,石忞這樣問是不是錯了?或者是問她雙親?

沒有錯,也不是問她的雙親。當宮侍通過嚴苛的內試成為內官之後,每個月就有五天休息時間,而且可以出宮,所以一般當內官後都會在外出時間去找自己喜歡的人,找到之後就成親。

繁都的房價也很高,據石忞了解別說最高的五品內官,就算是四五品剛從地方調來繁都工作的外官可能也多是從租房住開始,貪點買房就快,否則買房就慢。

像路關初就是三十六歲才成的親,人長得好看又能說會道,硬是哄得她現在的伴侶一個家中獨子甘願嫁與她為夫,所以為她節省了一大筆買宅院的錢,兩人到現在已有兩個孩子。

“微臣家中近來尚可,就是孩子有些淘氣”路關初不知道陛下為什麽突然關心自己,還是有些受寵若驚。

“如此甚好,你可知道宮中內官加宮侍共有多少?”石忞

“這得容微臣算算”路關初馬上讓人去拿了個算盤過來,一般撥打算盤一般念道:“宮中六局大約360餘人,每座宮殿大約30人約450餘人,加上一般宮侍200餘人,粗使宮侍200餘人,高級宮侍100餘人,結果出來了,如果微臣沒算錯的話,合計約一千三百人左右”。?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