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三十九
劉家人今年有了收成,雖然還是緊緊巴巴的,可是好歹能吃飽飯了,這是好久沒有過得事了,這個新年,劉大領着弟弟妹妹圍坐在暖爐旁向往着明年更好的的生活,“明年一定能收更多糧食”
“對,明年也許手裏就能有餘錢了”
“幸虧來了撫州,否則哪有這樣的日子”
“可不可不,多虧了陸家軍陸将軍”
“就是就是”
……
這樣的家庭還有很多,這些事陸宜春是不知道的,就是知道了也是高興更多,老百姓能吃飽飯,真是天大的好事了。
陸宜春過了初五就帶着陸承夏和章子丘回了軍營,陸宜春還有好些事要辦,陸承夏和章子丘也是重要的的勞動力,如今正和冷準學着新的法律法規,冷準有心要做出一套更加合情合理合法的法律文書出來,兩人就跟着一起忙,還有鳳葵,聽說了冷準的這個目的非常的感興趣,也和幾人一起忙着,首先學習以前的法律文書,然後查缺補漏的找出其中的不合理和漏洞。
越找越覺得這些個法律文書簡直了,章子丘不知道該怎麽形容,章子丘是商人之後,是上過正經的學堂的,從小到大也換過兩個學堂,因此接觸的各色人等算起來比同年紀的人更多一些,世家公子有,豪門學子也有,寒門學子也有。
冷準等人是靠着游學增長了見識,而章子丘是因為出身能接觸更多的人,章子丘學着大周朝的法律,越學着越覺得百姓不易,可能普通的老百姓一輩子也不會去一次衙門,就是有些事自己認了也不會通過衙門來判個公證,章子丘不由的陷入深思,似乎這些個法律更像是個擺設,或者是有權有勢之人的法律。
章子丘越學越郁悶,沒幾天冷準就發現了這個情況,冷準感慨于自己徒弟的純良,同時也欣慰自己的學生是個有思想的,而不是随波逐流,便冷着臉安慰了章子丘,說的也直接,“子丘如果覺得哪裏不懂,不如去府衙裏幫幫忙,看看別人是如何辦事,等着以後自己做官也好有個參照,也好好的想想,如果以後自己做官了想做個什麽樣的官,想做什麽,是想管工還是管吏?“
章子丘有些懵,又不是自己選官哪有什麽想做不想做的,期期艾艾的回道,“那不是應該聽主公的嗎?”
冷準被章子丘無意識的噎了一下,鳳葵在一旁說道,“好了子丘,很多事都要你為官之後慢慢的領悟,只聽說是紙上談兵不行的,就先別說這個了,還是幹活吧”
章子丘點點頭又拿起手頭的活,卻把這些話記在心裏,想着有時間應該去府衙裏學習一段時間,紙上談兵終究不行。
陸宜春這時候也忙,忙着和冀州的府尹和香州的府尹聯系,冀州各個方面已經有了固定的模式,香州才拿下還有好多東西需要整改。
首先就是之前陸宜春帶人拿下了許多的貪官豪紳,很是發了一波戰争財,正好可以補充府衙上的漏洞,銀錢上暫時是不缺的,可是缺人,鳳家再有人才也是一家人,還是需要許多的基礎官員,鳳家的提議是先找一些有經驗的,比如之前辭官的,還有沒有做官的舉人進士,因着依附鳳家的小家族也不少,鳳長汀舉賢不避親,也推薦了好多自家的姻親和好友。
Advertisement
陸宜春首先是要把新的政策法規執行下去,這個就需要當地的官員好好的配合執行,還要防止有人欺上瞞下,總之香州的官員從上到下都要查一遍,看着有沒有包藏禍心的,還有香州的發展等等,也就同意了鳳家的提議,積極發展年輕的舉子和學生。
還好還是有很多人看好陸家,畢竟陸家的名聲還是有的,有的小的世家也出了人,總算是沒有在世家清流這塊出現太大的反彈,還有就是大力發展農業牧業漁業和手工業,大力發展當地的特色,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新的春耕季開始種植高産的糧食種子,香州書香世家太多了,陸宜春看着頭疼,和冷準商量準備進一步削弱世家的勢力,而鳳家就是第一個需要配合的。
至于撫州,黎桑帶人去了撫州,主要還是農業一塊,之前有農官說過,撫州土地肥沃,非常适合開荒,陸宜春希望撫州能變成陸家軍最好的後備糧倉,若是成了連冀州都不一定能比得上。
黎桑這次就打算和範雲墨一文一武發展撫州,過了正月十五,黎桑帶着大量的農官還有種子去了撫州,鳳葵也帶着陸宜春派的人回了香州,陸宜春相信兩州定能成為北方大糧倉。
還有就是撫州地域太大了,地域大位置偏,用着比香州方便,陸宜春想着在撫州建立陸家軍自己的武器營,若是能建成那那陸家軍的後備力量就又厚了一層,之前冀州也有,不過冀州那個太小了,陸宜春想要一個大的,規模越大越好,模式越完整越好,不過這個事不一定能成,還得看撫州的具體情況,陸宜春把這個記在心裏,有時間得讓李先铎去撫州看看這個事能不能行。
之後就是招兵,大量的招兵買馬,陸宜春的運氣很好,蝸居北方發展勢力,中原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暫時還沒有人注意到陸家軍的勢力,畢竟這三個州除了香州比較出名,冀州和撫州的存在感實在是有些弱,哪怕是冀州已經是豐衣足食繁花似錦,可是在大部分人心裏是還是苦寒之地,怎麽也比不上京師和江南的,陸宜春就靜靜的看着中原的戰鬥,悄悄的招兵買馬發展勢力。
又是一年過去了,小巧寧已經過了一周歲的生日,陸宜春抽空給陸瑤辦了周歲宴,這一年黎桑和範雲墨給陸宜春帶了不少的好消息,撫州确實是地廣人稀,範雲墨幹脆也帶着士兵開荒,黎桑帶去的農官也說撫州是種田的好地方,在撫州研究最适合撫州的種子和種植方法,黎桑和撫州府尹一起辦事,又撸了好些大周朝的奸臣和貪官,一些年輕的舉人進士也有了出路。
陸宜春還想着在撫州建立屬于陸家的兵器營的事,都快讓陸宜春惦記化了,
兵器準備的齊全,是陸家軍征程的重要的一步,只不過如今陸宜春就是想想,建造兵器營不是小事,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還要配合着地下的礦石等等一些問題,陸宜春在心裏想着,可以先派出一隊人馬找尋着,這個得慢慢。
香州情況還好,本來也算是繁榮,州府的收入增多,給陸宜春帶來了很多的經濟收入,相比而言陸宜春更看重撫州,因為撫州的可操作性更高,撫州的本地居民少流民也多,陸宜春的支持者也就更多,能用的人和物也多,而且陸家軍還在源源不斷的像撫州安置流民,撫州的世家少,寒門舉子陸宜春用的更放心,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給拿錢一個給種糧,兩不耽誤。
這一年的秋收也給陸宜春一個好兆頭,三個州府的豐收,讓陸宜春高興了好久,這個新年更是歡樂的不行,府裏也是跟着高興,這會巧寧已經能自己走路了,天天邁着小短腿各處挖寶,陸宜春沒事的時候就樂呵呵的看着她,小家夥愛笑不愛哭很是惹人憐愛。
這年年初剛過了正月,李家帶着小皇帝在江州建了南周朝,把朝廷遷到了江州順民府,慶安王吳坤占了京師,靜安王吳弘信膽小平庸,看着陸宜春和吳坤發展的不錯的非常害怕,幹脆投靠了吳坤,吳坤一下子占了三大州并一個京師,吳坤和陸宜春隔着一個裕州兩兩相望,戰火一觸即發。
裕州的府尹是俞槿臣,和裕州的駐軍洪梅山是親家,兩人都是手裏有實權的人物,又是一文一武,裕州可以說是兩人說了算,裕州單獨拿出來可算是鐵板一塊,如今這塊鐵板被夾在了中間,滋味非常不好受,尤其是現在,小皇帝等人已經放棄了橫水以北的州府,俞槿臣如今都聯系不上朝廷,就算聯系上估計也沒什麽用,小皇帝等人可是連京師都不要了。
俞槿臣也算是個不錯的官員,雖然不算是清正廉潔,可也沒魚肉百姓,就是運氣不太好,裕州挨着京師,之前打仗受了池魚之殃,去年又有一場不小的洪災,轉年就被加夾在了兩個大佬之間,給俞槿臣愁的硬生生的老了好幾歲,睡覺都睡不好,洪梅山也愁得慌,在屋子裏走了兩圈,“大不了老子跟他們拼了”
俞槿臣無奈道,“你要和誰拼,拼完之後呢,兩個都能拼的過嗎?”
洪梅山的脾氣不好,“那你說怎麽辦?”
俞槿臣知道他的脾氣也不生氣,“咱們這不是考慮着麽”
俞槿臣手下的師爺俞飛擡頭看了看說道,“大人,将軍,我有兩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洪梅山和幾人都是熟人了,性格也是直來直去,“俞飛你有話就直說吧,這都不是外人”
俞槿臣也點着頭,俞飛捋着胡須,“我記得陸宜春的岳家就在咱們裕州,如果咱們非要選一個勢力投奔,這個事就大有可為”
俞槿臣面帶疑惑,“哦,師爺說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