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章節

李大石趕緊安慰道:“媳婦兒你不要擔心,爹娘和小萍他們應該沒事,等雨停了咱們就去看看他們。”

是啊現在擔心也沒用,這麽大的雨也不能去小崗村,一切也只有等雨停了再說,遂點點頭,“嗯。”

“爹、娘。”小石頭從睡房出來邊揉着眼睛邊喏喏的喊道。

“小石頭起來啦,睡醒了嗎?”王琳走到小石頭身邊蹲下問道。

小石頭擠進王琳懷裏,頭靠在她的肩上邊打哈欠邊點頭,撒嬌的說道:“娘,小石頭餓了。”

“那小石頭先和你爹耍一會兒,娘現在就去給咱們小石頭做飯吃,好不好?”

“嗯。”然後就撲進他爹懷裏,對着他爹撒起了嬌。

隔天大雨依舊不停,王琳便對李大石說道:“大石看這樣子今年咱們的糧食怕是要欠收了,等雨一停咱們就進鎮多買點兒糧食囤着,以後糧食怕是要漲價了。”

王琳想就算今年自家糧食一顆都不收以前他們囤的糧食應該也能吃個一年多,但王琳怕如果這連續一兩年糧食都欠收的話那就不好了,所以還是多囤點兒糧食在家裏她才放心。

“好。”

“對了,你去買糧的時候去給爹娘還有銅牛他們說一聲,叫他們也多囤一點兒糧食在家裏。”

“嗯,好嘞。”

54戰起(一)

雨連續下了四五天才停,隔天李大石便駕着牛車去了鎮上。

“弟妹我看你家稻苗和玉米苗也毀了很多,今年咱們村裏的收成肯定不好,哎,這天真是叫人沒法活了。”

Advertisement

現在又正是稻谷抽穗的時候,這樣一場連續幾天的大雨很多沒有被大雨毀了的稻谷肯定也不會抽穗了。

“嫂子不要着急,這糧食總不會顆粒無收的,加上去年的陳糧省着點兒應該能堅持到明年收糧食的。”

“我家去年的糧食只留了到今年秋收的時候的口糧,其他的全都賣了。”

因為禮縣每年都是風調雨順的,所以這裏的人每年收了糧食都只留夠一年的口糧多餘的糧食就全部賣了換銀子,很多人家也沒有儲糧的習慣,而像今年這樣連續下幾天的大雨在禮縣還真是百年難得一見的。

“那嫂子和李大哥應該趁早買一些糧食放在家裏,熟話說有糧在手心不慌嘛。”

“哎,也只能這樣了,你李大哥說等過兩天了就去鎮上買些糧食回來。”

“對了嫂子,你家屋子沒事吧?聽說村裏有好幾家的屋子都被雨淋垮了。”

“沒事,就是前幾天家裏進了雨,你李大哥弄了幾個排水溝就好多了,但這幾天家裏泥濘的很,還是弟妹家好啊,就算下了那麽大的雨家裏也沒進水,等我家修房子的時候也要照着弟妹家的屋子造。”

“嫂子家要建新房子了?什麽時候呀?”自己怎麽從來沒聽李大石說過。

說起要建新房子,李張氏就滿臉笑容,“昨天你李大哥說的,等明年春播了以後就開始建,造了新房子就算下前兩天那麽大的雨咱們也不怕了,呵呵。”

王琳笑着應承:“好啊,到時候我和大石都來幫忙。”

“嗯。”

下午李大石拉了一牛車的糧食回來,應該夠他們一家三口吃一年多了,等把糧食放好後王琳才問道:“大石,現在糧食是怎麽賣的?”

李大石喝了一口桌子上放的白開水,回答道:“上等大米是2000文一石,中等大米是1500文一石,下等大米是1000文一石;上等白面1800文一石,中等白面1400文一石,下等白面1000文一石。”

然後看看王琳接着說道:“因為咱家今年剛收了8石麥子,所以我就只買了6石上等大米,總共花了12兩。”

“喔,那爹娘和小萍他們呢?”

“爹娘和小萍他們也買了一年的口糧。”

“那就好。”王琳本來還擔心王大山他們不會買呢,現在看來王大山他們還是很相信她的。

***

“媳婦兒,我今天聽李大哥說糧食漲價了,咱家買糧的時候下等大米和下等白面才1兩銀子一石,現在都要2兩銀子一石了,聽說好多地方都因為大雨糧食顆粒無收。”

王琳心驚這才兩個多月糧食的價錢就翻了一倍,現在好多人家地裏沒有收成都紛紛拿銀子買糧吃,照這樣下去糧食的價格肯定還會漲的,幸好他們早早就買了糧了。

“大石,今年咱家稻谷收了多少?”

提起這個李大石心裏就難受,“只收了二三十斤。”這麽些連種子都沒有收夠,而村裏好些人家根本連一顆糧食都沒有收到。

“喔。”雖然已經知道今年的糧食會欠收但不知道會這麽嚴重,王琳心裏一時間不知道是什麽滋味,沉澱了一下情緒後繼續問道:“那爹娘和小萍他們呢?”

“爹娘和小萍他們好像也沒有收到什麽糧食。”

“喔。”

過了一會兒,王琳又問道:“大石,你明天要去送野味嗎?”

“要的。”

“大石,現在外面肯定很亂,要不你明天就不去送了吧?”

“上次去送野味的時候已經給悅來酒樓說好了明天給他們送去,媳婦兒,你不要擔心,這次送了我就給金掌櫃說咱們今年就不送野味去了。”

王琳知道李大石是個重承諾的人,所以也不再勸說只是笑着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第二天,李大石匆匆從鎮上回來拉着王琳就進了睡房,王琳以為李大石想在白天做那事不好意思的說道:“大石,現在是大白天,小石頭等會兒就回來了,咱們還是出去吧,等晚上了再說。”

李大石見王琳起身連忙拉住她,着急的說道:“媳婦兒,這事很急的,我一定要現在給你說。”

王琳這才知道是自己誤會了李大石,臉立刻紅了起來,心裏慶幸道:幸好李大石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麽,不然就糗大了。

看王琳臉紅紅的,李大石立刻關心的問道:“媳婦兒你怎麽了,是不是生病了,臉怎麽這麽紅?”說着還伸手去探王琳的額頭。

王琳拉住李大石伸過來的手,笑着說道:“大石,我沒事,就是有點兒熱。”然後轉移話題道:“你不是有事要給我說嗎?”

聽媳婦兒這麽說李大石放下心來,沒有生病就好;又聽媳婦兒問自己要說的事情,立刻神秘兮兮的附在王琳耳邊小聲的說道:“媳婦兒,朝廷要打仗了。”

王琳被自己聽到的事情吓了一跳,以為自己聽錯了遂确認道:“大石,你說的是真的嗎?”

李大石重重的點頭:“嗯,今天去鎮上歐陽管家親口給我說的,他還叫我不要張揚出去,現在這個消息朝廷還沒有向外公布,但朝廷已經開始點兵了,說是這一兩個月應該就要開戰了。”

如果真是歐陽管家說的那應該就不會有錯了,畢竟像歐陽家這樣的權貴大家族,朝廷一有什麽風吹草動他們肯定會第一時間知道,王琳這下真的有點害怕了,自己從來沒有經歷過戰争,現在突然聽說要打仗了,心立刻跳得飛快。

“那大石,現在咱們該怎麽辦?”

“歐陽管家說歐陽家準備去京城避難,問我們和不和他們一起去,我說我要回來和你商量了才能做決定,他說如果要去的話就早點兒給他說一聲,他好幫我們安排。媳婦兒,你說我們去不去京城?”

王琳沒有立刻回答,反而問道:“大石,歐陽管家有沒有說是和誰打仗要打多久?”

“好像是和唐王,具體要打多久的仗歐陽管家沒有說,但聽歐陽管家的口氣應該是要打很長一段時間。”

唐王王琳還是知道的,是先帝身邊最得寵的小兒子,當今聖上的胞弟,野心不大,還幫助過元明帝奪帝位,所以元明帝很是寵信他,元明帝登基後先帝的其他皇子不是被殺就是被貶,只留下這個唐王不但被封了王,還得了東北邊幾個城池的封地。

要知道這個唐王的封地可是元明朝三大産糧的地方之一,朝廷每年有一半的糧食都是從這裏運來的,可見元明帝對他的信任,可是就是這麽個沒有野心又得聖寵的王爺他怎麽說反就反了呢?

哎,不想了,反正這些也不是自己該想的,現在她要想的是怎麽躲過這一場戰禍。

于是對李大石說道:“大石,我想咱們還是不去京城了吧,現在肯定有很多有錢人家都在往京城去,我們沒權沒勢又沒有多少銀子到了京城反而不好。”

說完看看李大石又繼續說道:“咱們還不如避到一個人煙稀少又不容易被發現的地方去,到時候不管元明皇帝和唐王誰勝誰敗等戰争一結束天下太平了,咱們再回來繼續過自己的小日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