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撲朔迷離
将頭探出車窗,望着漸漸遠去的皇宮,我不禁松了一口氣,終于離開這鬼地方了。馬車剛停穩,還未等我出得車門,便聽見尹老頭哭嫁一樣的聲音:“我的寶貝閨女啊,你可終于回來了,快來讓爹看看你瘦了沒有,聽說你在宮裏被……唉,我可憐的閨女啊,你命怎麽這麽苦啊……”
為了結束尹老頭哭天搶地的呼號,我連忙下車,扶住尹老頭的手說:“都是月兒不好,沒聽爹爹的話,太大意,被人算計了去,平白教父親為月兒憂心,月兒真是……”說着便嗚咽起來,看我開始抹眼淚,尹老頭終于意識到應該進屋再說,于是嘆着氣把我拉到了書房。
我一邊醞釀眼淚,一邊偷瞄尹老頭的臉色,此次皇宮之行總算還是謀得了同去瓊鸾峰的機會,是以想必尹老頭心中也是比較滿意的,應當不會怪罪于我,如我未猜錯的話,他接下來是要開始審問我的所遇所感了。
先發制人總是沒錯的,于是,在尹老頭出招之前,我先問到:“父親,容成睿是哪位皇子?父親似乎未曾對月兒提起。”尹老頭頓了一下,反問:“你從何處聽得此名?”見他臉色未變,想是此人應無關痛癢,于是将那晚情形同他說了一次。
聽完後,尹老頭淡淡道:“此乃睿王,是當年外族進貢的一名舞姬所誕之子,傳聞當年那名喚作蘭幽若的舞姬美豔非常,是繼華貴人後最受寵的**佳麗,後來她未足月便誕下龍子,自此便身體抱恙,坊間漸漸沒有了關于她的傳聞,也不知如今她是否健在,只是到頭來她也只是個舞姬,沒有實位,累得睿王沒有一個上得了臺面的母妃。”
如此說來,容成睿倒也是個可憐人,生于皇宮卻沒有母親權勢的蔭蔽,想必日子過得也不甚舒坦。“曾聽父親提起過華貴人,照父親所言,那華貴人應當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難得美人吧?”
聽我問及華貴人,尹老頭眼前一亮,看來我的問題正中其下懷。“華貴人便是賢王的親母,也是當今皇上心尖尖上的人,據說華貴人是皇上從民間帶回的女子,此女不同于尋常女子,性子頗為乖張,皇上十分喜愛她的古靈精怪,可惜,紅顏命薄,華貴人好端端的卻突然早産,皇上本想棄孩子保大人,無奈華貴人堅持要留下孩子,所以……華貴人死後皇上曾想追封其為皇後,卻被當今太後硬壓了下來。”
聽到此,我不禁對那壞心眼的皇帝有了幾分好感,棄孩子保大人,這皇帝倒也是個重情義的男子,不若這好色薄情的尹老頭。
尹老頭自是不知道我心裏的念叨,接着道:“華貴人死後皇上十分傷懷,直到後來蘭幽若被送進宮裏,皇上才逐漸開心起來。傳聞蘭幽若同死去的華貴人長得幾乎毫無二致,卻更加妖冶美豔,皇上把從前給華貴人的寵愛全部給了蘭幽若,誰料蘭幽若也……”
“父親要月兒努力博取賢王青眼,可是因為皇上愛屋及烏,對華貴人的親子十分疼愛,是以賢王便是極有可能成為太子的人選了。”尹老頭滿意的點了點頭,“月兒果然聰慧,更何況,為父覺得賢王确是個值得托付終身的良人,若月兒真能入得賢王之眼,來日入主東宮,為父也算是放心了。”
我在心裏翻了個白眼,“來日”入主東宮?別說你沒算記過讓我現在就嫁給皇帝去。又跟尹老頭閑扯了幾句,我便稱自己乏了,想回房休息,尹老頭痛快放人。
回到房中,我捧了一杯茶,開始細細整理複雜的線索。
若如尹老頭所講,那皇帝與太後皇後定是不合,參照從前尹老頭提到的皇族利害關系,皇後之子容成祀應當是後黨支持的繼承人,賢王沒有複雜的外戚關系,是帝黨心儀的繼承人。照現在的情況看,李期明則看好賢王,實則與太後暗通款曲,是為後黨,此次李思韻入宮後,太後的表現以及李思韻深夜拜訪都能證明這一點。不過我入宮前,尹老頭給我分析朝野現狀時,曾言李期看重賢王,想來李期與太後皇後的這層關系,他是不知道的,就是不知皇帝他知不知道這些了。
尹老頭顯然相信皇帝的實力,雖說賢王沒有外戚幫扶,但皇帝的支持也是十分有利的籌碼。太後倚仗韓家左右朝廷和**數年,想必皇帝也在暗暗計劃如何扳倒後黨,限制外戚幹政,尹老頭這帝黨的路,恐怕須得一條道走到黑了。
敵後兩黨之間暗濤洶湧,其他幾個皇子也斷然不會将皇位拱手讓人,是以這些年來,皇子和其母系宗族間的明争暗鬥想來是從未中斷過的。但是,照目前看,似乎有三人卻在混戰的圈子之外,他們便是容成睿,容成具以及德妃的親子容成聿。現在我所了解到的均是尹老頭一人之言,兩方勢力的對比我還未能明确,唯今之計,只有盡快了解全局,為我自己早作打算了。
有些事我始終未想明白,當年的韓家雖然權傾朝野,如今卻只是偏安于悭山,即便朝中還有着零星韓家之人,其勢力也無法與從前同日而語,那麽皇帝是在忌憚後黨哪一點呢?
Advertisement
還有,若是日後帝黨勝利,尹老頭有多少把握不會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有韓家坐大的例子在,皇帝有多少可能會允許又一個逐漸強大的外戚存在?若是後黨勝利,尹老頭又有沒有可能成為新帝平衡朝中勢力的工具而被只削不滅,留下一線生機呢?
另外,德妃雖不争名奪利,其子也一直安分守己,但德妃的幾位兄長均在朝中任要職,其實力也是不容小觑的,若這一派參與到争奪之中,形勢會不會急轉直下?容成具母系宗親的力量在朝中也占了不小分量,若容成具意欲帝位,情勢又會如何?
帝後之争,嫡位之奪,權臣之鬥,這瓊鸾峰之行,更加的撲朔迷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