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康熙十五年五月, 王輔臣敗降平涼。
南邊的三藩之亂, 由此開始易勢。大勢之變, 起于此。
在紫禁城的皇帝得此消息,那是高興萬分。
于是, 皇帝對于南征之事,再一次提起興趣。
皇帝要南征?
這當然不可能。
至少,在皇帝稍稍露出一點口風時, 慈寧宮的太皇太後就是給反駁回來。
不光是慈寧宮的太皇太後、壽康宮的皇太後,這兩宮太後不同意。
朝廷上的滿臣、漢臣, 文臣與武臣皆是個個化為赤膽忠心的好臣子。人人給皇帝上奏章之時,都是寫得一團繁華錦促, 但是,中心思想就一個。
皇帝不想能親征。
皇帝在此時才發現,他這一位君王的意志并不能很好的在朝堂上施展。
乾坤獨斷?
這是皇帝以前的自我美好幻想。
實則在朝堂之上,皇帝當一個仲裁者還算得及格。
到底皇帝扳倒權臣鳌拜。
至于更多的權利,向皇帝集中的皇權?皇帝是做不到一言而決天下,聖心獨攬社稷的。
Advertisement
皇帝有些郁悶。
皇帝開始有些有些放松,至少,比起之前的緊張。
皇帝開始在晌後,多少流漣于各處嫔妃的宮殿之中小坐與談笑風聲。
在這等時候, 宮廷裏的争寵之風, 自然是越來越甚。
康熙十五年, 八月十五的中秋佳節。
太皇太後、皇太後難得的出面兒, 讓衆多的嫔妃聚于慈寧宮。
這一日, 宮中舉辦一場宮宴。
這一回,連太皇太後都樂意做為出場的重量人物,這一場宮宴自然是非常的隆重。
實則昭妃、佟妃都請示過上面的意思。
這一場宮宴是辦給天下人看的。為何?
因為如此的南邊局勢慢慢穩了。
朝廷的大軍有越來越向勝利的方向大踏步前進的趨勢。
這等情況下,宮廷裏的氣氛自然就是有所緩和。
在這一場宮宴上。
采薇當時聞着那宴席上腥味兒,心緒間就有些翻滾。
好歹她忍住了。
采薇是過來人,她心中有些隐隐的感覺,采薇想,她否可能有了身孕?
當然,這是采薇的揣測,還需要讓太醫診過平安脈。
哪怕如此呢,采薇心中也是有些小歡喜。
采薇在想,她是不是懷上胤祉呢?懷上她第一世時,最後唯一活下來的兒子。
采薇是這般想的。
于是,在整個宮宴之中,采薇都是唇角含笑,神以之間全是從容與高興。
采薇是夠淡定的。
不過,尼楚赫、長華一對姐弟,那是跟哥哥保清坐一塊兒,三個小孩兒排着座位。與嫔妃們自然沒坐一個地方。
那裏離着皇帝、太皇太後、皇太後更近着。
當然,再是如此近呢,也是比不得太子。
太子保成此時,就是坐在皇帝的身側。
比起真小孩兒尼楚赫,長華一個冒牌的小孩兒,長華當然看懂着太子的特殊地位。同時,長華也看懂着,他身側坐着的哥哥保清,那小眼神裏滿滿的羨慕。
保清皇阿哥當然羨慕。
生于康熙十一年的他,今年已經四歲半。按着這時代的算法,他已經五歲。這眼瞅着,也快吃六歲的飯呢。
在皇家,六歲的孩子就要搬到阿哥所、格格所。
總之,要跟額娘分開呢。
與此同時,搬去阿哥所的皇阿哥,也要正式的開始讀書。
按着皇帝的要求,就是卯時,天未破曉時,就要進學。上午讀書,下午習武,個個孩子得文武雙全。
更慘的,這沒休沐。
除了一年的節慶之外,可以說,那就是天天除了進學,還是進學。
采薇可知道,以皇帝的性子教導兒子們時,那立下的規距就是讀一百二十遍的文章。這一百二十遍下來,能不滾瓜爛熟嗎?
至少,第一世時,采薇就清楚的,她的兒子胤祉就是一個挺會讀書的孩子。
這會子,采薇也是留心着兩個孩子的那個地方。
采薇當然看到了,她家的兩個小孩兒。尼楚赫有些坐不住的樣子。時不時的,還要教導嬷嬷去哄一哄。
倒是長華坐得住。
長華這孩子端端正正的坐那兒,那姿态頗是有幾分像着皇帝。
采薇正是這般想時。
皇帝開口了,皇帝招招手,讓離着他遠些距離的三個孩子到跟前。
“保清、尼楚赫、長華,來,到皇阿瑪這兒來。”皇帝一喊話,當場引來衆人的注意。
保清皇阿哥一聽這話,那是小臉蛋兒一紅,顯然這孩子特別的激動。
保清皇阿哥當時第一個起身,一下子就是往皇帝那兒小跑去。那一邊跑,一邊興奮的勁兒,還是特別的歡喜。
總之,保清皇阿哥的小眼神,那是一直盯着皇帝。
只待到皇帝近前時,保清皇阿哥瞧見太子。他一時就是停了步伐。保清皇阿哥看到太子時,眼神裏有些小小的遲疑。
保清皇阿哥是一個可愛的小孩兒。
那麽,尼楚赫在聽着皇阿瑪喚她時,還是高興的喊了一聲“皇阿瑪”。
倒是長華挺自在的起身,那一舉一動之間自然是穩妥妥的。
長華與姐姐尼楚赫一起走到皇帝身邊。
這時候,保清皇阿哥見着身邊多了一個妹妹,一個弟弟。
他的目光又在太子身上望了一眼。
保清已經有些小懂事,他當然知道,太子是不同的。哪怕這是他的弟弟,可他還得給太子行禮。
“兒子(女兒)恭請皇阿瑪聖安。”
三個小孩兒一起行禮請安。那等一溜站一塊兒的場景,讓皇帝很欣慰。
“起喀吧。”皇帝笑容滿面的吩咐道:“來,到皇阿瑪這兒來。”
皇帝招招手。
三個小孩兒起身,一下子圍了上去。
太子在陪邊小嘴巴動了動,他有些不滿意這些人來搶皇阿瑪。
太子是一個敏感的孩子。
至少,他的成長裏,皇阿瑪是天,皇阿瑪是地。
在太子瞧來,明明一直皇阿瑪最寵他。
可這三個他的哥哥姐姐一來後,皇阿瑪的注意力就不在他身上。
太子有些小失落。
到是皇帝挺懂得小孩兒的樣子。
皇帝一邊哄了四個孩子,也抱括太子。
太皇太後在旁邊瞧着,還是滿臉笑容。
此時,太皇太後瞧着皇帝是父子聚一塊兒,個個小孩兒都是活潑的樣子。
太皇太後喚了話,說道:“保清的額娘、尼楚赫、長華的額娘,都是好孩子。瞧瞧,把皇阿哥、小格格都教養的非常好。”
“吶喇氏、馬佳氏、董氏,這三人給皇家誕下子嗣,都應該賞。蘇麻吶姑,你替我去賞她們三人,一人敬她一回酒。”太皇太後吩咐一句。
蘇麻吶姑自然就下。
于是,在滿場嫔妃們的注意中。
吶喇庶妃、采薇、董庶妃三人,都是得到蘇麻吶姑敬上的一杯酒。
吶喇庶妃、采薇、董庶妃三人自然是謝了話,然後,各自一飲而盡。
等着蘇麻吶姑一離開。
其它的嫔妃就是湊了話。不外乎,就是羨慕了吶喇庶妃、采薇、董庶妃三人。說她們福氣大,養的皇阿哥、小格格都是活潑可愛,讨着皇帝、太皇太後的喜歡。
宮廷的女人,除了求着位份,也求着皇寵與子嗣。
這子嗣嘛,又是這些中最重要的。
在宮廷裏立穩腳跟,子嗣自然最可靠。
這不,采薇讓人給羨慕的,那是她身邊的人都是酸酸兒兩句。
采薇淡淡的笑着,她真的淡定。
采薇心中還有期盼,她希望她是真懷上了孩子。若是懷上了,采薇想,那就太好了。
這都是康熙十五年的秋。
皇家來年要冊封的消息,應該在些眉目與風聲。至少,就是最近不遠了,肯定會傳出一些苗頭。
有些事情,早在微末之時,已經可見端倪的。
至少,今年南邊戰事的勝利,也是來年大封後宮的依據。
當然,也同樣的,是因為皇帝慢慢的走出仁孝皇後的陰影。皇帝開始正式的平衡起,他的後宮嫔妃們。
采薇的目光,除了打量她的孩子外。
采薇在收回目光時,還是瞄了一眼昭妃、佟妃。
來年會大封。
那麽,誰是繼後?
這一場戰争,這一場關乎坤寧宮女主人的争奪,自然就是将有結果。
當然,采薇知曉結果。
至少,第一世時,是昭妃娘娘贏了。
那麽,這一世會如何?
采薇試目以待。
就是場中宴中正熱鬧時。
郭絡羅氏突然捂了嘴,那是輕輕的幹嘔起來。
在場的人,把目光自然是注意到郭絡羅庶妃的身上。
這等情況像什麽?
只要有些聯想力的人,都是想到了懷上皇嗣一事。
包括采薇也是這般想的。
采薇想到的,就是郭絡羅氏這一出戲,是演給誰看的?
在第一世時,郭絡羅此時可沒有懷孕。
莫不成,這又是改變嗎?
采薇在心中說不上的感嘆,她覺得,她的這一世,真的跟第一世時大不一樣。
不管采薇如此想。
有些事情還是還是按着它的軌跡在前行。
太皇太後當場發話,讓傳太醫來。
太醫到後,自然是給郭絡羅庶妃診平安脈。
果然不出在場嫔妃們的預料。
太醫當場恭喜皇帝,說着郭絡羅庶妃懷上皇嗣,而且,已經是兩月餘。
這等消息一出來,皇帝是真高興,當場就是賞賜郭絡羅氏。當然,太皇太後、皇太後跟着皇帝的賞賜,也是一一有加賞。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櫻花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